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装扩张背后
选材料 作者:fisherchen 时间:2018-10-17 18:56:45 浏览量:6805 来源:住范儿
导语: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互联网家装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互联网家装兴起后,对传统家装各环节进行分别或整体性改造,正在极大改善用户体验,对家装理念和传统家装企业造成极大冲击,传统企业面临转型抉择,要么主动自我革命,要么被动等待颠覆。互联网家装方兴未艾,未来对1.5万亿家装市场进行改造,并借助家装入口拓展3万亿泛家居市场空间巨大。图表1:中国传统家装行业市场规模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然而,在资本的高速推动背后,互联网家装的商业模式仍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市场格局也没有确定,与消费品等垂直行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相比,互联网家装还处于初级阶段。行业发展仍然面临三大挑战:一、产业链优质资源的争夺“互联网装修”是家装O2O的一种形式,还有平台模式对产业链上的各项资源的争夺。如各种的抢工长平台、设计师平台、家居建材团购平台抢夺优质资源,使得互联网装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高质资源的低成本整合烦恼。而如果先天已经占有某些资源的互联网装修则会发展更为顺利。二、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难题您可能感兴趣的研究:2014-2018年中国特种建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4-2018年中国纳米陶瓷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2014-2018年中国刚玉质耐火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2014-2018年中国门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4-2020年中国建筑排水用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4-2018年中国齿轮钢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更多研究报告>>互联网装修在施工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有产业工人,可以标准化管理,但前期运营成本高;另外是和劳务公司合作雇佣工人施工,有的直接和工长合作,相对管理成本高,边际成本会随着接单量的增加而增大。产品容易复制,但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的复制相对要难,再怎么标准化,还是得让人去做,施工、监理人员的“职业化”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三、硬装入口后的盈利模式挑战目前市场上都在靠硬装争夺流量入口,导致硬装利润微薄,甚至为了更快启动市场,可能都不赚钱。这对想要扩张的互联网装修来说必须得依靠资本的助推,要跑得快,从A轮到D轮可能就两年时间。但后续的盈利能否依靠家具、软装及智能家居来实现还有待观察;同时,这块市场还面临来自天猫、京东、国美甚至像小米、海尔等跨界竞争者。因此,需要提前规划各自的盈利模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互联网家装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国家装互联网化2012年开始,预计到2015年底将突破1500亿元。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家装企业土巴兔和小米家装都在资本市场拿到了不小的投资,而传统家装行业也在互联网布局。目前,市场增速同比将近40%,未来的2-3年,依然会保持高速的增长。放眼未来,互联网装修市场前景光明,但道路并不平坦,相关企业只有直面挑战,努力解决行业痛点,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互联网家装城市扩张 加盟好还是直营好
互联网家装扩张 是选加盟还是直营
现在主流的玩法是,直营和城市合伙人,合伙人的经营决心比加盟商更靠谱些,对未来业务的开展和服务提供保障。
互联网家装到底靠不靠谱?
之前“互联网+”概念开始在互联网与传统企业之间频繁出现,将两者创建了越来越多的联系,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家装迅速的闯入了人们的视野。 从毛坯到精装可能只需20天,每平方米只需几百元,全程手机App监控。这样的流程下来,家装可真是省心,也正是这种省心,吸引了不少特别是年轻的朋友们来尝尝鲜。同时也让传统的家装公司被分了杯羹。 为什么互联网家装能如此迅速的占据市场?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商业发展都是渐升的,是先做好自己,再靠资本积累做大市场份额。但互联网企业往往一开始便迅速扩张,力争成为行业寡头。 家装属于低频、高单值行业,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一平米699,799元的家装价格,正是因为多数互联网家装企业采取超低毛利多销,放弃传统模式中丰厚的既得利益,通过降低消费者端的费用来争夺市场。 装修过的朋友们都有种感觉,自己不懂,选择困难,不敢放手,得常常盯着,但却因为工作等等因素没有时间。而互联网装修的宣传中能让人眼前一亮收到吸引的,就是互联网装修专门解决用户没时间管、因为不懂装修而使得装修队伍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恶意增项、拖延工期的问题,以及售后服务无法保证、投诉无门等装修中常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互联网家装采用闭环服务模式,从免费提供上门量房、设计方案、报价,到装修材料与报价、实时播报施工关键节点、设定合理工期,再到装修售后等全套服务。这些主打宣传确实是点到了消费者的心头好,但互联网装修并不是全无缺点,当一些敢于吃螃蟹的人首先尝鲜之后,互联网家装的一些弊病也逐渐暴露了。 传统家装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从制定装修方案,水电管路的改造,到选购各种材料,还有装修过程中临时出现的各种问题,20天仿佛太短。也就意料之中的出现原本计划月底完工,但是马上临近中旬时,却没人能告诉消费者准确的竣工时间。或者是从测量到选材,再到装修,每个环节都会有新问题出现,原本的入住计划完全被打乱等等的问题 确实,这些问题都是意料之中的,毕竟两个月与20天的对比太鲜明,而现实中也有各种不可控的因素,市场各类新建材层出不穷,价格千变万化,消费者也不会对各种材料的选用快速确定不再更改,而实际施工中总会遇到超出标准化装修的情况,改造或加项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所以说,互联网家装并没有宣传的那样神乎其神,所有的情况都能在预料之中,毕竟房子装修是关乎到生活品质的大事,每一位消费者也希望凡事三思不留遗憾,所以家装不能一味图省心,除非你只是想在屋子里安个床像宾馆一样只是睡个觉。 除了家装过程中有些问题 值得注意外,在选择装修公司时也需要特别注意。在互联网家装曝光率逾高的现在,某些传统装修公司,打着互联网的旗号挂羊头卖狗肉,干的还是传统家装的生意。所以消费者要在选择之前也需要甄别一下。 首先看价格和材料是否透明,各种互联网套餐产品大多采用国内外前线的品牌。直接从工厂采购,省去了中间环节,性价比相对来说比较高,材料固定,是没有装修团队额外推荐和加项的情况发生的。 再看有没有建立智能化体系,互联网家装主打的就是省心省事儿,消费者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在现场时刻监督,基本好的互联网家装公司都会建立自己的APP,利用APP或者微信群,就能时刻了解自家装修动态,实现即时沟通。 但是不管如何,互联网家装仍是在发展初期,装修建材、设计方案、施工质量都会存在潜在的风险。所以不要以为选择了互联网家装就可以高枕无忧,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互联网家装,一定要落实到合同上,各种细节不能忽视,就算最后出现什么问题,也能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家装O2O揭秘:为什么传统装修模式必死
家装O2O平台优缺点PK 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互联网装修可以看成是家装O2O的2.0,从平台模式延伸到用户模式的“一站式产品”,这其中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几方面分析。1、“互联网+”的改造。家装行业产值规模大,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高,用户体验差等天然属性使其本身就具备被互联网改造的基因,只是等待一个时机。互联网思维的盛行及互联网工具的成熟,就像是星星之火,点燃了互联网装修的燎原之势。克强总理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第一次提及鼓励O2O线上线下互动消费,更是推波助澜。2、用户需求的使然。家装行业很不规范,家装产品极其复杂,信息缺失,透明度差,猫腻陷阱多,用户消费体验差,出现用户吐槽喊坑爹,夫妻为此闹离婚,你说愁人不愁人;加上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快,使得一站式的简单、透明、所见即所得的高性价比装修产品呼之欲出。3、行业发展的推动。家装O2O前期是中介模式,平台连接了业主和施工队、设计师、主材家具供应商等,让家装链条上的各种分散资源可以高度集中,不同平台的模式、运营及财力等差异,使得对这些资源的整合力不一样,让一站式的装修产品有了资源的保障。谁在“捧杀”互联网装修互联网装修火了后,各种非议纷至沓来,媒体也有质疑声,这和爱空间“炒作式”开场有很大关系。但喊声最大的则是传统装修公司,就在年初,央广经济之声《新闻晚高峰·天下公司》聚焦互联网装修大战时,采访某装修公司老板对此的看法,对方直言“那是骗人的”!也难怪传统装修不爽,让装修行业透明了,没了增漏项,没了猫腻陷阱,没了高额的装修成本,他们还怎么活儿?而互联网装修们真正的竞争对手是传统装修,是那些还在叫卖“90平米家装28800元全包,还送万元家电”的装修公司们,“他们一天不除,家装行业就永无宁日”。当然也有较大的品牌装修公司,通过高客单价赚取更多毛利,维持较大的运营和营销成本,他们也不希望硬装微利化。互联网装修玩法不一样,通过供应链管控和口碑营销,将装修公司过多花费在供应链、运营和营销上的成本让利给消费者。实创装饰董事长孙威认为互联网装修引发了家装行业价格战,“搅乱了整个市场,甚至有些企业跟风推出类似的低价套餐,整个行业似乎回到十年前推崇低价快装的年代,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其实,推出低价套餐基本都是传统装修公司,或者打着互联网装修旗号的传统装修公司。环境险恶,所以,互联网装修们要团结,别起内讧,别想着踩着同行往上爬,先把市场做起来,先把产品做好!别再出现用户在社区上声嘶力竭的声讨——“我是花钱请你们来给我装修,不是花钱来体验如何当福尔摩斯”!最近看到有住起诉爱空间产品抄袭,微博上还专门做了话题,阅读量不少,这是有专门团队运作,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如此借势传播对行业发展来说没啥好处。传统装修们恨不得你们互掐,掐死更好,省得老子生闷气!进入的四种类型目前市场上打着互联网装修的旗号很多,但真正的没几个,大多数是挂羊头卖狗肉,自建电商平台体系为主,根据进入方式和发展策略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家装O2O的产品延伸。这是家装O2O的根据资源优势,对产品的重新细分和规划。最具代表性的是深耕家居建材行业7年的我要装修网兄弟品牌——“性价比最高的互联网装修”蘑菇装修,依托7000多家供应商资源和2年“工长联盟”装修产品积累,快速跑了起来。二是凭借互联网思维的直接杀入。资源储备及装修经验欠缺,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没有太多积累,而是依靠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快速杀入进来。如极客美家和爱空间,前者让用户一件一件选,看似参与感十足,其实过于繁琐;后者的“20天完工”成了营销手段,真像雷军说的“延迟1天赔1万”岂不倾家荡产。三是行业大佬的进入。这个无需解释,在家装相关产业中是某一领域的大佬,进入互联网装修有一定优势。如海尔家居有住网、搜房网家装,万科也推出了精装套餐。四是电商平台的“进攻性”保护。电商巨头的进入,既是分一杯羹,凑凑热闹,也是对平台的保护。2010年淘宝网就上线了家装频道,2011年与合作方在线下建立了“爱蜂潮”产品体验馆,不涉及装修,而此次推出了“极致装修30天”的极有家,轻模式的切入考验服务质量的管控能力。另外天猫也有品牌企业进驻,将会出标准,单平米报价要有零增项等承诺。此外,也有小的传统装修公司出了“极致套餐”,打着互联网装修的旗号,不算太好,也不太坏,就看后期发展了。发展的挑战与瓶颈目前,互联网装修们基本都还在样板市场跑数据,有的也在谋划全国市场,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第一,产业链优质资源的争夺。毕竟“互联网装修”是家装O2O的一种形式,还有平台模式对产业链上的各项资源的争夺。如各种的抢工长平台、设计师平台、家居建材团购平台抢夺优质资源,使得互联网装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高质资源的低成本整合烦恼。而如果先天已经占有某些资源的互联网装修则会发展更为顺利。第二,全国布局的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难题破解。产品容易复制,但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的复制相对要难,再怎么标准化,还是得让人去做,施工、监理人员的“职业化”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在施工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有产业工人,可以标准化管理,但前期运营成本高;另外是和劳务公司合作雇佣工人施工,有的直接和工长合作,相对管理成本高,边际成本会随着接单量的增加而增大。第三,传统装修“半进化”的搅局。这里不担心到底进化到啥程度,因为还没到没饭吃的绝境,日子过得还算舒坦,没必要牺牲眼前利益。担心的是披着互联网装修的外衣,扰乱市场,搞得乌烟瘴气,坏了行业口碑,其他真正的李逵遇尴尬。记得第一次保健品浪潮的衰退就是锅里苍蝇太多,把市场搅烂了。第四,硬装入口后的盈利模式挑战。现在大家都在靠硬装争夺流量入口,导致硬装利润微薄,甚至为了更快启动市场,可能都不赚钱。这对想要扩张的互联网装修来说必须得依靠资本的助推,要跑得快,从A轮到D轮可能就两年时间。但后续的盈利说是依靠家具、软装及智能家居寻求利润突破,但都是计划;更要命的是,这块市场会面临来自天猫、京东、国美甚至像小米、海尔等跨界竞争者,更为惨烈,需要提前规划各自的盈利模式。运营的趋势与策略再结合发展趋势,谈谈运营的一些策略,尽量跟大家分享干货,只说有用的,执行好的话会降低未来的隐性成本。3D云设计化抢夺设计主导权。互联网装修以后与家具、软装及智能家居的连接增加客单值有个前提是设计一体化,才能增强产品的整体销售力。这就得打通硬装设计(包含主材搭配)、软装设计,甚至还要主导家具的设计,才可能实现后续的盈利模式。而这些不同设计平台的整合要靠3D云设计实现,对用户虚拟体验也更真实。这牵扯了技术开发和设计资源整合两大工作,就看企业各自的战略眼光如何了!产品标准化快速复制。这是互联网装修产品的主要特征,这也是家装行业一直没有诞生龙头企业的原因。不管是599、699还是666,只要用户报面积就能快速算出家装预算,这是标准化的魅力,省事,省心,还省钱。但还得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平衡好,通过大数据分析将用户需求最大化地归类,然后再标准化。如电视背景墙,可以针对地中海、田园等不同风格制作至少5套可选方案。营销口碑化降低成本。这是降低营销成本最核心的一点儿,如果没有口碑化的传播,都不能称其为互联网装修产品。前提是产品要好,还得善于利于粉丝和社区进行内容传播。供应链及监理本地化管控质量。互联网装修也有极强的本地化属性,首先是每个地方由于民俗,及人们的审美差异,会在设计、家具和软装有些差异需求;其次要建立建材的本地化供应链,有些主材辅料的全国品牌在当地市场用户不一定认可,得根据用户喜好和价格重新筛选;最后监理验收,虽然通过APP、微信等社交工具能及时查看,但对用户来说,项目经理登门拜访,总会让人舒坦。有人说互联网装修要轻运营,这是胡扯,还得适度重,这是产品属性决定的。管控移动化解决数据通路。这是O2O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更何况像互联网装修这样的供应链管控、施工管理等沟通、对接、协调工作繁琐又复杂的行业,各种智能软件的移动化应用很关键。在发展期,就要提前考虑这块的布局。否则,有可能出现下面这一幕。2014年10月,当饿了么平台日均订单已从接受大众点评投资时的10余万单增长到了100多万单。而此时,他们的技术团队跟不上发展,导致后台系统几乎每隔几天就会面临一次宕机。市场招商人员频频抱怨:“你看我辛辛苦苦跑了两个礼拜,结果公司后台系统连续两次宕机,现在所有老板都不理我了。”还有数据平台迟迟刷不出数据持续被各业务部门吐槽。这些都是要预防的。工人职业化改变行业生态。谁能让装修工人职业化,谁就能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说白了,主材辅料是在资源范围内可控的,设计的所见即所得也不难实现,唯有装修工人是最难改变的,这是社会全面发展才能解决的难题。而“让工人有尊严地工作”势必会对产业链产生巨大冲击,将会改写行业规则,效率和标准化也将提高。那到底是自养工人?还是建立工长合作制?这里不做定论,即使合作制也会让工人有更高收益!预计1-2年,家装O2O的风口就要来了。未来,家装O2O领域会诞生一家类京东的公司,那一定来自“互联网装修”,但路得一步步走,就看谁能借助资本的力量跑得更快,让用户体验更佳,让链条上人都有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