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精品石头你见过吗 !速速围观!
创意家居 作者:xxxxxx1 时间:2018-06-06 19:43:31 浏览量:3411 来源:住范儿
导语:
丑石 贾平凹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蘑,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顽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奇石梦 作者:王沛 在玉雕《清明下河图》上,朴万钟开心地刻完最后一刀,翘起二郎腿,有滋有味地品起铁观音来。 老朴如同他那稀少的姓,一生追求“怪异”、“另类”。就说这幅《清明下河图》吧,人家张择端是什么人,你是什么人,竟然敢叫“清明下河图”,一字之差。当然,这也不算侵权。 最有意思的是,他把20世纪末、21世纪初清明时节人们在红水河拣石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成群结队的农民和城里爱石者拥入红水河,有提水桶的,拿喷壶的;有岸上寻觅的,河中挑拣的;有骑摩托车的,开四轮车的;有赶驴的,牵马的;有运石的,围观的;有喝酒的,打牌的……好一派繁忙的觅石景象! 《清明下河图》宽0.85米,长8.80米,厚0.45米,材质为祁连玉,浓淡有致,秀色可餐。整幅作品共刻有人物600多个,牲畜、车辆100多头(辆)。该作品由著名画家卢默然先生绘制,朴万钟大师和朴石、朴砳、朴磊父子四人,耗时四年时间雕刻完成的。 细细品察,作品大至原野河流,小至车辆人物,均真实自然,尤其是所刻人物,个个形神皆备,毫纤俱现,有如临其境之感,充分展示了朴家父子的精湛雕艺。老朴还盘算着申报“吉尼斯纪录”呢。 荀子说过:“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老朴知道自己“半斤八两”,做事爱说一个“尽力”,不管结果如何,从不怨天尤人。也许是命里安排吧,他与石头生来结伴,大半辈子了无怨无悔。 二十几岁,老朴就是西洞镇有名的石匠。他家住新地村,那时,生产队和农户家的碾子、磨盘、井台、石凳,戏台石联、门前石狮,宅子石沿、饮马石槽,以及个别农具和用具等等,多半是由他雕刻的。 老朴为人厚道,雕工细腻,周围三村五里的,都愿意来他这儿做活儿。久而久之,他的名声大震。 老朴是共和国的同龄人,20世纪50年代中期,读过几年私塾,爱看些天文、地理、风水等闲书,也看过河图洛书和奇门遁甲,懂点儿周易、堪舆,对一元、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什么的,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他经常给自己掐算,排测命理八字,深知自己强木而缺金,于是把“朴万忠”改名为“朴万钟”,脖子上挂一块白玉观音(五行中金为白色),就连喝茶都只喝铁观音。 有时,他也找人看麻衣相,有个“南蛮子”说他:眉毛扬聚,朋友遍地;两耳贴脑,涵养很高;额头饱满,聪慧骄慢;眼睛偏大,直爽胆大;嘴大唇厚,感情丰富;鼻翼有肉,富贵无忧……憨厚的老朴哈哈一笑。 其实,不管自己掐算,还是别人看相,还真有几分说准的。 大包干以前,老朴就很有人缘儿和威信。但他做人低调,有好几次村民选举他当村长,他就是摇头不干,不愿意抛头露面。当然,老朴也是个“妻管严”,在家没地位,出门不自由。 就说20世纪70年代末那次推选村长吧,老朴得票最多,公社干部刚宣布了选举结果,他的老婆梅子气喘吁吁地跑来:“我说两句,我家老朴不适合当干部。谁干我都行,我就是不让我老公干。” 一时间,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几个“光棍”也乘机说风凉话:“男人们都听见了吧,大伙儿可不要错过机会呀!” 梅子这才觉得自己说话过快,断句上出了毛病。于是,她又放慢语速,重复了一遍:“谁当,我都行,我就是不让我老公当。” 不当也罢,可老朴从内心里不服输,把他的石活越做越精。给生产队干石活,挣别人双倍的工分,别人一天挣10个工分,他就是20个工分,年底村里分红,他家自然是最多的。 给乡亲们干石活,大家也不亏待他。他走东家、进西家,吃香的、喝辣的,连姑娘、媳妇子都想多看他几眼,老朴成了“香饽饽”。 老朴凭着吃苦耐劳,凭着一身手艺,也凭着梅子的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总比别人强,村里甚至周村的人都很羡慕。 可老朴遇到的,也不全是高兴事儿。有一次,他那热心肠就差点惹上大麻烦。 记得那是秋末农闲季节,西洞村小寡妇蓉蓉家的磨子坏了,请老朴到家砍磨。老朴一看,很心酸:都成平板了,还咋用?大约用了一个时辰,磨就砍好了。 老朴有个习惯,他给人干石活儿,凡是家境不好的,一概不收分文,全当义务帮忙。他心里清楚,蓉蓉家是西洞村典型的困难户。 蓉蓉长得白白净净,确有几分姿色。自从老公因车祸离世后,尽管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可她至今没有改嫁,以做豆腐为生,艰难地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 老朴不经意地抬头望了望蓉蓉,说道:“乡里乡亲的,以后有事就吱声,再不要难为自己了。” 蓉蓉胆小害羞,见男人就紧张,有夹不住尿的毛病,说尿就尿。见老朴背对自己吸烟,她来不及跑出去,解开裤子蹲下就尿。真不凑巧,就在这时,老朴的妻子梅子推门进来。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想说也说不清楚。妇道人家,蹲在男人跟前撒尿,两人的关系还用说? 梅子一时觉得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老朴赶紧上前扶住。梅子破口大骂:“不要脸的东西,公然勾引我的丈夫,看我撕了你的嘴。” 蓉蓉傻呆呆地站着,不说一句话,任凭梅子的侮辱。老朴又能说什么呢,说什么又能让梅子相信?蓉蓉和老朴像被当场抓奸一样,不说话,也不辩解,似乎默认他俩有种特殊关系。 回到家里,老朴被关了三天,闭门思过。尤其是梅子警告他,不准踏入西洞村一步,更不准与那个蓉蓉有任何往来。但梅子心里清楚,毕竟再没有外人碰见,再闹腾下去会惹出乱子。 俗话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老朴这人本来就老实本分,加上梅子的宽容忍耐,光阴岁月的冲淡,老朴与梅子很快重归于好。 家和万事兴。老朴家的日子也越过越殷实,越来越滋润。日子好过了,两口子合计着修宅子。家里的房子还是20世纪60年代初修的,一下雨就漏水。 新地紧靠红水河,满河滩都是石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朴决定就地取材,盖一院石头房子,既省钱,又好看,还新鲜。 听老伴儿这么一说,梅子也就同意了。 说干就干,老朴带着朴石、朴砳、朴磊,父子四人不到半年时间就盖起了七间大正房,很漂亮,有特色。老朴心里美滋滋的。 老朴是个闲不住的人。一辈子喜欢石头的他,时不时地到红水河边转一转。 一年夏天,老朴在红水河边赶牛,眼前突然一亮,一块50厘米见方的浅绿色石头,上面画着一只棕色、毛茸茸的小狗,狗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等样样俱全。 老朴心想,肯定是哪个娃娃学画画,没事干的。 他随手从河里捞了出来。仔细端详,用水洗,用石片刮,图案都好好的。真是奇了。 回到家里,老朴又找出砂纸来磨,仍然无损半点画面。老朴自言自语道:“这是毛石(后来叫原石),纯天然的。”他把这块不寻常的石头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又抹了一层猪油,亮晶晶的。 出于好奇,老朴把这块石头带到了城里。可让谁看呢?他想了半天,城里人不是时兴养宠物狗吗,我这也是一只宠物狗。听说有个花鸟市场,专门卖花、鸟、鱼、虫、猫、狗什么的,不妨拿到那里试试。 经打听,老朴来到南关花鸟市场。他找了一个靠近宠物狗、又不太显眼的地方,羞羞答答地取出一块帆布,把石头摆在上面,希望有人能过来观赏。 人家卖“活物”,他卖“死狗”,这本身是件新鲜事儿。因此,围观的人越聚越多。 老朴心里砰砰直跳,害怕城管、工商部门的人,以为他在扰乱市场,弄不好会被抓起来的。就在老朴胡思乱想时,一个衣着讲究、面相和善、看似领导模样的人问道:“老乡,你这块石头卖多少钱?” “我也不好说,你看给多少?”老朴回答。 “给你1000元,你看怎么样?”领导干部说。 1000元?老朴以为自己耳朵听差了,又追问了一遍:“领导,你说多少钱?” “1000块呀!” “那我卖啦。”虽然这么搭话,老朴仍然半信半疑,心里不踏实。 领导的随从赶紧拉开包,掏出一厚沓钱,数了数,递给了这个怪人。围观的人都感到十分惊讶。 1000元,这是什么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城里干部平均月工资大约90多块钱,工人还少些。这就是说,1000元大体接近城里的工人一年的工资收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没几年,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更低。 后来老朴回忆说:“我这人天生好奇,也确实没见过那么多钱。换现在,给我掏5万块钱,我也未必出手。你们不知道,那才叫精品奇石,真好!” 老朴“花鸟市场卖石头,‘死狗’价格胜过牛”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罗马、西洞、滚坝、新地等村的农民妇孺皆知,无人不晓。 大家学习老朴,有事没事提个水桶,拿个喷壶,在河床上寻石,淘到好毛石,就拿到城里,偷偷蹲在街上卖,10元、20元、30元、50元、100元、200元不等。 再后来,农民们把拣下的好石头摆在自家院子里,等待城里爱石人上家购买。这样一年下来,好的家庭也能收入一两千元。 就说那个蓉蓉吧,见男人们拣石,她也经常往河里跑。你别说,人家拣的石头卖得还不错。为什么呢?也许是城里买石的男人们同情和好色,有意多给几个钱呗。 尽管卖石收入在老朴家占了不小比重,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政策越来越好,聪明的老朴没犯“舍本逐末”之傻。 他农闲拣石,农忙干活,尽显聪明才智,大搞科学种田,粮食和经济作物连年增收。后来,他又搞起了养殖业,肉牛换成奶牛,家鸡改成火鸡,收入增加了不少。但家业大了,管理也是个问题。 有一次,老朴家的牤牛两次挣脱缰绳,跑到别人地里吃庄稼,主人气急败坏地嚷道:“管住你的畜生,不然我砍了它。”老朴当着主人,冲牛脸上狠狠地扇了两个耳光,骂道:“你以为你是什么头头,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想吃谁家的,就吃谁家的?你错了,现在世道变了。” 说世道变了不假。老朴得知,乡镇头头们巴结上级竟然送石头,原来城里的大干部都喜欢藏石,像形状、石质、图案、寓意俱佳的毛石,价格非凡。可大规模的拣石、挖石持续了十多年,品相好的毛石越来越稀少了。到哪里找好石头呢? 这时,老朴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拆房子。他知道,他那一院的住房、围墙,加上后来砌起的牛圈、马圈、猪圈、羊圈等,足足有七、八十吨的毛石。 梅子一听,坚决反对,这才不到十年工夫,房子新新的,就要拆,我不同意。小石、小砳、小磊也觉得可惜。话说回来,拆出好东西,自然高兴;要是找不出好毛石,那不就白折腾了。 虽然是一票赞成,四票反对,但在这个事情上,老朴绝不让步。见老朴那个倔强劲儿,梅子和孩子们也不争了。 那就拆呗。拆归拆,老朴立下一条规矩:必须保护好每块毛石。他和孩子们一边拆,一边将石头轻轻放进五米多长的石槽里,用水认真冲洗、挑拣。 老朴后来回忆说,从那以来,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石缘。石头是有灵性、讲缘分的,和谈恋爱不一样,你爱它,它就爱你。 全部拆完,一共挑拣出大小300多块好毛石。据估算,这些毛石卖了近15万元,其中最高的一块卖到2万元,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而当时按照农村“小康”标准翻修的新宅,才花了8万多元。 进入新世纪以后,老朴经常走南闯北,接触外地石商。他家和镇上的不少玉质奇石销往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 更重要的是,他发现,像湖北的清江石、广西的草花石、河南的牡丹石、三峡的角石等等,通过人工打磨,散发出诱人的色彩与光泽,很有观赏价值。 为此,老朴和孩子们专门出去学习打磨技术。回来后,他又是第一个买了一套打磨设备,开始搞祁连玉石的打磨抛光。尽管费点儿劲,对人健康不利,但收入的确可观。一次,老朴赶着马车到城里给梅子瞧病。到了医院门口,老朴见有个电线杆,顺手把马拴了上去。 离开医院,老朴和梅子正要赶车走,被一个警察挡住:“老乡,你没看杆子上写的字吗?” “我不识字,写的啥?”老朴故意装作。 “那我念给你听:此处不准拴驴,违者罚款50元。”警察显得一本正经。 “警官同志,我这是马,不是驴。”老朴也理直气壮。 好说歹说,老朴交了一半的罚款,但心里直骂:“狗日的,真是个二百五警察。” 回家的路上,由于疲劳过度,老朴打盹睡着了。马没了主人的吆喝,就顺着一条土坡下了路。 从市里回新地村,途径一个公墓区,恰好沿着这条土坡就进了墓地。马车晃晃悠悠地走着,突然,嘎登一声,停下了。 老朴身子向前倾了一下,这才惊醒。这个日子,老朴终生难忘,是农历十月初一。 大约晚上九点,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老朴也不知道走到了哪里。幸好下午进城时带了个手电筒。打开手电一照,老朴吓得头发都竖起来了,原来马车停在一个大理石墓碑前,是一座坟。 这可如何是好?他机智地搂了一下缰绳,马车掉了个头,沿着车轮碾下的辙迹,慢慢上了公路。 第二天,老朴越想越不对劲,认为很不吉利,连马带车一起给卖了。好在梅子的病不但没加重,反倒没几天就痊愈了。 老朴又翻开他的“黄历”反复掐算,说有双喜临门之兆。这一喜是梅子的病好了,二喜又是什么呢?他绞尽脑汁,想不出个答案来。 墓碑前?大理石?黑而光亮?他似乎明白了,这是仙人在点化他。 你想,祁连玉不是以墨玉为主吗?墨玉的材质远在大理石之上,如果把墨玉做成墓碑,为故人树碑立传,这岂不是一件行善积德的好事儿? 于是,老朴又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给打磨石重新分类,凡带有花纹、图案的,均按画面石走;凡是墨玉,根据尺寸大小,大的作墓碑,小的作骨灰盒,并免费在上面刻字。再买一辆皮卡车,专门运石和送货。 老朴找到公墓区管委会、火葬场、殡仪馆的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这些头头们都举双手赞成,并达成合作意向,签订了协议。 有了这份协议,老朴心里更踏实了。他和孩子们积极备料,加班加点,精心雕制,按时供货。一时间,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收入成倍增加。 老朴还根据藏石者的心理,凭着自己独到的赏石眼光和灵巧的双手,用祁连玉雕刻了一大批观音、佛、莲花等精美小挂件和如意、金蝉、麒麟等中等吉祥摆件,也深受藏石者们的喜爱。 岁月如梭。从第一个拣原石开始,到第一个搞奇石打磨,再到第一个从事玉石雕刻,二十多年来,老朴以深刻的理解和亲力亲为,带领西洞镇农民开拓奇石产业,摸索奇石文化,奇石承载了他太多太多的梦想,放飞了一个又一个希望。 而今,年逾花甲的朴万钟大师,正在策划一个更大的行动: 老朴计划用10年时间,和他的三个孩子们共同完成凝结中华深厚石文化的《女娲炼石补天》、《蔺相如完璧归赵》、《西胡献宝夜光杯》、《陶渊明醉卧醒石》、《米南宫拜石图》、《曹学佺买柴得田黄》、《花果山仙石育仙胞》、《贾宝玉入世出世》等10件大型祁连玉雕刻作品,继续编织他那永无止境的奇石梦……
求TG党!速速围观!帮找一张图片
我有!!——————————————————TG真爱——————————————————————
大神速速围观!!解答
AADCB 楼主初中的吧?这个还比较简单放心抄吧就是最后一题没有十足把握但愿你现在写还来得及。(原来七年级了)
大师们速速围观
氢氧氯
看视频 猜曲名啦!“顺风耳”“歌霸”速速围观啦
李白 - 李荣浩
看图说话,情商高的大神速速围观呀!
一生就只喜欢你,我在想,如果世界没有你的爱,每(妹)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