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家居企业经营宗旨及产品
装饰配饰 作者:yuhefeng 时间:2019-01-10 19:04:25 浏览量:6265 来源:住范儿
导语:宜家商业理念是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设计精美的家居用品通常是为能够买得起它们的少数人提供的。从一开始,宜家走的就是另一条道路。我们决定站在大众的一边。这意味着响应全世界人民对家居用品的需要:有着各种不同的需要、品位、梦想、渴望和收入的人们的需要;希望改善他们的家庭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的人们的需要。生产精美的家具并不难:只要花钱和让顾客付钱,即可办到。以低价格生产美观、结实耐用的家具就不那么简单了——这需要另辟蹊径。这是关于找到简单的解决方案和在各种方法上节约的问题。 宜家产品系列在几个方面可谓种类繁多。首先,宜家产品系列在功能上种类繁多:从植物和客厅家居用品,到玩具和整个厨房,你可以找到布置你的家所需要的一切。其次,宜家产品系列在风格上种类繁多。浪漫主义者会与简约主义者一样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最后,互为和谐的产品系列在功能和风格上同时和始终可谓种类繁多。无论你喜爱哪一种风格,都有为所有的人提供的东西。以高价格制造优质产品,或者,以低价格制造劣质产品,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以低价格制造好产品,你必须找到既节约成本又富有创新的方法。因此,在宜家,我们做事的方式有些与众不同。 瑞典设计方法也是宜家产品系列的基础。迄今为止,宜家产品系列都是在瑞典开发出来的。通过对颜色和材料的选择,宜家产品系列虽然不是最流行的,但却是实用,仍不失美观的,是以人为本和儿童友好型产品,代表着清新、健康的瑞典生活方式。这些方法与宜家在瑞典南部斯莫兰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联,在那里,人们以勤劳、生活节俭和将他们所拥有的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而著称。IKEA发展稳健而迅速,在60年的时间里,发展到在全球共有180家连锁商店,分布在43个国家,雇佣员工7万多名。2003财年度IKEA获取了110亿欧元的销售收入和11亿欧元的净利润,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
“宜家”家具的创始人是谁?宜家(IKEA)是名字是怎么来的?它的经营宗旨是什么?“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 财富档案 世界最大的家具零售公司“宜家”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是瑞士第三富豪,2002年英国《泰晤士报》全球富豪榜第17位,资产95亿英镑,创造奇迹的英格瓦·坎普 拉德的商业哲学和宜家鲜明的商业文化是欧洲管理学界钟爱的课题,也是哈佛商学院经典的核心范例。 企业类型 家具业。 成长记录 2001年4月19日,一位74岁的瑞典老人来到北京。他坐的是经济舱,看上去精力充沛,背着一个毫不起眼的布口袋,走得很快,没有任何人陪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人就是创立了宜家的亿万富翁──英格瓦·坎普拉德。这位已经退休的瑞典首富最喜欢独自一人在全世界的宜家家居店里转来转去,此次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 遥想1999年1月13日,北京“宜家”开张时盛况空前。人们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离宜家一站多远的街边,停满了桑塔纳和富康,惊奇的顾客拥挤在每一件商品前啧啧称赞,小心地斟酌着该如何花出手中的人民币。”在两个星期内,热情的北京人把宜家货架上的商品抢购一空,有人在7天里去了6次。有外刊称,这是“北京中产阶层”的一次集体出动。可以说,它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直到今天,宜家依然是许多年轻人、中年人首选家具的地方。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只在中国发生,事实上,在坎普拉德的努力下,今天的宜家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家具零售公司了。 5岁的小商人 1926年,英格瓦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南部一个叫艾姆赫特的小村落。他祖上是德国人,后来移民瑞典。他的祖父是个农场主,因经营不善而开枪自杀。父亲也不怎么会经营。但英格瓦从小就有做生意的天份。 5岁那年,英格瓦曾代人卖掉一批火柴,赚了少量的钱。好长一段时间里,他骑着自行车向邻居销售火柴。他发现从斯德哥尔摩批量购买火柴可以拿到很便宜的价格,然后再以很低的价格进行零售,从中仍能赚到不小的利润。 后来,他的生意范围不断扩大,他卖过圣诞卡,他还骑着自行车到处兜售自己抓来的鱼。11岁那年,他做成了一笔大买卖,他卖掉了一批花种。他把赚来的钱买了赛车和打字机,那以后,他简直是迷上了销售这个行当。他曾用父亲给的钱和银行汇票去进货,卖掉500枝巴黎钢笔。他上高中时,
床底下放了一个纸箱,里面塞满了他的“货物”:皮带、皮夹子、手表、钢笔…… 1943年,英格瓦已经17岁了,父亲对儿子十分了解,决定送给他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就是帮助他创建自己的公司。就这样,宜家(IKEA)诞生了,“I”代表英格瓦,“K”代表坎普拉德,“E”代表艾姆赫特,“A”是自己所在村庄的名字——阿根纳瑞德。 宜家起初销售钢笔、皮夹子、画框、装饰性桌布、手表、珠宝以及尼龙袜等。只要英格瓦能够想到的低价格产品,他就去经营。对这个17岁孩子开的公司,谁都没有在意,只是把它当成了孩子的一个玩意,但是让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后来的宜家竟成了全球知名企业。 虽然公司成立了,但英格瓦在实践中意识到自己经验的缺乏,他决心去商学院上学,进一步深造,他从此懂得:要成为一个出色的生意人,首先必须用最简捷也最廉价的办法把商品送到顾客手里。这成为他最基本的营销观念。直到今天,坎普拉德还有一个令他太太深感厌倦的习惯。“我已经习惯了在对方就要起身离开之际问一句:能否再便宜一点?” 读书的英格瓦也没闲着。他到学院图书馆看登着进出口广告的商业报纸,选定了一个对像,就用蹩脚的英语给那个外国制造商写信。结果,他成了那种钢笔的瑞典总代理。为了实现他当初简捷廉价的想法,他决定直接进口,因为这样才能可获得最低价位。 但这些对于英格瓦而言都只是牛刀小试,他想做的是更大的事业,这一次,英格瓦把眼光投向了家具行业。因为在当时的瑞典,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农村人口迅速减少,城市却在不断增多和扩大,并向郊区辐射发展。年轻人迫切需要找地方住下来,人们需要尽可能便宜地
装修新房子。当时,瑞典政府对人们使用家具提出的建议是:既要方便生活,又要有利于健康。英格瓦的“宜家”可谓是应运而生。 简约家居文化的革命 1948年,英格瓦登出了第一条家具商品的广告。这条广告大力宣传的是一种没有扶手的护理椅,以及一种咖啡桌。他为
椅子取名为“露丝”。英格瓦觉得要让顾客记下每件商品的序号实在太麻烦,从此,给每件家具取名就成了宜家的传统。 广告反响强烈,这两件投石问路性质的家具卖出去不少。于是英格瓦开始向老顾客印发一种叫“宜家通讯”的小册子,并在上面增添新商品的宣传,如
沙发床和枝形玻璃吊灯等。人们向他索要表格,他盯着工厂准时交货。一切进展顺利。但这只是起步和尝试的阶段。这时候的宜家公司只有他一个人……虽然他的家人都是他的帮手。
宜家的品牌理念
为了给员工强调与顾客结盟的民主理念,1976年,坎普拉德写下了《一个家具商的信仰》,由此成为宜家圣经.他一再重申:为大多数人创造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包含着打破地位和传统的局限而成为更自由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与众不同。即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宜家加大向全球发展的步伐时,它也力求保持自己原汁原味的企业文化。坎普拉德直接表示:宜家向来坚持自己的重要传统,因为这不是瑞典文化,而是公司文化。否则,其他国家的员工就感受不到自己属于宜家。除了把简洁、美观而价格合理的产品带到全球市场,宜家也把北欧式的平等自由精神传播到各地。对年轻人而言,相对于产品的实用,宜家这种精神力量更具杀伤力,谁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大趋势:人人都渴望成为主角和支配者。在品牌策略上,宜家也是反其道而行之。2005年9月,《商业周刊》和Interbrand公司联合推出的全球最佳品牌榜上,宜家排名42位,品牌价值为78.17亿美元,而在此之前连续三年,宜家一直位居全球最佳品牌的前50名。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宜家极少投资于广告。事实上,宜家品牌的真正核心是让顾客成为品牌传播者,而非硬性的广告宣传。就像英国一家媒体评价宜家的评语:它不仅仅是一个店,它是一个宗教;它不是在卖家具,它在为你搭起一个梦想。宜家深谙口碑传播之道,并进行着看似原始、笨拙,实则高效、完美的运作。宜家就是这种品牌宗教的教会,分布于全球的223个宜家商场就是散布在各处的教堂,宜家的员工就是这种品牌宗教的神职人员,在经过系统的培训和价值熏陶后,他们把一套生活态度、价值格调传达给教民,那些每年3亿多进入宜家的顾客。为了让更多的顾客成为宜家的品牌布道者,宜家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销售梦想而不是产品。为了做到这一点,宜家不仅提供广泛、设计精美、实用、低价的产品,而且也把产品跟公益事业进行联姻。宜家集团开始有计划地参与环保事宜,涉及的方面包括:材料和产品、森林、供货商、运输、商场环境等。宜家则是率先通过森林认证,这是国际上流行的生态环保认证,包括森林经营认证和产销监管链审核。宜家甚至表示不会无视童工、种族歧视等社会现象和使用来自原始天然森林的非法木材的问题一直以来,宜家赖以传播品牌的主力就是宜家目录册,不少人把它比喻为印刷数比《圣经》还多的册子,事实上,它的传播功效堪比《圣经》。这份诞生于1951年的小册子,带有明显的邮购特色。但坎普拉德逐渐把它改造成了新生活的布道手册,这些目录上不仅仅列出产品的照片和价格,而且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从功能性、美观性等方面综合表现宜家产品的特点,顾客可以从中发现家居派布置的灵感和实用的解决方案。2005年宜家目录册共发行1.6亿册,使用25种语言,有52个版本。宜家还有一个独特的策略,采用一体化品牌模式的品牌,即拥有品牌、设计及销售渠道。在产品品牌上,宜家把公司的2万多种产品,分为三大系列:宜家办公、家庭储物、儿童宜家。在宜家品牌的强势支撑下,2万多种产品均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从Sandomon(桑德蒙)沙发到Expedit(埃克佩迪)书柜;从Faktum(法克图)橱柜到Moment(莫门特)餐桌;小到价值一元的香槟杯Julen(尤伦)。
中国宜家是什么企业
宜家家居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是一间跨国性的私有居家用品零售企业。贩售平整式包装的家具、配件、浴室和厨房用品等商品。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 中文的“宜家”除了是取IKEA的谐音以外,也引用了成语中“宜室宜家”的典故,来表示带给家庭和谐美满的生活。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家具零售企业。大部分的门市位于欧洲,其他的则位于美国、加拿大、亚洲和澳大利亚。
宜家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宜家成功的商业模式,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成本化管理。宜家经营的宗旨就是一切为客户着想,为客户尽可能地创造价值,包括如何省钱,省时间,方便,实用却又呈现高档。首先宜家家居的市场定位就是城市的白领阶层,房子不是很大,收入不是很高,但需要一个温馨的家。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既有价格上竞争力,宜家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制造和经营成本,比如集中设计,全球采购,当地委托加工以减少物流成本,商城选址一般位于城市效区有较大的停车场,且采用仑储式装修,讲究清洁,干净,有条不絮而又不奢侈。通过信息化而减少人力成本,通过专业化而让物流及售后服务外包。加上全球性的规模化供应,这样成本一下来,产品就有价格上的优势。2、标准化管理。传统上的家私很多要定做,因为房子大小不一,客厅、厨房、睡房也有不同尺寸,但是宜家的家私尽量采用标准化,特别是很多柜子,书架,甚至睡床都是采用组合式,而且也提供很多款式让客户挑选,标准化产品便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不仅产品标准化,宜家的服务、经营模式、对外形象等等也是标准经,你一走进宜家商城,每个地方都分成二层,你就必须顺着箭头指引的方向,先逛楼上一层的家私,把所有的东西都看一遍,然后再到楼下把所有的家居用品看一遍,最后再到仑库区,把你要的标准化家私装上推车,到前台结帐,人流一直是一个方向,客户不会混乱,也不会忘记购买哪一件东西,这就是标准化的经营模式。3、信息化管理。宜家采用的是类似于超市的自助式服务管理,每一件产品都有电脑编号,小件东西顺手拿放在推车上,大件家私可以把电脑编号抄下来,再到仓库区提取。成千上万件商品都通过ERP系统管理,大大减少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方便了客户,这样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便于结算,便于统计库存,便于及时调配,也减少出差错的可能性。数据库的使用还便于对客户消费趋向的统计和市场的分析,以及对客户资料的保存和以后定向的推广和跟踪服务。4、人性化管理。宜家产品的设计和服务都非常人性化。家居用品本身就是非常人性化的东西,不仅体现在大件的家私上,连很小的东西,家装内衣内裤的挂袋,到装各类食品的塑料小盒,还有各种各样的台灯和落地灯,各种装饰干花等等,处处体现在细微之处的人性化设计。在服务方面,它还有配备自助餐厅、休息室,使客户一走进商城,就可以消费一个上午甚至一整天时间而不感到无聊和疲倦。还有就是实行购货之后两周内,无条件退货的政策,使客户放心,完全照顾客户的利益。5、环保化管理。环保化理念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家私和家居用品使用上。提倡节约,提倡环保是一种公民责任,商家责任。宜家很多产品都体现环保概念,包括节约用材,循环使用,多功能和多用途。材料也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同时使用的油漆也都是环保用漆。与国内很多的家私城相比,你会感觉到产品明亮、实用、可靠。
宜家家居的经营理念对我国家居超市经营的启示。
个人认为,瑞士人在制作家具方面,强调环保,同是也体现人文,他们对大自然的保护和模仿应该是中国人学习的主要方面。比如一些家居材质选择木浆类,一些硬件性的家居选择壁装式,即达到节约空间,又节省材质,大部分家居采用组装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因为不少家具组件可以随意搭配,好比儿童的组合玩具,既丰富了想象力又 塑造了新型的抽象思维。我国过去传统的家具制作思路大部分都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下,原材料要么过度泛滥,要么过度紧缺,人们的思路停留在家具的大和耐用上,材料间磨合的辅助材料则是皮实观念等等。现在已经是高度融合的市场经济、产品经济,人们追求的生活观念远远不是耐用,而是美观经济实惠,要体现主人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位。简单先写这些吧,希望对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