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特点

创意家居 作者:acolyte 时间:2018-08-04 14:04:30 浏览量:5670 来源:住范儿
导语: 最著名的有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杜伊勒里花园Jardin des Tuileries、普拉弗朗什的大竹林La Bambouseraie de Prafrance、布勒特伊城堡Le Château de Breteuil、雪浓梭城堡Le Château de Chenonceau、艾里纳克庄园花园、子爵谷堡Vaux le Vicomte、维朗德里城堡Villandry、艾芙茹思德罗斯契花园别墅la Villa Ephrussi de Rothschild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有哪些历史功绩?如何看待西方的规则式园林 1、历史功绩1)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在欧洲造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简洁而富有变化的空间结构,严格的几何空间形式,对现代风景园林也有着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2)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还对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2、规则式园林的评价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一般用于气氛较严肃的纪念性园林或有对称轴的建筑庭院中。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之前的园林有哪些联系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西部,国土总面积约为55万平方公里,为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平面呈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靠陆地,大部分为平原地区。由于它位于中纬度地区,故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呈明显的海洋性气候。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也为多种植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而为造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此外,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由于受法国文化、经济、思想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它的代表人物是昂德雷.勒诺特尔,代表作品有孚-勒-维宫和凡尔赛园林。但就法国整个古典园林而言,其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大约在公元500年,法国就已经有对供游乐的园子的简单描述。当时在王公贵族们的园子中,以实用为主,如栽种果树、蔬菜等植物,这样的形式可以看成是园林的萌芽时期。这与我国的古典园林中最初的园林形式囿--所以域养禽兽也是有所区别的。不过,从它的使用者来说,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这一点上又是相同的。此后,虽然在它的园林中增加了观赏植物的品种,并开始了观赏树木的修剪,但总体来说,在12世纪以前,由于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园林的经营处于低级水平,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处于发展的萌芽时期。12世纪以后,法国领土扩大,王权增强,巴黎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为法国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繁荣,随着经济的增长,贵族们逐渐追求更为豪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了造园艺术的发展。并出现了利用机械装置设计的类似喷泉的水戏内容和动物园等形式,而且在国王查理五世(1368-1380)的圣保罗的花园里根据记载有利用植物做成的迷宫。不管它当时代表的历史意义如何,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造园技艺有所提高,造园内容更加丰富。 1373年.英国向法国发动了战争。战争初期,法国受挫,加上疾病,致使法国人口减少,经济受挫,造园艺术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经过近百年战争,于1453年的法国胜利而告终,开始进入了经济复兴时期,国王路易十一(1461-1483)基本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在此期间,王族安茹大公瑞内除了建造豪华的宫廷外,还建造了拉波麦特花园,此花园打破了法国的传统格局,采用了自然式的布局,而且还成功地应用了中国造园中借景的手法,这一点与中国古典园林相似,注重自然和野趣。文艺复兴运动使法国造园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6世纪上半叶,继英法战争之后,伐落瓦王朝的弗朗索瓦一世和亨利二世又发动了侵略意大利的战争,虽然他们的远征失败,但接触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文化,并受意大利文化影响深刻,对造园艺术有一定的影响。在花园里出现了雕塑、图案式花坛以及岩洞等造型,而且还出现了多层台地的格局,进一步丰富了园林的内容。比较有代表性的园子象东阿府邸的园子、迦伊翁的园子等等。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园子的功能除了增加了游憩、观赏的功能外,仍保留着种植、生产的功能,总体规划很粗放。到了16世纪中叶,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园林艺术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建筑上,形成庄重、对称的格局,园林的观赏性增强,植物与建筑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园林的布局以规则对称为主,这一切主要是由于受意大利造园的影响,比较有名的有阿内府邸花园、凡尔耐伊府邸花园。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在建筑师木坝阿和园艺家莫莱家族的影响下,法国造园从局部布置转向注重整体布局,并且也有运用题名、图象表达思想的记载,这与我国园林中应用景题、对联等似有同功之处。可见,这时园林的创造力、表达力明显增强。陈志华先生称这一时期为法国早期的古典主义。在倡导人工美,提倡有序的造园理念影响下,造园布局便注重规则有序的几何构图,这一理念同时在植物要素的处理上也有表现,他们运用植物以绿墙、绿障、绿篱、绿色建筑等形式出现,而且技艺高超,充分反映了他们唯理主义思想。17世纪下半叶,法国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得到极大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勒诺特尔,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设计的凡尔赛花园,成为古典主义的代表。宏大、壮丽、稳重,伴随着路易十四的宫廷文化,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传播到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及至整个欧洲,影响极为深远。凡尔赛花园的总体布局是为了体现至高无上的君权,以府邸的轴线为构图中心,沿府邸--花园--林园逐步展开,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而且以林园作为花园的延续和背景,可谓构思精巧。而园林布局则强调有序严谨,规模宏大,轴线深远,从而形成了一种宽阔的外向园林,反映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在平展坦荡中,通过尺度、节奏的安排又显得丰富和谐。其宏大规模的功能是为了宫廷举行各种活动以容纳许多人,而国王路易十四喜欢的一处是瓷瓦里阿农便殿,装饰材料的应用是仿中国的瓷器建造的,可见中国的文化在那时就已有深远的影响了。此外,非常有名的花园还有勒诺特尔为富凯设计的孚-勒-维宫府邸花园,是他的第一个成熟的作品。造园艺术也非常高超。对于凡尔赛花园和孚-勒-维宫府邸花园的详细设计这里不再赘述,因为大凡喜欢园林艺术的人都解读过他们。纵观法国的历史不难看出,当法国步入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成为全欧洲中的强国,在政治及文化方面都达到了辉煌的颠峰,在这样文化昌盛的时代,涌现这样优秀的园林作品也易于理解了。法国庭园自16世纪以来,都采用了严格对称的形式,到17世纪,虽然受意大利的影响,但在整体设计及局部处理上仍未能达到统一,局部的变化也是零散的,勒诺特尔最重要的成就是将庭园与建筑看成一个整体,来设计雄伟而又统一的景观,并在他的具体设计中得到了成功的体现,凡尔赛宫苑的完成确立了法国古典庭园式样。随着路易十四辉煌历史的结束,进入摄政时代以后,凡尔赛宫苑就开始荒废了,直到1747年才得到复兴。18世纪后,法国造园艺术又受到中国和英国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追求亲切而宁静的氛围,是对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的一种冲击。宫廷式园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增加了许多自然的味道,18 世纪中叶,正当法国资产阶级成为一个新兴阶级崛起的时候,他的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借用孔孟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反抗宗教神权统治的思想武器,随着海外贸易的开展,欧洲商人从中国带走了大量的工艺品,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东方文化。法国造园也进一步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18世纪下半叶,由于受到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潮流影响,造园艺术又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自然风景园林大为推崇。总之,从16世纪后半叶以来,大约整整一个世纪,法国的造园既受到了意大利造园的影响,又经历了不断的发展过程,直到17世纪后半叶,勒诺特尔的出现,标志着单纯模仿意大利造园形式时代的结束和勒诺特尔造园形式的开始,并成为在欧洲有深远影响的一种形式,法国的造园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勒诺特尔可以说领导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文化,这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象中国园林推崇自然景观一样,它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当我们回首时,依然是那么璀璨与壮丽,它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作用的产物,不管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如何,他们对世界园林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磨灭的。虽然法国古典园林与我国古典园林从形式到审美情趣等方面可谓大不相同,我们了解其产生的渊源,有利于我们把握传统,寻找文化沉积,进而创造新的作品。另外,法国的造园艺术开始是出自建筑师之手,特别是古典园林受建筑的影响非常深远;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法国建筑艺术的高超,有许多我们现在仍然能感受到的不朽之作,除了代表法国艺术精华的凡尔赛宫外,现存的有世界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卢浮宫,坐落在巴黎,除了在宫内陈列着许多艺术珍品,卢浮宫本身是一座巨大的建筑艺术珍品;波旁宫,是一座气势雄伟的有260多年历史的古典建筑;还有爱丽舍宫、卢森堡宫、巴黎圣母院、巴黎蜡像馆、凯旋门等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有如此雄伟壮丽的建筑,建筑师手下的园林自然也脱不了宏大、气派,体现着宫廷文化。此外,如今到法国,我们还可以看到天然的动物园、海水治疗中心、旺多姆圆柱、巴尔扎克故居、枫丹白露、戴高乐广场等等许多名胜。现在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虽然有更多的优秀园林作品出现,但我们不能否认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依然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作为一名对园林事业的关注者,我深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同时也对世界各国的园林有着浓厚的兴趣,兴之所至而成此文,由于对历史知识的不足,对法国古典园林的解析难免粗浅,但如果前人的思想能够给我们启迪,有助于我们的工作,那么了解它也是很有意义的。
有哪些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特点
法国园林的主要的特点有什么?
法国园林的主要的特点是: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古典主义的法国。"法国人没有完全接受从意大利传入的园林风格,而是利用建筑、道路、花圃、水池以及形状修剪得十分整齐的花草树木,如同刺绣一般编织出美丽的图案,形成极为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风格园林。在这里大自然仿佛被完全驯服了,风景似乎变成了人工塑造的艺术品。
法式园林景观特点有哪些
法式园林是指欧洲三大园林体系之一的法国园林体系风格,主要以17世纪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17世纪下半叶,古典主义成为法国文化艺术的主导潮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形成了古典主义理论。古典主义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由著名法国造园大师勒·诺特尔(Le·Nôtre )主持设计的凡尔赛宫花园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被后人称为勒·诺特尔式园林,勒·诺特尔式园林的出现,标志着法国园林艺术的成熟和真正的古典主义园林时代的到来。法国园林的造园手法:将宫殿或府邸布置在高地上, 以便于统领全局。从这些宫殿或府邸的前面伸出笔直的林荫道, 而在其后规划花园,花园的外围则是林园。宫殿或府邸的中轴线向前延伸, 通过林荫道指向城市; 向后延伸, 通过花园和林园指向郊区。在花园中, 中央主轴线控制整体, 辅之以几条次要轴线, 外加几条横向轴线。所有这些轴线与大小路径组成了严谨的几何格网, 主次分明。轴线与路径伸进林园, 将林园也纳入到几何格网中。轴线与路径的交叉点, 多安排喷泉、雕像、园林小品作为装饰。这样做, 既能够突出布局的几何性, 又可以产生丰富的节奏感, 从而营造出多变的景观效果。在理水方面, 主要采用石块砌成形状规整的水池或沟渠, 并结合水景, 设置大量精美的喷泉。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集大成者是谁
安德烈·勒诺特尔(André Le Nôtre,1613年3月12日-1700年9月15日),法国造园家和路易十四的首席园林师。令其垂名青史的是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苑,此园代表了法国古典园林的最高水平。 勒诺特尔一生设计并改造了大量的府邸花园,并形成了风靡欧洲长达1个世纪之久的勒诺特尔样式(Style Le Nôtre)。主要作品还有沃勒维贡特庄园(1661,Vaux-le-Vicomte)和枫丹白露(1660,Fontainebleau)、圣日耳曼(1663,Saint-Germain)、圣克洛(1665,Saint-Cloud)、尚蒂伊(1665,Chantilly)、丢勒里(1669,Tuileries)、索园(1673,Sceaux)等。勒诺特尔出生于巴黎的造园世家,祖父是宫廷园艺师,在16世纪下半叶为丢勒里公园设计过花坛。其父让·勒诺特尔(Jean Le Nôtre)是路易十三的园林师,曾与克洛德·莫莱合作,在圣日耳曼昂莱工作;1658年后成为丢勒里宫苑的首席园林师,去世前是路易十四的园林师。 勒诺特尔13岁进入西蒙·伍埃的画室学习,这段经历使他受益非浅,有幸结识了许多美术、雕塑等艺术大师,其中画家勒布朗和建筑师芒萨尔对他的影响最大。在离开伍埃的画室之后,勒诺特尔跟随他的父亲,在丢勒里花园里工作。勒诺特尔学过建筑、透视法和视觉原理,受古典主义者影响,研究过数学家笛卡尔的机械主义哲学。1635年勒诺特尔成为路易十四之弟、奥尔良公爵的首席园林师,1643年获得皇家花园的设计资质,两年后成为国王的首席园林师。建筑师芒萨尔转给他大量的设计委托,使其1653年获得皇家建造师的称号。 1656年勒诺特尔开始建造财政大臣尼古拉斯·富凯的沃勒维贡特庄园,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样式,成为法国园林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也是古典主义园林的杰出代表。1661年夏落成之时,富凯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和联欢。同年8月17日,路易十四亲临沃园,暗自被富凯的炫富行为所激怒,决心建造更加宏伟气派的凡尔赛宫苑。
有哪些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特点
友情链接:
小白学装修

电话

装修群

计算报价

风格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