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响市场爆发价格战 谷歌拿下全球智能音箱销量第一
装饰配饰 作者:胭脂泪 时间:2018-10-17 18:56:23 浏览量:6783 来源:住范儿
导语:智能音箱成熟的市场在美国。1、相比较智能音箱的销量在美国快速增长,而在中国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这主要是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国外用户的习惯未必适合中国,比如,国外用户习惯使用智能音箱去听歌,中国用户就不会,所以国内企业盲目照搬国外智能音箱的功能,是不能获得国内用户的认可的。2、智能音响作为未来人机交互的重要场景,能产生持久的利润。对中国主要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尤其如此,智能音箱不仅能够收集用户喜好、语音模式等数据,也保证了用户能够长期驻留在其生态系统之中。3、在很多人眼里依旧是新潮玩意的智能音箱,往往具备智能家居声控中心和个人助理两大核心功能。通过智能音箱可以实现对家居中的智能电器进行联网和语音控制,同样也可完成日常安排、订餐厅、叫车、阅读、翻译、通话等类似个人助理的功能。智能音箱的优势在于其能够通过语音实现“隔空操作”,在人们不方便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时提供帮助。
智能音箱真有那么好吗智能技术必须要落地到实际的产品之中,智能音箱是一个很好的产品品类,苹果、亚马逊、谷歌等巨头大力推进自有智能音箱乃至家居产品的生态布局,未来会给国内硬件产业链与软件开发者带来红利。对于国内互联网巨头来说,智能音箱这个风口,是时候考虑追一下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巨头们一个个几乎都没闲着,一路追风。随着亚马逊Echo的成功引发大范围关注,目前智能音箱几乎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的标配。在小米AI音箱、京东叮咚音箱、阿里天猫精灵之外,百度有“小度在家”,腾讯推出听听音箱,猎豹移动有小豹,喜马拉雅有小雅等等。巨头们都要做智能音箱,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网页链接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各种智能设备层出不穷,而智能音箱则成最热门智能单品,几乎成为科技巨头标配产品,从亚马逊、谷歌、微软和苹果等国际巨头,再到国内BAT、科大讯飞等,巨头们豪赌一款硬件,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以及智能家居发展,寄望于智能音箱抢夺智能家庭入口。智能家庭入口之争各种调查数据显示,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将会突破万亿,巨大蛋糕吸引了众多玩家参与,也涌现出众多创新企业,然而,要实现智慧的生活,这其中涉及到跨平台、跨品牌等互联互通是基础,处在产业链核心断的公司积极搭建生态建设,包括苹果HomeKit、三星SmartThings,国内海尔的U+智慧生活平台,以及包括亚马逊、谷歌和科大讯飞和百度利用AI语音赋能并培育智能家居生态。在这个智能家居市场整顿中,谁能聚拢更多第三方资源,谁就占住主导权,其中亚马逊在美国本土是成功典范,搭载Alexa的智能音箱倍受美国家庭欢迎,通过亚马逊智能音箱可以操控家庭各种智能设备,同时也是人类的好管家,Alexa功能多达三万多项,在智能家居入口之争中,亚马逊成功卡位。
智能音箱什么牌子好,智能音箱十大品牌排行榜
智能音箱都是骗人的,很不好用,买了的人都不要了,拿去闲鱼网卖了。如果你是小孩',可以买来玩。
阿里发布智能音箱,这玩意儿有谷歌和亚马逊的好用吗
市场上推出的大部分智能音箱,包括小米,和即将推出的苹果智能音箱,都是市场应景之作,是为了赶上智能家居的潮流。只是把联网流媒体播放加上语音控制和传统音箱结合而已,许多产品体验并不理想,功能也有限,目前为止智能控制和语音控制的技术换还不够成熟,影响智能音箱和智能家居的不是创意和想法不够好,而是技术还不够成熟和各个供应商的标准还不统一。如今,苹果HomePod 音箱的发布,意味着智能音箱大混战已经在硅谷巨头间打响。Google 很早就推出了 Google Home。微软已经宣布与哈曼卡顿合作,将 Cortana 智能助手集成至智能音箱。Facebook去年已经宣布收购沉浸式音响公司TwoBigEar。如今,苹果也加入了这个战场。这么多巨头都坐不住了,源于当前亚马逊Echo音箱的语音助手 Alexa它的智能化表现已经把 Google Assistant、Cortana 和 Siri 甩在了后面。有数据显示,在当前,亚马逊的echo销量即将突破1000万台。也就是说,智能音箱当前已经被亚马逊验证,它可能将是智能家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入口。尽管它是未来智能家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入口。但为何当前在国内,智能音箱产业迟迟没有太大的动静?音箱是一个过于小众的硬件品类:巨头们不是特别看的上当然,国内智能音箱厂商也不少,但是目前普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目前在国内的智能音箱厂商中,多半是硬件厂商+互联网巨头投资的模式。其中,包括叮咚智能音箱系列是京东和科大讯飞合作,漫步者系列智能云音箱是与阿里智能合作,Sonos家庭智能音箱是与腾讯电商合作。这与国外是互联网巨头主导的模式截然不同,在国内巨头看来,音箱是一个过于小众的硬件品类,也意味着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并不是特别重视这一领域。音乐市场用户整体素养不高:多数用户对智能音箱并不感冒一方面原因在于智能音箱用户市场没有起来。国内用户的整体音乐素养与音乐艺术积淀并不高。在国内,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一个走势是,好的音乐越来越少,而有追求的音乐听众也越来越少。这导致的一个反面是广场舞音乐以及各种神曲走红不断。有业内乐评人说,神曲太火,说明中国人太不爱听音乐,如今各种低俗廉价的艺术作品广为传播,不能说都是艺术家的责任,缺乏艺术积淀和辨别能力的受众群体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如果国内音乐受众总体上素质积淀不太高,那么智能音箱这种产品可能就难以引爆市场。在国内,即便对音乐有一定爱好与兴趣受众,多数也是用手机听歌。在国外,音乐市场非常庞大,爱好音乐的用户以及对音乐有追求的群体占比相对还是更高一些。在国内智能音箱产品不温不火,这其中的一大原因应该与用户群体对于智能音箱这个产品属性并不感冒有着重要的关系。中西中产阶层家庭生活方式与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作为物联网时代人机交互的新方式,语音交互为核心的智能音箱其实更多是代表着以家庭为单位、中产阶级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当前,亚马逊的echo销量即将突破1000万台。echo是以家庭为单位的,1000万的家庭覆盖的人群在3000万到4000美国家庭,已经达到美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Echo 正迅速从早期用户的小众圈子进入以家庭为单位的大众市场。之所以说它是一种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在于它背后代表的音乐文化与市场环境。有数据机构显示,今年超过3500万美国人每月至少与这些智能音箱交流1次,这个数字比2016年增加了1倍。在背后,有市场环境、家居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智能家居生活必然需要一定的经济水平为支撑。以Echo为例,它的模式是语音声控模式,主打远距离语音操控,在预定快餐、叫车服务、闹钟与定时,天气预报、交通状况查询等控制智能家居设备,语音服务Alexa让你在房间的任意位置走动讲话,Echo都能听到继而执行相应的任务,比如开灯,开电视等。而由echo控制的有近30款智能硬件产品。这种模式决定了购买echo智能音箱产品的用户要用这个入口控制这些家居,这意味着产品的潜在用户要一定的生活家居品味以及整个家庭的生活经济水平不会低。在中国,以家庭为单位并且具备一定生活品味与经济水平的中产阶层并没有成为主流,就算有,当前普遍也没有培养出这种生活方式。AI语音交互能力、软硬结合能力的差距另一方面,从硅谷巨头的模式来看,智能音箱依赖三个核心能力:AI驱动下的智能语音交互、内容服务和丰富的第三方应用。核心是AI能力。在国外巨头中,AI语音助理基本是标配。亚马逊Echo的语音服务助手是Alexa,微软已经宣布与哈曼卡顿合作,将 Cortana 智能助手集成至智能音箱。当前苹果推出的HomePod 音箱,也是依赖Siri来语音操控。Google Home的背后是Google Assistant。但在国内的智能音箱市场,目前还没有一款拿得出手的AI智能语音助理产品能够搭载在智能音箱上实现软硬结合与并具备相对较好的语音交互体验。无论是亚马逊的ECho,还是苹果的Siri都可以通过进一步调校让语音助手接入更多的第三方服务。但国内互联网巨头做智能音箱由于在AI语音助理这一环的缺失,这就很难在语音交互上不断优化而扩展第三方语音服务能力。比如京东智能旗下叮咚智能音箱,搭载的是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这导致在软硬件融合层面以及未来平台生态掌控力层面缺失了一个核心能力。可以知道,在当前的智能音箱大战中,各大巨头要推的也是各自的AI智能语音助理。因为AI的存在,当前的智能音箱也已经超出了音箱定义的范畴,而在语音设备技术层面,又包括噪声抵消、语音识别,和语义识别。而依托音响产品的语音控制,融合了智能语音技术的智能识别和交互环节的深度学习,基于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上不断进化。而在于AI智能语音助理上的发展水平,国内暂时处于落后状态。而且对于智能家居这种产品来说,核心是依赖语音声控,背后是人工智能的智能识别能力与深度学习能力。国内的科大讯飞,思必驰等公司都是具备语音识别能力的厂商,但当前,国内的智能音箱厂商还没有人工智能方面的平台优势可以形成一种平台聚合力以及软硬结合能力。在国外,Google Assistant 联合了70多家智能家居厂商共同合作包括括洗衣机、冰箱等等产品的结合,而亚马逊则其实在基于声控软件Alexa已经构建了一个基于语音产品的开放平台,早前全球电子消费展(CES)展会主办方消费技术协会(CTA)首席经济学家 Shawn DuBravac 曾表示:“配备了亚马逊的 Alexa 语音助手的产品现在大约有 1500 种。”智能音箱是依赖技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国内注重资源整合与销售模式创新国内厂商更注重内容资源整合、销售渠道等“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不是通过技术的突破来创建一种商业模式。国内硬件厂商擅长性价比玩法,在研发投入上往往捉襟见肘。互联网大玩家一开始又都想成为智能家居生态的掌控者,软硬件的仓促整合拼凑很难有好的一体化体验。当前,互联网巨头当前把智能音箱产品作为一种试错类的投资项目,并没有提到战略产品的高度来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平台投资+硬件厂商生产的模式出来的产品很难出现爆款。在国内,几乎所有的智能家居产品都是依赖手机来操作与控制,美其名曰生态连接,但从体验上看,许多智能家居产品不仅显得鸡肋而且多余,手机沦为了一个家居的遥控器,这对于用户来说,反而是个负担,而在手机之外,如果要通过语音交互操控,当前来看,国内厂商还是没有跟上节奏。当前国内资本对于人工智能创业与项目关注度高,但人工智能技术必须要落地到实际场景和产品中。从未来趋势看,苹果亚马逊谷歌等巨头大力推进自有智能音箱乃至家居产品的生态布局会给国内硬件产业链与软件开发者带来红利。对于国内互联网巨头来说,智能音箱这个风口,是时候考虑追一下了。
百家争鸣的智能音箱,能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么
今天要谈智能音箱,就要从2014年11月开始,智能音箱的“祖师爷”亚马逊的Echo在这时正式发布,而亚马逊Echo发布两年多以来, Echo的数量接近1000万台,销量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以至于这股智能音箱的风从东方到西方,越燃越旺。尤其是今年echo内置的Alexa语音助手号称可以实现叫车、叫外卖、阅读新闻、网购下单等功能,这样摇身一变的人机交互,把国内的智能音箱带入了新的高潮。国内的智能音箱是虚火还是真高潮?当互联网巨头们一直认为未来的互联网之争是AI入口之争的时候,智能音箱承载着智能家居交互入口的观点就不断被认可。京东、百度、腾讯、小米、猎豹等都互联网公司都在布局智能音箱,新品不断,京东的叮咚音箱、阿里的天猫精灵,小米的小爱同学,喜马拉雅FM也推出首款全内容AI音箱“小雅”,国内市场一片火热无论是巨头还是创业公司都一拥而入,用户对产品本身热度真的也有这么热情高涨么?我看未必,市场才是对产品真正的反馈。在京东电商平台,搜索“智能音箱”,销量排名的前15名中,有13款是叮咚音箱,其中2款是酷狗音箱。而据迅飞的年报叮咚音箱去年全年的销售量10万台,这个叮咚音箱还是京东和讯飞联合成立的。作为3c类巨头的京东和国内语音识别巨头的讯飞合作出这样的业绩,不免有些凄凉。而淘宝方面,以“智能音箱”为搜索品类,为期30天的销售数据显示整体销量为17645台。其中月销量超过100台的店面才21家。如果说这是国内科技企业刚涉足智能音箱的第一年还可以理解,已经3个年头,这样的业绩,再高的热情抵不过商业市场上现实且残酷的数据。智能音箱的团队们实在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对于这种人机交互的重在体验的智能音箱,注定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行业,互联网很快,生活很慢,需要慢慢品味,音箱就是这样,需要静下来的时候去用心感受音乐品质。对于一个硬件产品,最难的是用户习惯,在市场还没起量、消费者对于智能音箱还没有特殊概念,而中国消费者的家庭环境与智能音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场景元素并不充分,自然不能形成刚需。家庭的智能硬件,除了手机,其他的想成为人工智能的入口,并非容易。另外从技术层面看,我们始终不能忽视的是亚马逊做echo产品都花了4-5年时间,而国内的语音识别技术和微软亚马逊的差距还是很大,更不要说在设备端的音质处理,这样就导致智能音箱这个品类的成熟周期可能要比一般的产品周期长。而恰恰国内的科技公司都喜欢先发布产品,站领高低,然后去开放更多功能,最终效果可想而知,恐怕很多创业团队撑不到他的春天到来。智能音箱会成为客厅角落的智能手环么说起智能音箱,最容易想到的就是2012年前后的智能手环浪潮,彼时炙手可热的科技娇子们不无染指,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也顺势切入,除了计步、定位、睡眠质量、心率监测等基础层面的“故事”,还讲出了一个“数据+健康”的大布局。而今天的智能音箱又何尝不是呢?你天天对着音箱呼唤么?对着你的音箱打开淘宝下单么?这显然不是很现实,智能音箱本身更多是被用来试听,人工智能下赋予他的是语音人机交互,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智能硬件的移动手机在2010年推出的sir语音交互,真正的使用场景和频率有多大?回到智能音箱,即使相对销量大的京东的叮咚和天猫精灵,也不过都是在各自的生态里的识别补充,何谈一个智能音箱去互联客厅其他的智能硬件?我买了天猫精灵,连不上京东智能的空调;我买了叮咚音箱,连不上阿里智能的加湿器;中国智能音箱的“技能”永远只能停留在听歌、听相声、听天气预报这种不痛不痒没有利益纠葛的领域上。这样一台没有太大实际意义切使用频率不高的音箱谈何客厅智能硬件的入口?智能音箱的未来在哪里?未来ai一定是大数据之争:本质上来看,智能音箱的人机对话音其实竞争的就是AI技术,各大科技巨头都深直ai的重要性,而技术壁垒对于巨头公司来说是可以忽略的,人才可以高新挖掘,但是数据不行,恰恰未来的人工智能之争,会逐渐从人才之争变为数据之争,而数据又基本相互独立的在掌握在巨头BAT之中,各自拥有着社交、电商、搜索领域的数据,而他们都纷纷进入了智能音箱领域。而国外的亚马逊的 echo即使销量如此之多,也依然逃脱不了Alexa自己的生态。未来的智能音箱应该是一个操作平台,一个开放性的HomeOS,客厅的智能电视,洗衣机,手机,音箱等等使用统一的传输协议,让更多的智能硬件互相链接起来,在提高自家的语音系统使用范围的同时,也可以积累更多的数据。不忘初心,好音乐好音质:对于客厅的音箱来说,再智能化也不能忘了初心,好的音乐好的音质是立足之本。一方面,音质作为考量一款音箱性价比的重要标准,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被放在第一位,同时也是用户最关心的。未来,智能音箱的音质仍然是决定其能否引领行业变革的关键因素。这方面,国内厂商应该多向SONOS、BOSE、漫步者学习,在将音质做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产品功能和体验,而不是只想着牟取短时的利益。另一方面差异化的内容也是十分必须的,当拥有一定用户量后,内容的版权也必须规范化,现在创业公司在音乐版权上还能打打擦边球,以后万一这些巨头认真起来呢?优质的音乐ip说不定就能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如果智能音箱联合一些音频平台做些产品联名发布也未尝不可。在今年,智能音箱领域的争夺愈演愈烈,这其中不仅体现在对内容资源、版权等方面的争夺,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智能音箱入口打造智能家居客厅生态。对于智能音箱品牌方来说,不过人工交互技术并非一蹴而就,大数据的融合也需要时间,用户尝鲜的心态又占多数,目前来看智能音箱想要成为客厅智能硬件入口希望很渺茫,至少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dingdong智能音箱能在美国使用吗
1 是一款蓝牙音箱,不是什么智能音箱.2 如果单纯蓝牙可以选择的就非常多,这款没有用过。3 如果是智能音箱推荐Dingdong音箱,如果国外使用推荐echo或者home。但是home因为是google的东西,估计在国内使用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