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如何选购 液晶显示器黑屏怎么办
装修新闻 作者:li10 时间:2018-10-09 10:48:18 浏览量:6298 来源:住范儿
导语:最佳分辨率是很重要的参数,一般21.5英寸以上的显示器都是1080*1920的分辨率(当然也有2560×1440 的,那是27寸的显示频,一般电影最高的清晰度也就是1080P了,也就是1080*1920的分辨率),少数低端的22寸显示器是1680×1050 ,比如三星S22A330BW (也不是说三星的不好,只是每个品牌都有低端和高端的产品)。还有19寸的一般都达不到1080*1920的分辨率。显示器挺重要的另一个参数是动态对比,这个差别就很大了,有40000:1的,有70000:1的,有100万:1的,500万:1的,2000万:1的。当然是比值越大越好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背光是CCFL背光,还是LED背光。当然现在都知道LED背光好,它使用寿命长,亮度衰减缓慢,发光全面,色彩好(色域值高),效果好,节能及环保(不含贡等有毒物质)。LED分2种,白光LED和三色LED,后者要好一点。当然还有别的方面需要注意的:比如看点距,反应的延迟时间,,是否有DVI接口,最好是双接口的显示器(VGA和DVI)。根据LZ所要求的价格,实在是在大品牌显示器里(推荐三星,优派,LG,飞利浦,其实AOC的也不错)面难找到合适的,色彩质量好的显示器。我给LZ推荐一个 优派VA2231w,虽然是CCFL的背光,但是1080*1920的高分辨率,及双接口,10万的动态对比(在1000元以下的机子里面还算是比较高的)还有便宜的价格(参考价839)而且优派的质量是不错的。还有一款HKC T2211SL,性价比很不错的(1080的分辨,LED显示屏,500万对比,双接口,21.6存屏幕)但不是大品牌(大品牌的做工和质量不需要我讲了吧O(∩_∩)O~)价格在960元左右(其实多个几十元一百元能买个好的显示器比什么都值了,900都花了还只在乎100吗,是吧),这个自己掂量下。
显示器黑屏,主机运转正常~怎么办??
液晶显示器经常黑屏怎么办
电脑开机显示器黑屏没有反应,肯定是电脑硬件有问题了,最好采用替换法排除问题,判断方法: 1、按下键盘上的大小写开关键。灯亮说明是显卡、显示器、其它硬件等故障。 2、键盘灯不亮说明是内存、CPU、主板、或者电源问题。解决方法: 1、键盘灯不亮首先用橡皮擦拭内存条,并检查内存条的金手指是否有烧焦的痕迹。把内存更换插槽。 2、查看主板上面的电容、电阻,看电容是否有鼓包,主板上是否有焦味,并清理主板上的灰尘。 3、拆下CPU风扇,通电开机,用手测试CPU是否有温度变化,没有则是CPU未工作,要么主板坏了,要么CPU没插好,重新拔插CPU。 4、电源问题,电源虽然通了电,但不能让主板正常工作,更换电源试下。 5、显示卡松了,或氧化,键盘灯会亮,屏幕不显示,用橡皮擦拭下显卡金手指,并检查显卡上的电容是否鼓包。 6、最小化测试法,只留电源、主板、CPU、内存、显卡、键盘、显示器,把其余所有主板上的线都拔掉,用镙丝刀短接开关针脚,如果正常,则把其余硬件,一件件往上加,直到找出问题原因。 7、电脑中病毒或者系统文件丢失,安装补丁造成的情况,可以参考系统下载基地教程www.ghost008.com/jiaocheng/来重装一下系统,就可以解决。 温馨提示:所有操作应关掉电源,如果对电脑硬件不熟,建议找专业维修人员处理。
电脑显示器黑屏但灯亮怎么办
首先检查接触是否良好。如果接触没有问题,换一台显示器试一试,确定显示器无问题。3.如果显示器没有问题,查看cpu风扇是否运转,如运转,用万用表测量电压输出是否正常为±12V、±15V,若不正常可以换一个电源试一试。具体方法:1.当显示器黑屏没有图像显示时(不过目前市面上的显示器在主机没有信号送来时,屏幕上会显示器"没有信号线连接"),首先检查主机电源是否插接良好,电源的风扇是否转动?主机面板上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是闪否亮?因为若主机电源不工作或主板没有供电时,显示器在没有接收到信号时,当然就不会有图像显示的。2.再检查显示器的电源是否插接良好?如果您的显示器的电源开关是轻触开关时,当你给显示器加电时,应该会听到轻微的"辟啪"声,这时可判断显示器的开关电源电路良好。再显示器的电源开关是否已经开启?显示器的电源指示灯是否亮?当用手靠近显示器屏幕并慢慢移动是否有"咝咝"的声音,同时手上的汗毛有被吸起的感觉,这在检查显示器高压电路是否正常工作了。3.如果确定显示器已经加电了,且有高压产生时,继续检查显示器的数据线接头与显卡的信号输出接口是否接触良好?是否有松动?再拔下插头检查一下,D型接口中是否有弯曲或断针或者有大量污垢。这是许多用户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连接D型插口时,用力不均匀,或忘记拧紧接口的固定螺丝,使接口松动造成接触不良,或因安装时方法不当或用力过大,使D型接口内有断针或弯针,以致造成接触不良。4.打开机箱检查显示器卡安装是否正确?与主板插槽是否接触良好?显卡或插槽是否因使用时间太长而积尘太多,以至造成接触不良?显卡上的芯片是否有烧焦、开裂的痕迹。当因显卡原因导致黑屏时,计算机开机自检时即有一短四长的"嘀嘀"声提示。安装显示卡时,要用手握住显示卡上半部分,均匀用力插入卡槽中,使显卡的固定螺丝口与主机箱的螺丝口吻合。未插正时不要强行固定,造成显卡扭曲。如果确认安装正确时,可以取下显卡用酒精棉球擦拭一下插脚的金手指或者换一个插槽(只能对于PCI显卡)安装。如果还不行,只能换一块好的显卡一试下。 5.检查其他的板卡(包括声卡、解压卡、视频捕捉卡)与主板的插槽接触是否良好?注意检查硬盘的数据线与硬盘的电源线接法是否正确?更换其他板卡的插槽,清洗插脚。这一点许多人往往容易忽视。一般认为,计算机黑屏是显示器和显卡问题,与其他设备无关。实际上,因为声卡等设备的安装不正确,导致系统初使化难以完成,特别是硬盘的数据线与硬盘电源线插错,容易造成无显示的故障。 6.检查内存条与主板的接触是否良好?把内存条重新插拔一次或者换个插槽试试,或者更换新的内存条。如果内存条出现问题,计算机在启动时,会有连续急促的"嘀嘀"声。提示音会因为主板不同而不同。 7.检查CPU与主板上的CPU座接触是否良好?因搬动或其他因素,使CPU与SLOT1插口或SOCKE370插座接触不良。最好用手按一按CPU或取下CPU再重新安装一次。 8.检查CPU外频,倍频,内存的频率等的跳线或CMOS中的设置是否正确。对照主板说明书,逐一检查相关跳线,顺序为"CPU外频跳线-CPU倍频跳线-内存频率跳线"。 9.检查CPU的电压是否设置恰当。设置CPU电压跳线时要小心,一定要与CPU的工作电压相符。八和九这两步对于一些组装机或喜欢超频的用户在出现黑屏时要仔细检查。 10.检查CMOS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果您的电脑装有两个显卡,你在CMOS里设置的是第一个初始化PCI显卡,而你的唯一的显示器接在AGP显卡上,当然显示器是不会亮的。 11.检查主机和显示器所要求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工作电压是否正常,环境温度是不是过高等。除了按上述步骤进行检查外,还可以根据计算机的工作状况来快速定位,如在开启主机电源后,可听见"嘀"的一声表示计算机自检完成,如果此时硬盘指示灯不停地闪烁,则应在第二步至第四步检查。 12.如果显示器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有内容显示,只是在加载WIN98的画面后出现黑屏时,这就只是WIN98系统软件方面的问题了,
电脑显示屏下方出现黑屏怎么办
显示屏下方有一条黑色的是因为显示屏显示不完全。【解决办法】找到显示器上AUTO按键,按一下,此时屏幕会上下左右晃动,是在自动识别,别动显示器其他按键。显示器就会自动调整,铺满全屏,大约3秒左右黑屏消失,恢复正常显示。
液晶显示器 怎么辨别它的好坏啊 参数怎么看
液晶显示器,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它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态下呈液态,但是它的分子排列却和固体晶体一样非常规则,因此取名液晶,它的另一个特殊性质在于,如果给液晶施加一个电场,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这时如果给它配合偏振光片,它就具有阻止光线通过的作用(在不施加电场时,光线可以顺利透过),如果再配合彩色滤光片,改变加给液晶电压大小,就能改变某一颜色透光量的多少,也可以形象地说改变液晶两端的电压就能改变它的透光度(但实际中这必须和偏光板配合)。在选购液晶显示器时,消费者往往将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放在第一位。对于液晶面板的了解,大家都知道有6BIT(16.2M)与8BIT(16.7M)这两种不同面板,这两种面板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某些品牌的显示器厂商经常大夸其使用了16.7M的真彩面板,来吸引用户的眼球,抬高产品的卖点。所谓6BIT(16.2M)的色彩范围所采用TN面板,其最大发色数最多位为 262144(R/G/B各64色),也就是说每个通道上只能显示64(2的6次方=64)级灰阶,那么我们就称其为6bit面板,也就是伪真彩面板,中低端机型中所采用的液晶面板基本为TN面板。所谓8BIT(16.7M)的色彩范围所采用的VA(MVA或者PVA)和各种IPS面板,则能够实现24BIT色即1677万色(R/G/B各256色),也就是说每个色彩通道上能显示256(2的8次方=256)级灰阶,我们就称其为8bit面板,这也就是真彩面板。对于16.2M的TN面板,通过技术抖动手段,也能够实现16.7的色彩,当然是假彩了,所在大家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清面板的种类,品牌大厂的产品一般都会注明面板的型号和色彩。另外某些一线大厂已经将TN面板升级至TN2,并通过各种色彩增强技术,如三星的魔镜和LG的复真芯片技术,使16.2M面板的色彩表现接近于16.7M色面板,但通过对比还是能看出不少的差异,因为在物理上 6bit面板能显示的262144色彩还不到8bit面板1677万色的2%,即使使用再高的技术与不可能与16.7M面板相比拟。在可视角度方面,采用VA面板的16.7M显示器基本都能够轻松的实现水平/垂直均为178度的可视角度,而采用TN面 板16.2M的液晶产品,无论其技术优势有多强,真正的可视角度也就在140度左右,绝不可能与16.7M色面板相比拟。如今采用TN面板的产品价格合理,在实际使用当中,我们并不能真正体验到16.2M色面板与16.7M色面板的实际差异,并且16.2M已经进入了人的肉眼能分清的颜色的范围内,因此选购时采用16.2色TN面板仍将是我们最佳的采购对象。对于专业的制图用户而言,即便是16.7M色的显示器也不能与CRT同日而比,因此价格便宜、专业的CRT显示器仍然是你最好的选择。深剖响应时间,多快的速度适合你选购液晶显示器的第一考虑要素应该就是响应时间,所谓的响应时间就是指像素变换一次所花费的时间。拿具备8ms响应时间的液晶晃示波器在来讲,也就是指像素变换一次的时间是8ms,则一秒钟内可以切换的画面数值为1000/8=125,这一数值远大于人类所能感知的60fps的最高识别率,所以8ms是终极的游戏液晶方案。ISO(ISO13406-2)对响应时间的规定是:当一个像素电从白色转为黑色,电极电压从 0变为最大值,即最大电压激励状态下,液晶分子迅速转换到新的位置,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被称为上升时间段。当一个像素由黑转白,像素所加电压切断,液晶分子迅速回到加电前位置,这一过程称为下降时间。整个响应时间过程就是由上升时间加上下降时间获得的数值。但是,实际上这个规定只考虑了用时最短的像素黑白黑极端切换的时间,在衡量实际使用时出现最多的灰阶切换时没有太多指导价值。像素整个响应定义只占到了整个像素上升或是下降过程的80%的时间,按照ISO的定义所谓白色即指10%灰度,黑色指90%灰度,其余20%的时间被忽略了。ISO这样定义的初衷不难理解,因为对于液晶分子来说,加电起动和最后稳定这两个阶段是费时的,两头20%的灰度转化的过程有可能超过ISO响应时间定义本身所占时间,那如果省去这20%就可以大大的美化指标,但这显然对于消费者是不公正的。当然ISO定义的缺陷还不止如此,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忽略了色彩变化时——即不同灰度切换的时间,这也是我们日常使用显示器是最多的显示状况。从液晶的显示原理来说,当一像素从较浅灰度转变为较深灰度时,其加在像素两端电极电压也响应加强。但是和ISO规范中定义的黑白黑切换的最大激励电压相比,在灰度切换时相应的施加电压要低得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液晶分子反转响应的速度也会变慢。同理,当色阶从较深灰阶到浅灰阶转变时,过程相反,不过此时浅色灰阶对应的电极电压也不为零,相应的电压差激励效果也会变差,下降沿时间也会变长。也正是因为ISO的规范并没有强行要求厂商在提供用户响应时间参数的时候考虑中间灰阶的响应时间,所以厂商在自己标注的可操作空间就大得多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楚:到底这个响应时间是泛泛而谈呢还是真正的“灰阶响应时间” (GTG:gary to gray)。但也不能只要是宣称灰阶响应时间,那就放心购买好了。这要从灰阶技术原理上讲起。响应时间其实质就是液晶分子的扭转速度,要让液晶分子运动得更快,一般有以下三种办法:1、增加驱动电压法:液晶分子的转动速度和电压有关系,电压越高,分子转动速度就越快。2、改变液晶分子初始状态法:这种方法其实就是让液晶分子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一旦有“风吹草动”就立即作出反应,用以增加 响应时间。但这个办法不能无限制的实行,液晶分子不能太不稳定,否则将无法有效控制。3、减小液晶粘稠程度法:液晶越粘稠,驱动起来就越费力,这和人多心不齐是一个道理。如果把液晶稀释一下,驱动就比较容易了,响应时间自然能有所提升。不过液晶稀释以后会影响控光能力,响应时间虽然提升了,付出的代价却很大:黏稠度越低,画面色彩越黯淡,图像细节也会变模糊,同时会产生轻微漏光的现象。这一点也是LG当初只在其S-IPS面板上采用灰阶技术的重要原因之 一。鉴于2、3两种方法弊端颇大(有部分12ms产品同时采用了1和3两种方法,造成显示效果不佳,因此新面板在液晶方面已不多动手脚了) ,因此灰阶响应时间的减少有赖于加压,用面板厂家(比如友达)的表述为Over Drive技术。采用Over Drive技术的液晶相对主要是针对上升时间提供了一个overshoot电压(过冲电压),而这一瞬间的过冲电压实际上是经历了一次上升和一次下降过程最终回落 到目标电压的(这里的一个一般原理是:上升时间是明显大于下降时间的,因而缩短原有上升过程的时间可以通过提供一个更高电压下的上升时间加上一小段下降时间来实现),可以看出over-shoot已经经过了一次上升/下降的转换,再加上LCD图像显示本身的一次上升/下降的转换,叠加效应就会被明显地放大,“躁点”的现象就可能出现了。6bit面板在显示原理上本身需要通过“抖动”技术来实现16.2M色彩,再与 overshoot叠加,画面显示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尤其是“静态抖动”现象可能发生——这时,没有采用灰阶技术的LCD反而会有更良好的静态表现,这充分说明,加压也不是万能的,更何况增大液晶单元盒驱动电压同时也会减小液晶的寿命呢?我们从AU那里了解到,实际上我们看到的TN 16ms、12ms以及8ms显示器的面板都是一样的,之所以存在响应时间的差异,是因为后部的驱动电路以及是否应用Overdrive技术,实际上Overdrive还远没有做到针对所有的灰阶转换进行处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数字,最后给出的Overdrive处理响应时间表上的数据实际上都是测试中表现最好的部分。我们发现,灰阶技术有利有弊,而且采用灰阶技术的LCD成本要高一些。对于8ms以上的灰阶显示器上,要做到色彩和响应时间两全其美,真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何况ms数一般也是最快响应指标,实际上多数画面上切换时间还是高于这个标称指标的,因此实话说在LCD“最大全程响应时间”迈入1ms门槛之前,液晶还是没法和CRT比,但8ms以上对苛刻的游戏玩家来说已经完全可以接受了。亮度对比度需要注意,性能以外参数要注意:很多人对液晶显示器的亮度与对比度了解并不多,认为亮度与对比度所能调整的范围越大越好,其实这也不无道理。在我们的实际应用中,所有的液晶显示器在亮度与对比度方面都能满足我们的所有需要,但仔细分析,亮对与对比度其实也是一台液晶显示器性能优劣的很好体现。所谓对比度,就是指导屏幕显示图象中最亮像素和最暗像素亮度的比值。大家需要的是更亮的白色和更纯的黑色。比如我们测量某一液晶屏幕的白色亮度为250cd/m2,同时黑色亮度为0.5 cd/m2,则通过公式黑色/白色=对比度得出该显示器的对比度为 500:1。由该指标的定义可知,如果厂商想要改进该指标,那么无疑有两种方式,改善黑色纯度或者提高白色亮度,前者显然是每一个厂商的追求(因为液晶黑色不纯是通病),而后者更容易实现。纯净的黑色能让画面更加突出,层次丰富,就是说两种液晶显示器,如果对比度相同,那么黑色表现更出色的无疑将有更棒的效果!为什么VA面板或者IPS面板效果要好于TN面板,就是因为通常来说这两种面板看起来更“黑”,对比度是否超过700:1也是辨别是否采用了VA面板的一种常见方法。而亮度指标其实太高的话并不见得就讨好,LCD已经比CRT高多了,有很多LCD在最低亮度下依然“明亮无比”,如果亮度略高,对比度调整超过50%,马上画面过曝丢失细节。在实际应用中,某些用户会发现使用液晶显示器时会比CRT更费眼,大家知道专家推荐的适合长时间阅读工作的亮度值是110cd/m2左右,传统的CRT的一般亮度为90cd/m2,现在的LCD实际亮度超过200cd/m2,所以默认情况下由于眼睛长期接触高亮度所以就更加费眼。除了亮度与对比度外,我们在选购中还应该看看液晶显示器是否具备了DVI数字接口,在实际使用中,DVI接口将会比D-SUB模拟接口的显示效果会更加出色。另外,坏点与亮点也是一直困绕用户选购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用户买回来的液晶显示器发现有坏点,再回去换时商家却不认帐,到最后倒霉的还是我们消费者。有很多的品牌显示器都提供了无亮点的保证,因此大家在选择时尽量选择一线品牌的产品,各个品牌的质保也各不相同,在购买时要仔细对比,切误急噪,否则得不偿失。(备注:引用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