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人群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定制 作者:紫松 时间:2018-10-15 16:47:24 浏览量:6244 来源:住范儿
导语:甲流(甲型H1N1)与普流(普通流感)的区别如下:甲流:3-6小时内会急速发高烧(37.8度以上), 且会急速的全身性肌肉酸痛普流:逐渐发烧及全身性肌肉酸痛 甲流:约80%以上会有严重的头痛 普流:轻微的头痛 甲流:无流鼻涕但有咳嗽及喉咙痛 普流:流鼻涕及咳嗽甲流:几乎没有打喷嚏(较不常见)普流: 打喷嚏 甲流:37.8度以上的高烧会持续3-4天甲流: 持续会有严重的疲劳感与虚弱普流: 轻微的疲劳感 甲流:扁桃腺不会肿普流: 扁桃腺会肿甲流:会有严重的胸部压迫感 普流:无胸部压迫感
流感病毒什么情况是重症了?(2月26日)上午,江苏省疾控中心发布消息,近期江苏流感监测结果显示:从 2018 年第三周也就是 1 月下旬开始,2017-2018 年冬季流感主要流行型别由 B 型 Yamagata 系悄然转变为甲型 H1N1,且来势汹汹。大家仍需防范流感。甲流来了,不得不提一下 2 月 10 日流传朋友圈的热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中对家人因受凉 ; 感冒 ; 发展为肺炎,碾转多家医院治疗,花费巨大,不足一月离世的记录引发一波焦虑和恐慌。进一步的信息搜索则显示,中日友好医院对该患者的主要诊断为: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肝功能损害。该老年男性患者系感染甲型流感发展为 ARDS 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江苏省疾控中心专家认为,流感是否致命,因人而异。绝大多数的人感染流感不会引起重症,大多 1 周左右自愈,咳嗽等可持续 1-2 周。真的没必要恐慌!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孕产妇是重症流感病例的危险人群,应注意早发现、早就医、早隔离!江苏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高度重视。1. 年龄<5 岁的儿童(年龄<2 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2. 年龄 ≥65 岁的老年人;3.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 ( 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 HIV 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 ;4. 肥胖者(体重指数大于 30);5. 妊娠期妇女专家认为,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还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1.持续高热>3 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2. 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3. 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4.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5. 合并肺炎;6.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上述热文中患者出现 " 白肺 ",俨然重症肺炎,后来又众多并发症齐上,足矣击垮一个平时看似健壮的中老年人。
中东呼吸综合征来袭,防护知识知多少
  一、什么是中东呼吸综合征?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MERS-CoV)而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中东呼吸综合症病毒于2012年首次出现在沙特,之后在中东等地传播,欧洲、非洲、亚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陆续出现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  二、骆驼是人类感染的可能来源  有研究表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是一种存在于蝙蝠体内的β冠状病毒,在埃及、沙特等国家的单峰骆驼体中也可分离出该病毒。基因测序分析示感染人的病毒和骆驼体内的的病毒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骆驼可能是传染源之一。但是,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是通过哪种途径传播给人类?至今还没有明确答案。  三、临床表现有哪些?  大多数证实有MERS-CoV感染的人会有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气短。部分人还会有肌痛、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的病例可出现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包炎。但还有一些感染者仅有轻微的感冒样症状或根本没有症状,且会自愈。  存在基础疾病的人更易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或发展成重症病例。这些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癌症,以及心、肺、肾的慢性病。免疫力低下的个体也是患病的高危人群。  四、病死率比非典(SARS)高  中东呼吸综合症与2003年肆虐的非典同属冠状病毒,其传染性不及非典,但病死率比非典高。自从三年前在沙特阿拉伯确诊首例患者以来,全世界已有1100多人被感染,死亡率约为40%。大约97%的感染者来自中东地区的10个国家。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  五、人类大规模爆发可能性较低  专家提醒: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感染,年龄跨度可从未满周岁到99岁。中东呼吸综合症的潜伏期为2——14天。虽然中东呼吸综合症的死亡率高,但是人与人之间传染性较弱。有证据表明,在与病例密切接触的家人和医护人员中曾发生有限的人传人,然而尚未有在社区中持续传播的记录。专家判断,中东呼吸综合症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较低。  六、医护人员该如何预防?  医务人员有感染MERS-CoV的风险。在一些国家的医院内已经发生了传播,包括从病例传播到医护工作者。由于并不总是能够在疾病早期或未做检测时就发现MERS病例,因为疾病的症状和其他临床表现并不是特异的,因此,医务人员要确保在诊疗所有病人时始终采取标准防护措施。  1、当需要与MERS疑似病人接触时,采取以下措施防范:  ·佩戴医疗防护面具。  ·佩戴护眼工具(如护目镜或面罩)。  ·穿着清洁、未消毒的长袖大衣并佩戴手套(有些情况需要消毒的手套)。  ·在接触病人及其周边环境的前后菌需进行手卫生消毒,在移除个人防护装置后需立即进行手卫生消毒。  2、当可能接触到病人呼吸道气雾,比如插管时,推荐进行以下防护:  ·佩戴微粒过滤呼吸器,当佩戴上呼吸器时,注意检查封口。  ·佩戴护眼工具(如护目镜或面罩)。  ·穿着清洁、未消毒的长袖大衣并佩戴手套(有些情况需要消毒的手套)。  ·当预计到会有大量的液体穿透大衣时,需穿着不透水的防护层。  ·在足够通风的房间进行操作。在机械通风的房间,需设置每小时有至少6-12次气体交换的装置;在自然通风的房间,需设置至少60升/秒/病人的装置。  ·限制房间内的人数,但需保证病人最低的支持及护理需求。  ·在接触病人及其周边环境的前后菌需进行手卫生消毒,在移除个人防护装置后需立即进行手卫生消毒。  七、给普通市民的建议:  目前中东呼吸综合征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和疫苗,因此,做好预防是关键。  1)勤洗手,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帮助小孩做同样的事。如若没有肥皂和水,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2)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鼻子和嘴,然后将纸巾扔进垃圾桶。  3)避免用未洗过的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  4)避免与病人接触,如亲吻或共用茶杯、餐具。  5)对经常触摸的表面,如玩具和门把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八、出境旅行者要谨记六条防控提示:  赴中东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约旦、也门、阿曼、阿联酋、科威特、伊拉克等)或到近期有疫情发生国家(如韩国)旅游、经商、劳务输出、朝觐的公众应该做到: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做到勤洗手;尽量避免密切接触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人员;外出时尽量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场所长时间停留。  2、旅行期间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充足休息;注意饮食卫生;居住或出行时应保持室内或交通工具内空气流通。高龄、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应当注意自身健康。  3、尽量避免前往动物饲养、屠宰、生肉制品交易场所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避免直接接触动物及动物的排泄物。  4、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时就医,尽量避免与其他人员密切接触;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并将污染的纸巾妥善弃置,并彻底洗手。  5、在入境时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急性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应当主动将患病情况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并配合卫生检疫部门开展调查及相应医学检查。  6、回国14天内,如果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当及时就医。主动向医护人员告知近期的旅行史以及在当地的暴露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五类人群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手足口病是怎样的?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和以出现在手足部位为主的皮疹,目前我国已将其列入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此病一般过程轻微,仅需对症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二.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的最后2-3天就开始有传染性,发病后的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三.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亦可通过接触病人的泡疹液而感染。  手足口病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疱疹破溃时有大量病毒溢出;病毒还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医疗机构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可造成本病的传播。  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普遍易感,小于5岁、特别是小于3岁多见。体弱、受寒、患有其他疾病等都是高危因素。  五. 手足口病有什么流行特点?  本病常易在托幼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医院内感染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欧美及亚洲等地没有严格的地区性,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六、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3-7天,多数人在发病前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少数人在发病初期可以表现为轻度的上感症状。大多数人表现为突然起病,发热(37-39℃或以上)、咽痛、拒食(由于口腔溃疡疼痛造成),少数病人可以出现咳嗽、流涕等症状。手足口病皮疹病变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皮疹的特点是刚开始是斑丘疹,很快变成疱疹,疹型呈园型或椭圆型,直径3-7个毫米左右,疱疹的周围有一圈红晕,疱内有少量浑浊液体。除手足部位外,还可在臀部、大腿的根部、四肢出现少量皮疹。皮疹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常会在一周之内消退。同一患者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不一定同时出现皮疹。  七.手足口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个别病例会出现肺、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合并症,因此在病程中要注意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如发现有异常要及时就诊和加强治疗。出现以下情况是发生合并的信号,应引起应警惕:高热不退(如,39度以上持续2-3天)、精神不振(打蔫)面色苍白、抽搐等。  八.手足口病预防原则主要有哪些?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个人预防措施  1、在生活中,外出回来后和饭前便后都要认真仔细的洗手。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2、儿童的看护人在接触儿童前、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3、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托幼机构及学校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托幼机构、学校等儿童集体单位要做好每日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治疗疑似病人,杜绝带病入园入学的现象;餐具要做到餐次消毒,每日对玩具、用具、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地面等物体表面进行彻底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卫生间的消毒更是特别重要,必须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卫生;保育员或卫生员每次接触便器后要认真消毒双手,否则不能接触其他物品。通过通风或消毒的方法保持房间内空气的清新。教育指导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作到有效洗手。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医疗机构要做好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⑴、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消毒双手;⑵、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进行消毒后再使用;⑶、医疗机构应实行对传染病的预检分诊,疾病流行期间应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⑷、收治手足口病患者的房间不应再收治其他病人,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⑸、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⑹、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九、预防传染病常用的消毒药和消毒方法  手足口病病原体的特点是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病原体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所以预防控制手足口病要进行认真彻底的消毒:  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用300-500MG/L有效氯成分的消毒剂(如二氧化氯、优氯净、84消毒液等)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食具、饮具: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作用30分钟。  患者衣、被单:煮沸20分钟或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不能用水洗的物品可放在阳光下暴晒也有很好的作用。  厕所或其他污染的地面、墙面:用每升500-10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擦洗。旱厕也可用生石灰覆盖。  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是对空气消毒最好的方法。通风不良的房间要使用药物或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灯消毒每次不少于30分钟。使用药物进行空气消毒宜用过氧乙酸,用0.5%浓度喷雾,或用2%浓度熏蒸。用过氧乙酸作空气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除消毒工作的操作者外,其他人应离开消毒的房间,关闭门窗,作用30分种后打开门窗,进行充分通风后人才可进入环境。
武汉市门诊重症病例增加16种什么时候开始实行?
塞卡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Zika病毒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该病毒可能导致婴儿患上“小头症”。2015年,巴西有2700名婴儿怀疑患上小头症,其中29人死亡,主要集中在东北部,而2014年巴西只有147宗小头症个案。2016年1月,寨卡病毒正在巴西引发疫情,这种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如果孕妇感染,胎儿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甚至死亡。  一、病原学  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是全长为11kb的单股正链RNA,包含10794个核苷酸编码的3419个氨基酸。该病毒主要有非洲型和亚洲型两个亚型,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热病毒、黄热病病毒、日本脑炎病毒(乙脑病毒)或西尼罗病毒非常相近。  该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从恒河猴体内分离出,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出,1968年在尼日利亚的人类标本中检测到寨卡病毒。  二、临床表现  寨卡病毒病,也称寨卡热(Zikafever),是由寨卡病毒(Zikavirus)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临床表现大多与同为蚊媒传播的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类似。  临床症状包括轻微发热、皮疹(开始于面部,后发展至全身)、关节痛(主要是手和足)、肌肉痛、头痛、结膜炎、眼后痛和呕吐等。  受感染的人群中通常仅有五分之一的人发病,临床症状比较温和,一般持续4-7天,为自限性疾病,需要住院的重症病例很少见。在近期美洲多国寨卡病毒病发生之前,还未报道过因为感染寨卡病毒导致死亡的病例。  寨卡病毒对孕妇或计划怀孕的女性最危险,目前被怀疑是新生儿小头症的罪魁祸首。该病毒会干扰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胎儿流产、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死亡。头小畸形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患者的头颅明显小于常人,完全发育后头围也不超过42厘米,其智力、行动和视觉都会受影响,预期寿命较短。  该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即缓解疼痛、发热和其他临床症状。目前尚无疫苗。  三、流行病学  (一)传播途径  1.主要通过蚊媒传播:主要通过被感染的伊蚊类蚊媒叮咬传播给人类。这些蚊媒与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媒相同,一般在水桶、碗、花盆等积水中或附近产卵,在人类住所附近活动,主要在白天叮咬人类。当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时被感染,后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2.母婴传播罕见:在邻近生产时,已经感染上寨卡病毒的母亲在分娩时有可能使新生儿感染上该病毒,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婴儿通过母乳喂养感染寨卡病毒的报告。其他几种黄热病毒(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病毒)和类黄热病毒已经证明可经母婴传播,并能引起早产、先天性缺陷和小头畸形。  3.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从理论上讲,寨卡病毒可能通过输血传播。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此种情况发生的报告。目前,有报道称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例。  (二)潜伏期  研究表明该病潜伏期为3-12天。  (三)人群易感性  在非流行区,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  (四)疫情概况  寨卡病毒以前很少感染人类,从1947年病毒被发现至2007年以前,被证实的人类感染病例仅14例。  2007年4至7月,位于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Yap)岛上185例患者出现发热、头痛、皮疹、结膜炎和关节痛的症状,其中49例确诊为寨卡病毒感染病例,59例被诊断为可能病例,但没有导致住院或死亡的严重患者。疫情持续了4-7月间的13周之后的7年中,曾有旅行者中发生病例的零星报告(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新喀里多尼亚)  2013年至2014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寨卡病毒暴发。疫情从2013年10月开始,大约有10000例病例报告,其中70例为重症病例,包括神经系统状(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膜脑炎)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球减少症)的并发症。疾病的蚊媒主要是埃及伊蚊和波利尼西亚伊蚊。  2014年2月,智利的复活节岛发现1例本地感染病例。同时发生病例的还有其他一些太平洋岛国,如法属玻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和库克群岛。但是直到2014年6月,这些病例才被报告,之后再未检测到。2015年4月,媒体报道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首次发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5年11月2日,大西洋岛国佛得角卫生部确认,该国9-10月发生寨卡病毒病暴发,共报告1000多例。2015年11月以来,美洲多个国家相继报告发生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据WHO报道,截至目前,有22个高危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马提尼克岛、墨西哥、巴拿马、巴拉圭、苏里南、委内瑞拉、波多黎各、巴巴多斯、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圭亚那、法属瓜德罗普岛、佛得角、萨摩亚和圣马丁岛。  截至2015年11月30日,巴西的14个州有1248例新生儿小头畸形病例报告(患病率为99.7/10万活产婴儿),其中包括7名死亡病例。目前的患病率为前几年的将近二十倍。  四、风险评估  我国与曾经或现在有寨卡病毒传播证据的国家存在持续的人员往来,因此,不排除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输入病例的多少与该国的疫情严重程度及与我国的交往频繁程度有关。  寨卡病毒主要是通过受感染的伊蚊传播给人,由于我国处于北半球,目前伊蚊的密度较低,即使疫情传入我国,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较低。  由于我国尚未发现过寨卡病毒病,医生普遍缺乏对该病认识,一旦有病例输入,可能会影响到病例的及时发现、诊断和有效防护,在伊蚊密度较高的时间(如夏秋季)和地区(如广东),输入疫情可能发生进一步扩散,甚至不排除出现较大规模扩散的可能。  我省目前处于冬季,绝大部分地区基本无伊蚊活动,因此,近期内(5月份前)暂无在疫区患寨卡病毒病的病人回我省后出现传播的风险。  五、应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前期已针对此疾病进行了检测方法和检测试剂的研发,必要时可采用病例标本和活病毒对检测方法和试剂进行进一步验证。由于该病毒与登革病毒和基孔肯亚热等其他黄病毒相似,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和技术要求可参照此类病毒。目前,我省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具备相应的检测硬件条件,必要时可通过培训使各单位迅速具备实验室诊断能力。  六、预防  尽量避免进入寨卡病毒感染流行地区,如果前往,要做好防蚊等个人防护工作,最好穿浅色长衫长裤,身体裸露部位要涂上驱蚊液,避免在公园和景区树荫下长时间逗留。  来自巴西、哥伦比亚、苏里南等有病例报告国家的人员入境或回川后,如有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及皮疹等症状者,出入境时应当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口头申报。入境后出若现上述症状者,应当立即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的旅行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在夏秋季从疫区回国的人员,如出现症状应立即到传染病院就诊,同时避免蚊子叮咬,以免疾病扩散。
五类人群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相关问答
1
国内装饰五金十大品牌是哪几个?
一辈子 ,奋斗套房不容易,谁的钱也不容易,我想为人民做点啥,
1
在挑选沙发的时候,如何才能看到合适的沙发?
客厅的沙发挑选非常的重要,因为沙发是使用率非常高的一样家具,
1
卫生间地漏要怎么挑选呢?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建材市场有很多
友情链接:
小白学装修

电话

装修群

计算报价

风格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