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房价最高的新一线十大城市排行榜 看看你所处的城市是否上榜了
软装 作者:cc007 时间:2018-10-15 10:58:28 浏览量:5308 来源:住范儿
导语:新一线城市排行榜发布 除北上广深还有哪些是一线城市?最新大数据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综合计算得出结果:北上广深作为一线城市的地位不可动摇,成都、西安、武汉、郑州等四个兄弟城市齐刷刷跻身“新一线”城市行列。新一线城市评选标准是根据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和学术资源等指标综合评比进行制定和评选的。西安周边几个城市再次入选“新一线”城市,引起了全国关注。作为西部城市中的代表,在各种指标相近的情况下,谁将成为发展新动力?记者调查显示,能走在“新一线”城市的队伍中,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各有千秋。成都:数字经济领先新一线城市成都本次“新一线城市”排名中拔得头筹在预料之中,不论是城市整体经济水平,还是最新提到的数字经济都有亮眼的成绩。据记者了解,成都在前不久提出一个宏伟目标:“到2022年数字经济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同时,2018年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显示,成都以86.7分的城市总分排名全国第五,仅次于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领军新一线城市。资料显示,成都数字经济发展正在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近年来,成都市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扎实、发展迅速,已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形成较强优势,是全国首批、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此外,2017年成都出台了主要为大学生等高技术人才提供安居落户、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常住人口的增加。记者了解到,成都目前有1600万人口,根据《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预计增200万。
新一线城市排名,哪几个城市的排位最假
新一线城市排行榜有变动吗?
依据最新一年的170个品牌商业数据、19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昨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据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单显示,在新的“一线城市”排名中郑州由原先的第12位升至第9位。一线城市排名变为“上北深广”新的榜单沿用了以往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维度的评估标准,以此综合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四个一线城市在各自的两个梯次中调换了位置——由“北上广深”变为“上北深广”。15个“新一线”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变,依次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郑州在交通枢纽和可塑性保持优势据了解,2017年,郑州首次进入商业新一线城市,居于第12名,2018年郑州排位上升到了第9的位置。从五大指标的具体考量维度和计算排名可以看出,郑州在交通枢纽性和未来可塑性两个方面依然保持巨大优势,分别位列全国第7位和第9位。在交通枢纽性方面,郑州优势突出。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郑州努力把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把开放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通过扩大对外合作范围、加大走出去力度,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郑州至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货运量从2014年的1.4万吨增至2017年的14.7万吨,形成了“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八去八回”的中欧班列(郑州),在中欧班列中率先实现高频次往返满载、均衡对开;郑州“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实现了全世界商品“一站到家”, 空中、陆上、网上丝绸之路“三路并举”,郑州将很快成为中国未来的现代国际物流中心。未来可塑性指数试图观察的是城市在未来能给予人们多少想象和可塑空间。在该项指标中,郑州排名靠前,意味着郑州在环境友好、创业、人才吸引、城市规模等方面优势明显。商圈实现由“一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在商业资源聚集度和生活方式多样性等方面,郑州发展空间和潜力依然巨大。据市商务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重点商业项目建设,不断丰富商业业态,全市成规模并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商圈已超10个,实现了由“一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变。其中,二七商圈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郑东新区CBD商圈年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郑州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以及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郑州城市的活力也将逐渐体现。未来,郑州的商业魅力值也将大幅提升。
新一线城市排行榜出现了哪些城市?
2018新一线城市排行榜发布,这些城市跻身新一线。最新大数据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综合计算得出结果:北上广深作为一线城市的地位不可动摇,成都、西安、武汉、郑州等四个兄弟城市齐刷刷跻身“新一线”城市行列。新一线城市评选标准是根据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和学术资源等指标综合评比进行制定和评选的。西安周边几个城市再次入选“新一线”城市,引起了全国关注。作为西部城市中的代表,在各种指标相近的情况下,谁将成为发展新动力?调查显示,能走在“新一线”城市的队伍中,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各有千秋。 成都:数字经济 领先新一线城市 成都本次“新一线城市”排名中拔得头筹在预料之中,不论是城市整体经济水平,还是最新提到的数字经济都有亮眼的成绩。 据了解,成都在前不久提出一个宏伟目标:“到2022年数字经济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同时,2018年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显示,成都以86.7分的城市总分排名全国第五,仅次于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领军新一线城市。 资料显示,成都数字经济发展正在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近年来,成都市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扎实、发展迅速,已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形成较强优势,是全国首批、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 此外,2017年成都出台了主要为大学生等高技术人才提供安居落户、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常住人口的增加。了解到,成都目前有1600万人口,根据《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预计增200万。 武汉:“宜商环境”名次提升 体现城市综合实力 图片源自网络连续五年发布的《机遇之城2018》最新一期报告显示,武汉在包括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在内的30个入围城市中总排名第六,在除北上广深外的26座城市中位列第二,在新一线城市中仅此于成都。 据武汉市统计局数据,2015年和2016年武汉市户籍人口增加量分别为1.96万和4.57万人,与上一年相比增长率为0.2%和0.5%。而在2017年户籍人口数量为853.65万人,增加了19.81万人,增长率达到2.3%,与2015年相比户籍人口增长率翻了11.5倍。从人口增速来看,去年武汉的人才引进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 报告显示,武汉在“技术成熟度”和“智力资本和创新”两个维度上取得了非常高的分数,在考量城市中排名数一数二,在技术市场规模中已然坐上头把交椅,在考量细节项目中,“互联网+”变量也很强,在26个城市中排名第三,仅在成都、杭州之后,“科技支出比重”“研究与开发水平”“创新”“创业”等变量上,武汉表现同样突出。 信息来自techweb。
中国“新房奴”十大城市 谁上榜了?
最新中国城市排名出炉,新一线城市15个,有你家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