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庙坐落在甘肃省天水市西关,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庙宇宏大,院中有几十棵苍柏古槐,据说昔日曾有白鹤栖息其上,并为此 建有“来鹤亭”。庙内还有塑像、壁画、碑碣等珍贵文物。伏羲庙之称的由来,是因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他被列为三皇之首,即伏羲、神农、黄帝。传说伏羲是个很聪明,且很有智慧的人,他开始观天象,有了历法;又画八卦,创制了文字;教育人 们知礼节,从事渔猎畜牧生产;他还造出琴、瑟乐器等。有关伏羲 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很多,为了纪念伏羲的丰功伟绩,在甘肃省天水市为他建造了这座庙宇,并称之为“伏羲庙”。伏羲庙之称即由此 而来。据史传我们先祖——伏羲的诞辰是农历正月初九日,这一天人们都扶老携幼去朝拜伏羲庙。人们载歌载舞,尽情地表达对伏羲的 敬仰、崇拜和赞颂。伏羲的传说和历史记载是研究先秦古文化的重要线索。因此,20世纪70年代对伏羲庙进行了整修并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