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施工工艺流程与施工标准
装饰配饰 作者:8855 时间:2022-02-26 17:27:48 浏览量:5668 来源:住范儿
导语:
电力施工标准规范
变压器、箱式变电所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变压器、箱式变电所的基础验收合格,且归埋入基础的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变压器进、出线预留孔及相关预埋件进行检查,才能安装变压器、箱式变电所。
1、 变压器安装应位置正确,附件齐全,油侵变压器油位正常,无渗油现象;防震装置安装牢固;变压器中性点和零线接地,应分开敷设。
2、 变压器一、二次线,相位正确,螺栓压接应紧固牢靠,绝缘良好。
3、 箱式变电所及落地式配电箱的基础应高于室外地坪,周围排水通畅;用地角螺栓固定的螺帽齐全,拧紧牢固;自由安放的应垫平放正。金属箱式变电所及落地式配电箱,箱体应接保护导体(接地PE)或中性保护导体(接零PEN)可靠,且有标识。
4、 箱式变电所降阻剂内外涂层完整、无损伤,有通风口的风口防护网完好。
5、 箱式变电所的高低压柜内部接线完整,低压每个输出回路标记清晰,回路名称准确。
二、成套配电柜(箱)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基础型钢安装:
1)型钢预先调直,除锈,作防腐处理;基础型钢宜高出室内地面10MM。
2)基础型钢架按施工图纸所标位置将预制好的基础型钢架或型钢焊牢在基础预埋件上。用水准仪或水平尺找平,校正。垫片最多不超过三片;焊后清理,打磨,补做防锈。
3)基础型钢与接地母线连接,将接地扁钢引入并与基础型钢两端焊牢,焊接长度为接地扁钢宽度的2倍。
2、明装配电箱安装:
1)根据设计要求找出明装配电箱的位置,并按照外形尺寸进行弹线定位。
2)配电箱安装底口距地一般为1.5M,在同一建筑物内,同类箱盘高度应一致,允许偏差10MM。
3)钢件等均应预埋,挂式配电箱(盘)应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
4)配电箱(盘)安装应牢固、平正。配管顺直。
5)配电箱(盘)上的电器应牢固、平正、整洁、间距均匀。端子无松动,启动灵活,零部件齐全。
6)配线应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盘面引出、引进导线应留有适当裕度,以便于检修。
7)导线剥削处不应降阻剂损伤芯线和芯线过长,导线接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端部绞紧,且有中端端子或挂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8)配电箱安装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配电箱体高500MM以下,允许偏差1.5MM。
10KV电力电缆冷缩终端
三、电缆敷设工艺标准:
1、施工前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绝缘摇测测试合格,电缆的规格、型号、长度等均符合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等要求。
电线电缆的详细制造流程是怎样的?
电缆是通过:拉制、绞制、包覆三种工艺来制作完成的,型号规格越复杂,重复性越高。
1、拉制
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压轮),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技术加工方法称为金属拉制。
拉制工艺分:单丝拉制和绞制拉制。
2、绞制
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整体度,让2根以上的单线,按着规定的方向交织在一起称为绞制。
绞制工艺分:导体绞制、成缆、编织、钢丝装铠和缠绕。
3、包覆
根据对电线电缆不同的性能要求,采用专用的设备在导体的外面包覆不同的材料。包覆工艺分:
A、挤包:橡胶、塑料、铅、铝等材料。
B、纵包:橡皮、皱纹铝带材料。
C、绕包:带状的纸带、云母带、无碱玻璃纤维带、无纺布、塑料带等,线状的棉纱、丝等纤维材料。
D、浸涂:绝缘漆、沥青等。
扩展资料
电缆安全要求:
1、电缆线相互交叉时,高压电缆应在低压电缆下方。如果其中一条电缆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穿管保护或用隔板隔开时,最小允许距离为0.25m。
2、电缆与热力管道接近或交叉时,如有隔热措施,平行和交叉的最小距离分别为0.5m和0.25m。
3、电缆与铁路或道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轨道或路面2m以外。
4、电缆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应能保证电缆埋设在建筑物散水以外;电缆引入建筑物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亦应超出建筑物散水以外。
5、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与一般接地装置的接地之间应相距0.25~0.5m;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埋设深度,一般不应小于0.7m,并应埋在冻土层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_电缆
电缆安装施工规范有哪些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01]87号)的要求,由浙江省建设厅负责组织主编单位浙江省开元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原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器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是含有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标准。是以保证工程安全、使用功能、人体健康、环境效益和公众利益为重点,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作出控制和验收的规定。同时也适当地规定了少许外观质量要求的条款。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瞿义勇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全书编写以图表为主,辅以文字说明,极具指导性和参考价值。《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强电部分)应用图解》可供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人员和电气工程师使用,同时可供电气监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资料。
本书主要根据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选取其中强电部分具有典型和应用广泛的条文做系统阐述,收录与其相关的设计示例和参考数据供读者参考。全书共分12章,包括:概论、术语、供配电系统、配变电所、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自备应急电源、低压配电、配电线路布线系统、常用设备电气装置、电气照明、民用建筑物防雷、接地和特殊场所的安全防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