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的种类有哪些
装饰配饰 作者:阿弥 时间:2018-06-06 20:14:17 浏览量:5257 来源:住范儿
导语:
玉石一共有13大类玉石:翡翠,软玉,绿松石,青金石,蛇纹石质玉石,芙蓉石,欧泊,玛瑙,玉髓,木变石和虎睛石,石英岩类玉石,独山玉共13大类玉石。其中玉有翡翠,软玉,蛇纹石质玉石,玉髓,石英岩类玉石,独山玉六大类。翡翠:又名硬玉,按类型分为A货,B货,C货,B+C货四种翡翠。软玉:按种类有白玉,青玉和青白玉,碧玉,墨玉,黄玉。注意:新疆和田玉就是指新疆产的软玉,羊脂白玉又称“白玉”、“羊脂玉”,为软玉中之上品,极为珍贵。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蛇纹石质玉石:岫岩玉(岫玉):指以产于辽宁岫岩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名玉之一。南方玉:产自广东。祁连玉:产在甘肃。昆仑玉:玉石质量与岫玉相似,产于新疆昆仑山。台湾玉:玉的质量较好,制品受人喜爱,产在台湾。朝鲜玉(高丽玉):玉石的种类图片属优质的蛇纹石玉。鲍文玉:常用来冒充“高丽玉”,也属优质品种。玉髓:绿玉髓,碧玉(非软玉的碧玉),血滴石。绿玉髓:世界优质绿玉髓产于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和硬度。碧玉:染色后,可冒充青金石,国际上称瑞士青金石。血滴石:观赏石。石英岩类玉石:东陵石,密玉,贵翠,京白玉。东陵石:印度产的铬云母石英岩,是受欢迎的中档宝石,可冒充翡翠。密玉:因产于河南密县而得名,是一种含3-5%绢云母的石英岩。目前使用的密玉多经过染色处理,可冒充翡翠。贵翠:产于贵州省晴隆县大厂一带。是一种含高龄石的细粒石英岩。用来做低档小饰品。可冒充翡翠。京白玉:是一种质地细粒,光泽油润的白色石英岩。染色后可冒充翡翠。、独山玉:玉石的种类按颜色和种类分为:白独玉,绿独玉,黄褐色独玉拓展资料1翡翠在中国古代,“翡翠”本来是鸟名,它的羽毛美丽,一般雄鸟红色称之“翡鸟”,雌鸟绿色称之“翠鸟”。在古代,用翡翠的羽毛拼贴镶嵌妇女首饰,制成的首饰名称都有“翠”字,如细翠,珠翠等。因硬玉是十分美丽的玉,随着时光前进人们就把美丽的鸟名翡翠代表美丽的玉,即把主要由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组成达到玉级的多晶集合体称为翡翠了。2、软玉软玉主要是由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另外含有微量的透辉石、绿泥石、蛇纹石、方解石、石墨和磁铁矿等矿物。世界软玉产地较多,但以中国新疆和田县产的软玉应用历史最久,质量最佳,名扬中外,故现在将和田玉当做所有软玉的代名词,“和田玉”的名称已经不具备产地的意思。3、独山玉独山玉因产在中国河南南阳市郊独山而得名,是我国独有玉种。独山玉色泽鲜艳,质地细腻,透明度及光泽好,硬度高,翡翠媲美。4、蛇纹石玉(岫玉)蛇纹石质玉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达到玉石级的主要由微细纤维状蛇纹石类矿物组成的集合体。这种玉石多为均匀的色调深浅不等的绿黄到黄绿色,杂质少,质地非常细腻,半透明到近透明,油脂光泽,深受各消费层次人们的广泛喜爱。5、绿松石绿松石制品颜色美丽,深受古今中外人们、特别是穆斯林和美国西部人民所喜爱。宝石级绿松石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达到玉石级的主要由绿松石矿物组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6、石英质玉石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呈显晶质或隐晶质,另外有少量的杂质矿物。石英质玉石的品种繁多。具体如下:A、石英岩类①、东陵石:为一种具砂金效应的石英岩,颜色因所含杂质矿物不同而不同。含铬云母者呈现绿色,称为绿色东陵石;含蓝线石者呈蓝色,称为蓝色东陵石;含锂云母者呈紫色,称为紫色东陵石。我国新疆产的绿色东陵石内含绿色纤维状阳起石。总体来看,东陵石的石英颗粒比较粗,其内所含的片状矿物相对较大,在阳光下片状矿物可呈现一种闪闪发光的砂金效应。放大镜下可以明显看到粗大的铬云母片,大致定向排列,滤色镜下略呈褐红色。②、密玉:因产于河南密县而得名,为一种比较致密的石英岩。大多因含有绿色绢云母而呈绿色,也有肉红、黑、乳白等色。红色者可能与所含的微量金红石和电气石有关,黑色者与所含的碳质物及微量铁锰高价氧化物有关。密玉与东陵石相比,石英颗粒较小,结构较细;云母片稀疏,色浅,没有明显的砂金效应。③、贵翠:产于贵州省睛隆县大厂一带。是一种含有绿色高岭石的细粒石英岩,质地较细,但颜色不像东陵石和密玉那样鲜艳,高岭石的鳞片不太明显,分布也不均匀,所以多呈颜色分布不均匀的带状色调的淡绿色,用肉眼粗略观察很像劣质的翡翠。④、京白玉:是一种质地细腻、光泽油润的白色石英岩。因应用最早的玉料来自北京郊区,所以取名京白玉。实际上这种玉料在全国许多地方均有产出。呈白色,颜色均一,无杂质,石英颗粒细小,粒径一般小于0.2mm,质地细腻,不透明或微透明。⑤、米白玉:是近两年市场上出现的一种白色石英岩,据说是产自新疆。米白玉呈均一的白色,质地细腻,呈玻璃光泽和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质量比京白玉好。B、隐晶质类①、玉髓:为显微隐晶质石英集合体,单体呈纤维状,杂乱或略定向排列,粒间微孔内常充填水份和气泡,多呈块状产出。根据颜色可细分为几个品种:白玉髓、红玉髓、绿玉髓(市场上著名的“澳玉”即为含Ni的绿玉髓)、蓝玉髓、黑玉髓。②、玛瑙:具环带状或条带状构造的玉髓。按照颜色、环带条纹和所含杂质或包裹体特点可细分出许多品种:白玛瑙、红玛瑙、绿玛瑙、蓝玛瑙、紫玛瑙、黑玛瑙、缟玛瑙、缠丝玛瑙、苔藓玛瑙、水胆玛瑙等。③、碧玉:为一种含杂质较多的玉髓,不透明,颜色多呈暗红色、绿色或杂色。按颜色命名可称红碧玉、绿碧玉等。有时也可按特殊花纹和色斑进行命名,如风景碧玉和血滴石。C、交代假象石英质玉石①、木变石:是一种硅化石棉。通常根据颜色和纤维排列特点将木变石分为三个品种,即木变石、虎睛石和鹰眼石。②、硅化木: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交代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7、青金石青金石玉石是以青金石矿物为主,并含有蓝方石、方解石和黄铁矿的多矿物集合体,也称“青金岩”。8、孔雀石以其鲜艳的绿色、美丽的条带及同心环状花纹、细腻的质地与众不同。由于其颜色及花纹很象孔雀尾羽,所以有了孔雀石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孔雀石的品种有:普通孔雀石、孔雀石猫眼、青孔雀石等。9、硅孔雀石是一种铜的硅酸盐矿物,硅孔雀石常呈蛋白石状或瓷釉状块体,也有土状或葡萄状者,但少见纹带构造。它也是绿色玉石,但颜色与孔雀石不完全相同,更多的带蓝色调,即蓝绿或天蓝色,更接近绿松石。当成分中铁、锰多时,可呈现褐色或黑色。不透明,硅化时呈玻璃光泽,通常蜡状或土状光泽,比孔雀石更脆。10、蔷薇辉石优质的蔷薇辉石是一种很美观的矿物,也是制作弧面宝石、串珠和雕件的玉石材料。其质地硬度似翡翠,颜色又是桃花粉色,因此珠宝界又称其为“粉翠”、“桃花石”、“桃花玉”。因我国蔷薇辉石的著名产地在北京郊区,故又有“京粉翠”之称。其英文Rhodonite源自希腊语“蔷薇”。11、菱锰矿(红纹石)是指可用作玉石的菱锰矿。颜色为玫瑰红色、粉红色等,非常美丽。常见不同色度组成的平行条纹,也可有白色、灰色、黄色或褐色等细条纹出现于粉红色底色之上,硬度较低。12、碳酸盐质玉是指主要由方解石或和白云石矿物组成的玉石。地质上通常属于大理岩、灰岩或白云岩。其变种很多,如阿富汗玉、汉白玉、文石玉、蓝田玉、灵璧玉、菊花石等都是碳酸盐玉石。参考资料:中国玉石网--玉石分有13类的详细情况
玉石有多少种类
玉石一共有13大类玉石:翡翠,软玉,绿松石,青金石,蛇纹石质玉石,芙蓉石,欧泊,玛瑙,玉髓,木变石和虎睛石,石英岩类玉石,独山玉共13大类玉石。其中玉有翡翠,软玉,蛇纹石质玉石,玉髓,石英岩类玉石,独山玉六大类。翡翠:又名硬玉,按类型分为A货,B货,C货,B+C货四种翡翠。软玉:按种类有白玉,青玉和青白玉,碧玉,墨玉,黄玉。注意:新疆和田玉就是指新疆产的软玉,羊脂白玉又称“白玉”、“羊脂玉”,为软玉中之上品,极为珍贵。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蛇纹石质玉石:岫岩玉(岫玉):指以产于辽宁岫岩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名玉之一。南方玉:产自广东。祁连玉:产在甘肃。昆仑玉:玉石质量与岫玉相似,产于新疆昆仑山。台湾玉:玉的质量较好,制品受人喜爱,产在台湾。朝鲜玉(高丽玉):玉石的种类图片属优质的蛇纹石玉。鲍文玉:常用来冒充“高丽玉”,也属优质品种。玉髓:绿玉髓,碧玉(非软玉的碧玉),血滴石。绿玉髓:世界优质绿玉髓产于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和硬度。碧玉:染色后,可冒充青金石,国际上称瑞士青金石。血滴石:观赏石。石英岩类玉石:东陵石,密玉,贵翠,京白玉。东陵石:印度产的铬云母石英岩,是受欢迎的中档宝石,可冒充翡翠。密玉:因产于河南密县而得名,是一种含3-5%绢云母的石英岩。目前使用的密玉多经过染色处理,可冒充翡翠。贵翠:产于贵州省晴隆县大厂一带。是一种含高龄石的细粒石英岩。用来做低档小饰品。可冒充翡翠。京白玉:是一种质地细粒,光泽油润的白色石英岩。染色后可冒充翡翠。、独山玉:玉石的种类按颜色和种类分为:白独玉,绿独玉,黄褐色独玉拓展资料1翡翠在中国古代,“翡翠”本来是鸟名,它的羽毛美丽,一般雄鸟红色称之“翡鸟”,雌鸟绿色称之“翠鸟”。在古代,用翡翠的羽毛拼贴镶嵌妇女首饰,制成的首饰名称都有“翠”字,如细翠,珠翠等。因硬玉是十分美丽的玉,随着时光前进人们就把美丽的鸟名翡翠代表美丽的玉,即把主要由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组成达到玉级的多晶集合体称为翡翠了。2、软玉软玉主要是由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另外含有微量的透辉石、绿泥石、蛇纹石、方解石、石墨和磁铁矿等矿物。世界软玉产地较多,但以中国新疆和田县产的软玉应用历史最久,质量最佳,名扬中外,故现在将和田玉当做所有软玉的代名词,“和田玉”的名称已经不具备产地的意思。3、独山玉独山玉因产在中国河南南阳市郊独山而得名,是我国独有玉种。独山玉色泽鲜艳,质地细腻,透明度及光泽好,硬度高,翡翠媲美。4、蛇纹石玉(岫玉)蛇纹石质玉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达到玉石级的主要由微细纤维状蛇纹石类矿物组成的集合体。这种玉石多为均匀的色调深浅不等的绿黄到黄绿色,杂质少,质地非常细腻,半透明到近透明,油脂光泽,深受各消费层次人们的广泛喜爱。5、绿松石绿松石制品颜色美丽,深受古今中外人们、特别是穆斯林和美国西部人民所喜爱。宝石级绿松石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达到玉石级的主要由绿松石矿物组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6、石英质玉石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呈显晶质或隐晶质,另外有少量的杂质矿物。石英质玉石的品种繁多。具体如下:A、石英岩类①、东陵石:为一种具砂金效应的石英岩,颜色因所含杂质矿物不同而不同。含铬云母者呈现绿色,称为绿色东陵石;含蓝线石者呈蓝色,称为蓝色东陵石;含锂云母者呈紫色,称为紫色东陵石。我国新疆产的绿色东陵石内含绿色纤维状阳起石。总体来看,东陵石的石英颗粒比较粗,其内所含的片状矿物相对较大,在阳光下片状矿物可呈现一种闪闪发光的砂金效应。放大镜下可以明显看到粗大的铬云母片,大致定向排列,滤色镜下略呈褐红色。②、密玉:因产于河南密县而得名,为一种比较致密的石英岩。大多因含有绿色绢云母而呈绿色,也有肉红、黑、乳白等色。红色者可能与所含的微量金红石和电气石有关,黑色者与所含的碳质物及微量铁锰高价氧化物有关。密玉与东陵石相比,石英颗粒较小,结构较细;云母片稀疏,色浅,没有明显的砂金效应。③、贵翠:产于贵州省睛隆县大厂一带。是一种含有绿色高岭石的细粒石英岩,质地较细,但颜色不像东陵石和密玉那样鲜艳,高岭石的鳞片不太明显,分布也不均匀,所以多呈颜色分布不均匀的带状色调的淡绿色,用肉眼粗略观察很像劣质的翡翠。④、京白玉:是一种质地细腻、光泽油润的白色石英岩。因应用最早的玉料来自北京郊区,所以取名京白玉。实际上这种玉料在全国许多地方均有产出。呈白色,颜色均一,无杂质,石英颗粒细小,粒径一般小于0.2mm,质地细腻,不透明或微透明。⑤、米白玉:是近两年市场上出现的一种白色石英岩,据说是产自新疆。米白玉呈均一的白色,质地细腻,呈玻璃光泽和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质量比京白玉好。B、隐晶质类①、玉髓:为显微隐晶质石英集合体,单体呈纤维状,杂乱或略定向排列,粒间微孔内常充填水份和气泡,多呈块状产出。根据颜色可细分为几个品种:白玉髓、红玉髓、绿玉髓(市场上著名的“澳玉”即为含Ni的绿玉髓)、蓝玉髓、黑玉髓。②、玛瑙:具环带状或条带状构造的玉髓。按照颜色、环带条纹和所含杂质或包裹体特点可细分出许多品种:白玛瑙、红玛瑙、绿玛瑙、蓝玛瑙、紫玛瑙、黑玛瑙、缟玛瑙、缠丝玛瑙、苔藓玛瑙、水胆玛瑙等。③、碧玉:为一种含杂质较多的玉髓,不透明,颜色多呈暗红色、绿色或杂色。按颜色命名可称红碧玉、绿碧玉等。有时也可按特殊花纹和色斑进行命名,如风景碧玉和血滴石。C、交代假象石英质玉石①、木变石:是一种硅化石棉。通常根据颜色和纤维排列特点将木变石分为三个品种,即木变石、虎睛石和鹰眼石。②、硅化木: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交代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7、青金石青金石玉石是以青金石矿物为主,并含有蓝方石、方解石和黄铁矿的多矿物集合体,也称“青金岩”。8、孔雀石以其鲜艳的绿色、美丽的条带及同心环状花纹、细腻的质地与众不同。由于其颜色及花纹很象孔雀尾羽,所以有了孔雀石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孔雀石的品种有:普通孔雀石、孔雀石猫眼、青孔雀石等。9、硅孔雀石是一种铜的硅酸盐矿物,硅孔雀石常呈蛋白石状或瓷釉状块体,也有土状或葡萄状者,但少见纹带构造。它也是绿色玉石,但颜色与孔雀石不完全相同,更多的带蓝色调,即蓝绿或天蓝色,更接近绿松石。当成分中铁、锰多时,可呈现褐色或黑色。不透明,硅化时呈玻璃光泽,通常蜡状或土状光泽,比孔雀石更脆。10、蔷薇辉石优质的蔷薇辉石是一种很美观的矿物,也是制作弧面宝石、串珠和雕件的玉石材料。其质地硬度似翡翠,颜色又是桃花粉色,因此珠宝界又称其为“粉翠”、“桃花石”、“桃花玉”。因我国蔷薇辉石的著名产地在北京郊区,故又有“京粉翠”之称。其英文Rhodonite源自希腊语“蔷薇”。11、菱锰矿(红纹石)是指可用作玉石的菱锰矿。颜色为玫瑰红色、粉红色等,非常美丽。常见不同色度组成的平行条纹,也可有白色、灰色、黄色或褐色等细条纹出现于粉红色底色之上,硬度较低。12、碳酸盐质玉是指主要由方解石或和白云石矿物组成的玉石。地质上通常属于大理岩、灰岩或白云岩。其变种很多,如阿富汗玉、汉白玉、文石玉、蓝田玉、灵璧玉、菊花石等都是碳酸盐玉石。参考资料:中国玉石网--玉石分有13类的详细情况
玉石的分类
现在市场上说的玉,主要是两大类:和田玉和翡翠。A.和田玉(软玉)-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玉,古代,说玉指的就是和田玉,以新疆和田产地为最佳——呃,通常人们脖子上的挂的白色的玉,都是当和田玉买的(请注意这句话)……B.翡翠(硬玉)-在中国的历史远没有和田玉长,最主要的产地是缅甸,质量也最好。现在市场上的绝对主流——八成的人脖子上挂的都是翡翠,多是绿色的……先说翡翠,相对比较好买,因为哪哪都有卖的。购买地点,不要去王某井那种一折店,不要去街边“三天撤店,喋血狂甩”。很多店会说“正宗缅甸A货假一罚十”,进去一看,一百二百三百,不同档位,各自分拨摞成小山,拿起一个现价99的,发现价签是999。稍有理智就能分析出那个高高在上的价码是唬人用的,再怎么样商家不会做赔本买卖,甭管标价多高,最后的成交价,老板一定是有的赚的。这样的店通常只有极其一般的货色,那些标价上千,实际售价一二百的东西,成本应该只在两位数。好东西极少,不用投入,有兴趣走马观花一下。这位说了——那人家说的A货、缅甸产是真的么?我想很多时候可能是真的。但关键A货、缅甸产并不等于值钱,不能说明档次。此处外行会有一个误区,认为翡翠中的A、B、C货是指上等货中等货下等货。都A级上等货了能次到哪去。这里一定要明确:翡翠中,A货就是指纯天生的,没被做过化学加工;B货是指被化学加工过(加工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看起来好);C货则是被化学了之后还被染了色,看起来更好……戴脖子上的,通常大家都是奔着A去的。天然的当然是更好的,但问题是A货除了天然就什么也不代表了。。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怀疑A货应该是比例最大的吧。我国的岫岩玉,产量傲人纯天然,经常被做成枕头凉席,华妃娘娘按摩脸的滚轮……等各种消夏胜品,就多是像普通工业原料那样大批量廉价出售的。仅仅是天然,不值钱可是天然的A货算是挑玉佩戴的一个基础。通常情况下,在这一点上,你可以直接从老板嘴里问出来。包括现在买玉都有证书,是A货都会注明,一般也都没有问题。建议可以去文玩市场去买,比如北京潘家园、地安门天意二层,不去买地摊上的仿作古玉,直接去那些有门面的翡翠专卖店,这些个体户往往有自己稳定的进货渠道,很多都是自己加工成批次送去检验做证书(这是要花钱的)再直销,价格会比同档次在品牌店购买便宜得多。这种店不会去搞唬人的价格,标价会很比较实际,同类的造型选择性也会比较丰富。而且店小的话里面大多坐着老板,说话顶事,你可以可他多唠唠学习学习知识,关键是砍砍价。但凡能开得起玉器店的,都不会是家里钱少的主,所以老板一般不至于小气。商场里的一些专卖柜台,名气不大的,也是一种选择。在一堆A货,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怎么选稍微好点的呢?对于完全一头雾水的门外汉,我提供的方案是,就看两点:种和色。A.种:翡翠王国是个封建社会,三六九等划分档次高下。种是决定翡翠价值的最核心因素……越高档的种,越玉丁稀薄,越天生丽质价格不菲,懂行不懂行的人都能看出好来。比如玻璃种、冰种,一旦被定为这两家的孩子,那再不成气身价也低不了。最常见的是糯种、豆种。也有混血儿,介于冰种糯种之间的冰糯种……这些种细分起来是十分微妙繁杂……姑且这么粗分着排个队:玻璃种>冰种>冰糯种>糯种>豆种从字面意思理解,玻璃、冰、像冰似的糯米、糯米、豆子……这些家伙之间的关键差异,就在三个字——透明度。所以玉的透明度是划定它们种的决定性因素,也成为了其价值价格的基础因素。于是大概就是这么个逻辑:透明度越高的翡翠,种越好量越少,钱越贵。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本台是小成本选购,所以我们可以和玻璃种冰种说再见了——如果无法想象其风华的,请自行百度【玻璃种、冰种、老坑】等字样……一般我们花千八百,买到糯种是没问题的,买到冰糯就比较值了。透明度高好理解,就是像玻璃像冰又像水晶……透明度低在翡翠里的表现,则会以一种絮状物的多少来呈现,或者叫棉。此时需要发挥动手能力、视力、想象力。当你把一块玉拿起来,拿近仔细的去看它身上的纹理,试图去看进它的体内组织。——是像雾,像绒绒,像棉絮,像砂砾紧紧挨在一起,像挤压在一起的塑料泡沫,像花掉的电视机屏幕……?——把玉举起来,对着阳光或者灯光。能多大程度上透射出你的手指?清晰、朦胧、迷糊、依稀有些暗影、还是基本透不出来?——你会觉得这块玉湿润吗?反光吗?就观察思考这三个问题就好。——内里组织越细致越好,像雾有可能会向冰糯靠拢,像棉絮甚至再粗糙一些都是糯种的接受范围内。再粗糙美观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不可取。——朦胧、模糊的效果比较理想。根本不透光的……赶紧撂下吧(糯种里,太清晰反而未见得好,往往杂质大,分布集中)——如果感觉光滑的表面湿淋淋、水亮亮,反光效果好,就很提分。相反表面摸着光滑但看起来很干涩则会降低品相。术语叫“水头”。我的体会是,在玉面抛光的表皮下,内里组织越是细腻绵密,就越能保证一定的透光感和密度,水头也会相对足一些,整体也就越好。B.色句话叫“黄翡绿翠紫罗兰”,有的绿翡翠从某个角度看会有一抹浅紫,如果是这种情况,价格会提升很多。一般咱还是选绿色翡翠的机会比较多,而且知道是越绿越好。但这个绿,究竟绿到什么程度呢。因玉种的不同,相对便宜的价位下可选的绿色范围也很广。种不好的话,颜色挺绿价格也上不去;好的玻璃种根本看不出绿色,也是顶级价格。但是一般咱们买的话,两千以下,能选到的绿,主体应该是一种浅灰绿(但最好不要选那些灰>绿的)。可以是这样这样或者这样——差异不大,随缘。但如果几百块钱的吊坠,买到了这种颜色的——那就得好好想想了…………别想了,肯定是人工注色。——于是,挑翡翠,你其实就是在能接受的价位里,挑相对透明度更好的,颜色更绿的,水头更足的。翡翠很迷人的一点是,随着人们的贴身佩戴,在肌肤上的油脂逐渐浸润下,玉会变得越来越润,整体颜色会更加均匀统一,与最初佩戴时发生变化,有时这种变化还挺明显。好像玉也有生命一样!!啊……忘了说还有造型和刀工!这两项往往和玉本身的质料相辅相成。一句话方针就是——视觉感受越舒服越好。有关翡翠暂时就说到这,有关和田玉回头再补充啦~——————————这应该最后一次补充了 十一快乐——————————关于和田玉:要强调的第一点就是:请不要从摆地摊推板车的【心姜人】那里购买所谓和田玉!(那两个字会被河蟹!!!没有调侃同胞的意思。做街头营生的【心姜】同胞们,除了卖切糕就是卖玉。切糕你都不敢买了,玉你还敢考虑!!这些异域风情的面孔,盘踞在马路边、地铁口、火车站等地。星罗棋布,是帝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通常,他们会铺一块毯子,上面通常有银饰(藏族小贩更青睐)、古画,兽皮、奇异的中草药……还有就是大块小块的白色类玉挂坠把件什么的。↑看见以上这种情形,或者某个衣衫褴褛一身油泥的异域俊脸,悄悄叫住你,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一块沾着黑泥的玉佩………没多,就一块。无论如何,请不要买。就算真的有那么一个落魄的前朝土司公子,千里迢迢跑到北京来甩卖家传之宝。也请您相信,自己不会碰上。如果您留心,甚至可以发现,这种地方卖的“白玉”们,那么巧,机会都会或大或小长一块棕黄色玉皮,几乎都拴着同样长度的红色或棕色编织绳,就连绳上布艺装饰上的龙纹图样都一模一样……………这只能意味着:量产。而且是粗糙的量产。基本就是抛个光,老大一块,没任何雕刻。这些“玉”看上去光滑、温润、柔和、细腻得不像话。掂掂也颇有分量。然而如果你指甲稍微硬一点,竟然可以在上面划出痕迹。它们的真身大多叫做方解石(碳酸钙)。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也经常用于冒充和田玉。有的方解石真的很好看,但是从价值和密度硬度上,与和田玉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可以买来当饰品,但是绝对不值得以和田玉的价格买。之所以费大劲所以强调这些,是因为只要你不从这个渠道买,你受骗的概率就直降百分之六十。要强调的第二点:不要买看起来特别白的所谓“和田玉”。所谓特别白,就是死白。像白纸、像日本骨瓷、像新粉的白墙。这种白是俄玉的特色,是比方解石更高级的仿冒新疆和田玉的玉,它和和田玉一样是软玉的一种。到用俄玉仿的这个级别,一般都会带雕工了,雕龙饰凤什么。比起俄玉的白,方解石的颜色倒是更接近和田玉。但其实俄罗斯料现在也算官方认证的和田玉队伍里了。只是我个人觉得俄罗斯来的,和祖国内部昆仑山系产的,还是后者血统更优。╮(╯_╰)╭和田玉除了白玉还有碧玉、青玉、黄玉、糖玉等。但最受追捧的自古以来无疑是白玉。白玉按其颜色质地可以再细分:羊脂、白、青白。低成本的情况下,买青白玉和白玉没问题。羊脂玉就不要指望了,有价无市的传说。前文说过,现在的和田玉,是广义上的和田玉。只要主要成分透闪石达到一定比例以上,就是和田玉了。相关宝石鉴定机构就可以给发证书,证明是和田玉。证书这个东西,我的看法是聊胜于无。对于初次接触的购玉者,我建议咱还是能选购有证书的。证书是卖家需要花钱去找人给每件玉器开的身份证。多少还是有效力的。但是注意,证书证明的和田玉是广义上的,不具备产地意义。但是大多数外行理解的和田玉,是狭义上的。即新疆和田出产的和田玉,和田玉中的战斗机。很多买家不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花了和田料的钱买俄罗斯料。所以有时弄不清证书这玩意是在帮助谁。高贵的出身,不菲的价格。同档次下,和田料必然比青海料俄料贵的多的多。我可以判断广义上的和田玉,却不能甄别狭义上的和田料。如果您说非和田料不可,我无力效劳,老实说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能买到。据评论里@hiro wong 说的,和田玉坑早就被保护起来了。总之,和田料,神秘难求,俺也想要。北京东四钱粮胡同附近有家【仰玉轩】,很高端的一家老店。他家东西我是很信的,自称是和田的料。价格高,但是货硬。有兴趣可以去逛逛。我的那个1680的猴子抱桃(被同学戏称猴子偷桃就三年前是在那买的)还是说说广义的吧:和田白玉的玉色,区别于俄料,它不是纯白奶色,我给的定义是“带点透明度的偏青或偏黄的白”,有时也会有发灰的一种浊色的白(我不太喜欢这种)理论上白度越高越好,但是在一个不高的价位下,能买到特白的,就要打个问号了。它的内部结构是鉴定的关键。大多数和田玉证书上都会注明“纤维交织结构”,这种结构是特色。把玉拿到光下近看,可以看见里面一绺一绺的絮质结构,柔顺的挨在一起,白色像水流一样,有秩序感。而不是缠成一团。(答主已尽力描述…)当在一块玉里看见这样的结构,就可以初步判断为广义和田玉。还有关键的一点,和田玉叫软玉,也不算太软,硬度6-6.5。一般只会出现断裂裂纹,干脆生硬。而不会掉渣,小小的磕掉一块什么的。新疆朋友们卖的方解石,就是一没交织结构,二软。另外,和田玉讲究密度,高好于低。沉、压手感都是正常的。绝不能飘。纤维交织结构下,选择内部结构秩序感更强的。就像选择紫檀,顺纹的好。这些纤维状的东西很好的融在玉中,不仔细看看不出来才对。而不是打眼一看里面就有一块明显的不透明的东西,这样的话就是杂质了。比纤维交织结构更好一些的,是“毡状结构”。顾名思义,就是玉内部看起来像毛毡毯一样,细腻、茸茸的,一坨坨很小很小的毡茸聚集在一起的感觉。(但是整体上也是符合纤维交织的特点的,有秩序,分大绺)这样的结构就具备了参与选美“羊脂玉”(当然也是广义的)的资格。只是说这种结构往往更细腻,抛光出来更美。一般买吊坠的话,同等质地,平安扣会比雕件便宜。因为后者有设计有雕工在里面,工艺更复杂。然而也有老师傅告诉我,平安扣也不好做,中间那个孔,容易打不好。关于购买:和田玉也是建议去玉器市场那些专门卖和田玉的店。我相信术业有专攻。不要和田玉翡翠田黄石都卖,还在门口促销水晶那种店。进店先逛少说话,看一圈。别念念有词:我靠这个贵…玩我呢吧…诶这破玩意也值两千……甭管什么店,老板都不会喜欢听你腹诽他的货品。感觉店里东西不错,有意挑选的情况下。然后和老板套套辞,说玉都不错,问问玉是哪的料啊,是自家加工的吗等等问题。有兴趣不妨观察一下店员老板之间的关系,是亲属还是纯粹雇佣关系。一般如果是一家人,夫妻店还有小孩儿的,可能会是家族生意,如他二叔开坑,三叔抛光,他爹雕刻那种。这种情况相对会更可靠一些。因为人家是某种世家,专业的。通过聊天你可以对这家店的老板有个基本印象,即这人可靠不可靠。不多说,凭个人眼光。然后可以把你看中的玉,和类似的玉指出两三块,要求老拿出柜台细看比较。这时可以请教老板,如:为啥这俩看着差不多,价钱会有差异/您觉得这块比这块好在吗/你会选哪个/有没有证书…………sort of things借此学习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和老板熟悉起来,同时进一步判断老板的专业素质。正常来说,一个老板头头是道思路清晰,他的货也会更牛逼。如果你看上的玉符合之前说的那些,没有明显的裂,也没有粗糙大团的絮状杂质,手感也还不错的话。好了,接下来可以和老板磨价格了,砍价就诸位各显神通吧。或者你可以问一句:有没有更好的货。行情在变,在我的感觉中,现在几百块的质量还比较好的和田玉不好找,一千五两千买个精致的小雕件6、7、8克的还比是有戏的。但你在大商场专柜、品牌店买同档次的,五六千是正常的,如果再赶上镶金,就会更贵。有的器件虽小但成色好,就会贵;有的器件大,但成色逊,就会便宜。很少逛的人一开始可能会很不能理解标价。你认为贵的没那么贵,你觉得没啥的价格反而咋舌。还有,和田玉有的出自水里,有的开采自山里。分籽料、山流水、山料。同档次价格规律:籽料>山流水>山料籽料因在水底经年冲刷,存活下来的都是一块玉中最硬的芯,金贵得很,因而少见大料。发现时多为一颗颗小鹅卵石状,一般只打孔,连抛光都省了,就要原汁原味。山料质地不如籽料细腻,但是大块开采,可以做大件,小件,雕件。量大,价格相对便宜。综合来说,小成本购玉山流水比较理想。价位、质量都适中。再说最后一点。关于水头这个东西,好像是是专说翡翠的。相比水感,和田玉更讲究油性。比起湿,更要润。但是好的和田玉,也“水头”也是要的,水油平衡才能更似凝脂呀~
玉石的分类
现在市场上说的玉,主要是两大类:和田玉和翡翠。A.和田玉(软玉)-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玉,古代,说玉指的就是和田玉,以新疆和田产地为最佳——呃,通常人们脖子上的挂的白色的玉,都是当和田玉买的(请注意这句话)……B.翡翠(硬玉)-在中国的历史远没有和田玉长,最主要的产地是缅甸,质量也最好。现在市场上的绝对主流——八成的人脖子上挂的都是翡翠,多是绿色的……先说翡翠,相对比较好买,因为哪哪都有卖的。购买地点,不要去王某井那种一折店,不要去街边“三天撤店,喋血狂甩”。很多店会说“正宗缅甸A货假一罚十”,进去一看,一百二百三百,不同档位,各自分拨摞成小山,拿起一个现价99的,发现价签是999。稍有理智就能分析出那个高高在上的价码是唬人用的,再怎么样商家不会做赔本买卖,甭管标价多高,最后的成交价,老板一定是有的赚的。这样的店通常只有极其一般的货色,那些标价上千,实际售价一二百的东西,成本应该只在两位数。好东西极少,不用投入,有兴趣走马观花一下。这位说了——那人家说的A货、缅甸产是真的么?我想很多时候可能是真的。但关键A货、缅甸产并不等于值钱,不能说明档次。此处外行会有一个误区,认为翡翠中的A、B、C货是指上等货中等货下等货。都A级上等货了能次到哪去。这里一定要明确:翡翠中,A货就是指纯天生的,没被做过化学加工;B货是指被化学加工过(加工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看起来好);C货则是被化学了之后还被染了色,看起来更好……戴脖子上的,通常大家都是奔着A去的。天然的当然是更好的,但问题是A货除了天然就什么也不代表了。。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怀疑A货应该是比例最大的吧。我国的岫岩玉,产量傲人纯天然,经常被做成枕头凉席,华妃娘娘按摩脸的滚轮……等各种消夏胜品,就多是像普通工业原料那样大批量廉价出售的。仅仅是天然,不值钱可是天然的A货算是挑玉佩戴的一个基础。通常情况下,在这一点上,你可以直接从老板嘴里问出来。包括现在买玉都有证书,是A货都会注明,一般也都没有问题。建议可以去文玩市场去买,比如北京潘家园、地安门天意二层,不去买地摊上的仿作古玉,直接去那些有门面的翡翠专卖店,这些个体户往往有自己稳定的进货渠道,很多都是自己加工成批次送去检验做证书(这是要花钱的)再直销,价格会比同档次在品牌店购买便宜得多。这种店不会去搞唬人的价格,标价会很比较实际,同类的造型选择性也会比较丰富。而且店小的话里面大多坐着老板,说话顶事,你可以可他多唠唠学习学习知识,关键是砍砍价。但凡能开得起玉器店的,都不会是家里钱少的主,所以老板一般不至于小气。商场里的一些专卖柜台,名气不大的,也是一种选择。在一堆A货,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怎么选稍微好点的呢?对于完全一头雾水的门外汉,我提供的方案是,就看两点:种和色。A.种:翡翠王国是个封建社会,三六九等划分档次高下。种是决定翡翠价值的最核心因素……越高档的种,越玉丁稀薄,越天生丽质价格不菲,懂行不懂行的人都能看出好来。比如玻璃种、冰种,一旦被定为这两家的孩子,那再不成气身价也低不了。最常见的是糯种、豆种。也有混血儿,介于冰种糯种之间的冰糯种……这些种细分起来是十分微妙繁杂……姑且这么粗分着排个队:玻璃种>冰种>冰糯种>糯种>豆种从字面意思理解,玻璃、冰、像冰似的糯米、糯米、豆子……这些家伙之间的关键差异,就在三个字——透明度。所以玉的透明度是划定它们种的决定性因素,也成为了其价值价格的基础因素。于是大概就是这么个逻辑:透明度越高的翡翠,种越好量越少,钱越贵。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本台是小成本选购,所以我们可以和玻璃种冰种说再见了——如果无法想象其风华的,请自行百度【玻璃种、冰种、老坑】等字样……一般我们花千八百,买到糯种是没问题的,买到冰糯就比较值了。透明度高好理解,就是像玻璃像冰又像水晶……透明度低在翡翠里的表现,则会以一种絮状物的多少来呈现,或者叫棉。此时需要发挥动手能力、视力、想象力。当你把一块玉拿起来,拿近仔细的去看它身上的纹理,试图去看进它的体内组织。——是像雾,像绒绒,像棉絮,像砂砾紧紧挨在一起,像挤压在一起的塑料泡沫,像花掉的电视机屏幕……?——把玉举起来,对着阳光或者灯光。能多大程度上透射出你的手指?清晰、朦胧、迷糊、依稀有些暗影、还是基本透不出来?——你会觉得这块玉湿润吗?反光吗?就观察思考这三个问题就好。——内里组织越细致越好,像雾有可能会向冰糯靠拢,像棉絮甚至再粗糙一些都是糯种的接受范围内。再粗糙美观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不可取。——朦胧、模糊的效果比较理想。根本不透光的……赶紧撂下吧(糯种里,太清晰反而未见得好,往往杂质大,分布集中)——如果感觉光滑的表面湿淋淋、水亮亮,反光效果好,就很提分。相反表面摸着光滑但看起来很干涩则会降低品相。术语叫“水头”。我的体会是,在玉面抛光的表皮下,内里组织越是细腻绵密,就越能保证一定的透光感和密度,水头也会相对足一些,整体也就越好。B.色句话叫“黄翡绿翠紫罗兰”,有的绿翡翠从某个角度看会有一抹浅紫,如果是这种情况,价格会提升很多。一般咱还是选绿色翡翠的机会比较多,而且知道是越绿越好。但这个绿,究竟绿到什么程度呢。因玉种的不同,相对便宜的价位下可选的绿色范围也很广。种不好的话,颜色挺绿价格也上不去;好的玻璃种根本看不出绿色,也是顶级价格。但是一般咱们买的话,两千以下,能选到的绿,主体应该是一种浅灰绿(但最好不要选那些灰>绿的)。可以是这样这样或者这样——差异不大,随缘。但如果几百块钱的吊坠,买到了这种颜色的——那就得好好想想了…………别想了,肯定是人工注色。——于是,挑翡翠,你其实就是在能接受的价位里,挑相对透明度更好的,颜色更绿的,水头更足的。翡翠很迷人的一点是,随着人们的贴身佩戴,在肌肤上的油脂逐渐浸润下,玉会变得越来越润,整体颜色会更加均匀统一,与最初佩戴时发生变化,有时这种变化还挺明显。好像玉也有生命一样!!啊……忘了说还有造型和刀工!这两项往往和玉本身的质料相辅相成。一句话方针就是——视觉感受越舒服越好。有关翡翠暂时就说到这,有关和田玉回头再补充啦~——————————这应该最后一次补充了 十一快乐——————————关于和田玉:要强调的第一点就是:请不要从摆地摊推板车的【心姜人】那里购买所谓和田玉!(那两个字会被河蟹!!!没有调侃同胞的意思。做街头营生的【心姜】同胞们,除了卖切糕就是卖玉。切糕你都不敢买了,玉你还敢考虑!!这些异域风情的面孔,盘踞在马路边、地铁口、火车站等地。星罗棋布,是帝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通常,他们会铺一块毯子,上面通常有银饰(藏族小贩更青睐)、古画,兽皮、奇异的中草药……还有就是大块小块的白色类玉挂坠把件什么的。↑看见以上这种情形,或者某个衣衫褴褛一身油泥的异域俊脸,悄悄叫住你,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一块沾着黑泥的玉佩………没多,就一块。无论如何,请不要买。就算真的有那么一个落魄的前朝土司公子,千里迢迢跑到北京来甩卖家传之宝。也请您相信,自己不会碰上。如果您留心,甚至可以发现,这种地方卖的“白玉”们,那么巧,机会都会或大或小长一块棕黄色玉皮,几乎都拴着同样长度的红色或棕色编织绳,就连绳上布艺装饰上的龙纹图样都一模一样……………这只能意味着:量产。而且是粗糙的量产。基本就是抛个光,老大一块,没任何雕刻。这些“玉”看上去光滑、温润、柔和、细腻得不像话。掂掂也颇有分量。然而如果你指甲稍微硬一点,竟然可以在上面划出痕迹。它们的真身大多叫做方解石(碳酸钙)。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也经常用于冒充和田玉。有的方解石真的很好看,但是从价值和密度硬度上,与和田玉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可以买来当饰品,但是绝对不值得以和田玉的价格买。之所以费大劲所以强调这些,是因为只要你不从这个渠道买,你受骗的概率就直降百分之六十。要强调的第二点:不要买看起来特别白的所谓“和田玉”。所谓特别白,就是死白。像白纸、像日本骨瓷、像新粉的白墙。这种白是俄玉的特色,是比方解石更高级的仿冒新疆和田玉的玉,它和和田玉一样是软玉的一种。到用俄玉仿的这个级别,一般都会带雕工了,雕龙饰凤什么。比起俄玉的白,方解石的颜色倒是更接近和田玉。但其实俄罗斯料现在也算官方认证的和田玉队伍里了。只是我个人觉得俄罗斯来的,和祖国内部昆仑山系产的,还是后者血统更优。╮(╯_╰)╭和田玉除了白玉还有碧玉、青玉、黄玉、糖玉等。但最受追捧的自古以来无疑是白玉。白玉按其颜色质地可以再细分:羊脂、白、青白。低成本的情况下,买青白玉和白玉没问题。羊脂玉就不要指望了,有价无市的传说。前文说过,现在的和田玉,是广义上的和田玉。只要主要成分透闪石达到一定比例以上,就是和田玉了。相关宝石鉴定机构就可以给发证书,证明是和田玉。证书这个东西,我的看法是聊胜于无。对于初次接触的购玉者,我建议咱还是能选购有证书的。证书是卖家需要花钱去找人给每件玉器开的身份证。多少还是有效力的。但是注意,证书证明的和田玉是广义上的,不具备产地意义。但是大多数外行理解的和田玉,是狭义上的。即新疆和田出产的和田玉,和田玉中的战斗机。很多买家不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花了和田料的钱买俄罗斯料。所以有时弄不清证书这玩意是在帮助谁。高贵的出身,不菲的价格。同档次下,和田料必然比青海料俄料贵的多的多。我可以判断广义上的和田玉,却不能甄别狭义上的和田料。如果您说非和田料不可,我无力效劳,老实说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能买到。据评论里@hiro wong 说的,和田玉坑早就被保护起来了。总之,和田料,神秘难求,俺也想要。北京东四钱粮胡同附近有家【仰玉轩】,很高端的一家老店。他家东西我是很信的,自称是和田的料。价格高,但是货硬。有兴趣可以去逛逛。我的那个1680的猴子抱桃(被同学戏称猴子偷桃就三年前是在那买的)还是说说广义的吧:和田白玉的玉色,区别于俄料,它不是纯白奶色,我给的定义是“带点透明度的偏青或偏黄的白”,有时也会有发灰的一种浊色的白(我不太喜欢这种)理论上白度越高越好,但是在一个不高的价位下,能买到特白的,就要打个问号了。它的内部结构是鉴定的关键。大多数和田玉证书上都会注明“纤维交织结构”,这种结构是特色。把玉拿到光下近看,可以看见里面一绺一绺的絮质结构,柔顺的挨在一起,白色像水流一样,有秩序感。而不是缠成一团。(答主已尽力描述…)当在一块玉里看见这样的结构,就可以初步判断为广义和田玉。还有关键的一点,和田玉叫软玉,也不算太软,硬度6-6.5。一般只会出现断裂裂纹,干脆生硬。而不会掉渣,小小的磕掉一块什么的。新疆朋友们卖的方解石,就是一没交织结构,二软。另外,和田玉讲究密度,高好于低。沉、压手感都是正常的。绝不能飘。纤维交织结构下,选择内部结构秩序感更强的。就像选择紫檀,顺纹的好。这些纤维状的东西很好的融在玉中,不仔细看看不出来才对。而不是打眼一看里面就有一块明显的不透明的东西,这样的话就是杂质了。比纤维交织结构更好一些的,是“毡状结构”。顾名思义,就是玉内部看起来像毛毡毯一样,细腻、茸茸的,一坨坨很小很小的毡茸聚集在一起的感觉。(但是整体上也是符合纤维交织的特点的,有秩序,分大绺)这样的结构就具备了参与选美“羊脂玉”(当然也是广义的)的资格。只是说这种结构往往更细腻,抛光出来更美。一般买吊坠的话,同等质地,平安扣会比雕件便宜。因为后者有设计有雕工在里面,工艺更复杂。然而也有老师傅告诉我,平安扣也不好做,中间那个孔,容易打不好。关于购买:和田玉也是建议去玉器市场那些专门卖和田玉的店。我相信术业有专攻。不要和田玉翡翠田黄石都卖,还在门口促销水晶那种店。进店先逛少说话,看一圈。别念念有词:我靠这个贵…玩我呢吧…诶这破玩意也值两千……甭管什么店,老板都不会喜欢听你腹诽他的货品。感觉店里东西不错,有意挑选的情况下。然后和老板套套辞,说玉都不错,问问玉是哪的料啊,是自家加工的吗等等问题。有兴趣不妨观察一下店员老板之间的关系,是亲属还是纯粹雇佣关系。一般如果是一家人,夫妻店还有小孩儿的,可能会是家族生意,如他二叔开坑,三叔抛光,他爹雕刻那种。这种情况相对会更可靠一些。因为人家是某种世家,专业的。通过聊天你可以对这家店的老板有个基本印象,即这人可靠不可靠。不多说,凭个人眼光。然后可以把你看中的玉,和类似的玉指出两三块,要求老拿出柜台细看比较。这时可以请教老板,如:为啥这俩看着差不多,价钱会有差异/您觉得这块比这块好在吗/你会选哪个/有没有证书…………sort of things借此学习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和老板熟悉起来,同时进一步判断老板的专业素质。正常来说,一个老板头头是道思路清晰,他的货也会更牛逼。如果你看上的玉符合之前说的那些,没有明显的裂,也没有粗糙大团的絮状杂质,手感也还不错的话。好了,接下来可以和老板磨价格了,砍价就诸位各显神通吧。或者你可以问一句:有没有更好的货。行情在变,在我的感觉中,现在几百块的质量还比较好的和田玉不好找,一千五两千买个精致的小雕件6、7、8克的还比是有戏的。但你在大商场专柜、品牌店买同档次的,五六千是正常的,如果再赶上镶金,就会更贵。有的器件虽小但成色好,就会贵;有的器件大,但成色逊,就会便宜。很少逛的人一开始可能会很不能理解标价。你认为贵的没那么贵,你觉得没啥的价格反而咋舌。还有,和田玉有的出自水里,有的开采自山里。分籽料、山流水、山料。同档次价格规律:籽料>山流水>山料籽料因在水底经年冲刷,存活下来的都是一块玉中最硬的芯,金贵得很,因而少见大料。发现时多为一颗颗小鹅卵石状,一般只打孔,连抛光都省了,就要原汁原味。山料质地不如籽料细腻,但是大块开采,可以做大件,小件,雕件。量大,价格相对便宜。综合来说,小成本购玉山流水比较理想。价位、质量都适中。再说最后一点。关于水头这个东西,好像是是专说翡翠的。相比水感,和田玉更讲究油性。比起湿,更要润。但是好的和田玉,也“水头”也是要的,水油平衡才能更似凝脂呀~
什么种类的玉最好
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化。玉现已是全球珍贵之物.玉的分类: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于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于不同种质会有差异。在中国境内出产的绝大多数为软玉,而「羊脂白玉」则为软玉中之珍品,质地细致而颜色洁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均以软玉雕琢而成。硬玉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较软玉更罕有。由于硬玉在玉质、颜色及价钱各方面都较软玉优胜,故现时市场上的玉器饰品主要以硬玉制成,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着会集中介绍硬玉 - 翡翠。鉴赏翡翠:鉴赏翡翠要注意色泽及种质,当中可细分为颜色、透明度、净度、切工及裂纹,一般都会先从其颜色入手。颜色颜色是影响翡翠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可从以下四个畴评估翡翠的颜色:要纯正:纯正所指的是翡翠主色和次色的比例,以绿色翡翠为例,纯绿色者为最佳,绿色中带黄或带蓝者较次,带灰者则最差。要浓淡得宜:论及颜色的深浅度,当然是越浓越好,然而颜色过浓却会造成反效果,降低翡翠的素质。要鲜明:翡翠的颜色越鲜艳明亮越吸引,内含灰色或黑色的比例越多,颜色就越暗淡要均匀:颜色分布越均匀越佳,价值也越高。透明度翡翠的透明度影响光线的折射,从而影响整体的美感。当光线进入透明而质地细腻的翡翠,会反射出美丽的光芒,让人感到翡翠的晶莹通透,大大增加其美感。相反,如果光线遇上一颗透明度低而质地粗糙的翡翠,就会反射出呆板的光线,令翡翠的吸引度大减。净度净度指翡翠内含之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两种,乃其他矿物包含在翡翠之中而造成,相对来说黑色瑕疵比白色碍眼。翡翠内含的杂质越少越佳。切工翡翠制成品的加工分光身和雕花两大类。光身成品由于表面没有遮掩,故对原料的要求较高,除了不能有裂纹,切工的比例、制品的厚薄及是否对称亦非常重要,足以影响翡翠制成品的外观。例如切工良好的「蛋面」不能过厚或过薄,「卜」位处要在正中,且比例要适中。评价花件主要衡量其美感及雕工的精细度,通常有裂纹的硬玉会以雕花方式处理,以掩盖其瑕疵。裂纹裂纹可以大大减低翡翠的价值。倘若翡翠饰件有裂纹,稍一碰撞便可能会沿着裂纹整件裂开。故此购买翡翠饰件时需额外小心,一般来说,用电筒照射很容易便会察觉裂纹是否存在。优质的翡翠可以卖得相当可观的价钱,但是市场上的供应有限,一些商人为求取得更好的利润,不惜替翡翠进行人工处理过程。于是市面上便出现了A货、B货和C货。人工处理之翡翠C货C货是指经过人工加色的假色玉。其方法是借高温高压将染色剂渗入原来无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绿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泽会随时间转淡及变暗哑。B货B货是指曾以化学方法清除表面的瑕疵、杂质以及黄色部份的翡翠,只保留原有之绿色及白色的原素,然后以环氧树脂胶注入玉石内作为巩固,让整颗翡翠看来更通透,颜色更鲜艳。由于在化学处理过程中玉石的内部已遭到破坏,结构因而变得松散,故B货很容易在表面露出裂纹。另如在处理过程中同时加入染色剂便称为B+C货。天然翡翠A货A货是指完全未经人工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我国珠宝业的前辈们,在长期的翡翠加工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有关翡翠的经验,并以言简意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这些特点。记住这些格言,并能了解和体会其中深刻的内涵,将终身受益。灯下不观色其实,任何珠宝都不应当在灯下进行颜色的质量评定。而对于翡翠来说,这一点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翡翠的颜色,尤其是闪灰,闪蓝以及油青之类的翡翠颜色,在灯光下的视觉效果要比自然光线下的颜色效果好很多。因此,灯光下只能看翡翠的绺裂,看水头长短,看照映程度或其它特征。而要在自然光线下,察看和评定翡翠的绿色。色差一等,价差十倍对于高档的翡翠来说,价差十倍恐怕还不止。例如:一粒50万元的翡翠戒面与一粒500万元的翡翠戒面,翡翠质量样式、大小、种水、瑕疵 都是一等一的,无可挑剔,二者之间的价格差别关键在于绿色上的高低。而如何认识和区分翡翠绿色的各种差别是极为重要的,至少也要见过和经历过。“多看少买”对于购买翡翠原石来说,“多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是一个进行比较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和验证经验的过程;是〃买〃的前提。“少买”不是不买,而是提醒你要“看”好了再买。“宁买一条线,不买一大片”对于翡翠原石中的绿色形状特点来说,“一条线”带子绿 与“一大片”靠皮绿 是同一种绿色形状的两种表现形式,是“线”立性 与“片”卧性的分别。“线”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片”的面积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格言的关键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被翡翠表面上绿色的“多”与“少”所迷惑,要认清绿色“立性”与“卧性”的本质。因此,并不是真的见了有一大片绿色的翡翠也不买,而是提醒不要对绿色的厚度有过分的奢望。龙到处才有水所谓“龙”其实是指翡翠中的绿色。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无论在质地的粗细程度或者透明程度上,有绿色的部位比没有绿色的部位地子 ,都要好一些。当然,有时翡翠绿色和地子之间的这种差别表现的过于强烈时,就象下一个格言所说了。狗屎地子出高绿翡翠的地子与翡翠的绿色互为依存,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绿色种水好的情况下,地子通常也不会太差,反之亦然。而格言主要提醒人们:不要忽视翡翠绿色的特殊性。虽然不是每一个“狗屎地子”都会有高档的绿色。但是〃狗屎地子〃中可以出现上等的绿色。无绺不遮花《礼记》云:“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事实上,高档的翡翠绿色通常也都是以“素”身的形式,来表现其自然本质的。例如旧货中的搬指、翎管之类都属于“素活”。如果雕有花纹图案,其美丽的花纹之下必有跷蹊。故而业内流传有“无绺不遮花”的说法。现代的翡翠制品中同样如此。冷眼观炝绿所谓“炝绿”乃是指一种加色的“假翡翠”,这是一种老掉牙的伎俩。时下的做假手段有“冲凉”、“洗澡”和“镀膜”等。当然任何作假或许得逞于一时,而不会永远不露马脚的。以前的格言是对行内人说的,是提醒人们要重视第一眼的感觉,不要放过任何疑点。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妨也“冷眼”一点。一定要到信誉好、有质量保证的商店去购买翡翠。 中国玉的美学鉴赏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象征着瑰丽、高尚、坚贞、圣洁。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戴玉、玩玉、藏玉,人们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玉的美。有理由认为玉美学是玉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是由于玉的美才与石的分化。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玉,石之美者。”杨伯达先生文称“好看的美的石头,这就是玉”。对玉的丰富的美学要素的发现和相关神话传说配合使玉实现第二次分化,从装饰品成为神器、礼器。因此玉美学受到广泛重视得到充分发展。我国在汉以前重视玉的质地美。在百家争鸣的文化争议中玉色美渐为人知,东汉王逸提出赤、黄、白、黑四色的审美标准,发展了孔子“孚尹旁达”的色彩主张,从而也挑起玉美学中德符关系的争议(玉符-玉色也)西汉刘向提出玉有六美。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历史上对玉的审美方针是“首德次符”。随着玉文化的发展,惟重玉色的人不断增加。根据德符并重的原则笔者文中提出对玉之六美的粗浅认识,从玉的美学特征和审美要素及其受控因素等方面谈了对玉美学的学习心得。如有不妥处敬请指正。中国玉从古至今都有广义的概念--“玉,石之美者”(东汉许慎)。符合工艺要求的玉器材料(栾秉墩·1985)而西方现代宝石中只承认软玉和硬玉。玉文化中涉及的玉是广义的涵盖。但不能不承认古玉之美还是以软玉(和阗玉)为重要载体的。而硬玉-翡翠在中国还是明清及以后的时期里展现的。一、玉质美软玉以质地细腻、致密、纯净为特征。质地美在历史上是最早被认定的,如汉以前重视质地美,孔子提出的玉德美多数是对玉的质地特征进行拟人化的思维结果。古称:“美玉无瑕,白璧无瑕”表明玉是质地细腻,纯净,无暇之美。可概括表述如下。1、“坚缜细腻”之美玉料质地坚硬缜密,细致而滋润,细粒致密岩石经磨蚀后表面显滑润。故称,“坚缜细腻”之美。此处之坚硬是将玉与彩石比较的结果。2、“温润以泽”之美玉料滚石、卵石呈致密块状,表面为矿物的断口显强油脂光泽,在加上磨蚀成光滑曲面,故呈“温润以泽”之美。3、“无瑕之美”和阗白玉为单一透闪石矿物组成,无杂质,故显“美玉无瑕,白玉无瑕”之美。软玉是一种交织成毛毡状结构的透闪石或阳起石纤维状微晶集合体。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但质地优劣随着晶粒大小、分布均匀性、含杂质种类和数量的不同而变化的。具体见表1。综观和阗玉的质地细腻、坚硬缜密、滋润、亮丽照人,能给人一种温润与凝重感与美的享受。玉质美除了与粒度大小均匀度有关外,也与透明度和抛光性有直接关系。即质地越细腻,其透明度越高,抛光性越好,表面反光性也越强,既增加了玉的美感,又提高了玉的质量。二、玉色美东汉王逸四色审美标准,发展孔子“孚尹旁达”的色彩美主张。为玉色美评价开创了历史先河。根据现代审美原则笔者从整齐一律、调和对比和节奏韵律三种原则出发讨论玉色美特征。1、单色美色彩中的某一单色,如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湖面,清澈的泉水,明亮的阳光等等。单纯能使人产生明净,纯洁的美感。和阗玉色彩十分丰富有白如截脂、绿如翠羽、黄如蒸栗、赤如鸡冠、黑如纯漆。按该玉中出现的颜色可分为五个色系。(1)白色系列 在和阗玉中白色玉也有不少品种:羊脂白;雪花白、梨花白、象牙白、鱼肚白、糙米白、鸡骨白等等。其中以细润莹洁的羊脂白最佳,又称羊脂白玉。在历史上称“白玉之精”、“玉英”、“玉王”。软玉属于角闪石族为该类矿物中透闪石及阳起石的固熔体。当成分纯净,不含色素杂质元素璧化合物者,应为白色。羊脂玉中99.5%为透闪石组成,故颜色为非常纯正的白色。白如截肪是恰如其分的形容词。(2)绿色系列 在青白玉、青玉中常呈浅绿白色、淡绿色、灰绿色,在碧玉中为绿色至暗绿色,深绿色产出量大,属常见玉料。从青白玉、青玉、碧玉依次排列,随着颜色的加深,氧化铁的含量有所增高(即从1.77%一3.12%一5.84%),碧玉中普遍含铬、镍、钻等超基性岩特有的元素。碧玉中组成矿物除透闪石外,开始出现阳起石或含铁较多的透闪石。因而呈现不同色调、浓淡的绿色。黑斑和玉筋明显。含少量杂质矿物。如:钙铬榴石、铬尖晶石、磁铁矿、绿泥石等。(3)黄色系列黄玉中有黄色、米黄色、蜜蜡黄、栗色黄、秋葵黄、葵花黄、鸡蛋黄、半色黄、黄杨黄等,其中以栗色黄、蜜蜡黄者为上.其他黄次之。《夷门广牍》指出:“黄玉如栗色者为贵,谓之甘黄玉,蕉黄色次之。”黄玉其色黄正而娇,越浓亮越珍贵,其珍贵价值不在羊脂玉之下,且比羊脂玉还少见。多为含氧化铁引起之色。(4)黑色系列和阗玉中的墨玉(黑玉)有呈灰黑、黑色f黑色有时不均匀呈浸染状、黑点状、云雾状)、纯漆黑等色。优质者“黑如纯漆”。因罕见而珍贵。墨玉又称黑玉、或在黑玉中出现青玉、也有在青玉、白玉中出现墨玉。呈色原因主要由于在透闪石粒间存在有微鳞片状石墨杂质所致。黑色的程度有强有弱,深浅分布均有差别。(5)褐红色系列及其他色和阗玉中有因色似红糖而称糖玉。多呈紫红色、褐红色、血红色(罕见)。在糖玉部位中的透闪石粒间分布有褐铁矿,说明糖玉是由于氧化铁污染透闪石而形成红色或褐黄色。含氧化锰可呈紫红色。2.双色美调和与对比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调和是在差异中趋向于“同”(一致),对比是倾向于“异”(对立)。根据此审美原则可将玉的两种颜色分别鉴赏。(1)玉色调和美色彩中的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蓝与青、青与紫、紫与红都为临邻近的色彩。在同一色中的层次变化(如深浅、浓淡)也属于调和,在变化中保持一致。例如天坛的深蓝色的琉璃瓦与浅蓝色的天空及四周的绿树配合在一起显得很调和。杜甫诗中有:“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玉色的协调也是同理。f2)玉色的对比美对比是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使人感到鲜明、醒目、振奋、活跃。如色彩中的黑和白、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都是对比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是红与绿的对比。黑与白也是一种强烈的对比,“白催朽骨龙虎死,黑人太阴雷雨垂”(杜甫):“黑云翻墨未压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例如:在一块羊脂白玉上有墨玉条带,又如羊脂玉双鹿的角、蹄和梅为红色与鹿身的白色或对比色。3.多色美多种颜色搭配呈显五光十色,七彩纷呈,例如一块出土的古玉上的沁色中呈多色彩。由同一块玉上颜色变化规律不同可产生如下多色美类型:(1)节奏美色条、色块疏密有致的变化也可显示一定的节奏感。至于如何判断玉石颜色变化的节奏,何为2/4,何谓4/4等,有待各抒己见。(2)韵律美 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种情调的真假玉器的鉴别玉器可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种,硬玉又名翡翠。从化学成分来看,软玉是含钙、镁和铁的硅酸盐,而硬玉则是含钠和铝的硅酸盐。下面介绍鉴别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1)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久不散者是真玉。(2)手触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3)观察法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的是真玉。(4)舌尖鉴别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此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有无裂痕,有裂痕的其价值大减。玉石的品质鉴别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1)色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色泽暗淡、微黄色的为下品。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2)透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居乡。(3)匀玉的色泽重在均匀,虽含白、绿但色泽不均匀的,则价值很低。(4)形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一般地说,玉石的个头愈大愈好。(5)敲玉当中常有断裂、割纹,一般不易观察到,如果用金属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轻轻抛在台板上,可以从声音的清浊辨出裂纹存在与否。声音越清脆越好。(6)照玉当中有肉眼不易发现的黑点、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镜照一照,便可一览无余。玉的品质可分为10级,每一级又可细分为上、中、下3档。其中,白玉无论其色泽好坏,透明度如何,价值都是最低的。天然玉石的特点是略呈浅色,而不带有浅蓝色(俗称邪色)。另外还有一种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外观颇似深色“老坑玉”。鉴定的方法很简单,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重者为真玉。目前,市场上常常混杂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别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听、测。(1)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内部结构、光泽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泽,花纹自然,内部纤维状态是不易模仿的。(2)听真玉声音清脆,人造假玉声音发闷。(3)测主要是测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为标准,除岫玉、绿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划出条痕,而玉石本身丝毫无损。假玉一般较软,划不动玻璃。常见的假玉一般用塑胶、玻璃加工而成,它们都是非晶质材料,硬度低,密度小,还有材料本质的特征。如塑胶能用钢针挑得动,或能刻出划痕,拿在手中轻飘。玻璃在灯光或阳光下内部显示气泡,偏光镜下显示非晶质性(转动时无周期性的明暗变化),有原料制作漩涡状条纹等。翡翠的质量鉴别在玉石家族众多成员中,最名贵的当推翡翠。它是一种天然矿石,硬度极高,产量极少。其色彩主要以绿色、红色为主。红色为翡,绿色为翠,故名翡翠。(1)翡翠的分级①特级:艳绿色(祖母绿色)、苹果绿色,玻璃地(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鲜艳,无杂质,无裂纹。②商品级:绿色,油青地,微透明、间杂半透明的祖母绿色细脉和斑点翠。③普通级:藕粉地、豆绿色、浅绿色,白色细腻,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饰。(2)翡翠的质量鉴别①质地。天然翡翠质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润亮泽,仔细观察,可见近圆形的稍透明“盐粒”和围绕其周围的纤维状物质。②硬度。天然翡翠是硬玉,摩氏硬度是7度,用锋利的刀具刻划,不会留有痕迹;假玉硬度低,利刀可刻划出痕迹。③翠性。天然翡翠对着强光观察,可见其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翠色闪光,称为翠花或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制成的伪品都无此种“翠性”特征。④相对密度(比重)。天然翡翠结构坚硬紧密,无气泡,密度较大,敲击时声音清脆;伪品则结构较松或有气泡,密度较小,敲击声音沙哑不清脆。⑤色泽。真品翠色浓艳纯正。而有些伪品是用白玉、蛇纹石、澳洲玉、韩国玉、云石甚至杂石,经脱色后,灌入高硬塑料浆并作加色处理,或浸入绿色液体制成“加色翡翠”,在强光下观察,可见绿色纹路,杂乱而细小;有的虽不显纹路,但浑浊不清,光泽差,其重量比真品轻。将上述假品放入煮熔的蜡液中,所灌入的颜料会慢慢析出。这样检验,既不会损坏被检样品,又可鉴别出真假。用塞尔西滤色镜观察,加色翠在镜下为紫红色,天然真品颜色不变。有的假翡翠用玻璃人工熔炼而成,结构松懈,绿色均匀偏暗,有的有气泡,用硬器敲击,声音沙哑。(3)翡翠的选购①看颜色。看颜色是否纯正、浓艳、均匀,并用聚光手电筒检查是否有隐藏的杂色。以颜色浓艳、纯正、均匀,杂质微小者为佳。翡翠中翠绿色具有较高的价位,其次为红色、紫色。绿色中又以鲜嫩、略带黄色调的秧苗绿为最佳,其次为宝石绿、江水绿、油绿,均以绿分布均匀者好。②观察透明度。在强光下观察,透明度愈高愈好。③听声音。敲击声清脆悦耳者为佳。④观察翠性和石花。对光观察,翡翠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闪光(即翠性),并常有团块状白花,称石花。两者均以少为好。⑤看裂痕和黑斑。裂痕有的是原矿中存在的,也有的是加工造成的,以少为好;黑斑是翡翠中各处的黑色斑点,也以少而小为好。⑥看加工水平。以表面平滑、抛光好、形态正为佳。怎样鉴别真假玛瑙天然玛瑙区别于假玛瑙的最显著的标志,是其横断面有同心层纹结构,利用这个标志,整块玛瑙较为容易识别,而经切割后的制成品,由于没有整齐明显的图案,则容易认错。但一般来说,天然玛瑙手感凉,表面像涂了一层蜡,并有蜡的光泽,半透明,硬度在摩氏7级,用小刀刻不动,由于它是在熔融状态下形成的结晶体,多为球状,所以特别致密;表面研磨后更为细腻,在硬杂木板上急骤磨擦十几下,玛瑙不热,木板却发烫;颜色常是几种混杂于一块之中,形成美丽的花纹、层纹、锦花等绚丽多彩的图案。假玛瑙除人工合成外,一部分是用优质的石材来充当的。其基本特征是:手感固然凉,却没有蜡状感觉和光泽,有些硬度低,用小刀能刻出痕迹来;砸碎观察断面,除没有玛瑙所具有的层纹外,颗粒较粗,甚至有裂隙;不透明,颜色之间界线分明。有些不法商贩在假冒玛瑙的表面粘上一层薄薄的有机物,给人有蜡状光泽和手感的错觉,鉴别时要特别注意。
玉器种类都有哪些?
玉一般分为九大类一、硬玉 硬玉,我国俗称“翡翠”,是我国传统玉石中的后起之秀,又是近代所有玉石中的上品。 翡翠不管是“山料”(原生矿石)还是“籽料”(次生矿石),主要是由硬玉矿物组成的致密块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翡翠的纤维状结构。这种紧密的纤维状结构,使翡翠具有细腻和坚韧的特点. 常见的翡翠颜色有白、灰、粉、淡褐、绿、翠绿、黄绿、紫红等,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泽。按颜色和质地分,有宝石绿、艳绿、黄阳绿、阳俏绿、玻璃绿、鹦哥绿、菠菜绿、浅水绿、浅阳绿、蛙绿、瓜皮绿、梅花绿、蓝绿、灰绿、油绿,以及紫罗兰和藕粉地等二十多个品种. 二、软玉 软玉在我国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品种。它们与硬玉不同,是由角闪石族矿物中透闪石阳起石矿物(以透闪石为主)组成的致密块体。在显微镜下观察,软玉同硬玉一样也呈纤维状结构。这种由透闪石或阳起石组成的纤维状结构,是软玉具有细腻和坚韧性质的主要原因。 软玉常见颜色有白、灰白、绿、暗绿、黄、黑等色。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泽。软玉的品种主要是按颜色不同来划分的。白玉中最佳者白如羊脂,称“羊脂玉”。青玉呈灰白至青白色,目前有人将灰白色的青玉称为“青白玉”。碧玉呈绿至暗绿色,有时可见黑色脏点,是含杂质如铬尖晶石矿物等所致。当含杂质多而呈黑色时,即为珍贵的墨玉。黄玉也是一种较珍贵的品种。青玉中有糖水黄色皮壳,现有人称其为“糖玉”。白色略带粉红色者有人称为“粉玉”。虎皮色的则称为“虎皮玉”等。 三`岫岩玉,简称岫玉,因产辽宁省岫岩县而得名。这种玉石的主要品种表面看来,同新疆的青玉或碧玉有些相似,但组成的矿物和硬度则不同。组成岫玉的主要矿物是蛇纹石。成分中常含有二价铁、三价铁,还混有锰、铝、镍、钴等杂质,这些混入物使岫岩玉具有各种颜色。岫玉的颜色有白、黄、淡黄、粉红、浅绿、绿、翠绿、暗绿、褐绿及其它杂色。其中常以绿色调为主,颜色介于青玉和碧玉之间。组成岫玉的蛇纹石矿物,通常占85%以上,常见少量方解石、透闪石等其它矿物。透闪石的混入,可增大岫玉的硬度。 岫玉的五质非常细腻,半透明至不透明,蜡状至油脂光泽。硬度2.5~5.5,比重2.5~2.8。蛇纹石矿物的平均折光率1.54~1.55。蛇纹石是镁质碳酸盐岩、镁质基性宕、超基性岩的交代蚀变矿物,也可与滑石、绿泥石等共生。 岫玉玉质同翡翠和软玉极易区分,主要是光泽(老带油脂光泽)和硬度的不同。 南方玉开采史不详,因产于广东省信宜县泗流地区,故又称“信宜玉”。玉质大多数由蛇纹石组成,并含有少量金云母、滑石、方解石、透闪石、绿泥石、绿帘石等。因含杂质多,颜色常与岫玉不同,色调暗绿至褐绿。同时产出的地质条件与岫玉也有差别,它产于云母片岩和条带状混合片麻岩组成的地层中,玉石矿体下面常有0.2~5.5米厚的滑石层。 祁连玉产祁连山,玉色暗绿,带有较多的黑色脏点,岫玉和南方玉没有这一特点。 京黄玉淡黄色,也由蛇纹石组成,因产北京十三陵老君堂接触变质大理岩中而得名。本世纪60年代发现,历史上是否开采过,情况不明。因产量过少,现已停采。 安绿石也是蛇纹石玉质,因首次发现于吉林集安县的绿水河而得名。产于蛇纹石化大理岩古老的地层中。玉质较纯,细腻光洁,苹果绿至墨绿色,微透明至半透明。 与岫玉相似的蛇纹石玉石还有不少产地和品种。因此,当我们鉴别新石器时代以来属于这类玉质的玉器时,切不可轻易断定玉质的来源。1977年,南京博物院在江苏吴县草鞋山、张陵山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中,经鉴定有一件玉管为蛇纹石玉石,就不是辽宁产生的岫玉,玉料可能是江苏镇江的产物。 四、蓝田玉 蓝田玉的名称初见于《汉书·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其后,《后汉书·外戚传》、张衡《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从此引起后世人的纷争,有的说蓝田根本不产玉,有的说即使产玉可能是莱玉(色绿似菜叶的玉石)。近些年,陕西地质工作者在蓝田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玉料,认为它就是古代记载的蓝田玉(197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这一发现不仅引起了寻找珠玉原料的地质界重视,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兴趣。1982年,地质矿产部地质博物馆,展出了上述蓝田玉的原石。这种蛇纹石化强烈时,局部已经变成与岫玉相同的玉石了。玉质从外观上看,有黄色、浅绿色等不均匀的色调,并伴随浅白色的大理岩。这种玉石虽然不很美观,但因为蓝田地处西安古城附近,玉质硬度为4左右,容易加工. 五、南阳玉 南阳玉因产河南省南阳而得名,又因矿区在南阳的独山,故又称“独山玉”。 南阳玉色泽鲜艳,质地比较细腻,光泽好,硬度高,可同翡翠媲美。德国人曾称其为“南阳翡翠”,苏联地质学家基也夫林科曾把南阳玉归属于翡翠类型的玉石矿床。据河南地质工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探明南阳玉是一种蚀变斜长岩,组成矿物除斜长石外,还有黝帘石、绿帘石、透闪石、绢云母、黑云母和榍石等。经过显微镜鉴定,玉质含有多种蚀变矿物,蚀变作用以黝帘石化、绿帘石化和透闪石化为主。由于玉石中含各种金属杂质电素离子),所以玉质的颜色有多种色调,以绿、白、杂色为主,也见有紫、蓝、黄等色. 六、绿松石 绿松石是由细小的绿松石矿物为主组成的隐晶质致密块体,含有铜、铝和水的磷酸盐,通常产于次生浅成矿床中。多呈天蓝色、暗蓝色、蓝绿色和绿色,风化强烈的呈绿白色。具有柔和的蜡状光泽。硬度6,比重2.6~2.8。平均折光率1.61~1.63。 绿松石在我国也是古老的传统玉石,早在新石器时代,它同青玉、玛瑙等玉石一起用作装饰品。据《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一书中的统计,从新石器晚期的齐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到南北朝时代的墓葬中,有多处发现过绿松石装饰品. 七、玛瑙 玛瑙由于纹带美丽,自古就被人们饰用。出土玉器中,常见成串的玛瑙珠,以项饰为多。 组成玛瑙的细小矿物除玉髓外,有时也见少量蛋白石或隐晶质微粒状石英。严格地说,没有纹带花纹的特征,不能称玛瑙,只能称玉髓。现今市场上一些没有纹带花纹的玉髓也称为“玛瑙”,这同古代玛瑙的含义是不相符的。玛瑙纯者为白色,因含其它金属元素(如Fe、Ni等)出现灰、褐、红、蓝、绿、翠绿、粉绿、黑等色,有时几种颜色相杂或相间出现。玛瑙块体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硬度6.5~7,比重2.65。 玛瑙依其纹带花纹的粗细和形态分有许多品种。纹带呈“缟”状者称“缟玛瑙”,其中有红色纹带者最珍贵,称为“红缟玛瑙”。此外尚有“带状玛瑙”、“城砦玛瑙”、“昙玛瑙”、“苔藓玛瑙”、“锦红玛瑙”、“合子玛瑙”、“酱斑玛瑙”、“柏枝玛瑙”、“曲蟮玛瑙”、“水胆玛瑙”等品种(见李时珍《本草纲目》)。 在没有纹带花纹的“玉髓”中,也有不少是玉石原料。根据颜色的不同,有“红玉髓”、“绿玉髓”(亦称英卡石)、“葱绿玉髓”、“血玉髓”(亦称血石)和“碧玉”等。 玛瑙同软玉一样也是我国传统的玉石。在南京北阴阳营等遗址中出土的玉器中就有玛瑙杯和玛瑙珠。在大量的玛瑙珠中,有一粒作辟邪状,长1.7厘米。甘肃永靖大何庄齐家文化遗址,山东莒南大店春秋墓中以及南京象山东晋墓中等,也都相继发现了玛瑙饰品. 八、青金石 青金石玉料是由青金石矿物组成,常含方解石、黄铁矿,有时出现少量透辉石等。阿富汗产的青金石玉料,其青金石矿物平均含量占25~40%。玉质呈独特的蓝色、深蓝、淡蓝及群青色。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硬度5.5,比重2.7~2.9。色深蓝和浓而不黑者,称“青金”;深蓝和黄铁矿含量多于青金石矿物时,称“金格浪”;浅蓝色和含白色方解石(一般不含黄铁矿)者,称“催生石”(此名源于古人用青金石作催生药之说). 九、碧甸子与孔雀石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载:“天柱山,州(兴安州,今陕西安康县)西五十里,下有碧钿、青绿诸洞二十余处,唐宋俱采取入贡,明始停闭。”夏湘蓉等在《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中认为:“按元代的碧甸并非甸子,明代的碧钿当不例外。”这是因为绿松石(甸子)一般不与孔雀石(青绿,亦称“石绿”)共生,而“硅孔雀石”则常与孔雀石共生。既然已知与“碧钿”共生的是孔雀石,那么“碧钿”或“碧甸子”很有可能是指“硅孔雀石”。 孔雀石是一种次生氧化矿物,通常产于铜矿上部的氧化带中。孔雀石因呈孔雀绿色而得名,多呈块状、钟乳状、皮壳状及同心条带状。硬度4~6,比重3.9~4。常同褐铁矿、方解石、锰土、玉髓、硅孔雀石等共生。 硅孔雀石也是一种次生矿物,多数由黄铜矿、黝铜矿等受碱性硅酸盐的热溶液作用变化所形成。呈绿、蓝绿至天蓝色,常呈蛋白石或瓷釉状的块体,也有呈土状或葡萄状者。硬度2~4,比重2~2.24。和孔雀石一样不透明,玻璃至土状光泽。参考资料http://www.xueshiboke.com/post/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