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板来源历史发展及特点了解

装修流程 作者:edmundhao 时间:2018-12-19 16:38:21 浏览量:6701 来源:住范儿
导语:其实远古时代东方和西方就开始使用实木地板,但是没有标准化生产和使用,最早标准化生产使用的是北欧国家,在中国木地板的发展历程是比较缓慢的,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实木地板才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20世纪90年代末期,形成了以西南(成都、昆明)为中心的实木地板加工基地。因为当时东北地区加工木地板的质量较差,使得实木地板企业转战西南,这时候开始有西南桦、山榉木、柚木地板出现。   随后,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实木地板的加工基地的形成,到后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实木地板内销市场,上海地区涌现了一大批如安信、美丽岛、力丰、骏牌、林牌等知名木地板品牌。
多层实木地板的发展历史
谁能告诉我木地板发展历史?
木地板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木地板以其脚感舒适、逢然温馨、高贵典雅等突出的优点,成为人们地面装饰的首选材料,其市场需求也呈直线上升趋势。1999年,我国木地板消费量达7000多万平方米,年销售额80亿元以上,年增长量约在15%~20%之间;估计2000年可突破消费量1亿平方米和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市场前景越来越好。我国木地板行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在短短20年的时间已形成了多种类、多规格,从生产到销售、铺设、售后服务配套,具备一不定期规模的产业体系。我国木地板行业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最初的10年,市场上的木地种类主要为不上漆的实木地板块(俗称素板);这个时期的地板块规格较小,平接地板较多。二、90年代初至1994年。这个时期市场上出现了带漆的企口实木地板,有滚漆、淋漆两种工艺;小规格的地板逐渐减少,占市场主导地们的为中长规格地板;另外,市场上的木地板种类丰富了很多,出现了竹材地板、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和多层实木复合地板。三、1994年至今。1994年,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俗称强化木地板)进入我国市场,开始以进口产品为主,主要从欧洲进口,以德国企业的产品居多;1996年,我国开始自行生产强化木地板;最近几年,市场上又出现了指接地板、集成材地板和竹材复合地板等新产品,其中竹材复合地板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批量生产,其他产品均呈逐渐增长趋势。** 我国木地板的行业现状目前,我国生产的木地主要分为实木地板、强化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竹材地板和软木地板五大类。一、实木地板主要包括榫接地板(又称企口地板)、平接地板(又我平口地板)、镶嵌地板、指接地板、竖木地反和集成材地板等。目前,我国的实木地板企业约有5000多家,年产量可达4000多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天津、上海、四川、云南、广东、陕西、江苏、湖北等地。实木地板生产企业规模参差不齐,多数规模较小、设备落后,整体技术设备水平较低,5000多家生产企业中年产量达5万平方米以上的企业只占3%~5%,这些大中型企业大多从国外引进设备,其生产量和销售量纺占整个市场的40%左右;而大多数小型企业对树种、选材、材性和加工工艺,由于人员素质、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较低,难以控制,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现象。如今,实木地板的品牌有王、晨、固、亨利、富昌、宜华、康温、富林、安信、森王、金枫、华辉、大亚、盈彬、部日、劲草、福乐、大金、京仕、蒲泰、江才、台圳、泰振、精益、吉昕、迪克、兴达、江湾、阿美、隆达、夺生、鄂金、超尔、联合、理光、誉丰、港星、富丽、三林、豪运、联眼、川德、森辉、长影、巨林、虎峰、千思、万丰、广运、佳洋、杜邦、三家、邦迪、华联、龙王、天王、祥兴、梦奇、鼎足、港兴、东港、德道、恒益、光大、商城、罕督、运峰、飞林、红塔、优雅、金湾、海神、春雨、三乔、豪庭、广泰、鲁阳、京邦、成达、中源、孟奇、金录、大雅、京森、醒师、海鸥、翠恋、成林、颈牛、建丰、潇湘、永兴、佳利、欧亚、万达、副邦、中林、力平、大自然、福瑞帝、吉大林、佳乐美、富华达、金绿屋、巨嘴鸟、板中皇、木老虎、金丝猴等。二、强化木地板一般可分为以中、高密度纤维板为基材的强化验木地板和以创花板为基材的强化木地板两大类。目前,我国的强化木地板生产企业共有100多家,其中形成规模且生产线比较完整的约有30多家,年总生产能力约为600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天津、上海、四川、湖北、广东、福建、江苏、湖南、广西、浙江、山东、吉林、河北、河南、江西等地。大规模强化木地板生产企业的设备和工艺多为欧洲引进,主要来自德国和意大利,设备的造价大多在3000万元以上,自动化程度较高。目前,我国这种产品的基材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面层耐磨纸也正在向国产化趋势发展。另外,还有部分生产企业增接从国外进口大板,在国内开榫槽后包装上市销售。如今,强化木地板的品牌有福、龙、星、金、双凤、圣象、爱家、波瑞、瑞嘉、三威、汇丽、汇德、德兰、柏高、邦利、升达、彩蝶、吉象、德高、宏耐、欧典、欧标、欧陆、四合、欧朗、欧曼、金唐、柏林、巴黎、科隆、百瑞、乐园、高科、派索、柏丽、泰步、欢喜、韵庭、米兰、帝家、友康、公牛、海象、德林、德宝、祥木、魁克、青叶、奥托、康都、泽玉、飞航、雅阁、普乐、升佳、中佳、佳特、大家、鸳鸯、德皇、豪庭、格林、成龙、红鹤、威特、松下、友福、快步、高雅、奥风、雅康、麦登、万达、海源、丽派、利晟、巨宁、宝瓶、雅丽、佳室、天使、紫罗、康兰、强人、迈登、丽美、百森、百丽、百利、美居、亿家、高丽、爱美、飞拓、爱莎、康德、中宝、海神、德丽、金州、隆迪、五贵、金屋、蓝星、雅康、雅庭、时光、如意、舒派、柯美、泽玉、豪利、柯坤、汉期、亿山、凯丽、华最、德标、凯帝、蓝豹、百森、托福、莱仕、康蓝、莱森、佳诺、朗布、德富、虎王、神象、佳特、欧皇、灯塔、金乡、华鹏、大兰、豪利、好家居、金枫叶、爱美家、玛露雅、万宝龙、乐美家、添百丽、欧陆佳、满庭芳、威泰克、马德兰、罗兰特、长尾猴、斯客玛、德来宝、克莱森、伊莱斯、森尔鑫、欧陆新、普利达、贝思德、瑞美庭、富美家、可可隆、金阁玛、万安达、霸威力、天堂鸟、斯比特、阿美丽、森可鑫、葆耐特、金海纳、佳家乐、欧化宝、阿姆斯壮、无敌金刚等。三、实木复合地板一般可分为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和细木工复合地板三大类。目前,我国的三层实木复合地板生产企业约有20多家,每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50万~60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约为1200万平方米,产品的70%以上出口欧美等国,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广东、河北、云南、山东等地;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形成规模的生产企业约有10多家,年总生产能力约为500万平方米,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生产企业大多分布在天津、北京、江苏、四川、辽宁等地。实木复合地板生产企业设备较为先进,大多从芬兰、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引进,一条生产线的造价约在3000万~5000万元之间,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水平先进。大型企业一般都经过试生产后再成批生产,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生产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企业,其基材板大多不直接生产,而从别的专业生产企业外购。如今,三层实木复合地板的品牌有爱家、宜华、金桥、北亚、达木、康树、中意、阿美、广泰、广田、敦发、金隆、环美、金发、新合、泛洋、美豪、森林王、美丽家、天乐思、马维斯德等;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品牌有天山、有林、鸳鸯、吉泰、金象、江海、美有、松下、百霖、东顺、福满地、不二家、福来多、里高山、格力士、诗耐特等。四、竹材地板一般可分为全竹地板和竹材复合地板两大类。目前,我国的竹材地板生产企业共有100多家,年总生产能力为300万平方米左右,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西、安徽、湖南、贵州、浙江、四川等地。设备主机大多从日本、意大利等国进口,铺助设备由国产配套。竹材地板最初发明于我国台湾,生产企业以小企业居多,较大企业年生产规模多为5万平方米以上,竹材复合地板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如今,竹材地板的名牌有欧风、青峰、东明、竹皇、竹王、皇冠、双屋、海天、宏荣、定江、伟丰、天诚、福大、三叶、江欧、茗岭、大自然等。五、我国的软木地板由于受资源的限制,因而生产企业数量较少。软木地板作为一种珍贵稀有的产品,其多样化的优点已受到越来越多具有环保意识人们的关注。如今,软木地板的品牌有骊山、易步、青川、方鼎、罗滨逊等。我国现已正式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有《实木地板国家标准GB/T15063-94》、《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强化木地板)国家标准GB/T18102-2000》和《实木复合地板国家标准GB/T18103-2000》,竹材地板的行业标准已制定完毕即将出台,集成材地板和软木地板的国家标准正在制定或报批中,在标准尚未颁布以前,我国的生产企业均参照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同类产品标准进行生产。** 我国木地板行业的市场现状我国现今的木地板市场非常活跃,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目前,各大城市市场上的实木地板以进口材为主,国产材价格和销售量均下降趋势。进口材在市场上名称各异,同一树种有若干个名称且价格不同,部分大城市市场上的实木地板名称较为规范,其他城市亟待规范。 长条地板在目前上海市场上颇为流行。广东是我国实木地板较为集中的地区,生产实木地板的规模较大,生产企业多为以进口材为原料,通过精加工,包装供应全国各地,而且价位比北京、上海等城市低;很多企业专做加工,而不搞营销,很好地实现了生产与销售的分工;一些大型企业对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而赢得了消费都的青睐,一些知名品牌正在形成。但由于原料日趋紧张、进货渠道越来越远、加工质量越来越高等因素,价格上扬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强化木地板进入我国虽只有几年的历史,但在木地板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已由原来的第二位上升到现在的第一位,初步形成了国产产品、进口产品、进口纤维板产品三大格局。其主要特点:一是销售企业大量增加,品牌达160多种;二是强势企业和品牌开始浮现;三是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出现国际跨国集团的产品多方位渗透到我国市场。实木复合地板目前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欧美等国,北京、上海等较为发达地区的消费者也开始逐渐接受,国内市场的潜力还很大。由于我国是世界上竹材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竹材又属于速生材,加大对竹材制品的开发利用,符合当今世界的环保潮流,因此我国的竹地板生产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出口量也逐年增加,在欧美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受到广泛的欢迎。在国内市场上,竹材地板在东北较为流行,其他地区市场前景将更为广阔。** 我国木地板行业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木地板行业已进入快速成长期,但整个行业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整个行业对木地板的知识宣传太少,普及度不够,导致消费者选购时对木地板常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其次,市场行为不够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生产企业过分夸大产品功能,片面强调某项指标而忽视其他功能,给消费者造成误导。二、市场上三无产品(无生产企业、无商标、无生产标准)和冒牌劣质产品较多,例如以国产货冒充进口货、以无牌产品冒充名牌产品、以无耐磨层地板冒充有耐磨层地板等,此类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三、市场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普遍存在重销售轻铺设的现象,企业产品介绍和铺设说明书不够规范。四、市场上木地板树种名称相当混乱,商家为促进销售,有时将同一树种的木材起不同的商品名,而且价格均不相同,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五、部分木地板销售人员素质不高,对木地板基本知识、基本性能认识不够。另外,随着全球森林资源的减少,木地板尤其是实木地板的生产将面临较为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虽然国家已从宏观上支持生产企业进口国外木材,木材的进口关税为零,但随着木材出口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木材出口的控制,木材资源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生产企业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充分提高木材利用率,同时可将生产木地板的余料加工成木制装饰品,以实现木材的综合利用。而且,整个行业的科研开发工作滞后,木地板产品功能单一,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木地板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国制定的2010年发展目标中,建筑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室内装修业将有更大的发展,而木地板作为室内装修的重要材料之一也将随之发展。据预测,今后我国木地板市场的年增长率约在10%~20%。以强化木地板为例,由于其性能价值比较高的原因,而取得更多地面覆盖材料的市场。到2002年,强化木地板将取得地面覆盖材料10%以上的市场,市场总容量可达9000万平方米;到2005年,强化木地板将取得地面覆盖材料15%以上的市场,市场总容量可达1.5亿平方米。强化木地板在未来5年内将保持两位数的发展速度,由引引发的市场价格、品牌大战船将不可避免。强化木地板的国产化水平也将大大提高,由目前产品国产化程度平均不足50%提高到80%以上。我国未来的木地板行业将沿着以下方向去发展:一、向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方向发展。二、通过科技手段逐步提高木地板的使用功能,提高木地反的尺寸稳定性,使木地更耐磨、阴燃、耐水、抗静电等。三、实木地板的表面加工会出现各种形式,如使用高耐磨表面化油漆或使用耐磨透明材料进行覆面。四、复合木地板(强化木地板和实木复合地板的统称)将成为木地板行业发展的趋势,复合木地板将来复合的方式主要有木材与其他材料的复合,优质阔叶木与速生材的复合,优质硬木的下脚料和小径木通过加工成规格料并复合成地板,不觉生材通过改性处理加工成地板,优质地板的复合,优质木材与人造板的复合等。复合木地板不仅能有效节省木材资源,而且具有环保优势,相信随着世界环保潮流的进一步发展,复合木地板也将得到更快的发展。总之,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策略对木地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结构形成较大影响,并带来新的机遇;国际著名品牌也在蓄势待发,将借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机涌入我国市场;国内小企业将面临关、并、转的不利局面,而有实力、管理好、质量好、售后服务好的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将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回答者:BomeZuce - 试用期 一级 5-26 08:13在地热采暖逐渐被人们认可的同时,关于它的话题受到关注。选地热地板留心五个指标。地热地板目前尚没有国家标准,只能借鉴国外主要是韩国和日本的做法,由国内的各个地板企业来自发执行的。消费者选地热地板还是心存忧虑,主要是怕地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起鼓或是导热不好等问题。为此,万宝龙地热地板专业人士提出建议,五个方面的指标您要留心看仔细:1、基材密度及内结合强度———内结合强度越高说明地板承受地热温度变化的能力越好,不至于发生开裂等现象,针对地热的特点和要求,地热地板基材采用相对致密的木材,才能保证长期在高温下不开裂、不变形;2、吸水厚度膨胀率———要小于等于2.5%,吸水厚度膨胀率越小说明地板的防潮性能越变好;3、甲醛释放量———一定要选择尽可能低的,因为温度越高甲醛释放量越多,在相对封闭的居室内再加上其他物品(如大芯板等)的释放,室内甲醛有可能会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4、热传导系数———目前市场上很少有品牌能提供热传导系数,消费者在购买时要留意。比如,万宝龙地热专用地板的热传导系数,由韩国建材实验研究院出具、KOLAS国际检验机构认可的,检验报告显示在平均温度为24摄氏度下,该地板的热传导率为0.118W/M.K,可以良好地实现热传导并较长时间地保持热量。5、安装程序———“三分地板,七分安装”,铺设地热地板需要特别讲究的方法,从而保证了地板在温度反复变化情况下的安全使用。地热采暖更需环保在地热采暖逐渐被人们认可的同时,关于它的环保话题受到关注。尤其是电热地暖系统,如何拥有最佳匹配性和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这决定了房间是否持久舒适和是否尽可能节省电能。目前,电热地采暖系统的供应商有很多,但唯有狄威的地采暖系统,其发热暖线采用的是构成回路的双芯线,这样在通电之后,去路电流和回路电流相互抵消,不产生电磁场。狄威的双芯线经世界最高环保标准检测,其电磁场强度为“零”。采用双芯线的住宅,虽然在初期的建筑成本上较单芯线的要高30%,但在今后的使用中,对能源的节约却可以提高50%,对生活舒适程度的提升更可达到100%。请教: 复合地板送到家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一,送来自己喜欢的地板先别太高兴,有时一高兴就没点数,结果,差了,数不对,货不对。二,看看有没有色差,正常来说复合地板的木纹都是打印机打出来的,应该没有多大的色差。三,看边角有无破损。四,附料全不全,有时一些地板促销,会有一些赠品,收货时看一看赠品都带来没。地板:地板分实木地板、强化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和竹地板4种。实木:有光泽、脚感好、环抱、气派,装修费劲,需要经常维护翻新,不耐磨,价高。复合板:价格实惠、易安装、容易维护,耐磨,使用寿命长,假冒伪劣产品对人体有害,观赏性较实木差一些。圣象太贵,建议圣象的65的不要买,65什么都不含,加上其他费用,估计也在90左右,而且极不耐磨,浮雕的欧典还行。实木才需打蜡,强化的在使用一年以后用一次碧丽珠就可以了!一年内用干墩布拖,可以微湿。强化木地板由表AL2O3耐磨层、装饰层、芯层高密度、底层防潮层胶合而成。耐磨层采用AL2O3复盖在装饰纸上,要求AL2O3极细致,在工艺上既不遮盖装饰层上的花纹和色彩,又要均匀面细密地附属在装饰层的表面;装饰层,也就是印刷纸,其表面印有逼真的木材花纹;芯层采用高密度纤维板(HDF),中密度纤维板或优质的特殊刨花板。强化复合地板无须上漆打蜡,安装方便,属于新型环保地板。强化木地板的选择:看材质:正常强化木地板应是以高密度纤维板为基材。看厚度:国际标准厚度为8mm,低于此厚度不结实。看防潮措施:是否有专用防潮地垫,地板上有无厚实的防潮层,胶水是否是专用地板防水胶等。看包装:如果是进口商品,根据有关法规,应有中文标识和海关检验证书。装地板要找正规的厂商,价高但不会在安装上吃你的钱。一般小的代理会在整包里抽板子、可以用的短板不用据开整条的新板或选择接头多的方向安装。安装时要保证每个房间都有人看着,且安装前清点进户的地板总量,工人往屋外扔包装纸时是否夹带地板。还有就是锯下来的地板头要尽量都用上,尽量少浪费。实木地板和瓷砖也一样。地板踢脚线是卖地板的送的,八公分的较好,也是地板公司给安。踢脚线和墙之间的缝需要用腻子添上,所以留最后一遍面漆铺完地板后刷。先刷墙漆再铺地板,铺后再局部补墙漆,不用再整个刷一遍。地板与地砖不平的处理办法:1.地板下用水泥沙浆垫高找平。2. 用铺垫宝。3.落差不大的话用铜条或过门石(最好用大理石的啡网纹好,约120元/平米,卖石材的地方不给安,工费按铺地砖的价格按面积折算)压接缝处。强化地板不用打蜡,实木的选柞木的好,结实还便宜。推荐品牌有安信、大自然、金不换。复合地板不娇气,不怕水,好打理,全部铺木地板有整体感,不用找平。购买复合地板需注意的问题:1、是否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切忌购买“三无”产品。2、注意其产品说明书是否印刷精美、图片清晰、内容翔实?说明书都做不好的厂家,能做出好地板吗?3、进口的原厂品牌产品应该有原版的精美英文资料。4、好的地板表面的纹理清晰、自然,富有层次感,拼接没有高低差、不变形、基材硬度高。5、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全面的质量保证及跟踪服务。在铺设前预先派人到现场察看,检查其地面是否适合铺设,指导客户进行地面平整等,边、角的处理是否专业?这类服务也反映出商家的信誉和专业性。6、配套的地脚线、收口条的品质。好的配套材料也是以后使用质量的关键。7、尽量选购代理商销售的产品。小零售商的可变性太大,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木地板施工的验收木地板的材质品种、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含水率应在10%左右,木龙骨、垫木作过防腐处理,木龙骨要安装牢固、平直,间距和固定方法符合规范要求,板面铺钉牢固、无松动,粘贴牢固、无空鼓,使用胶的品种符合规范要求。目测检查木地板表面刨平、磨光,无创痕、图案清晰,清油层面颜色一致,铺装方向正确,层面接缝严密,接头位置错开,表面洁净。踢脚板铺设接缝严密,表面光滑,高度及出墙厚度一致。用2米靠尺检查,地面平整度误差小于1毫米,缝隙宽度小于0.3毫米,踢脚板上口平直度误差小于3毫米,拼缝平直度误差小于2毫米。推算木地板施工工期木地板施工是技术性很强的项目,不宜和其他项目平行作业。一般需要一周时间完成三室两厅的施工任务,其中木龙骨安装及基层防潮处理两天,毛板及地板安装两天,地板层面刨光磨平一天,地板漆涂刷两天。实铺法比空铺法要少,地板规格大的要比规格小的省工,地板漆干的快慢要依具体时间、施工方法和材料品种等确定。复合地板是近几年来流行的地面材料。它是在原木粉碎后,填加胶、防腐剂、添加剂后,经热压机高温高压压制处理而成,因此它打破了原木的物理结构,克服了原木稳定性差的弱点。复合地板的强度高、规格统一、耐磨系数高、防腐、防蛀而且装饰效果好,克服了原木表面的疤节、虫眼、色差问题。复合地板无需上漆打蜡,使用泛围广,易打理,是最适合现代家庭生活节奏的地面材料。另外复合地板的木材使用率高,是很好的环保材料。如何防止板块地面空鼓在进行家居装饰装修时,水磨石、大理石等板块铺好后,用小锤敲击有空鼓声,严重的,人走动时有的板块还会发生松动。造成这一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是:(1)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或浇水润湿不够,涂刷水泥浆结合层不均匀或涂刷时间过长,使得水泥浆风于结硬,不起粘结作用,造成板块面层与基层一起空鼓。(2)板块面层铺设前,背面浮灰没有刷净和浸水润湿,若在施工中直接将干燥的板块进行铺贴,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板块吸去,造成砂浆脱水而影响其凝结硬化,降低了砂浆的强度,影响砂浆与基层,砂浆与板块的粘贴。(3)铺设砂浆应为干硬性砂浆,如果加水较多或砂浆不振实,不平整,易造成板块地面空鼓。为了防止板块地面出现空鼓,在施工中要做到以下几点:(l)基层表面必须清扫干净,并浇水润湿不得有积水,以保证垫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基层表面应均匀涂刷纯水泥浆,并做到随刷随铺水泥砂浆结合层。(2)板块面层在铺设前,先将石板背面浮灰杂物清扫干净,再浸水润湿,等板块达到面干饱和时铺设最佳。(3)结合层为干硬性水泥砂浆,其配合比常用1:2~1:3(水泥:砂),水泥采用不低于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应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过筛筛去有机杂物,水泥砂浆稠度以2~4cm为宜。干硬性水泥砂浆虚铺厚度要控制好(一般为2.5一3.0cm)。在板块试铺时,放在铺贴位置上的板块对好纵横后,用皮锤(或木锤)轻轻敲击板块中间,使砂浆振密实,锤到铺贴高度。板块试铺合格后,搬起石块,检查砂浆结合层是否平整、密实。增补砂浆,浇一层水灰比为O.5左右的纯水泥浆后,再铺放原板,四角同时落下,用小皮锤轻敲,用水平尺找平。(4)板块铺贴后,于第二天对板块缝进行灌缝。灌缝前,应将地面清扫干净,并将缝内松散砂浆清掉,灌缝应分几次进行,用刮板往缝内刮浆,再用同色水泥浆进行擦缝,直至缝内填满水泥浆。然后用软布擦干净粘滴在板块上的砂浆,并做好养护、保护工作。在养护期间不准上人行走或使用。选8厘厚的地板目前市场上有很多12厘厚的地板,其卖点是说脚感更好。对此本人有不同的看法:1、我们曾做过实验:在相同的地方分别铺几块8厘和12厘厚的地板,用脚踩是有区别的,但区别不明显,我们在家里都穿拖鞋,可以说脚感没有明显的不同。2、如果地面不平整,12厘地板踩上去不如8厘地板明显,但铺在地面不平整的地板在经常踩踏过程中,不管是8厘还是12厘地板,地板间咬合槽口都会出现过度磨损,从而导致开裂,所以不论8厘还是12厘地板,都要铺在平整的地面上,否则都会出问题。4、8厘地板比12厘地板的稳定性更好。地板铺装后,要吸收地面的水分和空气中的潮气,还有热涨冷缩等,12厘地板的膨胀率要高于8厘地板。
木地板来源历史发展及特点了解
北京历史发展的四个时期及特点
史学界通常是把北京历史分成四个大时期,十五个阶段:1,第一个时期(50多万年前——公元前222年),是北京地区出现古代人类活动,到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又可分成四个阶段:一、北京地区的古代人类活动阶段,时间自50多万年前至四千多年前,即通常所说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算是属于原始社会时期。这一阶段,北京地区活跃着著名的“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东胡林人”等北京先民,并留下了一系列的文化遗存。二、夏商时期北京地区的方国阶段,时间自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余年。时属青铜时代,人类社会也已进入奴隶社会时期。这时北京地区已出现臣属于殷商的小国及其都邑——蓟和燕。三、西周、春秋时期的燕、蓟古城阶段,时间自公元前1000余年至公元前475年。这一阶段,北京地区出现了两个西周的分封国——蓟和燕。于是,北京成为西周王朝北方封国的统治中心,诸侯领地的中心。四、战国时期的燕都蓟城阶段,时间自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2年。这一阶段,北京地区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统治中心。,2,第二个时期(公元前221——公元937年),是北京地区从封建统一国家的东北军事重镇,交通贸易枢纽到北部地区的多民族大城市时期。这个时期内,又可分成四个阶段:一、秦汉时期的燕地蓟城阶段,时间是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20年。这一阶段秦、汉(西汉、东汉)两朝政府在北京地区设置郡(国)、州、县等行政机构,北京成为中原封建王朝的北方军事重镇和交通贸易枢纽。二、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幽州蓟城阶段,时间是从公元220年至公元581年。这一阶段北京地区往往是北方封建割据势力的盘踞中心,又常常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军事前哨基地。三、隋及唐前期的幽州阶段,时间是从公元581年至755年,这一阶段隋唐两代政府大力营建这一地区,使幽州成为统一中原王朝控制下的北部地区的多民族大城市。四、唐后期及五代时期的幽州阶段,时间是从公元755年至937年。这一阶段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封建王朝丧失了对幽州的控制,使这里成为了藩镇割据的中心。3,第三个时期(公元938——公元1949年),是北京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逐渐上升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期。这个时期内,可分为七个阶段:一、辽代的南京(又称燕京),时间是从公元938至公元1122年。这一阶段燕京是辽代的陪都,是契丹人与汉人融合、凝聚的中心。二、北宋的燕山府,时间是从公元1123年至公元1125年,这一阶段燕山府是北京政府的北方边郡,但中维持了不到三年就又归于金人之手。三、金代的中都,时间是从公元1126年至公元1215年。这一阶段中都是金朝的皇都,是中国北半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四、元代的大都,时间是从公元1215年至公元1368年,这一阶段大都是元朝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五、明代的北平、北京,时间是从公元1318年至公元1644年,这一阶段北京是明代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六、清代的京师,时间是从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1年。这一阶段的京师是清朝的首都,也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过程中的全国统治中心。七、民国时期的北京、北平,时间是从公元1912年至1949年,这一阶段北京先为民国首都,1928年6月以后,设北平特别市,直隶南京“国民政府”。,4,第四个时期(公元1949年至今),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以上四个时期十五个阶段基本囊括了北京从古至今的历史概貌。这其中第四个时期由于以后开设的“当代北京”要讲到,所以本课就不再涉及。前三个时期中,以第三个时期最为重要。原因很显然,因为自辽以来北京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地位,职能作用都远非前两个时期所能比。因此,也是重点部分。北京历史悠久,内容十分丰富,初始接触,甚至给人以纷繁驳杂之感。但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总结起来,北京历史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总体上讲,北京的历史特点,离不开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总体规律。但由于它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使得它又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一)、文化源远流长,历史非常连贯,地位不断递升。由此又造成了北京历史文化的丰富,厚重和区域特点非常鲜明。如我前面介绍的,北京从50多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开始,到距今20万年~10万年的“新洞人”,再到距今一万八千年的“山顶洞人”。新石器时期,又有东胡林人,上宅遗址和雪山文化。这些不同阶段文化的连绵不断,反映了人类在北京地区发源、成长、演进的连续过程。进入阶段社会,北京又由方国中心,到北京重镇,最后逐渐上升为陪都,北半个中国的都城,一直到全国的政治中心,这种既久远又连贯,而且持续递升的历史特点,在我国其他古都的历史上是少有的。(二)、北京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大融合、大交汇之地,尤其是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农业文化的交接地带。这造成北京文化的丰富多彩,又造成北京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北京处在我国南北两大文化区——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农业文化的交接地带。各民族长期在这里交融、汇合,所以这里民族矛盾、民族斗争表现的十分突出。由此,一方面造成这一地区战争特点多,而且大多是民族战争,另一方面在战或和之日,也正是各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之时。当然在南北文化的撞击过程中,尤其是辽、金以后,由于北方少数族军事力量强大,南进的政治目的明确,但其经济方式相对落后,使得北京在政治、军事地位上不断上升,而经济发展却常常出现短期倒退,社会发展也呈现复杂性。(三)、由于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和北方民族较之后期中原政权封闭性小,使北京文化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内容丰富、斑斓多彩、吸收力强、开放性大。但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原来的文化层次较低,使北京文化又有一个突出的缺点:在中后期趋向肤浅。北京整个历史文化的丰富、厚重,与中后期的粗放、肤浅;文化上的开放、宽容与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特色,形成明显的反差。这一特点与中原其地方古都(如西安、洛阳)也有很大区别。(四)北京中后期政治、军事地位的急剧上升,与它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极不相称。北京在历史上从来不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但它军事、政治地位的不断上升又造成极大的经济需要。这使得它对全国的经济依赖性极大。这种突出的矛盾,也使得北京无论在经济生活、城市建设、交通水利、人口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形成不同一般中原古都的特殊需要和布局。如:北京与周围城镇关系非常密切,这些城镇担负着军事防御、经济补给等不同任务,于是在北京周围形成一个“首都圈”,与北京形成一个相辅相成,共存共长的整体。这一特点在中原其他古都周围并不明显。城市空间特征是城市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北京发展历史的分析,可看到北京城市发展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空间区位优势、且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空间位置上的过渡性及政治地位的重要性,是北京城市空间的主要特征,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北京作为多民族政治与文化交融的边缘与门户的区位特征,将有助于北京向国际化城市的发展。作为国都的北京,其空间区位与其它都城相比,既不位于大河流域的平原地区,也不是位置适中或靠近经济发达的地区,粮食的供给一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但北京依据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多方位的衔接性而成为首都的首选区位。同时,还应注意到,对北京空间格局的认识应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北京与中原文化间的关系和作用,分析北京的边缘和门户的含义及其对北京城市的发展的意义。首先,北京处于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点,亦或是北京地处汉族文化的边缘而承担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南下的门户作用。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河宽厚的包容性,是任何一个民族所不能抗拒;而游牧民族的粗狂和质朴。也为兼收并容的汉族文化所赏识。因此,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性在北京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城市所不具备的。其次,民族矛盾始终是影响多民族国家的主要矛盾。中国的少数民族虽然众多,自古就有北狄、南蛮、西戎、东夷之称。再者,中国北方和南方的矛盾不仅是政治矛盾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矛盾,最主要的是反映了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间的差异。最后,北京的边缘与门户作用,在当代北京城市向国际化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依然重要。中国东部地区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处于世界核心区的边缘,同时又处于中国的核心区,而北京作为首都,依据其城市发展的空间区位优势,仍将处于城市发展的前沿。从空间演变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城市体系。个人认为,自秦汉开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地狱开发强度的提高,频海地区社会经济逐渐发达,因此,区域城市体系的格局呈现由山前向频海延伸的过程。区域的空间布局的发展,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交通体系。城市交通体系的形成与城市区域体系的发展过程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因此,2005年1月被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提出建立郊区新城为核心的内容,以快速轨道交通为导向,实现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协调发展,‘‘构建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再谈谈北京的建筑的发展:北京建筑的特点历史悠久 千年古都北京先70人万年前穴居在西南郊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近年王府井南口东方广场工地发掘出#万余年前古人类遗迹,在门头沟东胡林村清水河畔的台地上发掘出距今2万年左右的墓葬,证明此时北京先人已从山洞穴居进入河谷和平原地带生活。北京迄今考古发掘出最早的建筑遗址为距今6000余年的平谷北埝头村10座残存房址,平面呈椭圆形,周边有木柱穴,内有夯土痕迹和朽木灰,为半地穴房屋。北京最早建城于西周初年燕国,距今已)3000余年,位于房山琉璃河董家林村,现仍保存古城墙、殉葬墓、车马坑等,今建为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200多年中北京一直为北方军事重镇。公元)年,辽太宗将当时的幽州(今北京)定为陪都,称南京,又称燕京;)年金海陵王迁都燕京,改称中都。位于右安门西玉林小区的金中都南城垣下水关遗址,今建为辽金城垣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大都基本建成,今存北城垣和西城垣北端的土城已建为遗址公园。明清北京城建成后,紫禁城作为故宫博物院保存至今。北京从辽代作为陪都建成燕京已有千年,从金代建成中都作为帝都已有很多年。建筑遗产丰富技术进步显著北京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宝贵的文化遗存和文物建筑,其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全国乃至世界均属罕见。北京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有:长城、明清故宫、北京猿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明清皇家陵寝。北京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保存至今最早的为大葆台西汉墓的地下墓室,地上建筑最早为建于西晋的潭柘寺。构造多采用抬梁式,昆明湖西北大船坞跨 (。重要建筑外檐采用斗拱,兼有结构和装饰功能。北京古代砖石结构主要用于地下陵墓(如明十三陵)、塔(如辽天宁寺塔)、城墙、古崖居和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皇史宬、钟楼、斋宫)等。北京近代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砖(石)墙、柱和木屋架、木楼板、木楼梯承重,外墙用磨砖对缝、砖雕、砖拱等;如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东交民民巷使馆建筑群、北京大学红楼、清华学堂等。钢筋混凝土技术于,"世纪初传入北京,形成砖混结构和内框架、框架;其代表为未名湖燕园建筑、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和北京饭店中楼等。2000年以来,北京当代建筑迅猛发展。,学习苏联和东欧建筑科学技术,走上了建筑工业化道路,自力更生,完成国庆十周年十大建筑和一大批工业、民用建筑;一些领域已接近当时的国际水平;十年动乱扩大了差距,从1977年代中期开始,充分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完成较大规模住房、教科文卫建筑、旅游饭店、办公商业服务建筑以及亚运会场馆等建设;近年来,建筑向高大精深和多功能、综合性方向发展;代住宅四合院是北京古代遗存庭院式住宅的代表,采用传统木构架双坡瓦屋面,典型布局是在南北向主轴线上建坐北朝南的正房,前面建东西厢房和与正房相对的南房(倒座),以房屋后墙及院墙围成封闭的宅院。较大的宅院沿主轴线布置成“一正两厢”多进院;更大的宅院则有几个多进院并列,并附有花园。现存的传统四合院多为清代所建。北京典型四合院住宅和胡同示意图。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东四六条崇礼住宅,建于清光绪年间,四合院建筑群有三条中轴线分成三路三进院落,北为花园。西城区郭沫若故居、东城区府学胡同等一批有保存价值的四合院,分别列为全国和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在景山东街、什刹海沿岸等处,拆除旧房,建成一些新四合院,布局和外观基本不变,但功能提高,材料设备更新。20世纪初,北京建成一批以!层砖木结构为主的西式住宅。例如位于东单东北的北极阁三条协和医学院南院住宅区为地下层、地上为单元式住宅,屋顶设有通风窗;清华园内照澜院等联排平房住宅,每户各有小院。当然,在北京也能看到高楼耸立。这也是当代建筑的一个显著标志。2008年的奥运会上鸟巢的这个建筑可谓是让国人骄傲,让外国人赞美。这也代表着中国与时俱进的发展现状。
剪纸的历史来源、发展和现状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 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 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合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这可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而职业的剪纸艺人则常常是男人,因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里一起劳作并挣工钱。 历史: 据考证,从商代始(公元前1600—1100年)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接空刻花制作装饰品。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西汉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度,食不甘味,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象为其招魂,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南北朝团花剪纸:对马团花;对猴团花;金银花团花;菊花团花;八用形团花。 唐代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自汉至唐出现了一种金银镶嵌技术工艺,是将刻镂的金银箔粘贴在漆器或铜镜的背面,经填漆磨干,在漆地上显出金光灿烂的花纹。 唐宋时期,流行“镂金作胜”的风俗。“胜”,就是用纸或金银箔、丝帛剪刻而成的花样,剪成套方几何形者,称为“方胜”;剪成花草形者,称为“华胜”,剪成人形者,就称之为“人胜”。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东方朔传·岁时节》: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阴则灾。 八日之中,尤以人日为重,又称“人胜节”)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于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唐代大诗人杜甫以《人日》为题作诗:“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另一位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也作有《人日》诗,诗中说:“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六十年代在新疆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一件唐代的人胜剪纸,七个女子人形排列成行,此胜用于围饰发髻。 在日本的正仓院,保藏有两枚唐代华胜,据日本齐衡三年(公元856年)《杂财物实录》载:“人胜二枚……天平宝字元年闰八月二十四日献物”,日本天平宝字元年即为唐代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其中一枚为罗地金箔字,上面剪祝颂吉语:“令节佳辰,福庆惟新,曼和万载,寿保千春。”另一枚则用金箔刻了复杂的边饰,并饰以红绿罗的花叶,中心是一儿童在竹林下戏犬。 当时,还流行着一种用双丝绢帛剪成的小幡,叫做春幡, 或称幡胜、春胜,在立春那天,作为节日礼物,或簪于头上,或挂在柳枝上,亦或贴于屏风。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艺术作品”。李商隐在《骄儿诗》中写:“请爷书春胜,春胜宜春日。”意为骄儿衮师请父亲在剪彩制成的春幡上写“宜春”二字。因为立春之日为春天的首日,象征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所以唐宋时期,人日剪彩这一民俗活动渐渐集中到立春这天,人们剪制各种幡胜、春幡、春燕、春蝶等等,作为节日礼物。皇帝在这一天也接见群臣,并分别赐以金银幡胜或者罗幡胜。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就很多了。在南宋时期,已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有的将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有的贴在窗上,有的装饰灯彩,还有的剪成所谓“龙虎”之类。这时,皮影盛行,雕镂皮影的材料,除了动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纸制作的。周密《志雅堂杂钞》载:当时京城沛梁“向旧天都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又中瓦有余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其后,忽有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精于二人,于是独擅一时之誉。”即是“开封”府,“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一首“菩萨蛮”中写道:“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有一种鸟,因头项长有金黄色大羽冠很像插着一枝幡胜,而被命名为戴胜鸟,韦应物《听莺曲》中“伯劳飞过声局促,戴胜下时桑田绿”,胜成为春归大地的象征。 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载:“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幡,围一大幡,或以家长年龄载之,或贴于门媚。 宋代剪纸用于工艺装饰的一个重要创造,是吉州窑的瓷器,产品有茶盏和花瓶等,图案题材很多,有凤凰、梅花、枇杷和吉祥文字等,造型生动、活泼,它是作者在施釉过程中,贴上剪纸,入窑烧制而成的。 现代民间蓝印花布,是用镂花纸板刮浆后仿染而呈现花纹的,这种印染工艺宋代已很普遍,山西省出土的南宋印花布便是一例。 明清人的笔记和地方志中也有记载剪纸名家的。如《苏州府志》载:“赵萼,嘉靖中制夹纱灯,以料纸刻成花竹禽鸟之状,随轻浓晕色。溶蜡涂染,用轻绡夹之。映日则光明莹彻,芬菲翔舞,恍在轻烟之中,与真者莫辨。” 明代的夹纱灯是很有名的。它是将剪纸夹在纱中。用烛光映出花纹,这是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又一应用,现在人们叫它“走马灯”。 《严州建德县志》载:“林文耀,字纲斋,幼即工书,中年失明,乃剪纸为字,势飞动若龙蛇,点画不差毫发。室人装璜成轴,……人称之日“林剪。”《保定府志》载:“名女,张蔡公之女也。有巧思,与人接谈,袖中细剪春花秋菊、细草垂杨.罔不入神;其剪制香(大+区),绝巧夺目,得之者珍藏焉。 清代陈云伯《画林新咏》说:“剪画,南宋时有人能于袖中剪字,与古人名迹无异。近年扬州包钧最工此,尤之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无不入妙。”并有诗曰:“剪画聪明胜剪书,飞翔花鸟泳濒鱼;任他二月春风好,剪出垂杨恐不如。”清康熙时,有位宫廷画家邹元斗,画有一幅祝福新年伊始的风俗画《岁朝图轴》画的上端绘有垂挂着的五枚彩色剪纸“门笼”。门笺的形式即是由春幡演变而来。 在清代,因满族人有剪纸的习俗,致使剪纸进入宫廷。在故宫,历代皇帝举行婚礼作洞房的神宁宫,墙壁按满族习俗裱纸,四角贴着黑色的双喜字剪纸角花,顶棚中心贴着龙凤团花的黑色剪纸;在宫殿两旁的过道壁上也贴有角花。据说有人用纸剪成有鹿、鹤、松的“六合春”图案,加以彩绘,贴于朝服上,连西太后都以为是绣出来的。 可以说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她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比任何一种艺术都更加突出。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附丽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对国富民康的企盼;她将人们平凡的生活点缀得如此瑰丽多姿,充分寄托和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她为满足人们更高的社会性的精神需要而茁壮成长。 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它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广告、室内装演、服装设计、书籍装帧、邮票设计、报刊题花、连环画、舞台美术、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都有她的清影;她也走向世界,名扬四海,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随着历史的进程,许多民族的、传统的东西被渐渐淡化、湮没了。然而,真正文明的标志应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存,共同发展。愿这棵古老的艺术之树常绿常新。记得采纳啊
木地板来源历史发展及特点了解
相关问答
1
有人知道联丰地板的发展历史吗?

有人知道联丰地板的发展历史吗?它属于老品牌吗值得信

2
哪位可以告诉我净水器销量如何?

最近,打算投资经营实业,看重了净水器这个产品,所以

1
有人知道书柜的隔层板该是多大尺寸吗?
     可能现在好多人都喜欢
友情链接:
小白学装修

电话

装修群

计算报价

风格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