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砖市场发展情况
装修攻略 作者:xl_097 时间:2022-01-21 14:53:25 浏览量:6005 来源:住范儿
导语:国内瓷砖市场竞争状况
由于国内房地产业近几年17173的空前发展,紧紧围绕着房产伴生的建筑墙、地瓷砖市场需求巨大,目前市场上有近3000家本土企业生产的建筑墙、地瓷砖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竞争趋于白热化。
·2009-2012年中国瓷砖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更多相关研究报告>>
和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建筑瓷砖市场品牌林立,市场集中度极低,没有一个品牌的绝对市场份额超过5%,这和家电、汽车、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领导品牌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建材行业整体营销水平偏低,企业普遍缺乏经济规模,缺少能引领左右市场的强势企业与领导品牌。也表明建筑陶瓷市场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市场的变数还很大。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如东鹏、诺贝尔、马可波罗、金舵、蒙娜丽莎等国产名牌产品。同时,部分意大利、西班牙进口瓷砖品牌,如:蜜蜂、蜘蛛、雅素丽、范思哲、埃米等,垂涎中国市场的巨大蛋糕,以三高(高品质、高品位、高价格)定位(尤其是处于顶级的范思哲),纷纷进入中国高端市场。国内瓷砖市场形成了高、中、低三个档次的市场格局。
一方面,意大利、西班牙进口瓷砖品牌,如:蜜蜂、蜘蛛、雅素丽、范思哲、埃米等占据高价位、高利润的高端市场,他们在努力坚守高端市场的同时,也开始开拓中端市场。
另一方面,东鹏、诺贝尔、马可波罗、金舵、斯米克、蒙娜丽莎等等国产品牌,在国内中档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同时,东鹏、诺贝尔、马可波罗等积极开发高端产品,冲击高端市场,挑战进口洋品牌。
此外,还有近三千家的小企业,利用价格优势抢占低端市场。
营销策略
高档瓷砖消费者的特殊性决定了整合营销理论在高档瓷砖营销中的主导地位,高档瓷砖要在产品品质和创新上充分体现顾客的需求,强调满足顾客需求的成本甚于商品价格本身,给目标顾客带来方便是高档瓷砖营销渠道建立的指针,而与顾客有效沟通才能达到促销的最佳效果。
1、产品策略
产品是整个营销的基础,也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品牌最直接的感受。既然a品牌定位于高端市场,那其产品应该:品质卓越、产品设计领引潮流、个性独特。
(1)产品的包装
产品包装关系到产品的档次。在包装设计方案方面,在考虑成本的同时,更要体现出我们产品的高品质、高品位的内涵来。
(2)产品线策略
可以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不同的产品细分,考虑设计不同的系列的产品。产品的个性化、差别化和系列化,是引导顾客,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第一类,形象产品:占位;第二类,利润产品:占利;第三类,销量产品:占量;第四类,促销产品:阻击竞争对手的防御性产品。
(3)产品的名称
尽管瓷砖的购买形态偏重于理性,但高档瓷砖的使用情景却是极感性的。所以必需为产品命并使其名称符合领引潮流、高品位、艺术化、品质卓越、尊贵、价值感的国际化品牌内涵。
2、价格策略
(1)价格定位:高
(2)定价策略
针对形象产品和利润产品采用快速撇脂法策略定价,针对销量产品和促销产品采用竞争对手定价法策略定价。
(3)价格体系
制定全国统一区域总经销价、分销价、终端零售价、首次工程报价和实际工程报价,每一个级别都有价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
http://www.ocn.com.cn/free/200802/jiancaiyejin057.htm太多了具体看这里
国内瓷砖的发展趋势中国建陶发展至今,已坐拥世界三分之二产量,抛光砖更是完胜所有对手,个中缘由,除了中国制式树立的成本优势,更重要是得益于国内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工艺技术的持续创新。经过近三十年的飞速发展,中国建陶行业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仅以技术原创为例,就包括集微晶与陶瓷材料之长于一身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带来抛光砖布料装饰方法革命的“反打微粉技术”、改写瓷砖不通透历史的“半透明材料”、化缺陷为装饰创意的“仿洞石抛光砖”、可净化环境的“负离子釉面砖”、堪称绿色建筑材料典范的“晶立方轻质陶瓷”以及从根本上解决了抛光砖产品防污的“纳米防污技术”等等。
目前,瓷砖产品的总体发展趋向于三个模糊。一是产品类别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多种装饰方法及工艺技术的交叉并用颠覆了抛光砖、瓷片、亚光砖等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分类,譬如抛晶砖,就是同时结合了微晶玻璃的工艺和亚光砖的装饰方法,而抛釉砖更是同时结合了抛光、釉面、亚光三类产品的特点,是典型的“跨界”产品。二是产品规格的界限也渐趋模糊:随着超大规格薄砖、薄板产品的流行以及切割等冷加工技术的普遍使用,除传统规格的300×600、600×600、800×800等尺寸外,在实际应用中,经过切割加工的新规格乃至不规则几何形状的产品将越来越多。三是墙地砖的概念也趋于模糊:随着整体空间的设计理念盛行,从抛光砖上墙到釉面砖下地,从亚光砖的墙地通吃到配套产品的穿针引线,一体化应用已蔚然成风,而混搭和跨界综合应用也将成为未来空间设计的主调。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而制造业的基础是工业技术。当前,全球建陶格局潜流汹涌,金融危机与能源危机导引经济变局。在低碳经济备受关注、消费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思索,中国建陶技术和产品是循着惯性偶有亮点地发展下去还是改弦易辙?我们还需要重新想象,中国建陶能否在这变局中催生更多的产品创新、环保突破和科技革命,从而开始把握全球建陶技术与标准的某些话语权?
畅想未来的瓷砖技术,环境友好、功能创新与材料复合型无疑是最有作为的发展方向。
首先,未来瓷砖的技术价值观必然总体趋向与环境的友好,并承担更多对环境的责任。譬如:亲水瓷砖,在室内湿度大时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当室内干燥时再逐步释放出来,起到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憎水瓷砖,在减轻外墙承重的同时还具有自洁功能;组装瓷砖,在瓷砖上设计卡榫结构,改变现行的
水泥沙浆铺贴方法,使之易于安装与拆卸,实现瓷砖的可重复利用,这样不仅能节约大量的资源、能源,又可为消费者对瓷砖流行的追逐提供极大便利……在本质意义上,开发环境友好型瓷砖不仅仅是低碳经济时代赋予的一份责任,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发展机会,甚至是一次执掌全球建陶环保技术权柄的契机。
其次,未来瓷砖将通过多种技术的交叉融合体现功能化创新,使瓷砖从简单的表面饰材升格为新型多功能材料。譬如:光致变瓷砖,在不同光线照射下产生如荧光、变色等效果以丰富其装饰手段,也可储蓄光能,在暗处发光作为安全标识使用;热致变瓷砖,可在室内温度变化时变色,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恒温瓷砖,通过改变瓷砖内部结构或敷设电热、水热等装置等方式,使瓷砖具备调节温度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卧室、卫生间等场所;压电瓷砖,在瓷砖上施加压力时可产生电流,将其用于室内地面,利用人走动的压力产生电荷并蓄积,为建筑物照明提供能量……
值得关注的还有,在材料技术上,随着纳米技术、粉末喷涂技术以及光固化、热固化技术与陶瓷的结合,将出现集有机、无机等多种材料特性于一身的新型复合瓷砖。这些,都将成为未来瓷砖家族的新成员,并为未来的瓷砖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魅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各国产业争雄不可或缺的利器,建陶传统强国意大利、西班牙在中国建陶业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下,仍能稳执牛耳并垄断话语权,依仗的正是其强大的技术竞争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未来建陶产业的全球博弈中,中国陶企尤其需要高瞻远瞩,把握未来瓷砖的技术走向与产品趋势,锐意进取,持续创新,才能真正颠覆世界建陶的传统格局,使中国成为世界建陶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睿隆装饰 www.ruilonggc.com
现代我国的瓷砖销售情况
单品牌,诺贝尔销售第一:厂家,新中源集团第一(新中源有好几个品牌)。
现在陶瓷业还有多少发展潜力。。
中国陶瓷业发展到今天,从数量和规模上看,已居世界第一。然而,中国陶瓷大而不强,从出口量、品牌、质量等方面来看,我国充其量只能算个二流国家。要提高中国陶瓷业在世界的地位,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关键是要大力推进战略重组、调整组织结构,提高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和生产集中度,同时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和升级,培养国际知名品牌,努力扩大出口。 发展集约规模经营 集团化、规模化是现代企业的基本形势。在国际竞争的汪洋大海中,只有大舰队才能真正打出去。我国陶瓷行业大多数企业属于一般性的中低档产品结构、劳动密集型的技术结构和小而全的组织结构,同时又存在各自为政、竞争无序的问题,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较差。 近几年,我国陶瓷行业在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开始转向规模经营,但还没有形成绝对的规模优势。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国内企业要根据市场定位,明确竞争策略、找准优势,把提高竞争能力与避免重复建设、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结合起来,打破原有的组织形式和区域界限,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有意识地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优胜劣汰培育大的企业集团,实现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名牌产品和优秀经营能手集中,彻底改变陶瓷行业存在的“小而全、小而散”的弊端,优势企业要增强扩张意识,敢于以产权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龙头,网罗、兼并吸收企业,不断壮大自己。劣势企业要解放思想、选准位置、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努力使自己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推进技术进步与创新 技术进步与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能否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是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我国陶瓷行业与国外同行业竞争的劣势就在于科技含量不够。近几年,国内陶瓷行业虽然通过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已经掌握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及成套设备的核心技术,主要产品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愈来愈缩短,但大多数企业工艺技术仍然比较落后,由此造成了企业资源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跑冒滴漏现象十分普遍,亟待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发展优势产品。因此,国内陶瓷企业要不断瞄准高科技、高起点、高标准去构建科技发展战略。 培育知名品牌 国内不少陶瓷企业品牌意识尚未树立起来,特别是缺少创国际驰名商标的志气。面对加入WTO后直接面对全球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企业应当有紧迫的商标意识,走名牌发展之路,从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产品品质、产品推广、职工素质、文化建设等方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精心打造知名品牌,力争创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及产品。 实施循环经济 世界陶瓷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以节能化、资源化、环境保护为中心,实现清洁生产和高效集约化生产,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强陶瓷生态化技术研究与开发,逐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再循环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最大限度地节能利废,达到与生态环境完全相容、和谐共存。国内企业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提高资源利用为核心,以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资源、环境、产业、企业、技术的优化重组和合理配置,努力打造陶瓷资源节约型产业群、产业链,走出一条创新出强、速度快、效益好、后劲足、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积极扩大出口 中国陶瓷市场是买方市场,是供大于求的市场,如果仅在这样的市场上来竞争,生存空间就会受到限制。而且中国加入WTO后,陶瓷工业也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不可能仍在一个地区的框架内建立一个完善的具有竞争力的陶瓷工业,只有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国际国内市场一起抓,才能赢得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国内陶瓷企业要树立紧迫感,加强研究外经贸管理,积极实施“走出去,开放型”战略,参与全球竞争,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企业药进一步扩大国际合资合作,加大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和发展系列产品的力度,走出一条与跨国公司在竞争与合作中生存的路子。再一方面,企业要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努力学习现代信息化时代的营销方式,掌握新型的营销手段,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销售服务体系,积极培养国际贸易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积极扩大出口,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实现出口大国的目标,通过出口,使我国陶瓷工业在世界占有应有的席位。
地板砖的发展历史???
瓷砖的发展史 历史背景 瓷砖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当时,埃及人已开始用瓷砖来装饰各种类型的房屋。人们将粘土砖在阳光下晒干或者通过烘焙的方法将其烘干,然后用从铜中提取出的蓝釉进行上色。 公元前4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发现了瓷砖,这种瓷砖以蓝色和白色的条纹达到装饰的目的,后来出现了更多种的式样和颜色。 古代砖窑遗址 中国是陶瓷艺术的中心,早在商殷时期(公元前1523-1028 年),中国就生产出一种精美的白炻器,它使用了中国早期的釉料进行粉饰。 数个世纪以来,瓷砖的装饰效果随着瓷砖生产方法的改进而提高。例如,在伊斯兰时期,所有瓷砖的装饰方法在波斯达到 了顶峰。随后,瓷砖的运用逐渐盛行全世界,在许多国家和城市,瓷砖的生产和装饰达到了顶点。在瓷砖的历史进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马赛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地砖、安特卫普的釉面砖、荷兰瓷砖插图的发展以及德国的瓷砖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古代,瓷砖都是手工制作,也就是说,每一块瓷砖都是手工成型,手工着色,因此每一块瓷砖都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瓷砖几乎被用到建筑的方方面面,譬如:墙壁、地面、天花板、壁炉、壁画以及建筑的外墙等。 如今,全世界范围内,瓷砖不再是手工制作,手工着色,而是运用自动化的生产技术,人的手只是用来把瓷砖安装好。与过去一样,室内室外都使用瓷砖进行装饰,譬如:地面、墙面、台面、壁炉、喷泉以及外墙等等。 一.中国瓷砖发展史简述 虽然早在六千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中国大地上就有半坡人在制作陶器,可是几千年来中国陶瓷一直主要局限于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领域,少量的建陶产品也是指用手工或半手工的形式生产的陶砖陶瓦。瓷砖做为现代建筑陶瓷的一种,欧洲才是其发源地。 1914年吴佑卿在温州创办青山瓷窑,开创了中国近代的建陶生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泰山砖瓦、德胜窑业、西山窑业等企业相继成立。其中温州民族资本家吴百亨聘请技师于1939年在温州市郊西山建成了西山瓷器厂,于1943年成功地生产出我国第一块釉面砖,从而揭开了我国建筑陶瓷工业的序幕。由于当时设备及技术工艺上的落后,所以发展至1949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仅为2310平方米。此后西山面砖厂、景德镇陶瓷厂、沈阳陶瓷厂、唐山建陶厂等大企业建立, 1960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达到了211万平方米,至1980年全国年产量达到了1261万平方米。 1983年,佛山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中国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掀起了中国建陶业第一轮发展高潮,从此中国建筑陶瓷行业驶进了飞速发展的轨道。1989年至1990年,中国瓷砖的产品线由白瓷片、彩釉砖扩大到耐磨砖、抛光砖及彩釉马赛克等品类,从而使瓷砖的花色品种更加丰富;1992年至1993年,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迅速提高了中国建陶的生产能力。1993年中国的建筑陶瓷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从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大国。1998年至1999年,许多原乡镇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变使企业活力进一步得到增强,从此中国瓷砖的生产更加突飞猛进。预计2006年,中国建筑陶瓷年产量将达到50亿平方米,超过世界总产量的50%,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二.中国瓷砖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的瓷砖文化是伴随着中国瓷砖生产技术与产品的更新换代而诞生与发展的。中国瓷砖起步很晚,瓷砖文化也产生得晚。 1996年之前,瓷砖的生产是没有多少文化概念的。早期的瓷砖产品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很少有人去注重文化方面的东西,更没有品牌文化与产品文化的区分。有些瓷砖虽然在表面印上一些朴素的花纹,也只是为了增强产品的美感,避免产品的过于单调。1996年,斯托肯公司开发出三维克隆石,模仿花岗岩的纹路与肌理,是比较早的一款有意仿石的产品;不久鹰牌陶瓷也推出仿花岗岩的大颗粒抛光砖产品;1998年,东鹏金花米黄问世,是第一款仿制大理石的瓷砖产品; 在仿古砖生产方面, 1996年马可波罗对彩釉砖中一些具有古典味道的产品进行深入挖掘,推出哑光复古砖,成为国内最早生产仿古砖的企业。并且马可波罗借助文化营销手段的大力推广,揭开了仿古砖大批量生产及普及应用的序幕。仿古砖从此成为与抛光砖、釉面内墙砖(瓷片)并列的建筑陶瓷三大类别之一。 伴随着瓷砖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品类的不断增加和产品花色的不断更新,瓷砖文化也应运而生,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应该说最注重品牌文化建设的企业是东鹏陶瓷和马可波罗,两者的作为都在中国瓷砖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前者着力推进品牌文化的规范化,在陶瓷行业内率先导入CI,成就企业和品牌整体形象的提升;后者引领了仿古砖文化的发生与发展,并且最近积极推动建设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使中国的建筑陶瓷产业有了历史上的鲜明印记。 三.中国瓷砖文化的具体状况 (1)瓷砖的品牌文化 瓷砖的品牌文化分类有多种。如从是否具有原创性上可分为原创性的品牌文化和非原创性的品牌文化;从品牌的价值取向上可分为强调品质的品牌文化、强调生活情调的品牌文化、强调自然性生态性的品牌文化等等;从文化体系上的分类是最简便的一种分类方式。 瓷砖的品牌文化从文化体系上分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西方文化类,这类比较多。如马可波罗、蒙地卡罗、萨米特、格莱斯、路易摩登、罗马利奥等;二类是东方文化,比较少,如冠珠、圣陶坊、大唐合盛等;第三类是其它类,不严格界定瓷砖文化的风格。如鹰牌、金朝阳、惠万家等。 (2)造成目前品牌文化欧化定位盛行的原因主要有: 1.是对品牌国际化的要求。就如同联想集团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促进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把联想在国际上的商标由“legend”改为 “lenovo”。 2.是中国瓷砖设计开发水平还比较落后。中国瓷砖生产是从引进国外生产设备、生产线肇始,十几年来虽然生产量大幅度提高,但是对产品开发设计方面不够重视,全国几千家瓷砖生产企业中,大多数企业以模仿跟风为主,真正具有产品研发能力的企业廖廖无几,有完备的产品研发中心的企业就更少之又少。尤其是相对于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陶瓷生产强国更是落后不止一个档次。 3.是欧洲设计理念与产品文化的成熟。欧洲作为现代建陶的发源地,不仅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等方面领先中国,在产品设计与品牌运作等方面也是非常成熟。欧洲的建陶产品设计注重个性化,主张以具深刻洞察力的消费者分析与调研作为产品生产与研发设计的出发点,以个性化的产品引导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使产品的设计一直走在消费者需求的前端。总之欧洲建陶发展是整体上领先中国的。 4.是受部分消费者崇洋媚外思想的影响。有些企业为了迎合一部分消费者崇洋媚外思想的要求,将品牌文化风格定位为欧洲风格。 四.什么是瓷砖文化 瓷砖文化就是在注重瓷砖作为装饰装修材料这一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对其赋予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功能,从而强化其视觉上的美感效果和审美价值,达到与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的目的。 简略来讲,瓷砖文化就是把瓷砖从物质产品提升为文化产品,在瓷砖实用的价值上再附加上文化的价值,从而提高瓷砖产品的含发 五.瓷砖文化的作用 1、有利于品牌的发展。瓷砖文化是瓷砖品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瓷砖文化的思考与挖掘,可以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影响力。户 2、有利于区分产品。如果没有瓷砖文化,区分产品的方法只能从产品外观上来区分,如产品纹理,色彩以及是否哑光等。这种基于产品本质的区分方式不容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记忆点。而瓷砖文化可以给消费者以想象的空间,更容易增强对产品外观的理解与记忆,并在对产品的审美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因素。 3、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同质化较严重的瓷砖行业,同样一个产品,其所附着的文化的不同会带给受众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样一款渗花砖,叫巴洛克和叫渗花砖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其附加值也是不同的。所以有人说,卖瓷砖其实就是卖文化。 4、瓷砖文化可以丰富产品的外观表现,给产品以研发上的思路。瓷砖文化可以引产品设计理念的创新,从而设计出更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 六、瓷砖的产品文化 产品文化作为瓷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承载着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在产品层面上的延伸,另一面又承载着消费群体对产品特色、品牌文化及企业文化的认知。因此对产品文化的重视过程也是企业及品牌对消费理念进行认识和完善的过程。 中国瓷砖的产品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单纯模仿到个性化、艺术化的发展过程。 (一)模仿阶段的产品文化 1、仿石的产品文化 中国现代建筑陶瓷生产是从釉面砖开始的,后来抛光砖崛起,逐渐成为建陶产品门类中最重要的一类。在中国建陶生产起步阶段,产品是供不应求的,那时并没人注重产品文化,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建陶企业大上生产线,建陶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建陶产品逐渐供大于求,供求矛盾开始显现,企业才开始注重营销,通过对产品卖点的挖掘确立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最初的产品卖点是仿石。因为瓷砖的应用范围,多是在夺取原来石材制品的消费市场,因此选取比石材材质更好,又具有石材应用效果作为瓷砖产品的卖点以打开市场占领市场。一时间,以石命名的瓷砖产品多如牛毛。如金花米黄、天山石、金殿石、雪玉石等。 虽然最初仿石理念的提出是为了争夺石材的市场,可是后来仿石理念得到了有效延伸与衍化,因为瓷砖逼真的仿石材效果让家居中有了接近自然的装饰效果,从而从基于产品本质的“对石材的替代品”过渡到了文化的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满足”。 因为仿石理念的出现,在抛光砖和瓷片方面都以更接近石材纹理为荣。也因此从产品设计还是产品命名都脱不开仿石的思路。仿石的提法延续了近十年之久,并一直成为瓷砖产品文化的主流。直到最近几年,仿石文化才渐被其它文化代替。 2、仿古的产品文化 仿古的瓷砖产品以仿古砖为主,仿古砖注重图案与装饰设计,注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其装饰风格的不同。因此仿古砖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及个人风格的产品。近来又兴起了仿古瓷片,把仿古的产品理念又拓宽了。 3、仿其它物质的产品文化 二十世纪末期,有些观念比较领先的瓷砖生产企业开始突破仿石的概念,于是仿毛仿皮仿木仿丝绸仿金属等等的一系列瓷砖产品开始出现。最初是瓷片通过丝网印花的形式达到非石纹效果,紧跟其后的是仿古砖。由于仿古砖哑光的特点,更容易达到毛、皮、木及丝绸等物质沉静自然的肌理效果,所以仿古砖真正把这种仿制形式发挥到了极致。 (二)、艺术化的产品文化 由于釉面砖主要应用在个人化比较强的厨卫空间,受个人化风格的要求比较高。所以相比抛光砖等其它建陶产品而言,釉面砖最早注重产品的艺术性体现,以满足空间设计的个性化需求。釉面砖通过各种工艺实现花色的变化,釉面砖花片与腰线成为展现釉面砖艺术性的最主要载体。 艺术拼花的出现使瓷砖又多了很多欣赏价值。只是最初艺术拼花要通过机械切割,比较费时费力,加工效果也比较粗糙。后来水刀切割的运用,使艺术拼花的切割达到了自然流畅的效果,艺术拼花呈现出斑斓多姿的风格。 由唯美陶瓷发起创建的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展出一批在抛光砖上进行艺术加工的产品。通过雕刻、切割等方法在抛光砖上加工出书法、绘画等作品,真正的把瓷砖变成了艺术品。 七.中国瓷砖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 品牌文化方面 1、以中国文化作为品牌文化的品牌会更多,对文化层次的挖掘也会更深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文化也会渐渐成为受国外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士喜欢沉郁内敛的中国文化以及具有浓厚装饰性与艺术性的中国艺术品。因此如何有效挖掘中国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并加以创新利用,成为为现代时尚人士所接受的东西,是最迫切和最现实的问题。 2、对中西方文化兼容的品牌也会更多,更容易适应国际化的趋势要求。未来将会有很多企业淡化自己的品牌文化风格趋向,而是以一种包容的心态使自己的产品及品牌更具有宽泛性,从而根据全球化趋势的要求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产品文化的风格调性。 3、品牌文化会与企业文化、产品文化结合得更为紧密,三者的统一性将会加强。未来的品牌文化建设将会突破目前过于概念化的局限,真正与企业文化、产品文化相结合,从而使企业、品牌、产品三要素相互支持相互扶助,更加协调地发展。 4、品牌文化将跨越目前这种仅仅围绕企业、产品等要素的局限,会更加紧密地与社会文化链接、交融,从而更加开拓品牌的发展视野。 (二)、产品文化方面 1、模仿的介质方面会更宽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介质出现在瓷砖模仿的视野中,从而给人们以新的视觉冲击。 2、技术工艺上会更精湛,视觉效果会更佳。技术工艺上的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将会支持产品设计方面的不断提升,从而使产品设计花色上更丰富,创意上更独特、个性,整体效果更完美。 3、对其它艺术门类的模仿、借鉴与融合会更丰富,瓷砖的装饰性、艺术性会更加突出。随着消费者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瓷砖的应用功能将会逐步弱化,瓷砖的装饰性、艺术性将会变得更加重要。因着这种需求,瓷砖生产企业也会越来越重视瓷砖新品设计上的研发,瓷砖的产品设计必定会借鉴更多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从而使瓷砖产品以更具表现力和个性化的风格成为空间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分类标准 国家分类标准: 瓷质砖 吸水率 小于等于0.5% 炻瓷质 吸水率 大于0.5%小于等于3% 楼兰仿古砖--楼兰古韵 细炻质 吸水率 大于3%小于等于6% 炻质砖 吸水率 大于6%小于等于10% 陶质砖 吸水率 大于10% 吸水率表达: 陶质砖>10%≥炻质砖>6%≥细炻质>3%≥炻瓷质>0.5≥瓷质砖 依用途分: 外墙砖、内墙砖、地砖、工业砖等 依成型分: 与压成型砖、挤压成型砖、可塑成型砖 依烧成分: 氧化性瓷砖、还原性瓷砖 依施釉分: 有釉砖、无釉砖 依吸水率分: 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 依品种分: 釉面砖 、通体砖(同质砖)、抛光砖、玻化砖、瓷质釉面砖(仿古砖) 依生产工艺分: 印花砖、抛光砖、斑点砖、水晶砖、无釉砖。 随着现代瓷砖工艺技术不断壮大发展,还衍生出多种创意瓷砖来迎合人们不断更新的家居装修理念。如:喷墨印花砖、木纹砖等。 九.瓷砖特性 尺 寸:产品大小片尺寸齐一,可节省施工时间,而且整齐美观。 吸水率:吸水率越低,玻化程度越好,产品理化性能越好,越不易因气候变化热胀冷缩而产生龟裂或剥落。 平整性:平整性佳的瓷砖,表面不弯曲、不翘角、容易施工、施工後地面平坦。 楼兰全抛釉瓷砖-黄金甲 [2] 强 度:抗折强度高,耐磨性佳且抗重压,不易磨损,历久弥新,适合公共场所使用。 色 差:将瓷砖平 於地板上,拼排成一平方公尺,离叁公尺观看是否有颜色深浅不同或无法衔接,造成美观上的障碍。
陶瓷相关行业的市场是怎样的?
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国际陶瓷市场的变化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品档次要求愈来愈高.品质上乘、功能齐全、花色新颖、造型多变的陶瓷制品将受青睐,而质量低劣、设计陈旧、釉面单调的粗糙产品将被冷落和淘汰;二是实用性与欣赏性相结合的设计最有发展前途,日用陶瓷艺术化的步伐将愈走愈快,其色调、风格还将要求与餐厅、客厅的环境相匹配.功能单一的缺乏新鲜气息和审美追求的产品将不受欢迎;三是家用餐具瓷器销势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