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报价中常见的五项猫腻 涨知识
行业新闻 作者:劉雲龍 时间:2019-01-17 16:27:21 浏览量:6641 来源:住范儿
导语:
几种常见的装修报价猫腻
装修报价陷阱一:偷梁换柱许多业主在看装修报价的时候都会掉单位,不同单位的装修材料在报价方面的价格偏差是巨大的,例如装修材料上面写着是10元1mm,而业主们认为是10元1m,结果业主没看清的话需要多花费很多开销。装修报价陷阱二:故意遗漏装修主材有些
装修公司会在装修报价单上故意遗漏一些装修主材,这样业主看到的装修报价单往往会低于市场的价格,这样许多业主就会被打动而签下合同,结果在施工的时候,装修公司才会告知业主缺少哪几件主材,无法正常装修,通常业主只能免为其然的将装修的主材费用给补上。装修报价陷阱三:模糊品质如果装修公司在报价非常低的话,那么就只能通过装修费用来获得利润,这时候他们通常会采用模糊材料的品质来欺骗业主,例如,在报价单上暂定或者没有说明的的装修材料的品牌、规格,到装修施工的时候就会用十分便宜的材料来给业主装修,不仅让业主遭受到损失,房屋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装修报价陷阱四:项目与市场价相差太多在装修报价中的项目是非常多的,许多消费通常不会去了解每一项的市场价格,因此有些装修公司在报价中会故地降低某一材料的价格,而且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而在其他项目中适当的增加价格,有些消费者看到某些材料的价格比较低就以为自己赚了,最好才大象并没有便宜。最好对比一下每一项的市场价格。装修报价陷阱五:建材的计费方式建材是在装修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装修公司在报价的时候往往会标注出建材的品牌,但是这样还不够,我们除了要了解建材的品牌之外,还需了解品牌的用量、规格,在装修期间需要检查下材料是否按照要求购买。
装修报价中常见的几个坑 你遇到几个
在签订装修合同之前,一般都会根据业主的需求提供一份报价单,而一些不良的装修公司为了能促成订单,在报价单上面藏了很多猫腻,以至于让业主们稀里糊涂的就签了合同,在之后的装修过程中才发现问题,后悔不已,下面是装修报价中常见的一些猫腻陷阱。报价单猫腻之化整为零把一个报价项目分成很多单项来报价,比如墙漆工程,会分成底漆、面漆等多个小项,每一小项的价格看上去都不高,但是加起来就会高出很多。报价单猫腻之大数小报把本来数量很大的项目故意少报,这样就会把整个报价单的总价压下来,使之看上去价格很具有市场竞争力,但是在实际装修的过程中,预算会不断超支。报价单猫腻之该报不报在原有的预算中,比如说改扩门的时候,必定会有砸墙项,再比如在做地暖的时候,也可能会有原暖气的拆改工程等等,预算报价不做,可是在施工的时候又不得不进行,所以装修公司的加价就在情理之中,预算之外。报价单猫腻之故意乱报故意把一些已经淘汰的工艺或做法加进预算当中,这个时候如果业主不同意,提出修改,一旦修改装修公司就可以坐地加价。报价单猫腻之重复计算在做预算的时候故意混肴一些计量单位,或者采用一些不常用的算法来进行计算,掩盖重复计算的真相,从而导致总价不断成倍增长,比如在计算墙面面积的时候,把一些已经拆除的,或者改成其它装饰墙面的面积也一并计算在内。报价单猫腻之不标明细装修中各项工艺多且比较复杂,选择哪一种工艺又与主材相关,主材确定之后,装修工艺才能最终确定下来,在报价中突出某一种工艺,可是在实际施工中,又会提出主材选择方案来选择另一种工艺,达到提高价格的目的。报价单猫腻之笼统报价多发生在一些简单的家装工程上面,先笼统的报个价,在实际的装修中,就会多出很多不在报价内的计价项目,到最后业主就会多花很多冤枉钱。报价单猫腻之工艺修正不少接了活之后再转包给工人的,先把工艺确认下来,然后在吹嘘一番,在实际施工呢,工人就会告诉业主这个不行,哪个不行,我们都是何种做法等等,其实是通过宣扬更省时省力来达到工人自身的省时省力,偷工减料的目的。
如何揪出装修报价中的猫腻
装修报价单中常见猫腻:1、偷换计量单位这一招一般业主是最难看穿的,因为业主很少注意到报价单上的单位,不太了解不同的单位意味着报价数字偏差很大。比如定做一个鞋柜,报价单上写着“主材:8毫米玻璃搁板+1厘米钢化玻璃+镜子+辅料,单位:项,数量:1……”貌似很合理,其实关于鞋柜的尺寸大小没有说明,就留下了钻空子的机会。业主应要求按照实际面积来算,比如衣柜、鞋柜等,尽量少以“项”为单位,免得在装修过程中出现误差。2、“遗漏”某些硬装修主材装修报价单上被刻意遗漏了某些主材,昊艺木门,业主被这种整体价格合理的报价单吸引而爽快签约,但在接下来的装修过程中业主将为装修公司这些恶意的“遗忘”而不断地加钱。要化解这一风险,业主必须要求装修公司在装修合同或者协议上写清楚所有主材,且标明购买者是装修公司还是业主自己。3、模糊品质、级别、规格这是不规范的装修公司较为常用的伎俩,虽然写明了需要某些材料,标明了材料需要的数量,但是却没有说明到底选用什么品质、什么品牌、什么规格的材料。业主应要求报价单的每一项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材料的各项要素。装修期间注意核查相关材料是否按指定的要求采购。4、拉低某个单项价格业主一般会事先向已经装修的朋友求教,或是到市场上去了解某项材料的价格,但他们了解的信息往往是片面的。比如业主知道地板、瓷砖目前的单价,但是并不一定了解地板安装、贴瓷砖的人工费用,于是他把地板、瓷砖的价格砍下来了,却在人工费用上吃了亏。所以业主看装修报价单,不要只盯牢某个项目的单项价格,而是要综合人工、损耗等各方面费用以及其他项目的费用来看。5、施工工艺含糊不清光看数字、不看文字说明是大部分业主在查看报价单时常犯的毛病,总觉得一个数字差错会造成损失,而文字说明肯定没法做手脚,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墙面涂层施工、地板施工、下水管道施工都有各自的施工工艺要求,中间漏过一道工序,在未来的生活中就可能给你造成很多麻烦,墙面掉漆、卫生间渗水等问题大都是装修施工工艺不过关导致。因此,业主最好多学一点装修常识,尽量了解关于室内装修的各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定期去装修现场了解进程,这样有一定的防范作用。装修报价单容易掺水的部分:签订装修合同时,装饰公司都要附上一份装修报价单。装修报价单首先要能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尺寸、做法、用料(包括品牌、型号或规格)、单价及总价,装修公司还必须向业主提供详细的做法和材料及样板。一般来说,装修报价单中有伸缩余地的,或者说易掺水分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规格一份详细的装修工程报价单,应将使用材料的品牌、规格、单位、单价、数量、合计余额全部列清,而有些装饰公司只把品牌、单价及合计金额列出,规格和数量忽略不计,更多时候,不写清规格,是报价单中常出现的问题。有些材料规格不同,价格差异很大。不写清此项,将来装饰公司购买材料时,可做的手脚就大了。如包门套一项工程,所使用的门套木线的宽窄、造型都有很大区别。如果装饰公司交给你的报价单只写门套木线单价多少,用多少延米,总计多少钱,是不全面的,应写清其宽度、何种造型。2、施工工艺有些施工项目有几种或更多施工做法。做法不同,价格自然也有很大差异。只写贴瓷砖多少钱、刷涂料多少钱,太含糊了,不同的施工工艺所涉及的主料、辅料的种类和数量会有所不同。不写清楚,一方面价格有伸缩余地,装饰公司有可能按这种施工工艺收钱,却用了另一种简单做法;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了监督施工的依据。以涂刷工程为例,墙面漆涂刷工程的施工做法很多。墙面裂缝的处理就有绷带、白布、牛皮纸、报纸等材料可以适用,不同用材效果自然也不一样,当然价格也是有差异的了。腻子刮几遍,用料量及效果也不一样;刷纯酸清漆防返碱,有无此道工序效果自然不同。每项工艺做法都会使成本发生变化,水分往往就是掺在这里的。所以一个完善的报价单应写清楚基础处理要怎么做,是否套底漆、是否套胶,刷不刷纯酸清漆、腻子刮几遍、漆刷几遍,而不能只简单成:立邦漆美得丽每平方米18元。3、损耗量计算施工中材料是会发生损耗的,所以购料中要在实际用量中加入损耗部分。体现在报价中,这部分数量是含在单价中的。而有些报价单中,材料总额后又另加上10%损耗费,实际上是重复计费了,消费者应对此有所了解。另外,任何工程基本损耗不会超过10%,如果发现超过此比例,应请对方给予合理解释。4、装修报价单越详细越好一份填写详尽的报价单对装饰公司和消费者都有好处。对于消费者来讲,详细的报价单里,不仅有价格的来龙去脉,而且明确写出的施工做法,使对装修完全是外行的消费者在施工时也能自己监督施工。对于装饰公司来说,省去了日后施工中消费者对某个项目反悔或不认可,有事前写清的报价单,装饰公司会省去很多麻烦。
装修报价中都有哪些坑
装修报价猫腻有哪些 防坑小妙招 猫腻一:层层加价,装修费用增加60%有些装修公司、工长层层转包家装工程,装修项目“细化分类”后又被加价等,成了推高家装市场价格的“黑手”。传统装修模式,家居建材通过生产厂家-销售部-大区总代-地级总代-店面-家装公司-老百姓,一层层搜刮下来,消费者会为此多掏六、七成的钱。猫腻二:转换材料计量单位巧妙转换材料计量单位,是有些装饰公司赚取利润最常用、最隐蔽的手法。通常,材料市场的材料价格都是按照多少钱一桶(一组)、多少钱一张等计量单位来出售的。而装修公司向业主出示的报价单,很多主材都是按照每平方米、每米来报价的,如涂料、板材等等,因此业主根本就不清楚究竟会用多少装修材料、究竟用掉多少装修材料。同主材相比,副料的水分就更大。以最简单的墙面处理为例,在市场上出售的乳胶漆都是按照桶为单位来计算,但装修公司一般都会以每平方米为单位来计算乳胶漆的价格,从而在单位转换过程中赚取价差。 装修报价猫腻有哪些 防坑小妙招 猫腻三:做预算,挂羊头卖狗肉由于装修行业竞争相对激烈,部分装修公司会通过低总价的方式获得装修权。部分装修公司在做预算时,经常会有意将一些项目略去,再加上一些打折的手法,这样做出的预算肯定比其他公司要低。但由于装修材料没有跟业主说得很清楚,在使用装修材料的时候,可能使用假冒伪劣、不环保的材料,而业主一旦要求使用高品质、环保的装修材料,装修公司便会要求加价。最终,得不偿失的还是业主。猫腻四:利用损耗和调包损耗和调包也是装饰公司合理赚取利润的有效途径。无论瓷砖、地板、还是吊顶,有些装饰公司一般都会在报价单上设定一定损耗比例。但客户最后其实很难核算实际损耗,多余的;耗损;材料就流入装饰公司的腰包。调包也是装饰公司较常用的赚取利润的一种做法。装修施工人员将业主购买的品牌装修材料,偷换成其他一般性材料,使用假冒伪劣的产品,达到偷工减料的目的。通过这一系列手脚后,最终消费者完成一次房子装修估计要多掏1-2倍的钱,费心、费力、费神、又费钱,让许多消费者叫苦不迭。律师提醒: 合同细致是关键装修报价猫腻有哪些 防坑小妙招由于装修有很多隐蔽工程,如管线的埋放等,因此,出现问题后很难举证,使得装修诉讼之路较为艰难。同时,由于部分装修合同签定得不是很清晰,因而有部分装修纠纷只能靠调解来解决。只有装修公司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装修公司明显偷工减料等情况下,业主才能获得胜诉,因此,与装修公司签定细致的装修合同,是确保业主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与保证。
揭秘装修报价猫腻 装修防骗法则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