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暴利风波事件是真的吗 贵州茅台暴利风波事件始末
选材料 作者:晓白 时间:2018-10-15 11:03:10 浏览量:5590 来源:住范儿
导语:贵州茅台暴利风波 ,买一斤高粱3.6元一斤酒卖1499元。1月30日消息,贵州茅台因为高粱价格长期低贱消息近日处于风口浪尖。28日,有信息称,2018年1瓶茅台出厂价969元,压制农民高粱7年不涨价,一斤酿造茅台酒的高粱3.6元,10亩有机高粱地收益也挣不到1瓶茅台钱。随后人民网的报道称,茅台收购有机高粱远高于市场价。2017年,东北高粱市场价为3元/公斤,普通高粱市场价为5.4元/公斤,茅台对有机高粱基地农户收购保护价为7.2元/公斤。2018年,茅台对有机高粱收购价每公斤上涨1元,达到8.2元。与高粱收购价7年不涨相对照的是,2017年12月28日,贵州茅台对外宣布2018年起平均提价18%,飞天茅台出厂价由819元/瓶上调至969元/瓶,而终端价也将由1299元上调至1499元/瓶。自2008年起,贵州茅台的销售毛利率就一直维持在90%以上。不仅如此,在茅台涨价消息的刺激下,2018年开年,贵州茅台股价便创下历史新高,逼近800元关口,市值一度突破万亿元大关。2017年,贵州茅台实现销售收入764亿元,同比增长50.5%。2018年,茅台集团定下目标,将实现含税收入900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1月29日,贵州茅台股价跌5.26%收报736.32元,总市值9249.64亿元。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贵州茅台战略管理部,电话无人接听。贵州茅台买一斤高粱3.6元 一户农民如果仅种高粱月均收入741.6元多家媒体文章称,近日,一位贵州仁怀地区种植茅台酒供应高粱的农民给茅台袁仁国、李保芳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算了这样一笔账:种植高粱的投入年年高涨,一亩高粱从种到收,至少需要12个劳动力。按每人每天120元计算,劳动力成本一亩就要1440元。每亩购买有机肥和生物制剂,大概需要300元。村里高粱亩产250公斤,按现行收购价产值约一亩1800元。扣除前面两项成本,一亩高粱一年下来农民才收入60元。就算他这样的“种植大户”,10亩地,一年也只有600元的种植收益。农民信中用戏谑的口吻称:“如果遇上天气不顺啊、虫灾什么的,真的会“倒贴黄瓜二条”啊!”相比不断上涨的种植高粱的投入与茅台酒的价格,一公斤7.2元的高粱收购价还是2011年时的价格,也就是说,7年过去了,这个收购价一直没有变动。人民网称,长期以来,茅台以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优惠条件收购有机高粱,10余万户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仁怀市、习水县、金沙县、遵义播州区的十多万农户仅种植有机高粱,户均收入8900元。中国经济网记者计算,如果一户农民仅种植高粱,月收入则仅有741.6元。茅台上调价格1499元终端价一瓶仍难买到据了解,茅台在2017年12月28日刚宣布了涨价的消息,根据公告,贵州茅台自2018年起适当上调茅台酒产品价格,平均上调幅度18%左右,此次价格调整将会对公司2018年度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近5年来,茅台正式提高飞天茅台的出厂价。依照公告推算,一瓶53度500ml飞天茅台,出厂价将由819元/瓶涨至969元/瓶。而飞天茅台酒出厂价上调后,终端指导价,即所谓的零售价红线也必然水涨船高。此前茅台制定的零售价红线是1299元/瓶。2018年1月8日晚间,飞天茅台终端零售指导价浮出水面,飞天茅台要求各地经销商严格执行53度500ml飞天茅台酒售价不超过1499元/瓶。在茅台未上调出厂价前,53度 500ml茅台酒1299元的终端价上限就已突破。尽管茅台一再压制经销商抬价、囤货行为,但收效甚微。由于市场普遍缺货严重,消费者往往在1500元以上才能买到,而价格最高时茅台酒被炒到1800元。因此,消费者想要1499元买到茅台并不容易。据道称,茅台官方建议的1499元零售价几近“形同虚设”,即便是经销商批发,成本也超过1600元,一些餐饮渠道零售价则高达2998元。有业内人士称,茅台价格飞速直上,少不了游资炒作的推波助澜。茅台毛利率连续九年超过90% 市值一度突破万亿伴随着茅台售价的上涨,茅台的股价也一飞冲天。1月15日上午,贵州茅台股价创下历史新高799.06元,逼近800元关口,市值一度突破万亿元大关。截至1月15日下午3时收盘,贵州茅台股价报收于785.37元,与前一交易日相比下跌0.39%,总市值约9865.80亿元。贵州茅台的市值一度破万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贵州前三季度的GDP(9499亿元),等于三个“中国中车”。据统计,自2008年起,贵州茅台的销售毛利率就一直维持在90%以上,可谓“暴利”。2014年至2016年,贵州茅台销售毛利率分别达到92.59%、92.23%和91.23%,截至2017年9月30日,贵州茅台销售毛利率89.93%。2018年1月11日,茅台集团召开2018年度工作会,年会数据显示,2017年茅台销售收入764亿元,同比增长50.5%,超年度计划27%。贵州茅台2017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总收入444.87亿元,同比增长61.58%;净利润199.84亿元,同比增长60.31%。伴随着业绩的高增长,2017年贵州茅台的股价迎来爆发,成为A股市场的第一高价股,占全国19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1.7%。
茅台暴利风波是怎么回事?茅台暴利风波:买一斤高粱3.6元 卖一斤酒1499元贵州茅台因为高粱价格长期低贱消息近日处于风口浪尖。28日,有信息称,2018年1瓶茅台出厂价969元,压制农民高粱7年不涨价,一斤酿造茅台酒的高粱3.6元,10亩有机高粱地收益也挣不到1瓶茅台钱。随后人民网的报道称,茅台收购有机高粱远高于市场价。2017年,东北高粱市场价为3元/公斤,普通高粱市场价为5.4元/公斤,茅台对有机高粱基地农户收购保护价为7.2元/公斤。2018年,茅台对有机高粱收购价每公斤上涨1元,达到8.2元。与高粱收购价7年不涨相对照的是,2017年12月28日,贵州茅台对外宣布2018年起平均提价18%,飞天茅台出厂价由819元/瓶上调至969元/瓶,而终端价也将由1299元上调至1499元/瓶。自2008年起,贵州茅台的销售毛利率就一直维持在90%以上。不仅如此,在茅台涨价消息的刺激下,2018年开年,贵州茅台股价便创下历史新高,逼近800元关口,市值一度突破万亿元大关。2017年,贵州茅台实现销售收入764亿元,同比增长50.5%。2018年,茅台集团定下目标,将实现含税收入900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1月29日,贵州茅台股价跌5.26%收报736.32元,总市值9249.64亿元。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贵州茅台战略管理部,电话无人接听。贵州茅台买一斤高粱3.6元 一户农民如果仅种高粱月均收入741.6元多家网站援引自媒体《消费日曝》文章称,近日,一位贵州仁怀地区种植茅台酒供应高粱的农民给茅台袁仁国、李保芳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算了这样一笔账:种植高粱的投入年年高涨,一亩高粱从种到收,至少需要12个劳动力。按每人每天120元计算,劳动力成本一亩就要1440元。每亩购买有机肥和生物制剂,大概需要300元。村里高粱亩产250公斤,按现行收购价产值约一亩1800元。扣除前面两项成本,一亩高粱一年下来农民才收入60元。就算他这样的“种植大户”,10亩地,一年也只有600元的种植收益。农民信中用戏谑的口吻称:“如果遇上天气不顺啊、虫灾什么的,真的会“倒贴黄瓜二条”啊!”相比不断上涨的种植高粱的投入与茅台酒的价格,一公斤7.2元的高粱收购价还是2011年时的价格,也就是说,7年过去了,这个收购价一直没有变动。人民网称,长期以来,茅台以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优惠条件收购有机高粱,10余万户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仁怀市、习水县、金沙县、遵义播州区的十多万农户仅种植有机高粱,户均收入8900元。中国经济网记者计算,如果一户农民仅种植高粱,月收入则仅有741.6元。茅台上调价格1499元 终端价一瓶仍难买到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茅台在2017年12月28日刚宣布了涨价的消息,根据公告,贵州茅台自2018年起适当上调茅台酒产品价格,平均上调幅度18%左右,此次价格调整将会对公司2018年度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近5年来,茅台正式提高飞天茅台的出厂价。依照公告推算,一瓶53度500ml飞天茅台,出厂价将由819元/瓶涨至969元/瓶。而飞天茅台酒出厂价上调后,终端指导价,即所谓的零售价红线也必然水涨船高。此前茅台制定的零售价红线是1299元/瓶。2018年1月8日晚间,飞天茅台终端零售指导价浮出水面,飞天茅台要求各地经销商严格执行53度500ml飞天茅台酒售价不超过1499元/瓶。在茅台未上调出厂价前,53 度500ml茅台酒1299元的终端价上限就已突破。尽管茅台一再压制经销商抬价、囤货行为,但收效甚微。由于市场普遍缺货严重,消费者往往在1500元以上才能买到,而价格最高时茅台酒被炒到1800元。因此,消费者想要1499元买到茅台并不容易。重庆商报报道称,茅台官方建议的1499元零售价几近“形同虚设”,即便是经销商批发,成本也超过1600元,一些餐饮渠道零售价则高达2998元。有业内人士称,茅台价格飞速直上,少不了游资炒作的推波助澜。茅台毛利率连续九年超过90% 市值一度突破万亿伴随着茅台售价的上涨,茅台的股价也一飞冲天。1月15日上午,贵州茅台股价创下历史新高799.06元,逼近800元关口,市值一度突破万亿元大关。截至1月15日下午3时收盘,贵州茅台股价报收于785.37元,与前一交易日相比下跌0.39%,总市值约9865.80亿元。贵州茅台的市值一度破万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贵州前三季度的GDP(9499亿元),等于三个“中国中车”。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自2008年起,贵州茅台的销售毛利率就一直维持在90%以上,可谓“暴利”。2014年至2016年,贵州茅台销售毛利率分别达到92.59%、92.23%和91.23%,截至2017年9月30日,贵州茅台销售毛利率89.93%。2018年1月11日,茅台集团召开2018年度工作会,年会数据显示,2017年茅台销售收入764亿元,同比增长50.5%,超年度计划27%。贵州茅台2017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总收入444.87亿元,同比增长61.58%;净利润199.84亿元,同比增长60.31%。伴随着业绩的高增长,2017年贵州茅台的股价迎来爆发,成为A股市场的第一高价股,占全国19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1.7%。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称,基于形势判断,茅台提出2018年发展目标是实现含税收入900亿元;与此同时实现工业增加值780亿元左右;白酒产量、销量均达到12万吨以上;上交税金300亿元;股份公司以外其他公司收入在集团占比10%左右。
如何看待贵州茅台暴利这个现象?
贫富差距大,富裕的人不差钱,多少钱就是一个数字,贫穷的,便宜一半也不会购买。这是市场营销的一个手段。最终就是实现企业盈利,社会效益提高,品牌价值上升。一个产品品牌与价值随着价值上涨而提高,最终进化成国际品牌。
茅台副总经理是怎么回应“假茅台卖断货”问题的?
假茅台卖断货? 贵州茅台副总经理: 能山寨不如去创新。2017年至今,贵州茅台股价飙升至“现象级”神股,又遭遇“假茅台春节卖断货”的风波。3月7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德芹接受记者独家专访,回应打假、维护知识产权、企业创新等热点话题。他呼吁,全社会尊重和维护知识创新,从立法和执法角度加大打击造假售假行为,“像打击假人民币、酒驾一样打击造假行为”。谈打假 受伤害最大的是消费者茅台当前面临的假货冲击、侵权干扰多吗?张德芹:茅台是民族品牌、知名度比较大,受到大家关注也比较大。但目前不仅是茅台,许多产业、品牌都受到假冒、侵权的干扰。造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张德芹:如果是一个正规的大企业,原则上不会造假,他们珍惜自己的品牌。造假的往往是小作坊或者个体行为。造假者躲在暗处牟取暴利,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对企业来说,需要不停地升级防伪系统,带来了人力物力上的浪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你的防伪技术刚出来的时候,无论你做芯片的时候花多少代价,仿冒的很快就会出来,且成本很低。此外,假货到达消费者手中,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比如前几年发生过假酒致人死亡、山寨手机自己起火爆炸的事件。作为生产厂家,固然品牌声誉受损,但假冒、侵权的行为最终伤害的还是广大消费者。所以,企业考虑的不是怕假酒抢占市场,更多的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假货对消费者造成伤害怎么办。企业打假面临着哪些难题?张德芹:企业自身打假有很多局限性,自身没有行政手段,找到之后只能报给政府相关部门。有时候还会碰到相对区域性的保护。企业自身打假能做的事有限,耗费资源多,收益却很小,更多的需要靠立法、靠政府,希望政府有长远的、全局的考虑。我们对待造假行为应该像打击假人民币、打击酒驾一样,不要局限于3·15,应该天天都是打假日。谈创新 有能力山寨还不如去创新您在会上呼吁尊重创新成果保护知识产权,有哪些建议?张德芹:总理的报告提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我希望人大和政府加强对个人和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是加强立法,二是加强打击处分力度,三是希望媒体呼吁全社会尊重和维护创新成果。近几年一直有种声音说“山寨也是创新”,您怎么看?张德芹:有山寨的能力还不如去创新,去做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目前,我们处在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阶段,保护知识产权作为其中的重要构体,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位创新者的劳动成果。造假、侵权让创新者的劳动成果得不到尊重,创新的积极性就会受挫。茅台如何引领酒业向互联网经济融合?张德芹:茅台有自己的电商,在电商平台上都正进行深度融合。互联网电商是一个工具,说穿了就是解决商品到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而且是特定的一部分消费者。比如年轻人比较忙,通过电商要方便一些,而一些人仍然需要传统渠道。只要是有利于消费者的模式,我们就用。与互联网结合,也是尊重消费者的一种表现,更方便地服务消费者。
贵州茅台总经理怎么出事呀? 什么时候出事呀? 谢谢
高端定制假茅台是怎么回事?
2016年10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成为127个小镇之一。这个头戴多个“炫目”标签的小镇,大小酒厂数以百计,部分酒厂却利用高仿茅台酒包装,将自己的低端酱酒(酱香型白酒),制造成假茅台牟取暴利。一瓶假“飞天茅台”,利润在千元以上,销售则遍布全国。对于假茅台盛行的情况,今年3·15期间,贵州茅台集团发布公告公示称,只有“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贵州茅台酒才能称之为茅台酒,另外,市场常见的“茅台内供酒”“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服务局专用酒”“部队特供酒”等均属假冒侵权产品。“这里是白酒供应一条街”,茅台镇摩的司机喜欢向外地人介绍茅台镇的酱酒经营现状。进入茅台镇,路过国酒门,小镇的街道由上至下,绵延近两公里。数百家酱酒销售门店紧挨着。“茅台”、“酱香”二词成为当地的酒文化特色标签。造假者横行,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法治原则,一旦茅台对应的权力象征符号被剔除了,再来亡羊补牢就为时已晚。去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以生产茅台酒闻名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成为127个小镇之一。然而,调查发现,很多商家生产低端酱酒(酱香型白酒),以次充好;其衍生出的“高仿酒”一条街承担着当地造假售假的关键环节。提及茅台酒,人们首先想到的,除了其“高档”形象,恐怕就是“市场上到底有多少真茅台”之问。新京报记者来自“造假一线”的探访,让人对这个疑问有了更直观的认识。2011年9月,贵州省商务厅副调研员陈有泰曾对外披露:“茅台酒厂的年产量约为2万吨,而2010年全国茅台酒消费量高达20万吨,市场上90%的茅台都是假酒。” 后来茅台方面虽然对此有辟谣,但这一说法却与不断冒出的“假茅台”事件互为呼应。为何“假茅台”制售能在当地发展成一条专门的街道,却为何未得到彻底整治。而且,当地假茅台的制售,不只是在酒水方面,从名字到包装甚至到防伪鉴定,都有着较为成熟的造假途径与套路,甚至“可以通过关系,花钱购得”,这更增加了市场的辨别难度,让假茅台畅行无阻。就此来看,假茅台之所以在当地形成一条制售产业链,归根结底是建立在一种畸形的非正当市场形态之上的。造假者首先违背市场经济的法治原则,无所不用其极,制造出难以分辨的高仿酒,售往外地。从报道来看,这些年当地也不是不对造假者予以打击,而是,屡打不尽。问题在于,当地真的就没有办法吗?在高仿酒泛滥的情形之下,全国的消费者可能都会怀疑当地政府的打击力度与诚意。白酒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为这种真假难辨的“品牌”买单的不只是被蒙骗的消费者,恐怕还有真的茅台酒厂。而走不出制假售假阴影的茅台镇,恐怕也难以真正诠释自己的特色。不及早对这种畸形市场生态“下手”,等待茅台镇和茅台酒厂的恐怕只能是更多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