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风格的咖啡屋
创意家居 作者:cykmartin 时间:2018-12-10 14:27:59 浏览量:6279 来源:住范儿
导语:自从开始喝咖啡以来,“espresso”、“cappuccino”、“latte”、“macchiato”这些念起来 c不像c、r不像r的、具有强烈异国情调的字,都不停地提醒着喝咖啡的人,它和意大利的渊源。 因此渐渐地,意大利在我心目中,除了是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之外,她那如靴子般长型的半岛,已氤氲在一股咖啡香中,而她的土壤,也因为咖啡,有了烘焙的颜色。事实上,意大利也的确是欧洲正式进口咖啡的发源地。欧洲第一个咖啡入口:威尼斯大航海时代的17世纪初,有“黑色金子”美名的咖啡已在回教世界广为传播,当时威尼斯驻伊斯坦堡的大使摩罗西尼(Gianfrancesco Morosi- ni)返乡时顺便带回已经过烘焙的咖啡豆,用来招待威尼斯上流社会人士。精明的威尼斯商人嗅到庞大商机,于1615年也进口一批咖啡豆,使威尼斯成为欧洲第一个商业进口咖啡的城市。1645年,在现今威尼斯著名的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旁,开了威尼斯第一家咖啡馆,以“阿拉伯咖啡”为招牌,承袭自伊斯坦堡式的咖啡馆风格,吸引众多目光。然而,低价平民的路线使中下阶层聚集,问题频生,威尼斯政府开始出面干涉,一度打压了咖啡馆的经营。直至1720年,威尼斯人佛罗里昂(Floriano Francesconi)同样也于圣马可广场旁开了一间咖啡馆,取名“胜利威尼斯咖啡馆”(Caffè Alla Vene- zia Trionfante),其优雅华丽的风格,不仅开创威 尼斯咖啡馆的新局,与文艺结合的性质,也使得它备受威尼斯人喜爱。由于店里的常客习惯用老板的名字称呼店名,久而久之,它渐渐变为人们口中的 “花神咖啡馆”(Caffè Florian),时至今日,它已是继法国巴黎普寇咖啡馆(Le Procope,1686~) 及奥地利萨尔斯堡铎玛榭利咖啡馆(Café Toma- selli,1705~)之后,欧洲第三古老的咖啡馆。一旦尝了意大利的咖啡,你将不再想碰其他咖啡了!除了花神,意大利还有许多为人称道的经典咖啡馆,身为一个重度咖啡成瘾者,在为期一个月的意大利旅行中,它们已用各种方式对我下了蛊,意式咖啡与咖啡馆的魅力,正如意大利人所说的:“一旦尝了意大利的咖啡,你将不再想碰其他咖啡了!”(Una volta assaggiato il caffè ital- iano, non se ne vuole piu toccare nessun altro tipo.)Caffè Florian 02威尼斯:花神咖啡馆现今意大利历史最悠久的花神咖啡馆位于威尼斯最热闹的圣马可广场旁,古典、优雅的外表让人能一眼认出它;在18世纪时已是威尼斯最时髦的咖啡馆,贵族与文人雅士更是此地的常客, 因此也成为重要的讯息交换场所,早期的报纸甚至以它作为贩售处。此外,由于是当时少数允许女性宾客进出的咖啡馆,也兼之成为威尼斯热门的约会地点。花神咖啡馆还有一项特色—它结合文艺与音乐演奏的经营模式,使意大利咖啡馆自此树立属于自己的意式风格。19世纪时的经营者将咖啡馆的格局大规模改建,在里面展示了威尼斯十位名人画像、版画、雕刻、中国文物、中东艺术品及四季女神画像;20世纪初,手绘玻璃作品与壁板雕艺也被放入其中展出,并引进传统的欧式“咖啡音乐会”,设立常驻乐团每天为咖啡馆的客人演奏;2003年,又增加了十位威尼斯女杰画像; 此外,早在1895年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时,花神咖啡馆就已是当时的赞助厂商。花神咖啡馆浓厚的艺文气息,绝对是首屈一指。只可惜,知名度带起的过多观光客,使花神的花费对一个自助旅行的背包客而言,略显高昂。作为在意大利的第一站,刚抵达威尼斯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跟着人群前往圣马可广场,寻找花神咖啡馆的踪迹。甫一坐下,菜单一递上来,我便被上面所标示的价格吓到了。一杯espresso要价8欧,而这已是菜单上最便宜的品项。秉持着朝圣的心情,摸着开始喊饿的肚子,我硬着头皮点了9欧的cappuccino、加上一小份一样是9欧的三明治,此外,菜单上的第一页印着一行字: “为了支持音乐演奏者,凡是坐在户外座的客人,一律须付6欧的音乐欣赏费。”因此算一算, 这一餐花下来总共是25欧!心中复杂的情绪还尚未平复,亲切的意大利大叔便送上餐点了,喝了一口咖啡,尝了一口三明治与特制酱汁,我聆听着身旁美妙的乐声,一边观赏着圣马可广场雄伟的景致,享受着这悠闲的午后,如果说这就是朝圣的代价,那也值得了!罗马:金杯咖啡馆、圣鹿角咖啡馆离开了威尼斯,我来到了罗马,第一站便是著名的金杯咖啡馆(Tazza D’Oro)与圣鹿角咖啡 馆(Sant’Eustachio Il Caffè)。这两间享誉国际的咖啡馆皆位于罗马万神殿(Pantheon)附近,让来到这参观万神殿的咖啡迷们,能在丰富了心灵之后,也一解咖啡的瘾。1946年起开始营业的金杯咖啡馆,不同于如花神咖啡馆的古典咖啡馆,是不提供咸食,只提供咖啡、咖啡相关产品与甜点的现烘咖啡专卖店。吧台与结帐柜台是分开的,客人在选好了咖啡后,先至柜台结帐,接着再拿着点单交给吧台的咖啡师,由他们现场制作咖啡,几分钟之后,一杯香气四溢的咖啡便会送到了客人的面前。看着价目表上亲切的数字,我突然想起了在意大利,大部份的餐厅都有“吧台价”与“座位价”的差别,因此,无怪乎让我坐在户外座的花神会有如此高昂的价格了。在没有专门座位的金杯,一切以吧台价计价—一杯意大利人的最爱espresso只要0.9欧,而我最爱的cappuccino与caffè latte也只要1.1欧。店里除了一般咖啡的品类之外, 还提供热可可、甘菊茶、鲜奶油咖啡冰沙等甜品, 让惧怕于咖啡因的苦涩的人,也能在此获得啜饮的乐趣。此外,现场也有咖啡豆可以购买,让眷恋于金杯专属咖啡香气的游客,能将它打包带走。另一间同样位于万神殿附近的圣鹿角咖啡馆,创立于1938年,得名于所在地圣鹿角广 场,和金杯同为现烘咖啡专卖店,但咖啡价格相较起来稍贵,一杯gran cappuccino要价2.6欧,口味较淡,适合喜好低咖啡因的饮者。此外,在店门口前的座位是需要付座位价才能坐的,因此和金杯咖啡的单一吧台价性质略有不同。由于前来朝圣的观光客众多,圣鹿角咖啡馆因此贩售了种类丰富多元的纪念品—小至咖啡豆巧克力, 大至马克杯、咖啡机、甚至是咖啡豆项链!来到罗马的咖啡迷,若想带点咖啡相关的周边商品回去,圣鹿角咖啡馆会是一处好选择。Antico Caff Greco 03罗马:古希腊咖啡馆同样位于罗马,座落在西班牙阶梯(Scali- nata della Trinità dei Monti)对街,于1760年开业至今的古希腊咖啡馆(Antico Caffè Greco)是罗马最古老的咖啡馆,得名于它来自希腊的创立人。由于同为18世纪的产物,古希腊咖啡馆如花神咖啡馆一般,有华丽而典雅的装潢,150 幅油画妆点着大小房间,但可别怯步于它的高格调,在这里,同样拥有吧台与座位两种选择:2欧的cappuccino,搭配2至3欧的精致小糕点,即使是站着吃,也能拥有一段优雅的咖啡时光。如果舍不得另外花钱吃甜点,古希腊咖啡馆也已贴心地帮客人准备好了配咖啡的小点心—咖啡豆巧克力,在咖啡端上前便会在咖啡碟上摆好,等待着咖啡的降临,一起共谱一首咖啡圆舞曲。同圣鹿角,古希腊咖啡馆在门口也有各式咖啡与巧克力、糖供人选购,包含那摆在碟上的咖啡豆巧克力,只不过,由于它太过热门,要买到可没这么容易。佛罗伦斯:吉利咖啡馆位于佛罗伦斯共和广场(Piazza della Repub- blica)旁的吉利咖啡馆(Caffè Gilli)最先创立于1733年,于1920年迁于现址,并保留了当时的古典装潢风格。在这里,我真正见识到意大利人对于咖啡的讲究。由于已经喝了太多的cappuccino, 在离开佛罗伦斯的前一晚,我点了一杯Caffè Ma- rocchino,取名自它咖啡色的外表,就像 1930年代在意大利盛行的摩洛哥皮革,它是一小杯的espresso,加上牛奶与热可可后,在表面淋上可可粉,最后再附上一朵小巧的拉花。最特别的是,它是用高脚杯品尝!而这样美丽的艺术品, 价格也不过1.9欧。Torrefazione:咖啡烘焙是一门学问走在意大利的街上,除了传统古典的咖啡馆 (Caffè)之外,现烘咖啡专卖店(Torrefazione) 也是一窥意大利咖啡馆生态的绝佳地点。Tor-refazione的意思是咖啡烘焙,这种类型的咖啡专卖店性质单纯,以咖啡、热可可与简单的面包、甜点为主,店面通常不大,一半以上的面积会被堆叠的咖啡豆与咖啡相关器材占据,客人只有站 位的选择,但贴心点的店面会在吧台前提供挂勾供客人放置随身物品。这种类型的咖啡专卖店始于20世纪,少了古典咖啡馆所着重的装潢,多的是更能配合现代人忙碌的生活步调。前述的金杯咖啡馆与圣鹿角咖啡馆都归于此类,但因名气响亮、观光客众多,性质略有调整;若想尝试观光客较少的现烘咖啡专卖店,不妨在路上开始寻找 “Torrefazione”,我在威尼斯所遇见的Torrefazi- one Cannaregio及西耶纳的Torrefazione Fiorella都 让我一再到访,回味无穷。咖啡在意大利人的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Barista—咖啡师也是一个拥有崇高社会地位的职业,须经过专业、严格的训练才能站上吧台,在意大利5400万的人口中,就有27万的咖啡师,而他们对咖啡专业的执着,也反映在意大利普遍高品质的咖啡当中。每天照三餐到咖啡馆点杯咖啡、靠在吧台上与咖啡师话家常,已是意大利人每天的例行公事。而意大利深厚的咖啡文化也能从随处可见的咖啡馆探询一二:菜单上目不暇给的咖啡品类、在古典咖啡馆里穿着西装制作咖啡的咖啡师、价格亲民品质却绝不马虎的各式咖啡,让意大利咖啡在国内外,都享有绝佳的声誉。
为什么咖啡会在欧洲盛行现在,酒吧,咖啡馆,饭馆的界限已经很模糊。Restaurant里一般都有吧台,规模大点的还有专门喝咖啡的客厅;大部分Café(法文,英文是Coffee House)也有吧台;cafeteria就是小饭馆。不过,当咖啡馆在欧洲大规模兴起的时候却是酒吧的对立物。 咖啡原产埃塞俄比亚高地,咖啡豆是咀嚼而不是磨碎了泡水喝的。因为咖啡的提神作用,在15世纪时传入回教世界时立即受到穆斯林的热烈欢迎。这名声伴随着咖啡在17世纪传入西欧,最初被当作药剂,后来作为社交饮料风行伦敦、巴黎、威尼斯、阿姆斯特丹……1663年时伦敦有82家咖啡馆,到1770年就增加到500家。巴黎在1720年时也有380家。 欧洲的17世纪是天才的世纪,是群星灿烂的世纪,如怀特海所说,“欧洲各民族在我们这个时代以前的220多年中的思维活动作一简短而十分确切的叙说,就会发现他们一直是依靠17世纪的天才在观念方面给他们积累的财富来活动的。”16世纪数学的兴起,对无微不至的自然秩序的本能信念,中世纪后期盛行的“本质主义”,已经为历史性大革命做好了准备。1604年,《哈姆雷特》出版了第一个四开本版。培根的《论学术的进步》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在1605年发表。1614年春天,哈维在伦敦医科大学发表血液循环理论,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在这一年去世。牛顿于1642年出生,伽利略正好去世,那一年又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发表100周年。此前一年,笛卡儿发表了《形而上学的沉思》,两年后发表《哲学原理》。17世纪出现的天才包括培根、哈维、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帕斯卡、洛克、斯宾诺莎、莱布尼兹……遍布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这些文学、哲学、物理、天文学、数学、政治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伟大天才共同的信念,就是自然秩序和理性。 咖啡在17世纪传入,可以说是适逢其时。 咖啡馆是典型的布尔乔亚产物。它是城市的公共场所,与在宅第里大宴宾客的贵族划清界限;它的装潢考究,整洁有序,用书架、镜子、镀金框绘画和优质家具来装点,和劳苦大众灌啤酒的地方的简陋、吵闹、阴暗、肮脏形成鲜明对比。咖啡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和新中产阶级兴起有关。教士和商人的日常工作是在室内动脑筋,他们不需要饮酒来解乏御寒,却需要提神;他们的钱不够在家里挥霍取乐,但可以每天在咖啡上花几文。咖啡馆里不许骂人,更不许打架,很快就形成了罚出言不逊者买咖啡的“不成文法”。总之,咖啡馆是安静、清醒、有秩序的,是斯斯文文谈话和讨论的地方。 不过,咖啡馆最重要的作用还是信息交流。在那里可以看到新出的小册子和“新闻纸”、广告、传单、商品价目表、股票行情报单,得到最近的商业消息、即时的商品价格、流行的政治传言、科学的最新进展、文学艺术流派的衍变;也可以听科学讲座,进行商务谈判,跟合得来的朋友谈文学和政治。实行门牌编号和邮递之前,很多人用咖啡馆作为通信地址,邮递员的前身们则在各家咖啡馆之间跑来跑去。 每一家咖啡馆都对吸引什么样的顾客有明确的设想,开设的地段也往往和人群的分布相关。 伦敦RoyalExchange周围的咖啡馆里经常聚集着商人、股票经纪人和批发商。咖啡馆也是进行金融创新和试验,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如保险、彩票、合股等的温
床。最著名的例子是EdwardLloyd在17世纪80年代后期开的咖啡馆,供船长、船主和商人听取最新海事新闻,参加船只及货物的拍卖。后来Lloyd着手搜集和整理这些材料,编成定期动态报送给订户。Lloyd很自然地变成了船主和投保者的聚会场所。1771年,79名投保者成立了Society of Lloyd’s(Lloyd’s of London)。咖啡馆也可以举办科学讲座,甚至进行科学试验。牛顿和EdmundHalley等科学家就在咖啡馆解剖过海豚。还有海员和航海家聚会的Marine。海员和商人们认识到科学将有助于航海,并进一步推动商业,而科学家则急于知道工作的实际效用。技术和商业,最初就是在咖啡馆交汇的。 诗人John Dryden(1631-1700)和他的圈子在Will’scoffee-house评论和讨论最新诗歌戏剧三十多年。Dryden死后,许多文人转移到诗人蒲伯和《格里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等人常去的Button’s。蒲伯的诗作,The Rape of theLock就是在咖啡馆闲话的基础上写成的。他从咖啡馆的闲谈中获得灵感而形成的轻快,更接近口语的散文风格成为新闻体之滥觞。 然而,咖啡馆更具争议性的功能是潜在的政治异议中心。咖啡是煽动性饮料的名声至少可以追溯到1511年,回教圣地麦加试图禁止咖啡消费。后来回教世界还发生过多次试图禁止咖啡的努力。有人认为喝咖啡会上瘾,应该和酒精饮料一样列为宗教禁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对身体健康有害。但是,真正值得政府提高警惕的还是政治活动。 因此,英王查尔斯二世在1675年发布公告,关闭咖啡馆。公告中说,咖啡馆“产生了非常罪恶和危险的效果,在那些地方制造的恶意诽谤的谣言,传到外国,损害国外陛下的声誉,破坏和平和安宁。”结果舆论大哗,群情激愤。很明显,咖啡馆作为商业和政治生活中心的作用是不能取消的。政府的权威眼看要受到损害,就又发布了一份公告,要求咖啡馆宣誓效忠,交纳500镑可以继续营业6个月。这费用和时间限制很快又取消,代以含混的要求:特务和捣乱份子不得入内。 伦敦的咖啡馆里流传着关于阴谋和反阴谋的谣言,但更是理性政治辩论的中心。斯威夫特说过,“任何权势者掌握的真理或启发都不如咖啡馆政治。”1659年成立的 Miles’s就有“业余议会”的名声,人们在那里激情充沛地辩论,辩论结束后用一只木头票箱投票,大概是近代民主选举的起源。 巴黎的咖啡馆也是根据行业和话题分类的,但是因为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以及国家审查机关的官僚主义,法国的新闻资源远不如英国、荷兰、德国丰富。这引起了巴黎闲话小报的兴起,由几十个缮写员抄写,通过邮局分送给巴黎和外省订户。毫无疑问,咖啡馆和其他公共场所一样,是政府的特务出没之地。巴士底监狱档案里有成百上千份关于咖啡馆谈话的报告,可见发表反政府言论的人要冒进巴士底监狱的风险。尽管如此,法国政府还是容忍了咖啡馆的存在,把它当作了解民心的地方。 从国王和政府的立场来看,尽管派特务泡咖啡馆是“完全必要的”,却不那么“非常及时”了。1789年7月12日,CamilleDesmoulin站在Cafe deFoy的桌子上,挥舞着双枪向他同胞们发出历史性的呼吁:“公民们,武装起来!”巴士底狱两天后攻陷,法国大革命于焉开始。因此,法国历史学家JulesMichelets说,“那些整天泡在Cafe de Procope里的人们透过那深黑色的液体,看到了革命的曙光。” 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里面的《咖啡和茶舞曲》交替采用阿拉伯和中国音乐的母题,因为咖啡是阿拉伯的,茶是中国的。咖啡和茶值得谱写进舞剧,可见影响之大,不过,茶似乎始终安份地呆在家里,而咖啡,则造就了一种“处所”——咖啡馆,在欧洲近代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世界上最有名的咖啡厅
1.星巴克(starbauck,美国,创办于1971)星巴克咖啡店充溢着浓郁的北美情调。在这里,你可以品尝来自中美洲、非洲和印尼等咖啡原产区的30多种经过精心烘焙的名贵咖啡,同时还可以领略到"星巴克"提供的一系列手工制作饮料、新鲜烤制糕点的风味。 所有星巴克的咖啡都是在1小时内新鲜研磨,以保存来自印尼与拉丁美洲的原始咖啡美味。星巴克的标准是:在每一位顾客点好当场制作,在20秒内完成,立即端给顾客。 一种质地浓调、口味独特、气味芳香的浓缩咖啡,正是星巴克的招牌武器。 2.罗多伦(Doutor,日本,1962) 已拥有1222家连锁店的罗多伦咖啡店,吸引的是上了年纪的日本人。它价位很低,环境不那么浮华考究,店里允许顾客吸烟。在经济萧条、收入不景气的形势下,人们都被罗多伦的低价位所吸引。 3.沏宝(Tchibo,德国,1949) 总部在德国的沏宝(Tchibo)号称全球第五大咖啡销售商。该公司的标识是蓝色背景的金黄色咖啡豆。 德国的沏宝在卖咖啡的同时,还销售各种消费品。多数咖啡馆卖的东西都是可以预测的: 除了拿铁咖啡(latte)外,你还可以点一份意大利饼干或一块蛋糕──可能还有一张 CD 唱片。但在散布于欧洲各地的 1,200 多家沏宝咖啡馆里,你从服务员那里总能够买到一些新东西──比如说一部望远镜、手机或无绳电钻 4.戴奇(Diedrich,美国,1983)5.第二杯(Second Cup,加拿大,1975) 6.瑟滴(Segafredo Ianetti,意大利,1962) 7.科斯塔(Costa,英国,1978)8.麦咖啡(麦当劳)(McCafe,美国,1993)9.咖啡豆和茶叶(Coffee Bean& Tea Leaf,新加坡,1963)10.驯鹿(Caribou,巴林,1992)
【急】在欧洲,咖啡馆和沙龙为何能成为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
来源可能起源于欧洲的启蒙运动时期。 十八世纪末期,欧洲盛行一股世界主义思潮,社会风气更是如此。卢梭曾经惊呼:不再有法兰西人、德意志人、西班牙人、甚至没有英格兰人,只有欧洲人。所有人都有同样的品味,同样的热情,同样的生活方式。 在欧洲,各种先进的思想理念在受过教育的上层及中产阶级中迅速传播,这些思想理念成了所谓的“文明社会”经常探讨的话题。受其影响,许多场合都可以听到和看到高谈阔论的人员。最早是出现在大学,后来拓展到沙龙和咖啡屋等社交场所,各界人士都说法语,并且法语和英语是表示思想开明的语言。再发展,那些启蒙运动的领袖也向下层人士,手工业者传播启蒙思想~而这时,咖啡屋已经成为欧洲人重要的商业、社交和娱乐中心,格式人群都能够接触到。大众乐于在这种场合先讨论政治和启蒙思想的话题,用现在的话,就是赶时髦,如果你不谈论开明思想,又何必去咖啡屋呢?不如去买 廉价酒水。
本人想开一家咖啡馆大约四五十平米 店面已经定好装修简约温馨风格求一好听的名字 2-4个字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同您分享一些设计的经验和技巧,属多年设计经验!高品质回答,诚望采纳!! 谢谢!我想到一个不错名字!“花语咖啡” 英文:“the language of flowers coffee” 法文:“Café HuaYu” 意大利语这个不会翻译了说说这个名字的好处吧!“花语”符合你要有花的要求; 花语有将咖啡传神描述的感觉,感觉这的咖啡是有活性、有灵性的; 花语有温馨、淡雅的意味,如同咖啡一般,耐人寻味,同时还与你的装修风格相同; 最后一点也是最有意思的一点,花语有很多种,就像咖啡的口味。 花语中玫瑰代表爱情,卡布 奇诺意在我爱你,两者寓意相同。 所以在印有一朵小玫瑰的杯子里装一杯卡布奇诺,会让顾客立刻体会到“花语咖啡”的奇妙所在!这可是很好的一个创意哦,还免费做的小店的广告! 嘿嘿 尊重知识,诚望采纳!! 不懂可再追问
欧洲的欧洲的风土人情是什么?
欧洲国家有关于数字、颜色、花卉及动物的许多忌讳。西方人普遍忌讳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源于基督教传说;西方许多国家都把黑色作为葬礼的表示;在国际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为惯例;另外,在我国分被认为代表吉祥、喜庆、长寿的大象、孔雀、仙鹤等动物图案在一些西方国家也被列于忌用之列,被分别视为蠢笨(英国)、淫妇(英、法国)和蠢汉(法国)的代称。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欧洲各国都拥有许多各自的特点。以下是欧洲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法国 在博物馆和教堂不要用带有闪光灯的相机拍照。女士优先的礼仪起源于法国,旅行中要注意为女性让道、开门、让座,上下车让女性先行。巴黎女子很少穿牛仔裤,大多数巴黎女郎的上班裤装都是宽松有致的,她们排斥紧绷在腿上的裤子,认为破坏秀腿那纯洁细腻的美。德国 在德国用餐,不要用吃鱼的刀叉来吃肉。如果同时要饮用啤酒和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在自助餐的发明国里吃自助,尤其注意不要在食盘中堆积过多的食物。德国人守纪律,讲整洁;守时间,喜清静;待人诚恳,注重礼仪。瑞士 与瑞士人共餐,通常在开始时互相敬酒一次,之后则不需频频敬酒,各自随意饮用即可。用餐过程中,不宜直接用嘴去吹凉过热、过烫的菜肴或汤,更不能在咀嚼食物、使用餐具时发出声。英国 英国人最忌讳别人谈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就连他家的家具值多少钱也不该问的,这些都是他个人生活的秘密,决不允许别人过问。在英国,请千万记住不能像国内一样,问人家“你去哪儿”,“吃饭了吗?”等问题,他们讨厌别人过问他们的个人生活。并且英国人,凡事都须循规蹈矩,他们的汽车行使方向和欧洲其他国家正好相反。在英国旅游,切记不要当众打喷嚏,翘二郎腿;不要从梯子下面走过,或在屋子里撑伞。在谈话时,不要以皇室的家事作为笑料。西班牙 女同胞上街需要戴耳环,若没有戴耳环,则就像一个正常人没有穿衣服一样,被人笑话。西班牙人强调个人信誉,宁愿受点损失也不愿公开承认失误。如果无意中帮助了他们而使他们免受损失,那么你便永久地赢得了友谊和信任。匈牙利 不论住店还是用餐,千万别弄碎玻璃器皿,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交逆运的先兆,将成不受欢迎的人。匈牙利人,较迷信,新年的餐桌上不许摆放禽类制成的菜肴,认为那样的话,好运会随禽类飞走。荷兰 荷兰人,曾是欧洲最正统的民族,爱清洁、讲秩序、做生意时希望你在到达荷兰前就事先约定。性格坦率,开诚布公。爬楼梯或搭升降电扶梯的时候,女性通常跟在男性的后面。俄罗斯 在俄罗斯,被视为光明象征的向日葵最受人们喜爱,她被称为太阳花,并被定为国花,拜访俄罗斯人时,送给女士的鲜花宜为单数。在数目方面,俄罗斯人最偏爱7 ,认为它是成功、美满的预兆。对于13 与星期五,他们则十分忌讳。俄罗斯人非常崇拜盐和马,主张“左主凶,右主吉”。葡萄牙 葡萄牙人重视礼节,通常在礼貌性寒暄之后都会互相交换名片,但不太守时. 与葡萄牙人洽谈生意,勿让葡萄牙友人有被推销产品的压力。通常葡萄牙人喜欢在旧式、气氛庄严、亲切的咖啡屋洽谈生意,花费不多但效果好。 葡萄牙人,很像希腊人,随和,喜欢社交。尽管天气热也穿着西装,和他们谈判时,应上衣整洁,并在工作和社交场合戴上领带。比利时 比利时人爱把做生意和娱乐结合在一起,喜欢招待别人,也喜欢被别人招待。注重外表,注重生意伙伴的头衔。丹麦 丹麦人,喜欢桑拿浴和饮酒,且酒较昂贵。商务活动中倘若招待一场桑拿浴或多带几瓶苏格兰威士忌酒,便可增加谈资和作为最佳馈赠。挪威 挪威人,讲究守时及与人谈话保持一定距离,拜访或出席家宴,要准备花或糖果等礼物送给女主人,出外郊游不要惊吓河鸟(挪威国鸟),普遍视红色为流行色。希腊 希腊人,爱午睡,为亚热带气候所致。说午安时可包括深更半夜,最后分别才道晚安。希腊人做生意方法比较传统,讨价还价到处可见。如招手一类友好的手势,在希腊却意味着“下地狱”,希腊人表示告别,是把手背朝向对方招手。奥地利 奥地利人,不喜欢在新年期间食用虾类。因为虾会倒着行走,象征不吉利,若吃了虾,新的一年生意就难以进取。爱尔兰 爱尔兰人,忌用红、白、蓝色组(英国国旗色),这是由于政治、历史原因所致。另外爱尔兰的法律禁止爱尔兰人离婚。意大利 意大利人,比德国人少一些刻板,比法国人多一些热情。但在处理商务时通常不动感情。做出决策较慢,并不是为了同同事商量,而是不愿仓促表态。卢森堡 卢森堡人,日尔曼人的后裔。由于国家小,多数人中午驾车回家吃饭,午间不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