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甲醛对人体的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蒸汽,可有头痛、软弱无力等症状。国外报告14%~16%的工人接触甲醛后出现消化障碍、兴奋、震颤、视力障碍。在甲醛浓度达到0.2-0.7mg/m3的车间内,长时间工作工人有食欲丧失、体重减轻、乏力、头痛、心悸和失眠等现象。据报告,甲醛还可引起触觉、痛觉和温觉障碍(感觉过敏最常见,常局限于身体的一侧或某些局部),身体一侧(常为右侧)排汗过多,身体两侧皮肤温度不等。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工人眼和咽部刺激症状及胸部压迫感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肺功能可受到影响。一部分工人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嗜睡、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视力下降等,但目前尚未见肯定的慢性中毒病例报告。一些研究提示接触甲醛个体或人群患鼻腔或鼻咽部肿瘤增多,IARC(1995)将甲醛列为人类(鼻咽部)可能的致癌物(Group 2A)。主要表现有:潜伏在身边的甲醛危害1、每天清晨起床时,感到憋闷、恶心、甚至头晕目眩;2、家里经常有人感冒;且不容易好。3、虽然不吸烟,但是经常感到嗓子不舒服,有异物感,呼吸不畅;4、家里小孩常咳嗽、打喷嚏、免疫力下降;5、家里人员常有过敏等毛病,而且是群发性的;6、家人共有一种疾病,而且离开这个环境后,症状有明显变化和好转;7、新婚夫妇长时间不孕,又查不出原因;8、孕妇在正常怀孕的情况下发现胎儿畸形;9、新搬家或者新装修的房子里,室内植物不易成活,叶子容易发黄、枯萎;10、新搬家后,家养的猫、狗甚至热带鱼类莫名其妙地死掉;11、上班就感觉喉咙疼、呼吸道发干,下班后便没事了; (办公室甲醛超标)12、新装修的家庭和写字楼房间或新买家具有刺鼻、刺眼等刺激性异味,而且异味长期不散。
怎么知道家里有没有甲醛,家具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甲醛来源:空气中1、用作护墙板、天花板等装饰材料的各类酚醛树脂胶人造板,比如胶合板、细木板、纤维板和刨花板等;2、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装饰材料,比如贴墙布,贴墙纸,油漆和
涂料管;3、有可能散发甲醛的室内陈列及生活用品,比如家具、化纤
地毯和泡沫塑料等;4、燃烧后会散发甲醛的某些材料,比如香烟及一些有机材料.5、有些芳香剂、杀蚊液也含有甲醛成分.衣物中白挺或免烫的衣物,尤其是有些牛仔裤、标榜100%防皱防缩的衣裤或全棉免烫衬衫使用乙二醛树脂定型,都含有甲醛成分。甲醛对人的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会引起皮肤湿疹、全身过敏。食物中食物中添加甲醛,常为白、蛋白质凝固、及保鲜防腐上的作用。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分专业的检测和自检法,专业的检测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不太现实,自检法虽然精度相对专业检测较低,但参照检测结果可以做相应的对策。专业的检测方法有:AHMT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测定的主要方法有乙酰丙酮法、铬变酸法、MBTH法、副品红法、AHMT 法等几种。 甲醛自测盒检测法甲醛自测盒又名甲醛测试盒,俗称甲醛自测盒,是一种可以快速、简便、低成本的检测室内、家具内等特定空间内的空气中甲醛浓度或治理效果的一种半定量检测产品。甲醛自测盒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个人家庭检测甲醛。甲醛自测盒体积小巧,方便放置,用于家具治理前后对比甲醛浓度,判断治理效果。其最大特点是消费者可以自己动手检测甲醛,操作方法简单。甲醛自测盒依据的检测原理是国家推荐认可的酚试剂比色法。从检测甲醛的显示结果上看,甲醛自测盒属于半定量的检测产品,能完全满足人们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需要。甲醛自测盒结果是否准确,和反应剂、显色剂是否稳定,包装是否严密、操作是否正确等多种因素有关系。不同生产厂家也会有所不同,甲醛自测盒不一定都一样准,应选择专业正规厂商大品牌的甲醛自测盒产品。选择甲醛自测盒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⑴、应选择专业机构研发,正规大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在网上购买最好选择厂家直销的品牌店铺。⑵、产品包装严密结实。网上购买时不要只看价格和销量,更要看评价和反馈的结果情况,应更重视产品的评价。rning:0'>100%防皱防缩的衣裤或全棉免烫衬衫使用乙二醛树脂定型,都含有甲醛成分。甲醛对人的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会引起皮肤湿疹、全身过敏。甲醛对人体的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蒸汽,可有头痛、软弱无力等症状。国外报告14%~16%的工人接触甲醛后出现消化障碍、兴奋、震颤、视力障碍。在甲醛浓度达到0.2-0.7mg/m3的车间内,长时间工作工人有食欲丧失、体重减轻、乏力、头痛、心悸和失眠等现象。据报告,甲醛还可引起触觉、痛觉和温觉障碍(感觉过敏最常见,常局限于身体的一侧或某些局部),身体一侧(常为右侧)排汗过多,身体两侧皮肤温度不等。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工人眼和咽部刺激症状及胸部压迫感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肺功能可受到影响。一部分工人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嗜睡、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视力下降等,但目前尚未见肯定的慢性中毒病例报告。一些研究提示接触甲醛个体或人群患鼻腔或鼻咽部肿瘤增多,IARC(1995)将甲醛列为人类(鼻咽部)可能的致癌物(Group 2A)。主要表现有:潜伏在身边的甲醛危害1、每天清晨起
床时,感到憋闷、恶心、甚至头晕目眩;2、家里经常有人感冒;且不容易好。3、虽然不吸烟,但是经常感到嗓子不舒服,有异物感,呼吸不畅;4、家里小孩常咳嗽、打喷嚏、免疫力下降;5、家里人员常有过敏等毛病,而且是群发性的;6、家人共有一种疾病,而且离开这个环境后,症状有明显变化和好转;7、新婚夫妇长时间不孕,又查不出原因;8、孕妇在正常怀孕的情况下发现胎儿畸形;9、新
搬家或者新
装修的房子里,室内
植物不易成活,叶子容易发黄、枯萎;10、新搬家后,家养的猫、狗甚至热带鱼类莫名其妙地死掉;11、上班就感觉喉咙疼、呼吸道发干,下班后便没事了; (办公室甲醛超标)12、新装修的家庭和写字楼房间或新买家具有刺鼻、刺眼等刺激性异味,而且异味长期不散。
举例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越多越好! 有追加分!
环境保护小资料(链接中的资料更全)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三、历年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 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资源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参考资料:http://xswgy.xsedu.net.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16
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有哪些,它们对我们有什么害处?
环境污染指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地把废气、废水、废渣、垃圾、各种有害化学物质以及放射性污染物等,排放到环境中,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使环境发生了对人类不利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人体健康,统称为环境污染。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工业“三废”,即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废水、废气、废渣;②农业使用农药的残留物;③生活排放的污水、粪便、垃圾;④放射性污染物,如核能工业、核武器生产和试验排放的废弃物和飘尘等。有害的污染物质进入大气,就会造成大气污染;进入河湖,造成水污染;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等。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指由于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导致出现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森林大量被砍伐(树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日俱增。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差,却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温度增高。二氧化碳的增温作用,很像温室的玻璃顶棚和四周玻璃窗。玻璃温室的玻璃能够透进阳光,这样热量就被保留在温室内,从而使温室里的温度比室外要高出许多。为此,人们把二氧化碳气体类似温室的增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据估算,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增加1倍,全球的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5~4.5℃。科学家预测,随着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2~5℃。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将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有的科学家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雪会部分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使沿海的一些国家和城市被海水淹没。另外,随着气温升高,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现在温带的耕作业发达地区,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变得干旱,会退化成为草原;现在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加干旱;而现在的寒带某些不适耕作的地区,则因气温升高变得适宜农作物生长,从而导致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引起一些疾病蔓延,危害人体健康等。因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人们正在采取措施防止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因为树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由于人们烧煤或石油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温室效应”。 臭氧层遭破坏 臭氧层遭破坏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是人类活动使大气严重污染的结果。近些年来,工业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冰柜和电冰箱等制冷装置,排放出大量的氯氟烃(氟里昂)等气体进入大气。这些化学物质在低空极易分解,可以上升到高空的平流层(又叫臭氧层),在那里受到阳光照射,氯氟烃分解出自由氯离子,参与一系列破坏臭氧层中臭氧的反应。反应的结果使臭氧(O3)变成了氧分子(O2),使臭氧遭到破坏。臭氧层中的臭氧,具有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性能,从而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为此,人们称臭氧层是“人类的保护伞”。由于人类活动使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减少,照射到地面上的太阳紫外线就会增多,将会严重损害地面上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并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此外,还会使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使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增多。据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就会增加2%。80年代,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的臭氧在每年的9~10月急剧减少。1985年公布的测量结果表明,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浓度大大减少,臭氧层“空洞”已扩大。1987年,科学家们又发现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层“空洞”。为了保护臭氧层免受破坏,全世界共同采取“补天”行动。1985年3月22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签订;1987年9月16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签订。1990年6月29日,又对上述议定书进行修订。中国于1991年6月14日在修订后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上签字。1992年1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第四次会议,进一步修正和调整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使用时间。 酸雨 酸雨,顾名思义,就是显酸性的雨。目前,一般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分析表明,酸雨的酸度主要是由硫酸和硝酸造成的,它们占总酸度的90%以上。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工厂、汽车、飞机等燃烧和石油、天然气,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硫和氮的百分比物,进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这些气体在局部地区富集,在水的凝结过程中溶解于水,再经氧化作用等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形成硫酸或硝酸,这两类强酸随雨、雪、雹、雾等降落地面,便形成酸雨、酸雪、酸雹、酸雾等,统称酸雨。由此可见,酸雨也是人类活动造成严重大气污染的结果,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酸雨的危害很大。酸雨降落河湖,会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和繁殖乃至大量死亡;酸雨降落土壤,会使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或森林生长并进而危害人体健康;酸雨还会腐蚀建筑物、桥梁、铁轨等。就连保存了多少个世纪的文物古迹、碑刻石雕等也会被酸雨腐蚀得斑驳脱落、满目疮痍。酸雨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巨大危害,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主要是由于燃烧高硫煤造成的。因此,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 水污染 水污染指人类活动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水体的自净作用而引起水质恶化,破坏了水体原有用途的过程。水污染主要是由于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造成的。主要的水污染物有以下几种:①酸、碱、盐等无机污染物。冶金、金属加工、人造纤维等工业废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造纸、制碱、制革、炼油等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碱污染的来源。电镀、采矿中的氰化物也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②重金属污染。汞、镉、铬、钒、钴、铜等会造成水体的重金属污染。③耗氧有机物污染。城市生活污水、食品和造纸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它们进入水体后,在水中被分解时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所以人们称这些有机物为耗氧有机物。耗氧有机物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有机物又被厌氧微生物分解,发生腐败,产生甲烷、硫化氢、氨等恶臭物质,使水变质。④植物营养物质污染。富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水体,使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从而使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体富营养化)。⑤难降解有机物污染。含有机氯农药(DDT)、多氯联苯(PCB)和有机磷农药等的污水进入水体,它们都难被微生物分解,通过食物链逐步浓缩造成危害。⑥热污染。火力发电厂、某些工厂的冷却水,是水体热污染的主要来源。热污染使水温升高,不仅可直接导致某些水生物死亡,而且会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严重影响水中生物的生长。据《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据中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统计,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一、二类的占32%,三类的占29%,四、五类的占39%。淮河、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控制和进一步防治水污染,要从控制废水的排放入手,将防、治、管三者结合起来。“防”是指采取改革工艺、重复利用废水、回收有用产品等方法,减少污染源排放的工业废水量,并尽可能降低水浓度,将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控制在最低水平。“治”是指在考虑水体自净能力的前提下,对进入水体的废水采取无害化处理,使其不致影响水体的卫生性状及经济价值。“管”是指要加强对水体及其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水污染的防治工作。 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对生存环境的污染。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采矿业的废石、煤矸石;工业生产中的高炉渣、钢渣等;农业生产中的秸杆、人畜粪便;核工业及某些医疗单位的放射性废料;城市垃圾等。固体废物的堆放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主要有:①占用土地,损伤地表。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矿业尾矿、煤矸石、工业废渣等侵占了大量土地,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妨碍了城市环境卫生,并且埋掉了绿色植物,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②污染土壤、水体、大气。堆放在地面的固体废物以及渗出物会改变土壤的成分和结构,有毒的废物还会杀伤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降低土壤肥力。固体废物进入水体,一方面减小了水体面积,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另一方面污染了水体,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③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中所含的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除了以大气、水体、土壤为媒介进行传播外,还会通过多种有害生物为媒介传播疾病,如传播鼠疫等。 实际上,人们通常所说的固体废物,并不全是一点用途也没有的废物,只是相对在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某一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往往又可以作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为此人们又称废物是“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本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把固体废物作为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目前,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和利用固体废物资源化的主要措施是:改革生产工艺,减少废物产生量;发展物质利用工艺,使前一种产品的废物成为下一种产品的原料;把固体废物纳入资源管理的范畴,制定固体废物管理法规等。利用固体废物的主要途径是:利用矿物废料作建筑材料、填垫材料;做冶金、化工、轻工等工业原料;利用含碳、油或其他有机物的废物回收能源;利用含有土壤、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废物制作土壤改良剂和肥料等。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多地将固体废物变为有用的资源。
我们身边有哪些污染?
光污染:包括一些可能对人的视觉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事物,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书本纸张、墙面涂料的反光甚至是路边彩色广告的“光芒”亦可算在此列,光污染所包含的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多为由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司机的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的不适.大气污染: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差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的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并且以后者为主要因素,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水污染:由有害化学物质(harmful chemical)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酚、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还会因石油漂浮水面,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引起火灾.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土壤,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性状和质量变化,构成对农作物和人体的影响和危害的现象.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城市的废水及固体废物、大气中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通过沉降和降水落到地面的沉降物、以及农药、化肥、牲畜的排泄物等.
室内污染六项有害气体的主要来源
1甲醛甲醛,为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活性,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经常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甲醛主要来自于家庭装修用的刨花板、纤维板、大芯板、胶合板、沙发用海绵、海绵床垫及墙壁、地面的装饰铺设用的粘合剂等。甲醛是世界上公认的潜在致癌物,其毒性危害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症状,肺损伤及神经中枢系受到影响,如头疼、头晕、咽干、咳嗽等,而且还会导致胎儿畸形。2苯系物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气体,是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一种。其特点是危害性大,为强致癌物质,是室内环境的隐形杀手。苯是装修中使用的胶、漆、涂料和建筑材料的有机溶剂。高浓度苯蒸气可引起急性苯中毒。轻度中毒会造成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等,并可有轻度粘膜刺激症状。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震颤、呼吸浅而快、律不齐、抽搐和昏迷。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心室颤动,慢性苯中毒还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白血病。3氨氨,具有无色、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特点是刺激性强,但其释放期也快,不会引起长期积存,对人体危害较小。居民住宅中的氨主要来源于混凝土的墙体。冬季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尿素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冻剂。房子建成后氨气就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氨污染。氨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黏膜上皮组织,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吸入的氨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其运氧功能。氨气刺激人的眼睛和气管,对眼、喉、上呼吸道作用快,引发流泪、咽喉肿痛、呼吸困难等症状。4氡氡是在镭裂变后产生的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情性气体,无色,无臭,无味。它存在于石、土壤和水体中,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19种致癌因素之一。该物质放射的射线对人体细胞基本分子结构具有破坏作用。房基土壤、建筑材料、室外空气、供水及用于取暖和烹饪的天然气都释放氡。由于氡是放射性气体,当人们吸入体内后,氡衰变发生的阿尔法粒子可在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诱发肺癌。专家研究表明,氡诱发肺癌的潜伏期大多都在l5年上,是除吸烟以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在高浓度氡的暴露下,集体出现血细胞的变化。氡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特别是氡与神经系统结合后,危害更大。随机效应主要表现为肿瘤的发生。5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任何液体或固体在常温常态下自然挥发出来的所有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其特点是成分复杂,有嗅味,具有毒性大、刺激性强等特性。室内的TVOC主要是由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及生活和办公用品等散发出来的:如建筑材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地毯;生活中用的化妆品、洗涤剂等。研究表明暴露在高浓度的TVOC污染的环境中,可导致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肝、野和血液中毒,个别过敏者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有严重反映。6微生物、病毒、细菌微生物及微尘多存在于温暖潮湿及不干净的环境中,随灰尘颗粒一起在空气中飘散,成为过源及疾病传播的途径。特别是尘螨,是人体支气管哮喘病的一种过敏源。尘螨喜欢栖息在房间的灰尘中,春秋两季是尘螨生长、繁殖最旺盛时期。室内空气中微生物主要是室内外各种污染造成的,主要由室外空气微生物随气流带入室内,人体衣物表面、鞋底泥土带入和呼吸道播散出微生物所致。细菌在空气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附着于空气颗粒物上,直径大于10μm颗粒物可同细菌一起降落地 ,直径小于10μm颗粒物则携菌长时间漂浮在空气 ;二是含于飞沫中,当人们喷嚏、咳嗽、唱歌、谈话时,由口、鼻喷出飞,附于飞沫中的细菌或附于飞沫蒸发而形成的“飞沫核”上的细菌,迅速分散于室内各处,长时间漂浮空气中。在通风不,空气污浊,细菌数量多的室内极容易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