油漆施工要注意 油漆涂刷常见问题
创意家居 作者:Moritz 时间:2018-11-27 14:17:05 浏览量:7425 来源:住范儿
导语:一、家居装修中要粉刷一次墙面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在使用油漆涂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以保证涂料的持久耐用,免得为以后的家居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二、家庭装修之油漆涂料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1、中、深色乳胶漆施工时尽量不要掺水,否则容易出现色差;2、石膏板接缝处要上绷带;3、墙面有缝隙的地方要上的确凉布比较好;4、原来墙面有的腻子最好铲除,或者刷一遍胶水封固;5、尽量买知名品牌的油漆,装修公司推荐或工头推荐的没名气的尽量不要用;6、天气太潮湿,油漆不要刷;7、油漆、涂料的打磨要等完全干透后进行;8、下一道油漆施工必须等前一道油漆干透后进行;9、金属面的油漆要做防锈处理;10、天气太冷,油漆施工质量会差的;11、门油漆时,要用美纹纸贴住铰链和门锁;12、天太热,要注意通风;13、贴墙纸时,要在墙上刷清油;14、贴墙纸时,要把开关、插座的面板卸下来;15、亮光、丝光的乳胶漆要一次完成,补的容易出现色差;16、踢脚线安装好后要用腻子和乳胶漆补一下缝;17、磨砂玻璃要用报纸保护好。
油漆施工过程常见问题有哪些油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很多,以下是油漆部分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漆膜脱落、剥落、起鼓、起皮问题现象:由于漆膜层间附着、结合不良,会产生漆膜脱落、剥落、起鼓、起皮等病态现象,塑料及金属等材质表面涂装中比较常见。解决方案:在塑料及金属底材与油漆涂层之间喷涂炅盛处理剂的附着力促进剂,提升底材与油漆之间的附着力解决掉漆问题。二:针孔问题现象: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这种针尖状小孔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如右图所示)问题原因:1.
板材表面处理不好,多木毛、木刺,填充困难;2.底层未完全干透,就施工第二遍。3.配好的油漆没有静置一段时间,油漆粘度高,气泡没有消除。4.一次性施工过厚。5.固化剂、稀释剂配套错误;6.固化剂加入量过多。7.环境温度湿度高;8.木材含水率高。解决对策:1.板材白坯要打磨平整,然后用底得宝封闭;2.多次施工时,重涂时间要间隔充分,待下层充分干燥后再施工第二遍;3.配好的油漆要静置一段时间,让气泡完全消除后再施工;4.油漆的粘度要适合,不要太稠;5.一次性施工不要太厚,做到"薄刷多遍",一般单层厚度不要超过20μm。6.使用指定的固化剂和稀释剂,按指定的配比施工。7.不要在温度和湿度高的时候施工。8.施工前木材要干燥至一定含水率,一般为10-12%。三:起泡问题现象:漆膜干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圆形泡,也叫鼓泡。起泡产生于被涂表面与漆膜之间,或两层漆膜之间。问题原因:1.基材处理不合要求,如木材含水率较高,或未将松脂、木材本身含有的芳香油清除掉,当其自然挥发时导致起泡。2.油性或水性腻子未完全干燥或底层
涂料未干时就涂起泡1.木材的接合处及孔眼没有填实,有空隙口孔眼等。2.油漆粘度过高。3.油漆配比不恰当。4.刷涂时来回拖动刷子,产生的气泡没有消除。5.底材表面附有油污、灰尘、水泡等,这些不洁物周围沾有水份。6.压缩机、空气管中有水份,或者有水份溅到施工表面上。7.大部分与针孔原因一样。解决对策:1.木材应干燥至合适的含水率,除去木材中芳香油或松脂。2.应在腻子、底层涂料充分干燥后,再刷面层涂料。3.应将木材接合处的空隙和木材孔眼用腻子填实,并打磨平整后再刷涂油漆。4.最好用干净的碎布清理基材表面的杂物,不要用手触摸,清理干净后的被涂表面,即可上涂料。5.油漆的施工粘度要合适。6.刷涂时不要来回拖动,先横理,后竖理,最后顺木纹方向理直。7.定期排出压缩机中水份,加装油水分离器。四:发白问题现象:涂膜含有水份或其它液体,涂膜颜色比原来较淡白,涂膜呈现白雾状。问题原因:1.板材含水率过高,日久水份挥发积留于漆膜中导致发白;2.环境湿度过高;3.施工表面、容器、油漆中混有水分;4.稀释剂挥发太快;5.底层漆膜中含有的水分没有清除干净;6.对于黑胡桃木等深色板材使用透明性较差的油漆,因为透明性问题发白;7.油漆施工过厚;8.固化剂配套错误,与油漆不相容而发白;解决对策:1.板材施工前要经过干燥处理,控制板材含水率在12%以下;2.对于深色板材要选用透明性较好的油漆施工;3.油漆施工不要一次性厚涂;4.不要在湿度高时施工,如必须可加入适当慢干水;5.施工表面要清洁干净,不要沾上水分;6.涂料、容器中不要混入水分;7.使用指定的稀释剂和固化剂;8.底层涂膜的水要晾干,特别是用水磨时。 五:咬底问题现象:咬底,是指上层涂料中的溶剂把底层漆膜软化、溶胀,导致底层漆膜的附着力变差,而引发的起皮、揭底现象。问题原因:1.底漆未完全干燥就涂面漆,面漆中的溶剂极易将底漆溶解软化,引起咬底。 2.刷涂面漆时操作不迅速,反复刷涂次数过多则产生咬底现象。 3.对于油脂性漆膜以及干性油改性的一些合成树脂漆膜未经高度氧化和聚合成膜之前,一旦与强溶剂相遇,底漆漆膜就会被侵蚀。如底漆用酚醛漆,面漆使用硝基漆,则硝基漆中的溶剂就会把油性酚醛漆咬起,并与原附着基层分开。4.前一道涂层固化剂用量不够,交联不充分; 5.前后两遍涂层不配套。解决对策:1.应待底层涂料完全干透后,再刷涂面层涂料。 2.刷涂溶剂性的涂料时,要技术熟练、操作准确、迅速,防止反复刷涂。3.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应配套使用。 4.对于严重的咬底现象,需将涂层全部铲除干净,待基层干燥后再选用同一品种的涂料进行刷涂。六:颗粒问题现象:涂膜表面附着灰尘、飞絮、异物等。问题原因:1.有灰尘、砂粒等杂物混入涂料中。 2.调配漆料时,产生的气泡在漆液内未经散尽即施工,尤其在寒冷天气容易出现气泡散不开的现象,使漆膜干燥后表面变粗糙。3.施工环境不洁,有灰尘、砂粒飘落于涂料中,或油刷等刷涂工具粘有杂物。 4.基层处理不合要求,打磨不光滑,灰尘、砂粒未清除干净。5.稀释剂使用不当,溶解力差,不能完全溶解涂料,引起颗粒。 6.固化剂使用不当,与油漆不相容,引起颗粒。解决对策:1.调配好的涂料在刷涂前,必须经过滤布过滤,以除去杂物。 2.漆油调配好后,应静置10-20分钟,待气泡散开后再使用。 3.刮风天气或尘土飞扬的场所不宜进行施工,刚刷涂完的油漆要防尘土污染。4.基层不平处应用腻子填平,再用砂纸打磨光滑,擦去粉尘后再刷涂涂料。 5.使用配套的稀释剂和固化剂。 6.涂膜表面已产生粗糙现象,可用砂纸打磨光滑,然后再刷一遍面漆。对于高级
装修,可用砂纸或砂蜡打磨平整,最后打上光蜡、抛光、抛亮。七:不干或慢干问题现象:涂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仍未干,不硬化问题原因:1.被涂面含有水分; 2.固化剂加入量太少或忘记加固化剂;3.使用含水、含醇高的稀释剂; 4.温度过低,湿度太大,未达干燥条件;5.一次涂膜过厚,或层间间隔时间短。解决对策:1.待水分完全干后再喷涂; 2.按比例加固化剂调漆;3.使用厂家提供的配套稀释剂; 4.在正常室温内喷涂; 5.两次或多次施工,延长层与层之间施工时间,涂面若无法干燥,则应将涂层铲去或用布沾丙酮清洗掉。 八:流挂问题现象:在被涂面上或线角的凹槽处,涂料产生流淌。形成漆膜厚薄不均,严重者如漆幕下垂,轻者如串珠泪痕。问题原因:1.稀释剂过量,使粘度低于正常施工要求,漆料不能附在物体表面下坠流淌。 2.施工场所温度太低,涂料干燥速度过慢,而且在成膜中流动性又较大。3.选用的漆 九:桔皮问题现象:涂膜表面不光滑,呈现凹凸的状态如桔子皮样。问题原因:1.油漆太稠,稀释剂太少; 2.喷涂压力过大或距离太近,喷涂漆量少,距离远;3.施工场所温度太高,干燥过快,漆不能充分流平; 4.作业环境风速过大;5.使用低沸点稀释剂,漆雾抵达涂面时,溶剂即挥发; 6.加入固化剂后,放置时间过长才施工。解决对策:1.注意油漆配比,注意合理调漆; 2.充分熟练喷枪使用方法;3.改善施工场所条件; 4.防止在强风处涂装; 5.使用适当的稀释剂调漆; 6.加入固化剂调漆后尽快用完。7.增加适量氧化锌可以消除此现象。 十:开裂问题现象:漆膜表面出现深浅大小各不相同的裂纹,如从裂纹处能见到下层表面,则称为"开裂";如漆膜呈现龟背花纹样的细小裂纹,则称为"龟裂"。问题原因:1.底漆与面漆不配套,涂膜受外界影响(机械作用,温度变化等)而产生收缩应力,引起漆膜龟裂或开裂。2.底漆未干透即涂覆(喷、刷、辊涂)面漆,或第一层面漆过厚,未经干透又涂第二层面漆,使两层漆内外伸缩不一致。3.室内用漆用于室外或金属表面底漆用于木材。 4.木质底材含有松脂未经清除和处理,日久会渗出漆膜,造成局部龟裂。5.木材含水率太高,日久发生变形引起开裂; 6.固化剂加入过多,或者使用错误的固化剂;7.施工过厚; 8.施工环境恶劣,温差大、湿度大,漆膜受冷热而伸缩,引起龟裂。解决对策:1.底漆与面漆应配套,底漆与基材要配套。 2.底层干透后再涂装下道漆,面漆第一层宜稀宜薄,干后再涂第二层。3.选用合适的涂料品种,尤其是室外用漆,要选择耐候性好的涂料。 4.要将木质底材的松脂铲除,用酒清揩干净,并用封闭底漆作封闭处理。5.按指定的配比施工; 6.不要厚涂,总厚度不要超过150μm。 7.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施工,涂装前充分搅拌油漆。 8.木材含水率控制在12%以下。
油漆施工前期要做哪些准备 四个油漆施工常见的问题
1.为什么前一道腻子干透之前不能刮下一道腻子? 答:家装的两遍腻子有着不同的功用,第一遍腻子的作用是整个墙面找平,第二遍腻子的作用是局部找平。若是第一遍腻子没有完全干透就直接刮第二遍腻子,那么等腻子干透之后,墙面就会出现空鼓。这是因为,第一遍腻子在干燥的过程中将第二遍腻子拱起来了,因为腻子的含水率较高,不透气,空气被困在其中,腻子在干燥的过程中渐渐被空气顶起来,就形成了空鼓。 2.天花板以及墙壁刷涂料之前需要做些什么? 答:油漆施工的条件是要涂刷油漆的表面洁净、平整、无悬浮颗粒。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将墙面和天花板上的灰尘、多余的腻子等扫除,若是墙面有细小的裂缝也要先修补一下,与墙面、顶面相交的木制品要先保护一下,避免被涂料沾染。这些工作都是在刷涂料之前要做好的准备工作,但是有些油漆工为了加快工程进程就会省略这些小细节,导致墙壁涂料容易空鼓,或者用手一碰就会起皮脱落。 3.为什么木制品表面的钉眼的修补很关键? 答:木制品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会为了固定而钉上钉子的,无论是铁钉还是气钉,都会在木制品的表面留下钉眼。这些钉眼若是不修补直接上漆的话,不仅外表看起来不美观,还会影响木制品的使用寿命。钉眼修补的具体步骤是,先将钉眼周围的木毛刺用砂纸打磨干净,然后在将钉眼内的杂质灰尘清除,用刮灰刀将水性钉眼膏补入钉眼内,再将周围溢出的腻子用砂纸抹去。钉眼修补看似简单,但是十分考验木工的技术,其操作的好坏影响钉眼的修补的效果。 4.为什么要选择不掉毛的油漆刷子? 答:刷油漆最重要的就是均匀、平整,掉毛的油漆刷子会将刷子毛留在油漆表面,等到漆膜形成,表面留下刷子毛会十分显眼不仅影响美观性,还影响油漆的保护效果。油漆刷子还是要选择质量过关的,新刷子要先将其浮毛打掉,或用打火机燎一下。
油漆涂刷有哪些注意事项?
家居装修会因为油漆涂刷的效果不同而产生不同效果的家居风格。即使是同一种涂料涂刷后的墙面等,由于涂刷工艺不同也是会产生不一样的家居风格。今天就随小编来看一看哪种家居油漆涂刷比较适合你呢?油漆施工1、对于木制品上的硝基清漆需要刷几遍?通常情况下,考虑到硝基清漆相对比较轻薄的漆膜,专业施工人员在涂刷墙面时会多涂刷几次,以达到最佳的涂刷效果。通常来说,涂刷次数不少于六次为宜。当然在反复涂刷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是要注意的,那就是墙面的清洁度,切不可在墙面沾染上杂质的情况下不经过处理而再次涂刷墙面。2、在刷油漆时木门上五金件需不需要有保护措施?在油漆涂刷过程中经常会遇见涂刷时遇到了木制品上早已安装好了的五金件。这时,有的油漆工人会选择对该五金件进行处理,通过面胶纸带的包裹,或者是未经过任何处理就进行油漆涂刷工序。若未对五金配件进行处理,就涂刷油漆,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现五金件的表面会被涂刷上的油漆所腐蚀,所以特别有必要在涂刷油漆时对五金件进行保护处理。油漆施工3、天花以及墙壁的涂料通常需要刷几遍?其实对于天花以及墙壁的涂料并没有严格的标准要涂刷几次的说法。天花以及墙壁的涂料涂刷次数主要根据墙面底色的浅浓来做出判断。对于颜色比较浅的,两次就可以了。若底色较深,那么需要区别考虑涂料颜色的浅浓,浅的要多刷几次,浓的次数可稍许削减。4、手刷漆好还是是喷漆质量好?对于没有专业施工知识的装修业主来说,会主观上认为调和漆涂刷的相对比较方便,但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清漆的涂刷要求其实比调和漆的涂刷要求来的更加的严格与困难,只有手工艺较好的涂刷工人才能涂刷出较好的效果。而对于调和漆来说,尽管手法相对较为简单,易行,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很浪费材料。油漆施工油漆施工基本常识:(1)为什么在油漆涂刷完成后会出现铅笔印?之所以在涂刷油漆完成的墙面上会看见铅笔印,那是因为某些不专业、或者不负责任的油漆工人,在未进行墙面铅笔印检查清理之前,就开始墙面油漆涂刷工作,因此在墙面油漆涂刷完成后会出现铅笔印。(2)用什么样的油漆涂料比较好?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油漆品种,装修业主经常会挑花了眼。其实对于油漆涂料来说,只要是健康的,不会对人体产生致命伤害的绿色油漆涂料就都可以使用。油漆施工上述就是关于油漆涂刷施工过程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各位装修业主!更多关于家居装修的知识,可以前往799装饰进行查看!更多实用技巧及装修案例关注:799装饰
施工中常见油漆的质量问题有哪些
油漆是装修时经常要用到的产品,而且使用时需要注意一定步骤,不然就可能会出现问题。那么,施工中常见油漆的质量问题有哪些呢?主要包括流挂、粗糙、咬底、起泡这四种问题。一、流挂第一个常见油漆的质量问题就是流挂。具体表现是凝固后漆膜表面上存在部分漆液向下流淌的痕迹,非常的不美观。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油漆在涂刷前没有充分地得到搅拌,导致整个漆面内部的稀释剂不均匀,无法同时完成凝固,从而造成一些未凝固的漆液流了下来;另一方面是作业人员的操作不够熟练,一次涂刷的量过大,导致一时间无法全部凝固。二、粗糙第二个常见油漆的质量问题就是粗糙。具体表现是漆膜表面不光滑,出现很多细小的颗粒和毛刺等。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油漆在生产时或者使用之前,混入了泥沙等一些杂质造成的,另一方面就是在涂刷完成后,漆面还未干燥之前,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导致的。三、咬底第三个常见油漆的质量问题就是咬底。具体表现是在涂刷面漆后底漆脱离基面出现鼓起的情况。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等待底漆完全干燥凝固后就开始涂刷面漆,另一方面可能是底漆和面漆不太匹配,面漆中含有一些成分将底漆溶解掉,从而出现咬底的情况。四、气泡第四个常见油漆的质量问题就是起泡。具体表现是凝固了的漆膜表面和内部出现很多细小的气泡。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可能是一次涂刷的量过多,漆膜内部稀释剂无法完全挥发而形成的,也有可能是在太阳等温度过高的环境下暴晒导致的。虽然施工中常见油漆的质量问题很多,但只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是能够提前避免油漆的质量问题的。
油漆施工要注意什么?
想要油漆涂刷效果好,主要的就要避免漆面气泡、变色、起皮等现象的产生,下面是油漆施工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严格按产品配方配比进行,避免咬底和开裂 使用者要严格的按照油漆标签上提供的油漆与固化剂的比例来进行勾兑,不能随意的增加或减少一方的占比,不然勾兑出的漆在涂完后易出现咬底或者开裂的情况。在配漆过程中一定要均匀搅拌,采用200目的过滤布进行过滤,滤后的漆要静止15分钟消除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二、注意施工温度,室内外温差不容忽视 冬季温度低,混合涂料施工温度要求不高,0摄氏度以上即可;油漆要在5℃以上的环境中施工才能保证质量,而清漆的施工温度则不能低于8摄氏度。有的业主喜欢开着暖气在室内施工,虽然室内的温度提高了,然而室外的温度还是很低,所以在通风时就需要格外注意,等室内温度降到与室外温度接近时再适当地开窗户通风。 冷空气来临时,气温的骤降对油漆可是致命的打击,要及时关闭窗户,以免破坏油漆表层,引起各种开裂现象。在关窗的情况下最好不再进行刷漆施工,工人应离开室内,以免中毒。 三、维持施工现场整洁 虽然冬季干燥但是气温低,油漆干燥时间长,油漆表面与空气接触的时间也就长,容易粘附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导致油漆表面粗糙不光滑,因此需要格外注意空气环境卫生,减少尘土的荡浮。 四、适当加大稀释剂使用,调出备用漆 油漆的粘稠度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所以在气温极低的情况下,需要增加稀释剂的用量,以调出黏度适中的油漆备用。 五、开窗通风有门道 冷热交替使不得 正在装修的新房中,会有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存在,所以很多业主在装修时习惯开窗处理,其实并不是窗户一直开着就好,开窗也要分时候,中午前后温度较高,可以适当开窗通风,而一早一晚温度低则不适宜开窗,使油漆受冻。没有干透的漆面受冻,会在回暖后出现变色、起皮的现象。 六、色彩选择不可只看暖色调 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会使人产生错觉,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会喜欢一些暖色调,而到了夏天再看见暖色调便不那么舒服了。所以在装修时要采用一些适中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