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业深陷低价泥潭 高端通道成渠道变革途径?

企业新闻 作者:well960 时间:2018-07-06 14:55:59 浏览量:3159 来源:住范儿
导语: 一方面,4K电视作为今年行业新贵,以迅猛的发展势头引领整个平板电视行业回归“看”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智能电视的认知度继续走高,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调查办公室数据显示,当前认为智能必备的消费者占到35%。特别是在智能电视由初级阶段向成熟阶段发展的背景下,以乐视、联想、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也纷纷涉水“电视圈”,给一直致力于智能电视研发的传统国产彩电品牌迎头一击。从乐视携超级电视率先向传统彩电制造企业发起战书,到小米高调泄密智能电视真机曝光,再到爱奇艺欲嫁接传统彩电企业豪赌客厅终端,无论是以自有品牌推进智能电视,还是与终端制造企业寻求战略合作,这些新生势力对彩电业分割的野心已显露无疑。 近期,在阿里巴巴与华数传媒联合推出阿里盒子,有意拉老牌家电厂家“入伙”阿里智能TV生态系统的情况下,以创维、长虹、康佳等为代表的彩电制造企业公开反击,先后否认与阿里合作,使客厅“鏖战”再次升级。是老牌家电制造厂商再次成为互联网企业棋牌上的棋子也好,还是阿里巴巴进军大屏市场操作系统吃了“闭门羹”也罢,智能电视领域新老彩电势力的博弈还在上演,并逐渐上升为理念之争。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表示,智能电视行业热点高企,互联网企业跨界虽然会给传统彩电制造企业带来一定冲击,但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显然不现实,同时跨界企业带来的智能发展新思路值得传统制造企业借鉴。 互联网企业底气十足 加速传统电视行业转型 智能电视市场的巨大潜力,令IT和互联网企业纷纷提前布局“第四屏”的卡位计划。但这些初出茅庐的彩电新势力,急于在智能终端领域跑马圈地的底气来自哪里呢?互联网时代,IT和互联网企业离负责“聚合内容、分发内容”的智能电视最近,依托强大的IT背景以及强大的网络视频内容和应用,让他们看到未来IT用户不仅是智能电视的主要受众之一,同时对智能电视激活率和互动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家电市场的消费人群正向着以80、90后为代表的年轻化方向发展。如果说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产品,让80、90后的消费人群找到了专属的产品定位,那么,以智能电视为核心的智能家电恐怕也是现阶段最能打动年轻消费者的“尤物”了。 提到苹果,它的成功不仅仅来自于终端产品的突破,更因其打造的互联网企业的全新商业模式。如果说苹果当年利用iTunes网站出售更多的iPhone,从而获得收益,那么现在Apple TV的商业模式却与iPhone截然相反。Apple TV的收入不单单依靠硬件的销售,而是通过廉价的硬件销售来促进内容的销售。内容服务形成的良性循环,不仅对“个性张扬,喜欢时尚、专属消费品”的年轻消费人群更具吸引力,同时相比一次购买终身受益的硬件而言,内容服务带来的持续性收益也延伸了电视行业的整体盈利空间。 或许正是这样的商业模式给国内IT和互联网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启示,所以,正如业内专家分析,IT、互联网企业进入彩电行业,将会革新传统彩电行业的盈利模式,推动着电视产业从单纯卖硬件终端向卖内容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内容、应用、平台、数据”将成为彩电行业未来新的盈利通道。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还指出,智能电视对IT技术的依赖度高,基于操作系统建立起来的智能生态,以及围绕智能生态形成的全新商业模式将是电视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彩电制造商从容不迫 面对变革阵痛早有准备 不过,随着创维、长虹在“阿里事件”中公开表示不加入阿里TV生态联盟,让互联网企业欲借传统彩电厂商“壮威”的愿景再次落空,同时,也让原本被多数人看好的“互联网+传统厂家”的模式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传统彩电制造企业对IT、互联网企业的“反叛”,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客观方面,非彩电制造企业捞过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带来“利益分割”。当互联网跨界进入电视以后,电视行业正在试图走依靠内容收费的模式。而对于通过产品差价实现赢利的传统彩电企业来说,终端硬件的利润越来越淡薄,当然是他们无法接受的。此外,互联网企业的电视产品在性能指标上无法和传统电视比肩,在渠道方面,消费者人群优势也比较低。 主观方面,不甘愿只做硬件供应商的传统电视厂商,近些年一直在围绕基于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形成的家庭互联网电视做准备。国内厂商长虹、创维、海信、TCL等,不仅每家都有上千名的软件工程师,为打造自己的互联网而努力,同时在智能系统研发方面也不断突破。例如,去年长虹就率先推出其深度定制的AndroidUTV Plus操作系统,近期长虹又携全新U-MAX OS升级版操作系统亮相武汉。今年上半年创维发布了云电视操作系统“天赐”,并不断完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与内容运营商合作的模式产生新的商业价值。而海信也在今年高调推出,采用简单易用的全新操作系统的VIDAA TV。 此外,电视智能化不同于PC、Pad和手机屏,即使同样具备丰富的智能应用和多样的智控功能,也无法脱离其“观看”的本质属性,更无法避免地向大屏时代迈进。所以,相比PC时代的键鼠操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触摸操控,电视互联网时代,到底是遥控器、语音还是体感操控,还有待终端制造企业摸索和创新,而这是非彩电制造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企及的。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还表示,彩电领域新旧势力的对抗,已经从单纯的“终端产品之争”转变为“家电互联网理念之争”,双方虽认知不同,但彼此的跨界发展,给彩电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挑战。 颠覆家庭互联小时代 终极目标旨在用户体验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传统电视行业的转型势在必然,以4K、智能等为代表的创新技术是引领家庭互联网时代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但处于家用电器核心地位的客厅电视,要想真正颠覆家庭互联网这个“小时代”,终极目标应该是“用户体验的提升”。特别从消费者需求层面来看,电视智能化的目的就是能够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体验与服务。对于消费者而言,衡量“高端家电产品”的标准不仅仅是炫丽的外观、一流的配置或者多样的智控功能,更不是会随产品换代更新而上下浮动的价格,体验和服务将成为未来电视乃至所有家电产品的最大卖点。 在“阿里事件”中,互联网企业从“互联网切入”关注“设备上的互联网”,而传统彩电厂商从“家庭为切入”关注“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人与人的连接”,所谓理念上存在迥异的差别,归根结底也是回归“用户体验”的问题。家庭互联网时代,智能电视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应用而出现的又一端口,而是成为能够行使更多功能与价值的生活智能平台。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调查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智能电视的销量为800万台,但是激活率仅为27.5%。这意味着超过七成的智能电视用户从未使用过智能电视的网络服务功能,而是把智能电视当成普通电视来使用。这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智能电视的用户体验度不佳,操作过于复杂等因素造成的。 此外,业内专家还表示,智能电视体验的全面提升,不仅需要整机厂商的努力,更需要芯片、面板、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厂商等进行更大程度的产业协同,共同参与研发和技术创新,完善智能电视生态系统,才能真正提升用户体验。在业内率先提出“智能生态战略”的长虹就是成功整合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代表。特别在“智能基因”工程的作用下,长虹于近期先后推出国内首款复合型智能语音芯片以及全球首款超级语音浏览器,并已陆续搭载到其长虹U-MAX客厅电视新品中,不断向长虹倡导的“简单+好用”的智能操控目标迈进。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指出,未来以电视为中心的家庭互联网,一定不是照搬移动互联网模式。
近几年我国电视发展突飞猛进,可长虹还提出将电视由耐用品变成艺术品, 当大多数彩电企业还处在低价生态战和画质乱战的泥潭中时,长虹却率先跳出彩电业的思维逻辑和商业径,通过整合时尚圈的设计资源和时尚元素,彻底颠覆彩电产品的外观“古板、千篇一律”的设计,极具创意地在彩电边框上镶嵌施华洛世奇1280颗新款水晶,在家电圈、时尚圈成功掀起一场奢华的高端消费风潮。此次长虹集结了时尚圈顶级大咖重新定义高端电视的举动以新姿态展示传统彩电品牌以始终如一的工匠精神在时代更新变幻中一直带领中国彩电业找新路、求新知的担当。
企业分销渠道成功的案例分析
 TCL与飞利浦渠道联姻事件:TCL牵手飞力浦2002年8月22日飞利浦与TCL集团在上海共同宣布:两大品牌公司即日起在中国五地的市场进行彩电销售渠道的合作。根据双方协议,TCL将利用其销售渠道及网络优势在国内五地的市场独家销售飞利浦彩电。这是继海尔与三洋、TCL与松下、海信与住友之后,国内家电企业又一次与跨国公司达成销售渠道上的合作。一方面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日益重视,开始借助中国家电企业的渠道优势进一步渗透;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已经进入需要加速向国际市场扩张、以稳固自身竞争力的阶段。飞利浦电子中国集团总裁用“两厢情愿的婚姻”来形容与TCL的合作。飞利浦表示,由于对中国二级市场的渗透力不从心,与TCL的最初合作将限于广西、贵州、江西、安徽和山西五地。此前,飞利浦一直把主要精力投放在一级市场。TCL则在此前就一直未曾放弃与飞利浦合作的努力。早在2001年夏天,TCL总裁李东生就曾亲率人马赴飞利浦总部,许诺放开渠道,为跨国公司提供在中国的分销服务。在李东生看来,国内彩电、手机业的兼并是一两年内的趋势。与跨国公司合作,就有了使用其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国际分销渠道、元器件采购方面的优势,即引进了TCL国际化操作的外部动力。飞利浦与TCL在中国的彩电市场都是重要品牌,双方认为,在现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形势下,合作将更有利于联手对外竞争,双方之间正在进行的渠道合作新尝试.TCL牵手飞利浦意味着什么?新的渠道力量即将形成TCL牵手飞利浦标志着TCL正在由传统的工厂型企业向渠道型企业转变;TCL的渠道正在蜕变为专业的渠道运营商和独立的利润中心;制造商的渠道完全可以当作产品来做,将自己的强势网络资源包装上市,去截获其它制造商的渠道利润;相对国美、苏宁等超级终端,另一股能够抗衡它们的强大的渠道力量,可能将会在制造商中诞生。当然,TCL的渠道并不是要变成传统意义上的终端卖场,它在追求的是一种新型的渠道组织和管理运作商,也就是说,未来的TCL渠道型企业的渠道,可能包括连锁专卖等卖场,也会包括上游的分销体系,等等。此次合作背后又隐藏着些什么?飞利浦之所以会在原有的销售体系之外另起炉灶,是和飞利浦10%的市场份额已滑落到6%的市场境遇等等原因有着直接关联的。可它为什么会找一个制造商来行使传统销售商的职责呢?就目前市场来看,除了国美等卖场型渠道商之外,还找不到几家具有TCL、海尔、长虹等制造商般的广域市场能力;制造商与制造商之间的企业文化、赢利理念更具有兼容性和趋同性;借制造商的“网”进行合作,还可以方便的以此为纽带和基础,在资本、技术等领域进行更多的交往。飞利浦为什么找TCL显然,这是和TCL的自有渠道优势相关的。说到TCL的渠道,这还得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在1996年,TCL率先推进了自有渠道的建设,在短短的两、三年当中,它就在全国设立了5个区域管理中心,27个分公司,170个经营部,20000多个销售网点,建立起了一个触角广及二三线市场的庞大营销网络(而这二三线市场的渗透、分销能力正是飞利浦的软肋)。这也为TCL带来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渠道效益低下等不堪重负的后遗症。为此,TCL从1999年开始,开展了一系列的渠道整改运动:打开各产品事业部的研、产、销通道,进行渠道资源整合,在TV通道上实施销售多元化产品的“航空港”构想;2000年的大规模渠道“瘦身”;2001年底构筑包括物流运作通道、资金流通道、综合信息通道和服务管理平台、客户资源管理平台在内的“三通道两平台”的计划。这些渠道变革上的努力,使TCL电器销售公司的员工减少了一半,使单次资金周转加快了七天,使自己能在24小时内能掌握全国所有区域市场进、销、存的变化;还直接促成TCL在2001年成为了国内彩电销量的老大,还使TCL家电在去年彩电业全线亏损的情况下,成为了拥有3亿多元利润的赢利“独狼”。渠道资源不停优化中的骄人业绩,最能说明TCL渠道健全和高效的优势。这为TCL的销售网络向专业的渠道运营商转变赚足了资本,最终促使飞利浦将自家的“女儿”嫁给了TCL。那些拥有强势自有渠道资源而不知向弱势渠道制造商贩卖、不知向其他区域市场的强势渠道制造商交换的制造商,正在浪费,正在背离企业追求最大化盈利的方向。TCL牵手飞利浦,渠道成了产品TCL牵手飞利浦,为国内正迫于集约贸易压力而苦于新一轮渠道变革的制造商,带来了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其一,渠道仅仅是自有的销售网络,还是可以成为多养鸡多下蛋的资源?这个问题尤其值得那些在全国、或地方区域市场拥有强势自有渠道的企业思考。因为拥有强势的自有渠道资源,往往就意味着自家组织机构庞大和人海战术的盛行,也意味着渠道成本居高不下乃至不堪重负,而在销售链的另一端,连锁超市、大型卖场等集约贸易力量正在张着血盆大口等你入彀。从这个方面来说,那些拥有强势自有渠道资源而使用不充分的制造商,正在浪费资源,正在背离企业追求最大化盈利的方向。而就TCL来讲,它独立出来的渠道型企业,完全有可能在某一天单独上市。强势渠道制造商往往都会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各自行业领域的凤毛麟角者;二是在二三线市场或中小型卖场拥有强大的渗透及分销能力。其二,自有渠道体系能不能退出?就飞利浦而言,这实际上是说它是在自毁前程?还是在整合社会资源索取最大化盈利?飞利浦显然不是傻瓜,因为广西、贵州等5个省正是它市场体系中久无起色的短板;要构筑和维护强势的自有渠道,不能一蹴而就,而且本已稀薄的利润还将继续下滑;此外即使构筑起自己的强势自有渠道了,销售链能否通畅也并不好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将自己的产品交给TCL这样的强势渠道型企业试运做呢?如此这般,刚刚踏上渠道型企业之路的TCL们为了保销量拿更高、更多的佣金,利用自有渠道资源、品牌优势,以包括“搭车”销售在内的方式为己为人争取更多的市场机会,就成为一种比较现实的可能了。第三,从自有渠道中退出,该寄托与谁?出于安全系数考虑,自己的产品先不妨交给非对手的制造商背景的渠道型企业运做。第四,传统的渠道商是否会日薄西山?具有足以转化为专业渠道运营商的强势渠道资源制造企业,始终都会是少数。不足量的竞争就不足以深刻影响及其取代传统的渠道商。其五,与强势渠道制造商合作是否能成为弱小零售终端的出路?从制造商中脱离出来的专业渠道运营商又是否会成为另一股制约自己的集约贸易力量?强势渠道制造商往往都会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各自行业领域的皎皎者也是凤毛麟角者;二是在二三线市场或中小型卖场拥有强大的渗透及分销能力。显然,这些特征会使该制造商减少来自集约贸易力量的影响。而就目前的集约贸易力量来讲,它们之所以有能力“吃人不眨眼”,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来自其他领域的渠道力量的足量竞争,一旦这股力量出现,彼此间的制衡必将使制造商的商业环境得到改善。从以上方面来看,TCL与飞利浦的渠道合作,为国内制造商指明了一些渠道变革的方向当不足为过。
彩电业深陷低价泥潭 高端通道成渠道变革途径?
中国实体经济深陷“泥潭” 实体业经济出路在哪
困境一:虚拟经济的打压?在实体经济陷入困境的同时,诸多的企业家将矛头指向虚拟经济,尤其是电商的发展,认为虚拟经济挤压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抢占了实体经济的“地盘”,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似乎由此成为了对立面。但是,操着实体经济的噱头却靠着虚拟经济赚钱的企业家是少数吗?非也。譬如被大家熟知的格力美的难道没有发展地产吗?大多数的企业家难道都没有涉及金融吗?有专家对此表示,目前70%的上市公司的利润都来自非主业。实体经济一陷入困境,矛头就指向了虚拟经济。但是,虚拟经济是源头吗?即便炮轰实体经济,是否也应当从制度、规则、规范和监管等方面寻找虚拟经济为何暴利成灾,对症下药呢?困境二:资金脱实向虚资金脱实向虚,主要是制造业被边缘化、产业资本撤离实体经济。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原因在于其他领域利润水平过高、不规范利益过多、监管严重不到位,这些现象犹如毒瘤,比制造业转移的危害更大。制造业转移是主动进行的行为,而资本撤离实体则是被动的行为。困境三:企业负担沉重虽然国家一直在整治实体经济的乱收费现象,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步伐也在加快,也在试图降低各种制度性交易成本,但是企业税负却依然很重。各种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实体经济深受其扰。
联想手机深陷泥潭,凭什么扭亏为盈
杨元庆回顾了联想在中国的手机业务,运营商销售渠道衰落之后,联想现在正在开辟新的开放渠道,包括在线和线下两个方面。从去年11份开始,联想手机业务调整不断。先是乔健接替陈旭东出任联想移动业务集团总裁,随后联想手机品牌进行整合,Moto将是未来唯一对外品牌。而从财报来看,联想移动业务去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跌10%。面对这一局势,杨元庆称中国市场的竞争的确要激烈于海外,联想在中国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建,还需要一段时间,而大众更先看到的可能是联想移动在海外市场上的率先成功。杨元庆表示,大家不要总盯着手机业务。“手机不是联想的全部,中国的手机更不是联想的全部,中国的手机业务现在在联想全球手机业务只有10%左右的比重,而手机业务在联想全球业务中占大约20%。”而且从智能手机的全局来看,杨元庆划分了两个战场:一是成熟市场的战场;二是新兴市场的战场。成熟市场是高端创新产品加上品牌的一个“游戏”。而新兴市场是一个规模加效率的游戏。基于这样的判断,杨元庆称“对联想做手机还是非常有信心。在全球范围内来看,能够同时在两个战场上面作战并且具有优势的话,大概这样的厂商不多,但是联想是少有的几家之一。”同时,杨元庆还透露,在2017年联想手机将扭亏为盈,进入到盈利性增长阶段。具体来说就是仍以增长为主要诉求,但是保证不亏钱。
彩电业鏖战再升级 谁颠覆谁的“小时代”
一方面,4K电视作为今年行业新贵,以迅猛的发展势头引领整个平板电视行业回归“看”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智能电视的认知度继续走高,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调查办公室数据显示,当前认为智能必备的消费者占到35%。特别是在智能电视由初级阶段向成熟阶段发展的背景下,以乐视、联想、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也纷纷涉水“电视圈”,给一直致力于智能电视研发的传统国产彩电品牌迎头一击。从乐视携超级电视率先向传统彩电制造企业发起战书,到小米高调泄密智能电视真机曝光,再到爱奇艺欲嫁接传统彩电企业豪赌客厅终端,无论是以自有品牌推进智能电视,还是与终端制造企业寻求战略合作,这些新生势力对彩电业分割的野心已显露无疑。 近期,在阿里巴巴与华数传媒联合推出阿里盒子,有意拉老牌家电厂家“入伙”阿里智能TV生态系统的情况下,以创维、长虹、康佳等为代表的彩电制造企业公开反击,先后否认与阿里合作,使客厅“鏖战”再次升级。是老牌家电制造厂商再次成为互联网企业棋牌上的棋子也好,还是阿里巴巴进军大屏市场操作系统吃了“闭门羹”也罢,智能电视领域新老彩电势力的博弈还在上演,并逐渐上升为理念之争。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表示,智能电视行业热点高企,互联网企业跨界虽然会给传统彩电制造企业带来一定冲击,但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显然不现实,同时跨界企业带来的智能发展新思路值得传统制造企业借鉴。 互联网企业底气十足 加速传统电视行业转型 智能电视市场的巨大潜力,令IT和互联网企业纷纷提前布局“第四屏”的卡位计划。但这些初出茅庐的彩电新势力,急于在智能终端领域跑马圈地的底气来自哪里呢?互联网时代,IT和互联网企业离负责“聚合内容、分发内容”的智能电视最近,依托强大的IT背景以及强大的网络视频内容和应用,让他们看到未来IT用户不仅是智能电视的主要受众之一,同时对智能电视激活率和互动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家电市场的消费人群正向着以80、90后为代表的年轻化方向发展。如果说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产品,让80、90后的消费人群找到了专属的产品定位,那么,以智能电视为核心的智能家电恐怕也是现阶段最能打动年轻消费者的“尤物”了。 提到苹果,它的成功不仅仅来自于终端产品的突破,更因其打造的互联网企业的全新商业模式。如果说苹果当年利用iTunes网站出售更多的iPhone,从而获得收益,那么现在Apple TV的商业模式却与iPhone截然相反。Apple TV的收入不单单依靠硬件的销售,而是通过廉价的硬件销售来促进内容的销售。内容服务形成的良性循环,不仅对“个性张扬,喜欢时尚、专属消费品”的年轻消费人群更具吸引力,同时相比一次购买终身受益的硬件而言,内容服务带来的持续性收益也延伸了电视行业的整体盈利空间。 或许正是这样的商业模式给国内IT和互联网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启示,所以,正如业内专家分析,IT、互联网企业进入彩电行业,将会革新传统彩电行业的盈利模式,推动着电视产业从单纯卖硬件终端向卖内容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内容、应用、平台、数据”将成为彩电行业未来新的盈利通道。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还指出,智能电视对IT技术的依赖度高,基于操作系统建立起来的智能生态,以及围绕智能生态形成的全新商业模式将是电视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彩电制造商从容不迫 面对变革阵痛早有准备 不过,随着创维、长虹在“阿里事件”中公开表示不加入阿里TV生态联盟,让互联网企业欲借传统彩电厂商“壮威”的愿景再次落空,同时,也让原本被多数人看好的“互联网+传统厂家”的模式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传统彩电制造企业对IT、互联网企业的“反叛”,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客观方面,非彩电制造企业捞过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带来“利益分割”。当互联网跨界进入电视以后,电视行业正在试图走依靠内容收费的模式。而对于通过产品差价实现赢利的传统彩电企业来说,终端硬件的利润越来越淡薄,当然是他们无法接受的。此外,互联网企业的电视产品在性能指标上无法和传统电视比肩,在渠道方面,消费者人群优势也比较低。 主观方面,不甘愿只做硬件供应商的传统电视厂商,近些年一直在围绕基于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形成的家庭互联网电视做准备。国内厂商长虹、创维、海信、TCL等,不仅每家都有上千名的软件工程师,为打造自己的互联网而努力,同时在智能系统研发方面也不断突破。例如,去年长虹就率先推出其深度定制的AndroidUTV Plus操作系统,近期长虹又携全新U-MAX OS升级版操作系统亮相武汉。今年上半年创维发布了云电视操作系统“天赐”,并不断完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与内容运营商合作的模式产生新的商业价值。而海信也在今年高调推出,采用简单易用的全新操作系统的VIDAA TV。 此外,电视智能化不同于PC、Pad和手机屏,即使同样具备丰富的智能应用和多样的智控功能,也无法脱离其“观看”的本质属性,更无法避免地向大屏时代迈进。所以,相比PC时代的键鼠操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触摸操控,电视互联网时代,到底是遥控器、语音还是体感操控,还有待终端制造企业摸索和创新,而这是非彩电制造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企及的。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还表示,彩电领域新旧势力的对抗,已经从单纯的“终端产品之争”转变为“家电互联网理念之争”,双方虽认知不同,但彼此的跨界发展,给彩电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挑战。 颠覆家庭互联小时代 终极目标旨在用户体验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传统电视行业的转型势在必然,以4K、智能等为代表的创新技术是引领家庭互联网时代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但处于家用电器核心地位的客厅电视,要想真正颠覆家庭互联网这个“小时代”,终极目标应该是“用户体验的提升”。特别从消费者需求层面来看,电视智能化的目的就是能够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体验与服务。对于消费者而言,衡量“高端家电产品”的标准不仅仅是炫丽的外观、一流的配置或者多样的智控功能,更不是会随产品换代更新而上下浮动的价格,体验和服务将成为未来电视乃至所有家电产品的最大卖点。 在“阿里事件”中,互联网企业从“互联网切入”关注“设备上的互联网”,而传统彩电厂商从“家庭为切入”关注“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人与人的连接”,所谓理念上存在迥异的差别,归根结底也是回归“用户体验”的问题。家庭互联网时代,智能电视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应用而出现的又一端口,而是成为能够行使更多功能与价值的生活智能平台。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调查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智能电视的销量为800万台,但是激活率仅为27.5%。这意味着超过七成的智能电视用户从未使用过智能电视的网络服务功能,而是把智能电视当成普通电视来使用。这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智能电视的用户体验度不佳,操作过于复杂等因素造成的。 此外,业内专家还表示,智能电视体验的全面提升,不仅需要整机厂商的努力,更需要芯片、面板、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厂商等进行更大程度的产业协同,共同参与研发和技术创新,完善智能电视生态系统,才能真正提升用户体验。在业内率先提出“智能生态战略”的长虹就是成功整合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代表。特别在“智能基因”工程的作用下,长虹于近期先后推出国内首款复合型智能语音芯片以及全球首款超级语音浏览器,并已陆续搭载到其长虹U-MAX客厅电视新品中,不断向长虹倡导的“简单+好用”的智能操控目标迈进。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指出,未来以电视为中心的家庭互联网,一定不是照搬移动互联网模式。
彩电业深陷低价泥潭 高端通道成渠道变革途径?
相关问答
2
洁具如何购买才更便宜 有哪些技巧亏掌握
看洁具的时候,发现同样的洁具,价格是不同的,水挺深的,所以就
1
上海崇明有没有靠谱的装修公司啊?
我家的位置在上海崇明的,我家的户型面积是130平米三室两厅的
1
地板革都有那些品牌好,差不多的价格多少钱?
家住村里,以前的老房子,各方面设施都旧了,打算简单的翻新一下
友情链接:
小白学装修

电话

装修群

计算报价

风格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