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瓷砖前为什么一定要泡水
名流家居 作者:sebastien 时间:2018-07-11 10:23:06 浏览量:3786 来源:住范儿
导语:
瓷砖的泡水需要分砖的吸水率而言,吸水率<0.5%在铺贴时就无须泡水,而厨卫用的釉面墙砖与地砖,吸水率一般大于10%,在铺贴时很有必要进行泡水(假如说为瓷质的墙面砖,吸水率低于0.5%,当然也就无须泡水了)。正如早上消费者所问的,就可以有如下回答:依诺抛光砖的吸水率在0.5%以下,可以忽略为不吸水,泡了会将表面的防污腊洗掉了,施工时保护不好则会将砖面污染或划花。瓷砖泡水的方法:找个大盆,让砖完全浸入即可。不过,得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瓷砖的掉瓷。瓷砖泡水是为了防止吸收水水泥沙浆的水分,以免造成空鼓,脱落,甚至是裂纹,特别是对于墙面铺贴,在墙面铺贴前,需要对墙面进行洒水工作,也是这个道理。瓷砖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孔隙,铺前泡水,是为了让其孔隙充分吸水,而瓷质砖由于致密度较大,孔隙度小得多,也就使得吸水率低得很。由于不同瓷砖的吸水率不同,因此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要瓷砖把水“喝饱”,不再冒气泡为止。吸水率高的,泡得就要久一些。雨季天因其空气湿润,时间也要相应缩短;酷暑天气干燥时,时间则要相应增长。
瓷砖为什么在铺贴前一定要泡水
瓷砖为什么要泡水? 对于这个问题,小编也请教了
装修公司的监理师傅,他们告诉小编,瓷砖泡水是为了防止干燥的瓷砖铺贴后吸收水
水泥沙浆的水分,以免造成空鼓,脱落,甚至是裂纹,特别是墙面铺贴瓷砖,在墙面铺贴前,还要对墙面进行洒水工作,也是这个道理。瓷砖多少都会有一定的孔隙,铺前泡水,是为了让这些孔隙充分吸水,而瓷砖由于致密度较大,孔隙度小得多,也就使得吸水率也比其他种类的砖低得很。哪些瓷砖需要泡水?瓷砖的泡水需要分砖的吸水率而言,吸水率<0.5%在铺贴时就无须泡水,而厨卫用的釉面墙砖与地砖,吸水率一般大于10%,在铺贴时很有必要进行泡水(假如说为瓷质的墙面砖,吸水率低于0.5%,当然也就无须泡水了)。如何给瓷砖泡水?既然说“泡水”,那么瓷砖就一定要全部浸入水中,一般施工方会准备一个大盆。不过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施工队,将瓷砖摞起来用水管向上面淋水,这样只能将瓷砖浸湿,并不能让瓷砖充分“喝饱”,铺贴后很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泡多长时间合适?由于不同瓷砖的吸水率不同,因此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要瓷砖把水“喝饱”,不再冒气泡为止。吸水率高的,泡得就要久一些。雨季天因其空气湿润,时间也要相应缩短;酷暑天气干燥时,时间则要相应增长。泡水不当会掉瓷?瓷砖往水盆里放的时候,一定要釉面朝上,陶面朝下。如果釉面朝下,瓷砖角互相磕碰,容易掉瓷。砖从盆里捞出来的时候,地面要垫上包装纸箱,同样要将瓷砖背靠墙放,釉面朝上。如果反了,就是釉面的尖角着地,因为瓷砖的角很脆,容易磕掉瓷。
瓷砖铺贴前需要泡水吗?
需要泡水。在铺贴之前是要泡水的,瓷砖泡水是为了防止吸收水泥沙浆的水分,以免造成空鼓,脱落,甚至是裂纹,特别是对于墙面铺贴,在墙面铺贴前,需要对墙面进行洒水工作,也是这个道理。瓷砖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孔隙,铺前泡水,是为了让其孔隙充分吸水。吸水率<0.5%的瓷砖在铺贴时就无须泡水,而厨卫用的釉面墙砖与地砖,吸水率一般大于10%,在铺贴时很有必要进行泡水。(如果是瓷质的墙面砖,吸水率低于0.5%,当然也就没必要泡水了)。
地砖铺装前为什么要泡水
瓷砖要不要浸泡,不是按规格来定的而是取决于产品的材质,吸水率的大小。瓷砖分三类:瓷质砖、陶质砖和炻质砖。铺砖前需要浸泡的是陶质砖和炻质砖,这两类砖的吸水率都很高。陶质砖主要用来铺墙面,又称为陶质釉面砖。铺地的瓷砖中需要浸泡的是炻质砖,这种砖目前的规格都小于500x500。一般用于厨卫空间的地面。所以500x500以上的目前来说都是瓷质砖,吸水率很低,不必用水浸泡。
铺贴瓷砖为什么要先泡水,不泡水可以吗?
使用晨光瓷砖粘结剂贴瓷砖之前就可以不泡水,瓷砖也不会出现空鼓脱落的现象。
在瓷砖铺贴前都应该泡水吗?
一般来说,厨房卫生间的墙砖和地砖都属于釉面炻质砖,本身具有吸水性,在铺贴前需要泡水,采用的是“湿贴”法客厅所铺的600*600、800*800大地砖一般属于瓷质抛光砖,在铺贴时使用的是“干贴”法,无须泡水,直接用水泥铺贴即可 在铺贴瓷砖前将他泡水,是为了让其中的孔隙充分吸收水分,太干燥的话使用寿命会大大的减少,吸收充足的水分后,抹上水泥砂浆,才不至于吸干水泥砂浆内的水分容易使水泥变性,从而能够使铺贴质量能达到一定的标准,也不容易出现空鼓,脱落.甚至出现裂纹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