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月里老天津卫这么过大年
搭配案例 作者:无奈刹那 时间:2018-06-25 13:09:00 浏览量:6340 来源:住范儿
导语: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锅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在农村过年,过的不是三两天。如童谣里唱的,过了腊八就是年,一直到正月初几拜完年,这年才算过完。差不多整整持续一个月。老话说“百节年为首”。北方农村管过春节叫过大年。当北风凛冽、雪花飘零的时候,一年一度的大年就又要如期而至了。一进腊月门儿,便有年滋味儿。于是,就有了“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顺口溜。其实,在那个贫困落后年代的农村里,过年的味道,还真的就是从杀年猪开始越发浓烈起来的。
天津意味道: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大家都有什么腊八习俗吗?
不期待,过了腊八,就准备过年了,要团年了,每天的应酬也就更多了,更累!但过年嘛,全家团圆的节日,还是很开心的!
北方过大年有什么习俗?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老北京人过年,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旧时北京的一首民谣中说:老婆老婆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腊月初八,家家熬腊八粥,传说这天为佛祖得道之日。当年释迦牟尼用钵化缘,化得五谷杂粮充饥,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腊月初八也用多种米、豆熬粥供佛。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仪式,人们在灶君神像前供上关东糖、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爷“上天”。人们如此尊重这位灶君,是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之后,人们开始准备过年。家家都要彻底清扫,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门上贴门神,门框上贴春联,门楣上挂“挂笺”,门前插芝麻秸,屋内窗上贴剪纸,墙上贴年画。除夕和初一是春节的高潮。当时的旧俗很多,既不许动剪刀,也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三十晚上,大街小巷不时传来“送‘财神爷’的来了”声音,于是家家户户都有人跑出门外,以几枚铜元请过“财神爷”,在家里面恭恭敬敬地供起来。除夕之夜,照例不睡觉,叫做“守岁”。大家围炉共坐,笑语喧阗,喜上眉梢,欢腾室内,小孩子们则在街上放鞭炮。夜半子时,合家坐到一起吃“更岁饺子”,即开始了新的一年。北京春节期间,另一番盛况就是庙会和民间组织的各种花会。旧时的北京城内及郊区,共有七百余座庙宇,春节期间,大小庙宇均向香客、游人开放。在庙内及门前设有集市,称做庙会,北京庙会以白云观、大钟寺、东岳庙等处最为著名。郊区的花会在春节期间最为活跃,几乎村村都有,花会表演的项目繁多,有高跷、旱船、太平鼓、地秧歌、幡会、狮子、小车、竹马等。有些村子还要搭上大棚,悬灯结彩,表演各种节目。喜气洋洋的气氛,五颜六色的年画,劈啪做响的鞭炮和人们暖融融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温暖。北方的习俗比南方还多,比如包饺子,而且要贴窗花,各种的花纹,寓意来年吉祥,包括一些本命年的穿戴及讲究,多不胜数。明清以来,除夕和元旦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显的差别。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有的在饺子中放糖,祈求来年生活更甜美;有的则在个别饺子中包一枚钱币,谁吃到了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发财。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中间包糖为多,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直到今天,北方过年包饺子、南方过年做汤圆的习俗仍然极为普遍。过年吃年糕、水饺、汤圆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年糕因其谐音“年高”,寓意年年高升,再加上有着多种多样的口味,特别受杭嘉湖一带市民的欢迎,市场空间很大。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是春节的传统食物。而过年吃水饺,则是受到了北方过年习俗的影响,但和面、剁馅、擀皮等复杂程序却让人望而却步,因此速冻水饺成了超市一个大卖点。北方过年的习俗或许是要讲究一些,虽然已经告别了在坑头上打哈哈的年代,但传统似乎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改良。家里的女人在这段时间总是最忙的,由其是年三十,早起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准备年货,鸡下锅,肉剁馅,鱼去鳞,虾剥皮,菜切片,面和团,一切有规有矩,轻车熟路。北方各家几乎都是“大户”,大的不在财,而是人,所以过起年来,吃饭也成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找不到那么大的桌来容纳十几口的人。于是家里的女人又要做些许的牺牲――等待第二拨的饭局。桌上大战后的战场,最终也是要落在这批“后进部队”前来打扫。而年饭总是要吃的比平时早的,因为还要给胃留点空间去塞满大年初一的第一餐――饺子。无疑,这顿美味也是要由家里的贤妻良母来主持的。这并非是男尊女卑的传统,只是成了种形式,没人会为此抱怨。除夕这天的重头戏,就是晚8点全家会掐着时间盼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可是5个小时过去了,人们便又要絮絮叨叨的数落一番,这似乎也成了惯例,总是对这样安排下的喜庆提出点意见。我倒也不保持缄默,毕竟是关了自家的大门,躲在家里的说说闲话,谈不上什么雅与俗,也不必担心有什么会走露风声的秘密。年这15天的头,也就真是重在这么一天了,大年初一的街道也只是冷清。不善于熬夜的北方人,在这天总是会感到特别疲倦。因此在聚会的过程中,卧倒的人数也会比往常多出几倍。当然这样的礼遇只属于男人与孩子们。女人还要象昨天一样,将熟悉的套路再重新演练一遍,这天也就算是过去了。大年初二,这时也冒了个尖,差不多是该休息了,而再睁眼的时候,又要换一家串门子去了
关于春节的童谣
1、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2、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3、二十七,老辈儿的给钱,父亲母亲就是再苦再累; 二十九;二十三,大家一齐迎接新年到,这红包里装的便是压岁钱; 二十五,过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清脆地走进千家万户。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买多少,孩子们便唱起了童谣,穿上新衣,冻豆腐,还可以上街去买各种各样的鞭炮; 4、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推麦谷;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坐一宿5、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 舞龙灯,踩高跷,迎财神; 大家乐淘淘,大家一起迎接新年到. 过年啦,贴花啦,满窗子,都红了. 贴个猫,贴个狗,贴个小孩打溜溜,贴个老爷贴烟头,贴个没牙老满窗走. 新年到,放鞭炮,鞭炮蹦蹦跳,新年真热闹. 新年到,哈哈笑,新年长一岁,祝我个子快长高. 过年好,过年棒,人人见了微微笑. 祝你新年身体好,一声祝福暖心房.大家齐声过年好!6、新春正月过大年, 吃点喝点解了馋, 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合子团团转, 初四吃米饭, 初五的饺子要素馅, 初六初七需吃鸡, 初八初九牛羊肉, 初十吃顿棒子粥,7、十一吃鱼, 十二吃鸭, 十三没错吃对虾, 十四大碗打卤面, 十五家家闹元宵, 打春要吃春卷炒鸡蛋。8、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合子往家转,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初六捏面团, 初七、初八炸年糕, 初九、初十白米饭, 十一、十二八宝粥, 十三、十四窜汤丸, 正月十五元霄圆。9、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10、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11、轻轨轻轨好好,火车天空跑跑,里面坐着淘淘。 淘淘去看姥姥, 姥姥房子高高,一直升入云霄。 白云快把信捎,淘淘马上就到,去向姥姥问好。12、二十三,灶王老爷上了天; 二十四,刷下对子写大字; 二十五,家家户户糊窗户; 二十六,上街去割过年肉; 二十七,全家老小都洗脚; 二十八,糕儿馍馍两笸箩; 二十九,提上壶壶灌烧酒; 年三十,供上祖宗摆上肉。13、新年到,穿新衣, 戴新帽;舞龙灯, 踩高跷,迎财神; 大家乐,乐淘淘, 大家一齐迎接新年到。14、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合子往家转,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初六捏面团, 初七、初八炸年糕, 初九、初十白米饭, 十一、十二八宝粥, 十三、十四窜汤丸, 正月十五元霄圆。15、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16、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17、老头儿要顶新毡帽,孩子们都盼望着过年,孩子们都变得很乖,所以这时候满街都是人来人往的,卖主把年糕摊在案子上,以求孩子们平安吉祥,乐淘淘,小子要炮,在古老的四合院久久荡漾,糖瓜粘、初二满街走,街上卖各种风味小吃和水果的特别多。放过了鞭炮之后,多少年来一直在北京广泛流传;大家乐。一首首一段段的童谣伴着孩子们稚嫩的童音,蒸馒头,新年到。
有一首歌谣,关于过年前后几天的,有一句是:过了腊八就是年。
在过去.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的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餐, 唏哩哗啦二十三。 二十三,祭灶爷, 灶爷高兴好话说上天! 小孩小孩你别馋, 爸妈忙把年货办。 又买糖,又买糕, 年糕发糕萝卜糕。 做香肠、腌腊肉, 凤鸡板鸭看了口水流! 小孩小孩你别馋, 三十就吃年夜饭。 切腊肉、烧黄鱼, 年年有鱼年年余。 包饺子、做火锅, 合家团圆欢乐笑呵呵!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买豆腐,二十六买斤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过了腊八就是年歌词,为什么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的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