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公司常见猫腻 切勿中了其中圈套
家居风水 作者:crystalgj79 时间:2018-11-15 15:56:24 浏览量:6584 来源:住范儿
导语:猫腻一:巧设合同猫腻 混淆材料笼统报价,混淆概念多算费用是个别家装公司惯用的伎俩。签约时将某一材料笼统报价计算,施工时更换单项材料,从中赚取差价。此外,还炮制一些不具体或可多种解释的条款,借以金蝉脱壳。 猫腻二:低报价招揽业务,开工后再增项 个别装修公司在客户要求报价时,先删减项目给出低于其他公司的报价,形成“低预算“吸引消费者签单。在施工过程中,再把删减的项目作为增项,把钱涨回来,形成”高决算“。完工后,消费者发现,结算的费用比预算要高出许多。
装修公司猫腻有哪些?一、拆项
装修公司最常用的手法之一,也是一种比较隐蔽的手段。通过将某些施工项目一拆为二,看起来好像
预算更加详细,单价很低,其实是多算了一遍费用。不懂预算的消费者很容易被他的低价吸引而落入圈套。二、找出拆项,问总价找出预算单中一些有联系的项目,将其总价加起来,然后和市场上同样的东西比较价格,就能知道里面的问题了。三、漏项这是一些装修公司最卑鄙恶劣的手法,欺骗消费者不懂,故意漏项少报项目,使预算看起来很低,真正施工时,以预算中没有这个项目,要求重新报价,然后漫天开价,最终大多是以纠纷结束。四、结合图纸看预算很多过来人或者专家会要求消费者在装修时,一定要装修方提供详细的施工图纸。因为从中可以从完整的图纸中了解到整个装修一共有多少施工量,这样就能参照图纸看预算,检查预算是否有漏项。五、混淆单位装修公司经常在单位上做手脚,最常见的就是把单个门套、窗套、大理石等用米来计算,哪个单位对装修公司有利,就会用哪个,这样机动性就比较大了。
家装公司实现装修猫腻最常见的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转换材料计量单位
巧妙转换材料计量单位,是装潢公司赚取利润最常用、最隐蔽的手法。
通常,材料市场的材料价格都是按照多少钱一桶(一组)、多少钱一张等计量单位来出售的。而装修公司向业主出示的报价单,很多主材都是按照每平方米、每米来报价的,如涂料、板材等等,因此业主根本就不清楚究竟会用多少装修材料、究竟用掉了多少装修材料。
同主材相比,副料的水分就更大。以最简单的墙面处理为例,在市场上出售的乳胶漆都是按照桶为单位来计算,但装修公司一般都会以每平方米为单位来计算乳胶漆的价格,从而在单位转换过程中赚取价差。
第二种方法:做预算“欲擒故纵”
由于装修行业竞争相对激烈,部分装修公司会通过低总价的方式获得装修权。
部分装修公司在做预算时,经常会有意将一些项目略去,再加上一些打折的手法,这样做出的预算肯定比其他公司要低。但由于装修材料没有跟业主说得很清楚,在使用装修材料的时候,可能使用假冒伪劣、不环保的材料,而业主一旦要求使用高品质、环保的装修材料,装修公司便会要求加价。最终,得不偿失的还是业主。
第三种方法:设计费中藏圈套
一套优秀的设计要花费设计师很多精力,肯定会收取不菲的设计费。但是当前不少装饰装修公司却采取“主案设计师接单,绘图员实际操作”的方式。
杭州市的装饰装修公司应该是数以万计,但优秀设计师的数量相对较少,部分装饰装修公司大多都会以优秀设计师的名义接单,从而收取业主相对较高的设计费用;但实际进行设计和采用的却是二流设计师及绘图员设计的作品,装饰装修公司通常仅向设计者支付少许设计费,在此过程中赚取一定的差价。
第四种方法:利用损耗和调包
损耗和调包也是装潢公司“合理”赚取利润的有效途径。
无论瓷砖、地板、还是吊顶,装潢公司一般都会在报价单上设定一定损耗比例。但客户最后其实很难核算实际损耗,多余的“耗损”材料就流入装潢公司的腰包。
调包也是装潢公司较常用的赚取利润的一种做法。装潢施工人员将业主购买的品牌装潢材料,偷换成其他一般性材料,使用假冒伪劣的产品,达到偷工减料的目的。
本律师建议:
1、针对家装行业的“黑户”问题,业主在选择家装公司时,应当选择有家装资质的正规的家装公司。这样装修质量和维修维护才有保障。
2、业主要理性对待装饰装修公司打出的各种价格优惠措施,在价格战普遍泛滥的当前,一分钱一分货,没有质量和工艺的保障,再优惠的价格也是枉然。价格过于便宜的在装饰装修过程中偷工减料在所难免。
3、确保业主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和保证就是签订细致地的装饰装修合同,避免将来在发生纠纷时出现举证难。装修过程往往有很多隐蔽性工程,举证难,在出现问题后装修诉讼维权之路就较为艰难。签订的装饰装修合同缺乏清晰明确的约定,因而有部分装修纠纷只能靠调解来解决。只有装修公司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装修公司明显偷工减料等情况下,业主才能获得胜诉。
装饰公司会在哪里藏“猫腻?
装饰公司会在哪里藏“猫腻”?都说家庭装饰是业主与装饰公司斗智斗勇的进程,那为了我们不掉入装饰公司设的圈套中,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装饰公司的常见猫腻吧!装饰公司会在哪里藏“猫腻”?X猫腻一:巧设合同猫腻稠浊资料抽象报价,稠浊概念多算费用是单个家装公司惯用的方法。签约时将某一资料抽象报价核算,施工时替换单项资料,从中赚取差价。此外,还假造一些不具体或可多种说明的条款,借以缓兵之计。猫腻二:低报价招引事务,开工后再增项单个装饰公司在客户要求报价时,先删减项目给出低于其他公司的报价,构成“低预算“招引消费者签单。在施工进程中,再把删减的项目作为增项,把钱涨回来,构成”高决算“。完工后,消费者发现,结算的费用比预算要高出许多。猫腻三:规划师成心增项,多拿提成有的规划师在接单后,为了多拿公司的提成,不管消费者家中的实践情况,成心添加装饰项目:如不需做间隔的当地添个间隔,没必要吊顶的当地吊顶等等。通过一番“规划”后,装饰报价大幅高于原预算。猫腻四:资料收购以次充好在包工包料的装饰中,单个施工队在收购资料时做手脚,有些以低质的产品假充名牌产品,以低价次品充当正品等等。猫腻五:谎称丈量面积单个装潢公司在施工面积上谎称、多报,如在核算涂刷墙面乳胶漆时,没有将门窗面积扣除,或许将墙面长宽添加,以添加装饰预算。猫腻六:转换资料计量单位美好转换资料计量单位,是装潢公司赚取获利最常用、最隐蔽的方法。猫腻七:建材损耗夸大虚报不管瓷砖、地板、仍是吊顶,一般都会在报价单上设定必定损耗比例。但实践上装饰的损耗远没有装饰公司说的那么高。各类工艺正常的损耗:800mm800mm地砖损耗在百分之六,300mm450mm墙砖损耗在百分之五乳胶漆的损耗在百分之三地板的损耗在百分之五。”业主毕竟其实很难核算实践损耗,剩下的“耗费”资料就流入装潢公司的腰包。猫腻八:重复核算如“打槽”(线槽等),一些公司稠浊概念,收取杂项费后,再另收打槽费。其实,打槽就是杂项的一种。再如稠浊色漆和清漆收费,一般来说,柜子外刷色漆,柜内刷清漆,但一些公司在收费时,色漆却要收取两次费用,理由是,上色漆前要先刷清漆小编温馨提示:装饰猫腻也是能够防止的:装饰前期多看装饰常识。装饰细节不行大意必定要仔细把关。还有找到一家值得信赖的装饰公司很重要。装饰合同要写明细不要被装饰公司有待机而动。必定要记住:为您预算多少钱,决算就是多少钱。低开高走、少算漏算?一概由公司承当,此许诺写入合同
揭秘装修套餐4大猫腻 小心被“套”进去
装修合同陷阱曝光 有3点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