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建委约谈十大中介机构:不得炒房 逢炒必办
企业新闻 作者:ghjvjknq 时间:2018-10-13 14:18:14 浏览量:4494 来源:住范儿
导语:3月23日上午,北京市住建委约谈了本市十大房地产中介机构,明确禁止中介机构参与炒房。即日起,一旦发现有中介机构或经纪人参与炒房、哄抬房价等,将逢“涨”必查、逢“炒”必“办”。此次,北京市住建委召集链家、我爱我家、麦田、华熙、存房、金色时光、爱屋吉屋、易合、金城阜业、中原等北京市十大中介机构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主旨在于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落实正在实施的楼市调控新政。在会上,北京市住建委负责人明确要求,作为目前北京中介市场上的主流机构,这十家企业要依法合规经营、作好行业表率,认真管理好旗下分支机构和门店。从市场成交情况看,这十家中介机构的签约量占到了全市存量房总成交量的八成左右。规范好这几家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对稳定市场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北京市住建委负责人特别强调,十家中介机构不得参与炒房,包括炒作天价房、学区房等;禁止囤积房源,哄抬房屋价格;不得发布虚假房源和虚假价格。另外,也不能违规设立资金池,参与首付贷等违规金融行为。对于中介机构的任何房屋炒作行为,市住建委将逢“炒”必“办”,发现一起,查办一起,绝不姑息。据了解,除了约谈主要中介机构之外,北京市住建委对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执法检查行动将不间断地持续开展。下一步,市住建委将会同发改委、工商、地税、银监等部门继续加大联合执法查处力度,重拳打击捂盘惜售、囤积房源、闲置土地、炒地以及房地产经纪机构参与炒房、哄抬房价、发布虚假房源、违规代理“天价学区房”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公开曝光,对违规主体将实施联合惩戒,确保调控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参与炒房必查办是怎么回事?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站消息,从今天起,一旦发现有中介机构或经纪人参与炒房、哄抬房价等,将逢“涨”必查、逢“炒”必“办”。今天上午,北京市住建委约谈本市十大中介机构,明确禁止中介机构参与炒房。今天上午,北京市住建委召集链家、我爱我家、麦田、华熙、存房、金色时光、爱屋吉屋、易合、金城阜业、中原等北京市十大中介机构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主旨在于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落实正在实施的楼市调控新政。在座谈会上,市住建委负责人明确要求,作为目前北京中介市场上的主流机构,这十家企业要依法合规经营、作好行业表率,认真管理好旗下分支机构和门店。从市场成交情况看,这十家中介机构的签约量,占到了全市存
量房总成交量的八成左右。规范好它们的经营行为,对稳定市场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市住建委负责人特别强调,十家中介机构不得参与炒房,包括炒作天价房、学区房等;禁止囤积房源,哄抬房屋价格;不得发布虚假房源和虚假价格。另外,也不能违规设立资金池,参与首付贷等违规金融行为。对于中介机构的任何房屋炒作行为,市住建委将逢“炒”必“办”,发现一起,查办一起,绝不姑息。除了约谈主要中介机构之外,对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执法检查行动将不间断地持续开展。下一步,市住建委将会同发改、工商、地税、银监等部门继续加大联合执法查处力度,重拳打击捂盘惜售、囤积房源、闲置土地、炒地以及房地产经纪机构参与炒房、哄抬房价、发布虚假房源、违规代理“天价学区房”及价格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公开曝光,对违规主体将实施联合惩戒,确保调控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北京房产中介怎么样了?
调控政策密集出台,能不能落地见实效,就得看能不能真正执行。“楼底下的中介关了!”最近,家门口的房屋中介因违规经营被摘牌、关停成为不少老百姓身边的高频事件,不间断的执法检查紧盯着开发商、中介有没有认真执行新政。3月27日,商办新政生效的第二天,青年路地铁站附近的玥盛行地产公司,大幅LED屏幕依旧闪着“想买商住房,就找玥盛行地产”。此事被媒体报道当天,市住建委执法部门就会同工商部门对该中介进行了突击检查。该公司也因虚假宣传商办类房屋居住用途的违规行为,被责令停业,并依法注销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几乎同时受到处理的,还有卡夫卡公社、中弘北京像素、石景山万达广场、天通公园里商办项目等所在区域的15家房地产中介门店,这些门店涉嫌违规代理商办类房屋销售、虚假宣传商办类房屋居住用途,也被责令停业整顿。执法检查就像一张网在全市各区铺开,逼着房地产中介收手自查。“我们不卖了,代理不了了。”朝阳北苑地区的旭辉奥都“商住房”项目,此前由于不限购,被各家中介当成一块肥肉。商办新政落地,北苑地区链家、我爱我家等多家房地产中介门店所有类似房源都纷纷下线。伴随着新政落地,市住建委执法部门持续加强对房地产中介机构的执法检查力度,特意约谈北京十大中介机构,明确禁止中介机构参与炒房。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一旦发现有中介机构或经纪人参与炒房、哄抬房价等,将逢“涨”必查、逢“炒”必“办”。来自市住建委的数据显示,自3月17日新政发布以来,截至3月底,已有53家房地产经纪机构、分支机构因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异地经营、违规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被注销经纪机构备案。今后,这53家房地产经纪机构、分支机构将不得再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严查房地产经纪机构绝不是一阵风。”市住建委执法部门负责人说,对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执法检查行动还将不间断地持续开展,市住建委将会同发改、工商、地税、银监等部门继续加大联合执法查处力度,对违规主体将实施联合惩戒,确保调控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哪些房地产中介还在违规操作?
近日,上海一位房地产中介为了帮客户买房,四次与不同的人办理结婚、离婚手续的网帖刷爆网络,再次引发网民对房地产中介规范经营的关注。连日来,北京、厦门、成都等地严查部分中介顶风作案、扰乱市场的行为,住建部也举行会议,要求各地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严打”风暴之中,房地产中介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楼市调控升级、监管日趋严厉的背景下,中介还敢铤而走险、违规操作吗?近段时间,全国多城密集出台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与此同时,多地房地产中介市场也正在经历一场“严打”风暴,不少原来门庭若市的中介大门紧锁,曾经风风火火的中介市场也变得风声鹤唳。根据北京市住建委通报,在“3·17”楼市新政实施整一周之后,就有38家房地产中介被责令关停或停业整顿。链家、我爱我家、麦田等十大中介机构,还被市住建委集体“约谈”,明确禁止其参与炒房。而这十家中介机构的签约量,占到了北京全市存量房总成交量的八成左右。在厦门,市国土局近日也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调查,通过现场检查、询问当事人,查实了市内两家房地产经纪机构擅自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万科湖心岛”“世茂璀璨天城”等虚假房源信息。目前,这两家机构的网签资格已被暂停,相关部门也已立案调查。27日,宁波市住建委联合8部门发布意见,明确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备案管理,全面推行网签交易,并把“吃差价”、协助教唆当事人签订“阴阳合同”等行为,列入“从业禁止行为”。该意见将于4月1日正式实施,宁波市房地产市场监管服务平台也将于4月上线。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此表示,今年以来,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躁动”,与当地中介机构涉嫌哄抬价格、虚假宣传等违规操作不无关系,必须要对中介市场加强监管。业内人士称,中介可以通过垄断“个人房源”赚取中介费、甚至抬高房屋售价。个别中介甚至采取“独家代理”的方式,即如果成交价高出房东心理价,则需要给中介一定提成。早在去年8月,住建部等七部门就联合印发意见,要求加强对房地产中介的管理。29日,住建部又举行整顿规范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行为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垄断房源、操纵市场价格等三类违法违规行为。相关部门严打之下,房地产中介乱象为何久禁不绝?严跃进分析说,中介机构管理困难,很大程度上因为房屋买卖是个人行为,不像房企那样容易被监管。“房东对房源的定价是自愿的,房源挂牌也没有完善的信息审核,所以对二手房房源监管就比较难,中介恰恰是钻了这个漏洞。”他说。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当前房地产中介市场缺乏统一、规范的自律组织,涉及房地产经纪行业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也不够强。此外,由于中介机构的注册金要求较低,有效的审查和制裁机制缺失,也导致中介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也较低。业内人士认为,中介能够在交易过程中“兴风作浪”,跟交易双方自我保护意识不到位有关。受访者图方便将房屋交由中介机构全权代理,购房者缺乏必要知识,不清楚各项收费的标准,在委托交易中处于被动地位。张宏伟等专家建议,净化市场还须施以重拳,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涉案房地产中介整治力度。可以适当采取取缔营业执照等做法,淘汰市场中的“害群之马”。上海沪中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董敏华表示,二手房交易市场中消费者长期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对中介机构又缺乏监管,应强化政府主导的免费服务平台的作用。目前很多城市已建立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下一步应该继续完善服务功能,让交易方式更自由,交易过程更透明。
住建委约谈中介 会导致北京房价会下跌吗
不可能的,
北京房地产中介面临洗牌关店潮初现是怎么回事?
房地产中介成为此轮楼市调控的重灾区,门店关停的数量逐渐增加。在 楼市遇冷、严查市场的背景下,房地产中介“生死劫”正在上演。中介门店橱窗房源广告都已下架;“量价齐跌”几乎成为中介人员的 统一话术;此外,清明节假期,房产中介经纪人破天荒地获得两天假期。业内认为,房地产市场规范化势在必行,严查只是开始,政策及监管持续收紧几成定局。在 这一轮周期中,中小规模甚至大规模的中介公司都可能被淘汰,未来行业或将在重压下洗牌。一直以来,从事房 地产经纪行业的经纪人都会做“话术培训”,所谓的话术就是指如何与卖家及买家进行沟通以促成房屋交易。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在被问到市场现状及走向时, 经纪人的判断,具体来说就是成交量跟成交价格的描述。在不同市场、不同买卖方、不同经纪人之间,话术都会有差别。不过,北京商报记者走 访市场发现,近期房地产中介一线经纪人的话术开始趋于统一,那就是“量价齐跌”。自2016年“9·30”政策出台后,二手房市场出现下行,但至今年春节 后二手房市场出现回温,这期间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价格的行情,经纪人在与买卖双方沟通时会出现“量跌价稳”、“量跌价涨”等不同情况。对于市场为何会形成“量价齐跌”这一统一话术,多个区域中介门店经纪人的解释基本一致。一方面,自3月17日北京楼市新政出台后,一系列政策接踵而至, 严格的限制政策对楼市降温效果明显。据某大型中介机构研究人员表示,本周北京二手房市场成交量环比下滑近50%;带看量下降幅度超过40%;价格方面,卖 方报价预期下调,房屋成交议价空间开始变大。可以说,新政后北京楼市“量价齐跌”格局已开始显现。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提出中介机构不得哄抬房价的规定,同时对于中介机构的执法检查力度开始加强。为规避监管风险,中介公司也要求经纪人不对买卖双方表述“房价会继续上涨”等类似的观点。除话术开始统一为“量价齐跌”外,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市场时还发现,之前挂在门店橱窗上的房源信息展示已经完全被撤下。此前房屋中介所使用的一系列房屋宣传手段也开始收敛。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成交量下滑、监管趋紧的背景下,清明节假期内,某大型中介公司给一线经纪员工放假两天。朝阳区青年路区域一中介门店经纪人小张称:“在我做二手房经纪人的近三年时间里,除春节假期外,从未有过连休两天的时候。”近期二手房中介市场出现的关店现象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其中不仅有被强制关停的门店,还有更多自行关停的中介门店。相关数据显示,自3月17日北京楼市新政出台至今,目前已有38家房地产中介被责令关停或停业整顿,另外有91家房地产中介公司已自行关停。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北京二手房中介行业关店潮已开始出现,主要原因在于监管查处力度加强及市场整体下行。从监管层面来看,3月23日,市住建委召集链家、我爱我家、麦田、爱屋吉屋、中原等北京市十大中介机构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主旨在于规范中介机构的行 为,落实正在实施的楼市调控新政。会上明确提出,“从今天起,一旦发现有中介机构或经纪人参与炒房、哄抬房价等,将逢‘涨’必查、逢‘炒’必办”。此后, 在市住建委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中,数十家中介机构门店被关停。此外,监管执法部门的坚决态度也传导给北京二手房中介机构,部分存在违规可能的中介机构选择主动关停店面运营。当然,另一个原因也在于市场成交的下行,尤其是“商改住”房屋的重拳砸下之后,此类房屋交易基本冻结,“商改住”楼盘周边开设的店面关停也是身不由己。“公司已经关闭了几家位置不好的店面,同时,公司正在研究计划性地关闭部分店面。这也是公司为了保持长远发展所做出的选择。”北京一家中型房地产中介公司负责人如是说。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政策重压、市场下行,北京房地产中介机构正在经历“生死劫”。关店潮已经开始出现,未来关店潮仍会持续甚至扩大。2016年楼市的回暖给予二手房中介公司信心。一方面,新兴互联网中介开始设立线下门店;另一方面, 传统二手房中介机构也忙于开店扩张,巩固并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在此情况下,2016年中介门店数量进一步增加。但是今年在严查违规之下,一些难以盈利、 不太规范的的二手房中介门店关停将在所难免。某房地产中介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市场不断走向规范化之后,房地产中介行业优胜劣汰将加速发生。一般而言,中介机构业务模式单一,企业生存受市场调控影响较大。同时,规模较小的房地产中介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预计今年将“死”掉一批中介公司。上述人士进一步称,市场波动是正常的,本轮行业调整期来临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监管,即行业不断走向规范,在这一过程中,服务能力弱、专业知识欠缺、经营行为不太规范的房地产中介机构都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不只是中小公司,甚至规模较大的中介公司也将面临这一考验。不得不提的是,有知情人士透露,近期监管部门查出关停数十家店面,对于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而言,仅仅是个开端,宏观层面政策的出台才是劈向房地产中介机构的“雷”。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包括二手房屋交易佣金比例的调整、房产中介行业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管惩罚长效机制的建立等,都有可能成为规范行业发展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