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的简介及其釉色特点
搭配案例 作者:donald88 时间:2018-12-13 16:13:36 浏览量:6816 来源:住范儿
导语: 德化白瓷指的是烧制于德化瓷窑中的白瓷,而德化窑则得名于该瓷窑窑址位于德化县。德化白瓷最早创烧于宋代,兴盛于元、明两代,不仅是白瓷中著名的品种,而且还是瓷器中的一个标志性品种。德化白瓷的特点有: 特点之一,釉色洁白。德化白瓷的釉色与其他白瓷的釉色在白中泛黄不同,其釉色是一种洁白色,分为象牙白、葱根白、猪油白、孩儿红等,又被法国人统称为中国白。 特点之二、质感凝脂似玉。德化白瓷的胎体致密,透明度高,釉色洁白,呈色温润如玉,凝脂似玉,达到了人们对瓷器追求玉器的质感的效果。 特点之三、器型丰富。德化白瓷的器型众多,有烛台、香炉等陈设供器,狮子、花瓶、侍俑人等冥器,盘、碗、杯等日用器等等。
清雍正白瓷有什么特点、雍正瓷的造型特点是:隽秀尔雅,小巧玲珑,以盘、碗、杯、碟和小件器物为主。器型比例协调,有所谓的“曲线美”。2、胎薄体轻,大器规整而不厚重。3、釉色品种繁多,釉面有桔皮纹,这是雍正器突出的特点。雍正一朝虽然只有十三年,但制瓷工艺成就却是清代官窑的顶峰。其制品以造型规整、纹饰精细、秀丽典雅著称于世,有些产品的工艺水平甚至超过了康熙、乾隆瓷。粉彩虽始创于康熙晚期,但成功于雍正朝。五彩与粉彩虽有“硬”、“软”之别,但都是继承明代五彩而继续发展的彩瓷,是清代瓷器的一个新成就。由于粉彩(将五彩的各种色彩加入一种白色彩料玻璃白)的出现,改变了色料的性能,因而绘瓷工人利用渲染手法,绘出比五彩更为精确、真实,色彩更加丰富的画面,因此粉彩堪称我国传统彩瓷中瑰丽的晚霞。雍正瓷器的胎土淘炼精细,胎体坚硬、细腻洁白,但是没有康熙时的胎紧密。器物底部处理十分讲究,特别是官窑器的圈足部位,抚之有细腻柔润感,呈滚圆的“泥鳅背”。民国年间仿的雍正器胎薄,可以由此识别。雍正时的瓷器釉色滋润,多为纯釉,白度较高,仿宣德青花器的釉面白中闪青。雍正大件器,粉白釉厚而不平,如水浪状,俗称“水浪釉”,这是一个特征。雍正时瓷器的造型一改康熙时的浑厚古拙,而呈秀丽多姿。赏瓶是雍正时的新器形。此外还有三孔连身葫芦瓶、四联瓶、如意尊、双螭尊、花插、方药瓶等品种。雍正瓷的纹饰总的来说是华丽趋向纤柔精细。装饰仍以绘画为主,也用刻、印、雕塑等艺术手法。官窑绘画选题严格,布局疏朗,绘画工整细腻、主题突出,画面中题诗风气流行。过枝花卉的装饰方法,使器物内外纹饰浑然一体,整体效果别有风趣。民窑装饰内容比官窑丰富,画面线条流畅、自然,不受拘束,但不及官窑精细。炉钧釉器为雍正时所创制,釉似窑变,流动很快,颜色流消中有红点者为佳色,红泛紫为雍正时特征(俗称“高粱红”),青点次之。月白釉多满釉(也有黑底的),蓝色釉呈水波纹状。有款的都是刻款;均为厚胎;器无超过40厘米的;釉上有橘皮纹,似片状,反光呈五彩色。雍正时仿钧(窑变)较乾隆多,釉色红、蓝诸色交错,自然流畅。釉面比宋钧釉光润,有“火焰红”等不同名称。但真钧瓷为呆釉,雍正仿钧为亮釉,有玻璃光;真钧釉泡大而多,雍正仿釉泡较少;真钧釉较厚,雍正仿釉较薄;雍正仿钧颜色紫红;雍正仿钧器的底和里仿不像,月白里仿不出,底的芝麻酱釉仿不好。官窑器多为阴刻篆书四字等款。雍正仿官、哥窑器,多带本朝官款,釉色纹片也都仿得极好。但较之宋代,色泽无温润肥厚感,无酥光,气泡较小,足釉齐(此处多加紫金釉),支钉痕小而规矩,排列整齐,在支痕外釉上多有隐约闪出的蓝色一圈,细看可以辨出。雍正时有蜜蜡黄加绿彩的瓷器,黄、绿色均匀,绿花边上黄色晕散很少,用放大镜看,绿彩中有气泡。官窑有黄地绘绿色婴孩纹器,婴孩多画八个,称“绿八子”。
青白瓷的特点
甜白瓷的特色
德化窑的特征
1、 宋元时期所烧青白瓷釉色偏白,主要以刻花、蓖划纹装饰。器物中盒子多见,式样有圆式、八角式和瓜棱式等多种,盖面多印有折枝花卉纹饰。2、 明代白瓷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迎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被称为“猪油白”、“象牙白”。3、 清代德化白瓷与明代白瓷的区别是釉层微微泛青,与明代相比釉感较硬。4、 白瓷产品有爵杯、梅花杯、掀炉、瓶、壶、碗、洗及瓷塑等。一般来说,明代以生产供器和瓷塑为主,清代以生产碗、壶等日用器物为主。5、 德化瓷塑极为著名,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不仅面部刻划细腻,衣纹深而洗练,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这类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记。6、 德化青花瓷器的特征是青花中有深蓝色的线痕,图案花纹除花卉、山石外,人物故事题材也常见。在福建德化县。宋、元时已烧制青、白瓷。明代达到高峰,是当时著名民窑之一。以烧白瓷著称,胎、釉浑然一体,光润如白玉,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建白”、“中国白”等,为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作品。产品以人物塑象最为突出,如观音、达摩等。其它如梅花杯、八仙杯、仿青铜香炉、花瓶、文具等,均名传于世。清代德化窑继续烧制白瓷,但产品以日用器皿为主,釉色不似明代的白中微微闪红,而是白中透青。除白瓷外,明清德化窑还烧制青花和五彩器。建国以后,德化瓷塑继承传统手法,形象刻划深入,衣纹飘洒自如,并把汉族传统的雕刻技法进一步运用于日用瓷和陈设瓷上,通体不加彩饰,素雅、恬淡。
青白瓷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