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瓷砖出现空鼓 避免瓷砖出现空鼓的三个技巧

创意家居 作者:wefan 时间:2018-10-17 18:57:36 浏览量:6856 来源:住范儿
导语:瓷砖在厨卫的装修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无论是地砖还是墙砖,而瓷砖空鼓脱落的现象总是或多或少的出现,非常影响日常家居生活,要避免出现瓷砖空鼓,那首先得找到瓷砖出现空鼓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进行处理。施工工艺造成湿铺很容易出现瓷砖空鼓现象。湿铺时,由于水泥砂浆中水分较高,在自然干燥过程中,水分渗透到基层,干燥后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空洞,地砖与基层之间不能充分粘结,就会出现空鼓。施工技术问题瓷砖铺设在装修施工中是较常见的施工方法,对工人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技术不熟练的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等人为原因,也会造成瓷砖空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基层清理不干净。基层没有经过彻底打扫,上面还留有浮土或沙粒等,水泥砂浆铺上后实际上是与浮土沙粒粘在一起的,并没有与基层结成一体,日久则容易出现鼓现象。(2)基层浇水湿润不够。水泥的凝固过程中少不了水,所以如果基层不湿润,就很难与水泥砂浆牢固地凝固在一起。(3)垫层砂浆铺设太厚或加水过多,或者没有完全压实。(4)瓷砖背面浮灰未刷净,或用水湿润的不够,影响粘结。(5)铺贴后瓷砖与基层没有完全干燥(一般需要1~2天)就收到外力作用,如在上面走动、敲击等而使瓷砖松动、脱落。总之,墙面基层及瓷砖背面处理不净、有污渍浮灰,或墙面浇水湿润不够、瓷砖用水浸泡不够、水泥砂浆质量不达标、配比不当、施工粘结不实等,但最主要的还是人为因素,就是瓦工的责任心。偷工减料一般装修队伍为了省时省料,往往只在瓷砖的四角抹上砂灰,然后把瓷砖铺上。刚铺上,由于四角固定,所以瓷砖看起来也很牢固,但瓷砖下方中间并没有砂灰,日久天长就会因为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瓷砖空鼓的情况。环境及季节原因由于季节的变化,铺贴后的瓷砖在水泥砂浆还没有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如果温度骤然下降,就会致使砂浆里的水分不能完全渗干。当温度上升时,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瓷砖与基层之间就会出现空洞,继而松动、脱落,形成瓷砖空鼓。形成瓷砖空鼓的原因还有很多,如外力作用、地砖变形、劣质水泥等材料的质量问题都会使地砖产生空鼓。
怎么样避免帖瓷砖的时候出现空鼓需要注意5个点1:水泥的涂抹要均匀饱满 水泥沙浆应抹均匀、饱满,最主要的部位往往是砖的四边收口处,往往会让很多人过于疏忽。2:砖的上边收口处水泥的涂抹均匀,避免空鼓墙砖贴在墙上后由于水泥凝固需要一些时间,会有下沉凝固,故关键环节就在于墙砖的上边收口处,刚刚掉到下沉凝固,看一下这里面的下边一张图片的砖的上口位置处可以看得出来,是不是水泥沙浆下沉啦,这里往往就会容易出现空鼓现象。3:瓷砖的四边沟缝要用水泥填充饱和 4:砖缝的水泥沙浆擦拭干净,避免添缝剂成黑色。5:测量瓷砖的水平及垂直度
如何避免瓷砖空鼓和巧补瓷砖脱落
瓷砖空鼓和脱落是家庭装修中的常见问题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1、基层表面太光滑,铺贴前基层没有浇水或浇水不够,水泥砂浆里面的水分被基层吸收掉后影响了粘结力。2、基层平整度偏差过大,抹灰厚薄不一会导致收缩不一致。3、瓷砖泡水时间不够或水膜没有晾干。4、粘贴砂浆过稀,粘贴不密实。5、粘贴灰浆初凝后就拨动瓷砖。6、瓷砖四角砂浆不饱满引起空鼓。7、门窗框边封堵不严,开启过程中引起松动,产生瓷砖空鼓。预防措施:1、瓷砖铺贴前基层应凿毛,墙面应浇透水,水应渗入基层8-10mm,混凝土墙面应提前2天浇水,以避免水分被基层吸收而印象粘结力。2、基层凸出部分踢平,凹处用1:3的水泥砂浆找平,洞眼、管线槽处用砂浆填严。不同材料墙面接头处,钉铁丝网各搭100mm,然后用水泥砂浆抹平,然后再贴瓷砖。3、瓷砖使用前必须提前2小时浸泡并晾干。4、砂浆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与稠度,操作中用力要匀,嵌缝应密实。5、瓷砖铺贴应随时检查纠正,粘贴砂浆初凝后严禁再拨动瓷砖。6、门窗边应用水泥砂浆封严。7、四角砂浆一定要饱满,因此在试铺时不能中间高四周低,砂浆铺设平整度面积要略大于一块一块瓷砖的面积,以避免瓷砖四角空鼓。
如何避免瓷砖出现空鼓 避免瓷砖出现空鼓的三个技巧
如何避免瓷砖空鼓和脱落
首先,水泥黏结原理决定了低吸水性瓷砖的上墙难度,水泥为亲水性物质,通过水化反应在界面产生摩擦力方可黏结。现有的瓷砖产品吸水率基本为零,这就造成了用水泥难上墙的原因。常规的解决办法会在瓷砖背后加铜丝固定,但黏结力仅在铜丝上,未来仍存在脱落的可能。其次,铺贴流程导致了后续问题的发生,瓷片铺贴前要先浸砖湿墙,方可施工。瓷片在浸泡过程中吸入大量水分,水分子在铺贴后部分能随着缝隙排出,部分水分子仍留在砖内,从而导致颜色深浅不一。至于铺贴一段时间后,瓷砖出现空鼓、脱落等现象,则主要由水泥本身的特性决定。水泥施工为厚浆施工,失水固化后,易老化、开裂,进而影响到瓷砖空鼓、脱落。最后,水泥的施工方法也造成了很多人力损耗和资源浪费。传统的水泥铺贴由装修师傅现场将水泥与沙子凭感觉搅拌后施工。施工繁琐,用料多。
如何避免瓷砖空鼓、脱落?
很多瓷砖问题的出现与粘结材料的使用有很大关系。家装常见的瓷砖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上墙难,贴不牢;二是贴瓷片容易出现阴阳色;三是贴完砖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空鼓、松动、脱落现象。水泥作为主要黏结材料,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瓷砖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不断加快,水泥黏结的传统施工也出现了弊端。首先,水泥黏结原理决定了低吸水性瓷砖的上墙难度,水泥为亲水性物质,通过水化反应在界面产生摩擦力方可黏结。现有的瓷砖产品吸水率基本为零,这就造成了用水泥难上墙的原因。常规的解决办法会在瓷砖背后加铜丝固定,但黏结力仅在铜丝上,未来仍存在脱落的可能。其次,铺贴流程导致了后续问题的发生,瓷片铺贴前要先浸砖湿墙,方可施工。瓷片在浸泡过程中吸入大量水分,水分子在铺贴后部分能随着缝隙排出,部分水分子仍留在砖内,从而导致颜色深浅不一。至于铺贴一段时间后,瓷砖出现空鼓、脱落等现象,则主要由水泥本身的特性决定。水泥施工为厚浆施工,失水固化后,易老化、开裂,进而影响到瓷砖空鼓、脱落。最后,水泥的施工方法也造成了很多人力损耗和资源浪费。传统的水泥铺贴由装修师傅现场将水泥与沙子凭感觉搅拌后施工。施工繁琐,用料多。
如何避免瓷砖铺贴空鼓、脱落
  认识瓷砖空鼓  不少家庭选择瓷砖作为家居墙面和地面的表面饰面材料,当材料不合格或者施工不当时,瓷砖与结构层之间就会因粘贴、结合不牢实而出现空鼓现象。瓷砖空鼓也分为局部空鼓、边角空鼓、水泥层与墙面之间出现空鼓以及墙体本身存在空鼓等几种情况。  方法:  1、铺贴瓷砖的基层需处理好  为避免瓷砖空鼓,首先瓷砖铺贴的墙面、地面基层必须处理干净。务必清除墙面上的各类污物,并提前一天用水浇湿基层,将湿度控制在30—70%。如果基层为新墙面,待水泥砂浆干至7成时,就应该准备铺贴瓷砖。  2、瓷砖清洁和浸泡处理  瓷砖铺贴前,需要清洗干净。然后用干净的清水浸泡,直到不冒汽泡为止,一般需要2个小时。然后取出,待表面晾干后方可铺贴。  3、水泥砂浆需饱满均匀  将调配好的水泥砂浆刮刀瓷砖背面时,要注意水泥砂浆需饱满均匀,不能偷工减料。  4、敲击排气需充分  瓷砖铺贴时,如果底部的水泥砂浆厚薄不均匀,出现盆地状凹陷,而与此同时又没有用橡胶锤敲击或者敲击排气不充分,都可能造成瓷砖出现空鼓。  5、预留足够伸缩缝  瓷砖铺贴时应该预留2-5mm的伸缩缝。如果没有足够的伸缩缝,在受到热冲击膨胀或湿气膨胀的作用下,相邻瓷砖之间可能发生应力而相挤,导致空鼓脱落的现象发生。
如何避免瓷砖出现空鼓 避免瓷砖出现空鼓的三个技巧
相关问答
1
瓷砖空鼓问题如何避免?
听说在装修房子的时候,有的人选择了瓷砖来铺地面,不知道是什么
1
在铺瓷砖的时候如何避免后期出现空鼓问题?
下个月家里打算开始装修,地面选择了瓷砖来铺贴,朋友说如果瓷砖
1
如何避免地砖出现空鼓问题?
因为自己对于装修来说就是小白,很多问题自己都不了解,因为家里
友情链接:
小白学装修

电话

装修群

计算报价

风格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