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性原则
室内环境的创设不单单是为幼儿提高一个设备齐全、物质齐全的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室内环境的布置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首先,主题墙上的内容是围绕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而展开的,并根据活动计划进行更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环境教育与课堂教育一体化,充分实现环境教育的价值。其次环境的布置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和知识水平相结合,充分利用这些因素使幼儿得到最大的发展。
2.主体性原则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环境的创设能让幼儿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活动,能在幼儿在环境中自己动手、自己操作,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条件。教师不要太多干涉幼儿的操作,要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放手让幼儿参与其中,使之得到发展。主要是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
3.创造性原则
每个幼儿的情况都不一样,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条件与年龄特点,充分运用想象力,创造性的布置环境,而不应该脱离幼儿的主题、教育的原则,盲目的布置。目前有很多幼儿园都对环境的创设进行评比,使各位老师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布置中体现了很高的创造性,例如,用很多易拉罐、饮料瓶、鹅卵石、报纸等材料进行设计,制作各种小动物在墙壁上,用塑料饮料瓶制成花篮状的容器种植
植物等。
4.美观。经济的原则
在幼儿园里要培养幼儿整洁、干净的良好生活习惯,把环境布置的很优美、很别致并不一定要花很多钱,也不需要在活动室里放一些很昂贵的物品。关键在于老师是否动手动脑,从实际出发,运用艺术性的方法布置,可以做到既好看又实惠。例如,可以利用教师、家长、幼儿收集一些废旧物品,用易拉罐、饮料瓶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小动物,可以用铅笔屑、树叶制成小巧别致的图案,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丰富了幼儿的感官,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有些美化教室的事可以和幼儿一起来完成,让幼儿也参与进去,发展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