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缝做法有哪些_伸缩缝施工流程
搭配案例 作者:sharpking 时间:2018-08-15 14:24:08 浏览量:7248 来源:住范儿
导语: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结构体系 施工方法 最大间距m 框架结构 现浇 55 剪力墙结构 现浇 45 注:1 框架-剪力墙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2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减小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的间距宜适当减小 当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3 每30~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两个月后浇灌; 4 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顶部设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 5 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6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 高层建筑钢结构不宜设置防震缝,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高层建筑钢结构不宜设置伸缩缝,当必须设置时,抗震设防的结构伸缩缝应满足防震缝要求。 防空地下室防护单元内不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当在两相邻防护单元之间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且需开设门洞时,应在两道防护密闭隔墙上分别设置防护密闭门。防护密闭门至变形缝的距离应满足门扇的开启要求。若两防护单元的防护等级不同时,高抗力防护密闭门应设在高抗力防护单元一侧,低抗力防护密闭门应设在低抗力防护单元一侧。 防空地下室结构变形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防护单元内不应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2 上部地面建筑需设置伸缩缝、防震缝时,防空地下室可不设置; 3 室外出入口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应设沉降缝; 4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伸缩缝最大间距应按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结构类别 室内或土中 露天 排架结构 装配式 100 70 框架结构 装配式 75 50 现浇式 55 35 剪力墙结构 装配式 65 40 现浇式 45 30 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 装配式 40 30 现浇式 30 20 注:1 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3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4 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 对下列情况上表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宜适当减小: 1 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低于8m的排架结构; 2 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的排架结构;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 4 采用滑模类施工工艺的剪力墙结构; 5 材料收缩较大、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等。 对下列情况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上表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 1 混凝土浇筑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 2 采用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 3 采取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措施。 当增大伸缩缝间距时,尚应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具有独立基础的排架、框架结构,当设置伸缩缝时,其双柱基础可不断开 素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结构类别 室内或土中 露天 装配式结构 40 30 现浇结构(配有构造钢筋) 30 20 现浇结构(未配有构造钢筋) 20 10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屋盖或楼盖类别 间距 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50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40 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60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60 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75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60 瓦材屋盖、木屋盖或楼盖、轻钢屋盖 100 注:1 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对石砌体、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凝土砌块房屋取表中数值乘以0.8的系数。当有实践经验并采取有效措施时,可不遵守本表规定; 2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3 按本表设置的墙体伸缩缝,一般不能同时防止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局部裂缝; 4 层高大于5m的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3; 5 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小; 6 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在进行立面处理时,必须保证缝隙的伸缩作用。 小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屋盖或楼盖类别 间距 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50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40 装配式无檩体系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60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50 装配式有檩体系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75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50 粘土瓦或石棉水泥瓦屋盖、木屋盖或楼盖 75 钢结构单层房屋和露天结构的温度区段长度(伸缩缝的间距) 结构情况 纵向温度区段 横向温度区段 柱顶为刚接 柱顶为铰接 采暖房屋和非采暖地区房屋 220 120 150 热车间和采暖地区非采暖房屋 180 100 125 露天结构 120 - -
施工缝和伸缩缝有什么区别?
这个以前答过,拷贝下ben_gx 的答案:施工缝是施工上用得,比如很大面积的混凝土不能一次浇完,所以前后浇得之间会有一个缝,需要做
防水。施工缝一般很小,设计单位也不会进行设计,仅提供标准做法,一般由施工队提出,设计单位同意即可。伸缩缝是建筑各部分之间由于变形量不同而特意留出来的缝,以避免各部分之间的互相拉扯造成的变形或破坏。后浇带是由于建筑各部分沉降不同,所以在施工时先留出一道缝,让两部分各自沉降,到沉降完毕后再将这条缝浇注,因为是后来浇注的,所以叫后浇带。后面两个均需要有设计单位设计。施工缝和后浇带在最后交付使用时是没有的,伸缩缝则一直存在。
伸缩缝 施工做法
上、下边口塞定尺木条,完成浇筑后初凝后第一时间拆除木条!施工的时候容易做到,且没有过高投入,其实控制振捣以及砼的坍落度也是可以的。
房屋建筑伸缩缝的做法是怎样的
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有关建筑施工图中伸缩缝
这个构造里面会有啊,分三种缝。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具体http://baike.baidu.com/view/322960.htm 回答更详细
伸缩缝怎么处理?
建筑伸缩缝即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伸缩缝的处理方法:在地坪涂装时,用环氧树脂砂浆类刚性物质将伸缩缝进行填充,然后按地坪整体涂装的工艺进行,涂装完毕后开裂发生前,地坪涂层上看不到伸缩缝。环氧树脂水性化是指将环氧树脂以微粒、液滴或胶体形式分散在水中而配得稳定的分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