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瓦的施工方法小指南

装修攻略 作者:honey_s 时间:2019-03-13 14:26:13 浏览量:6373 来源:住范儿
导语:建筑琉璃制品在我国有悠久的生产历史,是传统产品,以它的雍容华贵,历史上多为宫廷、庙宇建筑用品。当前古建筑的修复,纪念皇、园林、现代建筑装饰,甚至百姓庭院也常采用琉璃制品装饰。琉璃制品以高光释的低温釉为主,颜色有金属、翠绿、天蓝、银黑、银灰,孔雀蓝、玫瑰红等,丰富鲜艳。琉璃制品造型复杂、配件多,将这些瓦件、脊件、饰件以不同的形式进行配置,可以反映出种种外观特点,体现出我国文化的精深内涵。琉璃制品配置复杂.砌筑水平要求高.品种繁多、件大、胎厚,很难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生产。为了现代化建筑需要,虽然进行各种工艺的改进研制,但制品的瑕水率仍然较大,釉面的后期龟裂仍不可避免。西式瓦以日本瓦和西班牙瓦最为常见,其配套和品种比中国琉璃制品简单得多,各式各样的饰面瓦已各自形成十多个标准化的型面,不同的品种,通过不同的配置组合,便可灵活多样地铺砌于屋面。由于品种少、砌筑水平需求不高,生产上多采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可塑冲压法成型。西式瓦多为无釉瓦,古朴典雅,多用于小庭院建筑。
琉璃瓦和西式瓦的区别流光溢彩的琉璃瓦是中国传统的建筑物件,通常施以金黄、翠绿、碧蓝等彩色铅釉。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装饰。琉璃瓦经过历代发展,已形成品种丰富、型制讲究、装配性强的系列产品,常用的普通瓦件有:筒瓦、板瓦、句头瓦、滴水瓦、罗锅瓦、折腰瓦、走兽、挑角、正吻、合角吻、垂兽、钱兽、宝顶等等。从传统琉璃瓦演变发展而来的西式瓦最先在日本和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一些国家得到应用,它将筒瓦、板瓦型制合二为一,结构合理,挂装简便,有效覆盖面积大,屋顶承重小。釉色丰富达百种以上,同时,它没有铅釉瓦釉面反铅影响装饰效果的现象。
在暗挖施工中如何进行超前小导管施工
隧道Ⅴ围岩加强段及节理裂隙密集带、破碎带设计采用拱部Φ42超前小导管注浆的方法预支护。⑴、小导管制作钢管按设计尺寸间距15cm沿对角线钻Φ6mm注浆孔,同时为便于小导管插入围岩,前端做成尖锥状,尾部焊上箍筋。⑵、采用钻孔打入法,即先按设计要求采用隧道掘进台架配合人工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然后将钢管穿过钢架,用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钢管尾端与工字钢钢架焊接在一起。⑶、小导管安装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砼,以防止工作面漏浆、坍塌;⑷、注浆前应对注浆机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⑸、注浆材料采用42.5等级水泥制作的30号水泥净浆或掺入一定比例水玻璃(由试验确定),注浆压力控制在0.5~1.0Mpa,为加快注浆速度,采用群管注浆(每次3~5根),同时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并做好记录。⑹、注浆采用一次升压法施工,即从注浆一开始应在短时间内将压力升高至设计规定值,并一直保持到注浆结束。在规定的压力下,根据进浆量情况分级调整浆液浓度,直到裂隙逐渐被填实,单位吸浆量逐渐减少,达到结束标准时结束注浆。⑺、注浆顺序根据降水漏斗原理,从拱部开始由上而下压注,先压注无水孔,后压注有水孔。如遇串浆或跑浆,可间隔一孔或几孔灌压。⑻、隧道的开挖长度应小于小导管的注浆长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次循环的止浆墙。⑼、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钻孔→掏孔检查→导管安装→孔口处理→浆液制备→注浆。
西式瓦的施工方法小指南
桩基础施工的方法有哪些
  桩基础施工的方法有:  灌注桩施工  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灌注桩能适应各种地层,无需接桩,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噪音小,宜在建筑物密集地区使用。但其操作要求严格,施工后需较长的养护期方可承受荷载,成孔时有大量土渣或泥浆排出。根据成孔工艺不同,分为干作业成孔的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套管成孔的灌注桩和爆扩成孔的灌注桩等。灌注桩施工工艺近年来发展很快,还出现夯扩沉管灌注桩、钻孔压浆成桩等一些新工艺。  灌注桩施工-干作业成孔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在成孔深度内无地下水的土质,不需护壁可直接取土成孔。目前常用螺旋钻机成孔。  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清理→测量放线定桩位→桩机就位→钻孔取土成孔→清除孔底沉渣→成孔质量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浇筑孔内混凝土。  施工注意事项  ①开始钻孔时,应保持钻杆垂直、位置正确,防止因钻杆晃动引起孔径扩大及增多孔底虚土。  ②发现钻杆摇晃、移动、偏斜或难以钻进时,应提钻检查,排除地下障碍物,避免桩孔偏斜和钻具损坏。  ③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清理孔口粘土,遇到地下水、塌孔、缩孔等异常情况,应停止钻孔,同有关单位研究处 理。  ④钻头进入硬土层时,易造成钻孔偏斜,可提起钻头上下反复扫钻几次,以便削去硬土。若纠正无效,可在孔中局部回填粘土至偏孔处0.5m以上,再重新钻进。  ⑤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保护好孔口,按规定验收,并做好施工记录。  ⑥孔底虚土尽可能清除干净,可采用夯锤夯击孔底虚土或进行压力注水泥浆处理,然后快吊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高度不大于1.5m。   螺旋钻机  螺旋钻孔机是利用动力旋转钻杆,使钻头的螺旋叶片旋转削土,土块沿螺旋叶片上升排出孔外。  钻孔机由主机、滑轮组、螺旋钻杆、钻头、滑动支架、出土装置等组成,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土、粉土、中密以上的砂土或人工填土土层的成孔,成孔孔径为300mm~600mm,钻孔深度8—12m。配有多种钻头,以适应不同的土层。  1一电动机;2一变速器;3一钻杆;4一托架;5一钻头;6一立柱;  7一斜撑;8一钢管;9一钻头接头;10一刀板;11一定心尖  在软塑土层,含水量大时,可用疏纹叶片钻杆,以便较快地钻进。在可塑或硬塑粘土中,或含水量较小的砂土中应用密纹叶片钻杆,缓慢地均匀地钻进。操作时要求钻杆垂直,钻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进时,可能是遇到石块等异物,应立即停机检查。全叶片螺旋钻机成孔直径一般为300~600mm,钻孔深度8~20m。钻进速度应根据电流变化及时调整。在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清理孔口积土,遇到塌孔、缩孔等异常情况,应及时研究解决。  灌注桩施工-泥浆护壁成孔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是利用泥浆护壁,钻孔时通过循环泥浆将钻头切削下的土渣排出孔外而成孔,而后吊放钢筋笼,水下灌注混凝土而成桩。成孔方式有正(反)循环回转钻成孔、正(反)循环潜水钻成孔、冲击钻成孔、冲抓锥成孔、钻斗钻成孔等。  施工工艺流程  (1)测定桩位。  平整清理好施工场地后,设置桩基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根据桩位平面布置施工图,定出每根桩的位置,并做好标志。施工前,桩位要检查复核,以防被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偏移。  (2)埋设护筒。  护筒的作用是:固定桩孔位置,防止地面水流入,保护孔口,增高桩孔内水压力,防止塌孔,成孔时引导钻头方向。护筒用4—8mm厚钢板制成,内径比钻头直径大100—200mm,顶面高出地面0.4~0.6m,上部开1一2个溢浆孔。埋设护筒时,先挖去桩孔处表土,将护筒埋入土中,其埋设深度,在粘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其高度要满足孔内泥浆液面高度的要求,孔内泥浆面应保持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采用挖坑埋设时,坑的直径应比护筒外径大0.8~1.0m。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50mm,对位后应在护筒外侧填人粘土并分层夯实。  (3)泥浆制备。  泥浆的作用是护壁、携砂排土、切土润滑、冷却钻头等,其中以护壁为主。  泥浆制备方法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排渣泥浆的密度应控制在1.1~1.3g/cm3;在其他土层中成孔,泥浆可选用高塑性(Ip≥17)的粘土或膨润土制备;在砂土和较厚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1—1.3g/cm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3~1.5g/cm3。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密度,并定期测定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泥浆的控制指标为粘度18~22s、含砂率不大于8%、胶体率不小于90%,为了提高泥浆质量可加入外掺料,如增重剂、增粘剂、分散剂等。施工中废弃的泥浆、泥渣应按环保的有关规定处理。  (4)成孔方法  回转钻成孔。回转钻成孔是国内灌注桩施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按排渣方式不同分为正循环回转钻成孔和反循环回转钻成孔两种。  正循环回转钻机工作原理  a)、正循环回转钻成孔由钻机回转装置带动钻杆和钻头回转切削破碎岩土,由泥浆泵往钻杆输进泥浆,泥浆沿孔壁上升,从孔口溢浆孔溢出流人泥浆池,经沉淀处理返回循环池。正循环成孔泥浆的上返速度低,携带土粒直径小,排渣能力差,岩土重复破碎现象严重,适用于填土、淤泥、粘土、粉土、砂土等地层,对于卵砾石含量不大于15%、粒径小于10mm的部分砂卵砾石层和软质基岩及较硬基岩也可使用。桩孔直径不宜大于1000mm,钻孔深度不宜超过40m。一般砂土层用硬质合金钻头钻进时,转速取40~80r/min,较硬或非均质地层中转速可适当调慢,对于钢粒钻头钻进时,转速取50~120r/min,大桩取小值,小桩取大值;对于牙轮钻头钻进时,转速一般取60—180r/min,在松散地层中,应以冲洗液畅通和钻渣清除及时为前提,灵活确定钻压;在基岩中钻进时,可以通过配置加重铤或重块来提高钻压;对于硬质合金钻钻进成孔,钻压应根据地质条件、钻杆与桩孔的直径差、钻头形式、切削具数目、设备能力和钻具强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1一钻头;2--泥浆循环方向;3一沉淀池;4--泥浆池;5一泥浆泵;6--水龙头;7一钻杆;8一钻机回转装置  反循环回转钻机工艺原理  b)、反循环回转钻成孔由钻机回转装置带动钻杆和钻头回转切削破碎岩土,利用泵吸、气举、喷射等措施抽吸循环护壁泥浆,挟带钻渣从钻杆内腔抽吸出孔外的成孔方法。根据抽吸原理不同可分为泵吸反循环、气举反循环和喷射{射流)反循环三种施工工艺,泵吸反循环是直接利用砂石泵的抽吸作用使钻杆的水流上升而形成反循环;喷射反循环是利用射流泵设出的高速水流产生负压使钻杆内的水流上升而行程反循环;气举反循环是利用送人压缩空气使水循环,钻杆内水流上升速度与钻杆内外液柱重度差有关,随孔深增大效率增加。当孔深小于50m时,宜选用泵吸或射流反循环;当孔深大于50m时,宜采用气举反循环。  1一钻头;2--新泥浆流向;3一沉淀池;4--砂石泵;5一水龙头;6一钻杆;7--钻机回转装置;8—混合液流向  (5)清孔。  当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并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进行清孔,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以减少桩基的沉降量,提高承载能力,确保桩基质量。清孔方法有真空吸泥渣法、射水抽渣法、换浆法和掏渣法。  清孔应达到如下标准才算合格:一是对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用手摸捻应无粗粒感觉,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密度小于1.25g/cm3(原土造浆的孔则应小于1.1g/cm3);二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允许厚度符合标准规定,即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桩、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  (6)吊放钢筋笼。  清孔后应立即安放钢筋笼、浇混凝土。钢筋笼一般都在工地制作,制作时要求主筋环向均匀布置,箍筋直径及间距、主筋保护层、加劲箍的间距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采用焊接且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钢筋笼主筋净距必须大于3倍的骨料粒径,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水下混凝土不得小于50mm)。可在主筋外侧安设钢筋定位器,以确保保护层厚度。为了防止钢筋笼变形,可在钢筋笼上每隔2m设置一道加强箍,并在钢筋笼内每隔3—4m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形临时加劲架,在吊放入孔后拆除。吊放钢筋笼时应保持垂直、缓缓放人,防止碰撞孔壁。  若造成塌孔或安放钢筋笼时间太长,应进行二次清孔后再浇筑混凝土。  灌注桩施工-套管成孔   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  套管成孔灌注桩是利用锤击打桩法或振动沉桩法,将带有活瓣式桩靴或带有预制混凝土桩靴的钢套管沉入土中,然后边拔套管边灌注混凝土而成。若配有钢筋时,则在浇注混凝土前先吊放钢筋骨架。利用锤击沉桩设备沉管、拔管,称为锤击沉管灌注桩;利用激振器的振动沉管、拔管,称为振动沉管灌注桩。  锤击沉管灌注桩  锤击沉管灌注桩的机械设备由桩管、桩锤、桩架、卷扬机滑轮组、行走机构组成。  锤击沉管桩适用于一般粘性土、淤泥质土、砂土和人工填土地基,但不能在密实的砂砾 石、漂石层中使用。它的施工程序一般为:定位埋设混凝土预制桩尖→桩机就位→锤击沉管→灌注混凝土→边拔管、边锤击、边继续灌注混凝土(中间插入吊放钢筋笼)→成桩。  锤击沉管灌注桩施工  施工时,用桩架吊起钢桩管,对准埋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桩管与桩尖连接处要垫以麻袋、草绳,以防地下水渗入管内。缓缓放下桩管,套人桩尖压进土中,桩管上端扣上桩帽,检查桩管与桩锤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桩管垂直度偏差≤0.5%时即可锤击沉管。先用低锤轻击,观察无偏移后再正常施打,直至符合设计要求的沉桩标高,并检查管内有无泥浆或进水,即可浇筑混凝土。管内混凝土应尽量灌满,然后开始拔管。凡灌注配有不到孔底的钢筋笼的桩身混凝土时,第一次混凝土应先灌至笼底标高,然后放置钢筋笼,再灌混凝土至桩顶标高。第一次拔管高度应控制在能容纳第二次所需灌人的混凝土量为限,不宜拔得过高。在拔管过程中应用专用测锤或浮标检查混凝土面的下降情况。  锤击沉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混凝土坍落度在配钢筋时宜为80—100mm,无筋时宜为60~80mm。碎石粒径在配有钢筋时不大于25mm,无筋时不大于40mm。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混凝土充盈系数(实际灌注混凝土体积与按设计桩身直径计算体积之比)不得小于1.0,成桩后的桩身混凝土顶面标高应至少高出设计标高500mm。  振动沉管灌注桩  振动锤桩  振动沉管灌注桩是利用振动桩锤(又称激振器)、振动冲击锤将桩管沉人土中,然后灌注混凝土而成。这两种灌注桩与锤击沉管灌注桩相比,更适合于稍密及中密的砂土地基施工。振动沉管灌注桩和振动冲击沉管桩的施工工艺完全相同,只是前者用振动锤沉桩,后者用振动带冲击的桩锤沉桩。  振动灌注桩可采用单打法、反插法或复打法施工。  单打法是一般正常的沉管方法,它是将桩管沉人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后,边灌混凝土边拔管,最后成桩。适用于含水量较小的土层,且宜采用预制桩尖。桩内灌满混凝土后,应先振动5—10s,再开始拔管,边振边拔,每拔0.5~1.0m停拔振动5—10s,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桩管全部拔出。拔管速度在一般土层内宜为1.2~1.5m/min,用活瓣桩尖时宜慢,预制桩尖可适当加快,在软弱土层中拔管速度宜为0.6~0.8m/min。  反插法是在拔管过程中边振边拔,每次拔管0.5~1.0m,再向下反插0.3~0.5m,如此反复并保持振动,直至桩管全部拔出。在桩尖处1.5m范围内,宜多次反插以扩大桩的局部断面。穿过淤泥夹层时,应放慢拔管速度,并减少拔管高度和反插深度。在流动性淤泥中不宜使用反插法。  复打法是在单打法施工完拔出桩管后,立即在原桩位再放置第二个桩尖,再第二次下沉桩管,将原桩位未凝结的混凝土向四周土中挤压,扩大桩径,然后再第二次灌混凝土和拔管。采用全长复打的目的是提高桩的承载力。局部复打主要是为了处理沉桩过程中所出现的质量缺陷,如发现或怀疑出现缩颈、断桩等缺陷,局部复打深度应超过断桩或缩颈区1m以上。复打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
小跨径的桥梁架设有什么方法施工
  简支梁桥的常用施工方法  现场浇筑法:  就地浇筑施工是一种古老的施工方法,它是在支架上安装模板、绑扎及安装钢筋骨架、预留孔道、并在现场浇筑混凝土与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 目前,就地浇筑施工在简支梁中较少使用。  现场浇筑法  就地浇筑施工是一种古老的施工方法,它是在支架上安装模板、绑扎及安装钢筋骨架、预留孔道、并在现场浇筑混凝土与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由于施工需用大量的模板支架,一般仅在小跨径桥或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采用。随着桥梁结构型式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变宽的异型桥跨、弯桥等复杂的混凝土结构,又由于近年来临时钢构件和万能杆件系统的大量应用,在其他施工方法都比较困难或经过比较施工方便、费用较低时,也有在中、大桥梁中采用就地浇筑的施工方法。目前,就地浇筑施工在简支梁中已经较少采用。  就地浇筑施工方法的优缺点:  1)桥梁的整体性好,施工平稳、可靠,不需大型起重设备;  2)施工中无体系转换;  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可以采用强大预应力体系,使结构构造简化,方便施工;   4)需要使用大量施工支架,跨河桥梁搭设支架影响河道的通航与排洪,施工期间支架可能受到洪水和漂流物的威胁;  5)施工工期长、费用高,需要有较大的施工场地,施工管理复杂。   预制安装法:  预制装配施工是将在预制厂或桥梁现场预制的梁运至桥位处,使用一定的起重设备进行安装和完成横向联结组成桥梁的施工方法。  目前,预制安装法是简支梁经常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预制梁的安装主要有联合架桥机法、双导梁安装法、扒杆吊装法、跨墩龙门吊机安装法、自行式吊车安装法、浮吊架设法几种  预制安装法    联合架桥机法:  以联合架桥机并配备若干滑车、千斤顶、绞车等辅助设备架设安装预制梁; 适用于多孔30m以下孔径的装配式桥梁。
腻子粉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施工要求:1、 基层应坚实、干净、大致平整、无明水、无油污,基层强度应大于或接近腻子的强度。2、 阴、阳角应提前做好,结缝、裂缝处应做抗裂处理,达到相关规范要求。3、 吸水性强的基层应需在表面喷刷清水或胶水封底处理,润湿后再刮腻子,湿润后再刮腻子。4、 新抹灰的水泥墙应在养护期后再刮腻子。5、 旧墙翻新,应铲除原墙面(原墙面已起粉、起壳、松散、发霉、乳胶漆)。用法及用量:1. 耐水腻子粉:水≈1: 0.52. 先放入清水,再缓慢倒入腻子粉并搅拌均匀,放置15~20分钟后,再次充分搅拌均匀即可使用。3. 使用刮板按常规批刮进行施工。批刮次数不可过多,力求均匀平整,勿留交接缝痕迹。一般两遍成活。4. 第一道批刮以找平基面为准,批刮厚度若为0.5mm。5. 第一道施工完毕后,完全干透,方可进行第二道批刮,批刮厚度若为0.5mm。第二道工序结束后,48小时以内,用600#以上的细砂纸轻微打磨,清除浮灰即可。若想得到光面效果,需在第二道工序结束时,腻子层干至6~7成时,用铁板压光处理,即可以得到满意的光面效果。6. 总批刮厚度0.8~1.5mm,总用量1~1.5kg/m2。注意事项:1、 施工现场温度应在5℃以上为宜。2、 避免与油性聚漆同时施工。3、 返碱严重的墙体和有明水的墙体不可直接施工,应经特殊处理合格后才能使用。4、 本品未完全干燥前呈碱性物,对金属、木材等有腐蚀,必要时应有防护措施。5、 气候过于干燥或风较大时,应具有保湿措施(如禁止通风,地面定期洒水)加强腻子的养护,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引起干裂、掉粉,并应在24小时后上水一次。
西式瓦的施工方法小指南
友情链接:
小白学装修

电话

装修群

计算报价

风格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