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型便利装修环保 北京大兴新机场安置房主体6月封顶
装饰配饰 作者:今生只爱猫 时间:2018-06-27 17:17:12 浏览量:4032 来源:住范儿
导语:
7000户拆迁居民将回迁。从北京市大兴区两会上获悉:总面积达195万平方米的新机场安置房主体工程已完成全部楼座封顶,能够提供1.5万套房屋,预计于今年9月前实现安置房竣工交房,实现7000多户搬迁居民的回迁。整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可容纳4万多人居住的现代化小区。新机场安置房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约71.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95万平方米,包含136栋住宅楼、地库以及部分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榆垡、礼贤两大组团。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楼座主体封顶,80%室内装修及外立面施工。据介绍,在安置房的规划设计中,所有住宅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2018年底北京新机场主体工程能完工吗?
6月30日10时08分,随着最后一榀钢网架吊装拼接完成,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钢结构顺利实现封顶。由此,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钢网架已搭建完毕。预计,2018年底新机场主体工程完工。目前,北京新机场建设以“引领世界机场建设、打造全球空港标杆”为主线,继续加强统筹协调、项目管理、运营筹备,实施最严格的施工管理,集成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全力把北京新机场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成为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国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雄安新区建设这个“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据了解,自2014年12月26日飞行区工程局部开工、2015年9月26日航站区工程开工以来,北京新机场建设各项工程进展顺利。根据总体计划,新机场航站楼将于2017年底实现封顶封围;2018年底实现新机场主体工程完工,2019年建成通航。
北京新机场现在建设的怎么样了?
北京新机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明年10月试运行。作为支撑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重大工程,北京新机场将于2019年10月试运行。最近,新机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航站楼实现封顶封围,南航、东航的新机场基地相继开工建设,五纵两横交通网中的京开高速公路拓宽项目完工。机场跑道“三纵一横”北京新机场定位为大型的国际枢纽机场,将和北京首都机场构成一市两场。本期按照“三纵一横”的跑道建设,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是72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是200万吨每年,远期是建设6条跑道,满足年旅客吞吐量一亿人次,货运吞吐量400万吨。北京市协调推进新机场建设工作办公室投资计划处处长袁宏伟介绍,首都机场扩建之后,运量连续多年超饱和,北京新机场建成后,不仅将有效缓解首都机场的压力,同时对支撑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优化提升首都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南北均衡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新机场航站楼封顶封围他介绍,目前,新机场航站楼封顶封围,玻璃幕墙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按照国家确定的计划,将进入内装和设备安装及调试前的各种准备工作,2018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飞行区、场内交通市政等工程也基本完工,航空公司基地、空管、供油、口岸等设施加快实施;外围“五纵两横”交通主骨架及配套市政设施项目将加快推进,保障新机场2019年顺利通航。为支持新机场生活保障基地建设,北京市已经明确,参照北京市人才公租房相关政策建设,并授权首都机场集团作为项目主体具体组织实施。首期用地15公顷选址方案已确定,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后续将结合新机场周边区域整体规划,统筹好近远期需求,通过京冀联动、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逐步解决驻场单位工作人员的住房问题。探访1 新机场航站楼8组C形柱撑起“凤凰展翅”大屋顶冬日的阳光下,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昂然挺立,如凤凰展翅,熠熠生辉。“实现高效换乘,是航站楼的最核心特点。我们设计了双进双出的模式,提高了旅客的出行效率。从下车处到端头的距离是600多米,走路最多8分钟就可以登机。另外,地下有高铁,基本实现零距离换乘。”北京城建集团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航站楼工程总承包部经理李建华说。为运送材料修了两条火车道走进新机场主航站楼,李建华介绍,这个主航站楼前不久刚完成封顶封围,整个施工过程可谓是“重大高新”。“最多时施工人员三万五千人,”李建华介绍,包括机场工程、航空公司基地、供油工程、空管、口岸设施、轨道和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多,施工企业上百家。新机场航站楼综合体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航站楼,总建筑面积超过142万平方米,包括旅客航站楼(核心区及五个指廊)、综合交通中心(停车楼及综合服务楼)工程及地下轨道等。其中,北京城建负责的60万平方米,是最核心、最复杂的部分,单层面积可以放下一个鸟巢,相当于25个足球场。主航站楼部分的混凝土浇筑量达105万立方米,平均每个月的浇筑量相当于建25座18层的高楼。李建华说:“施工高峰期,有8000人同时在这儿施工。平时用的材料,用人工甚至塔吊运不过来。当时,在这里修了两条火车道,用火车往这儿运材料。”1152个减隔震支座消解高铁震动航站楼把高铁引进来,也把一个难题引进来了,怎么减少震动?李建华介绍,高铁一层的全部顶柱,都加装了橡胶减隔震支座,一共用了1152个,是世界上单个建筑用量最大的,最大减隔震支座直径达两米多,也是全球最大。他说,减隔震支座形成了一个隔震层,能把震动都吸收。以前昆明机场用过,但用量没有这么大。去年6月30日,整个钢结构网构建完成,总重4.2万多吨,与鸟巢外壳的重量相当。整个曲面造型,用了不到3个月完成。这个网架曲面,是一个凤凰造型的屋面钢网架。6万多根钢架,12000多个连接球,都是焊起来的。凤凰造型的屋面钢网架必须要精准定位,装配技术复杂程度、安装难度极高。李建华说,航站楼屋顶的抗风揭能力,比以往的建筑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顶板用的镀铝锌钢板,以前用的铝锰镁板,新材料刚度更大,变形更小。经过多次风洞试验,研究出连接体系,让整体结构更安全、更保险,可抗百年一遇的台风。李建华介绍,施工团队连续三个月早7时上班,晚10时以后下班,最终提前两天完成了任务。8000多片屋顶玻璃片片不同新航站楼的屋顶面积达18万平方米,也是世界最大。航站楼顶部主要自然采光体系由一个中央天窗、6条条形天窗、8个气泡窗及贯穿指廊中部的采光带等组成。据介绍,整个航站楼共使用12800块玻璃,其中屋顶用玻璃8000多块。李建华说,由于屋顶采用流线曲面构造,所以8000块玻璃没有两块是一样的。每块玻璃共有四层,上下两层是玻璃层,中间为中空层,内部填充了金属百叶,能遮挡正午的光线,同时又能满足航站楼自然采光需求。为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整个航站楼的大屋顶,由8组C形柱来支撑。李建华现场指着柱体告诉记者,南边2组,中间2组,北边4组,“中间的位置,跨度达180米,能放下一个水立方”。李建华介绍,今年,航站楼的建设工作任务将更繁重,更加艰巨,“要实现车上桥、能进楼的效果”。其中,航站楼外立面要全部亮相,实现设计效果。内部大面积的精装修效果要出来。探访2 交通京开高速拓宽工程主辅路全部拓宽缓堵效果明显去年12月底,京开高速魏永路到西黄垡桥拓宽工程完工。前天下午,在京开高速梨花桥上,首发集团京开高速公路拓宽项目管理处总经理门海龙向南指着路面告诉记者,从主路中央向外看,第二条虚线外侧大概一米位置中间有一道缝,那就是新旧路的搭接。他说:“拓宽前,早晚高峰都堵车,比较严重,从大兴就开始堵车了。”从2016年6月到2017年12月底,首发集团对这段11.4公里长的路段进行了拓宽改造。其中,主路由双向4车道拓宽到6车道。拓宽之后,堵车情况大大缓解,主路基本不堵车了。同时,工程也将为新机场建设的材料、设备运输提供保障。门海龙介绍,经过施工,这一路段两侧辅路下铺设了5米见方的雨水方涵,流经主辅路的雨水,都将通过方涵流向下游。虽然是在原路拓宽,但经过周密组织,拓宽工程实施一年半,并没有中断过交通,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安全事故。新机场高速起点将连接南四环公益东桥在新机场北围界外,一对对高架桥墩向北方延展开去,下方有工程机械正在施工。这是正在建设中的新机场高速出京方向路段。京投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在现场介绍,目前新机场高速起点是南五环的团河桥东,未来考虑连接南四环的公益东桥,全长35公里。其中,四环到五环段是8公里,五环到新机场段是27公里。目前,四环到五环段在做前期工作,正在进行27公里这段的施工,2016年12月底开工,计划于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条路上有一段长达7.9公里的三线共构体,也就是三条路并在一起走。这样的三线共构、四线共位、五线共走廊的布局形式在北京尚属首例。这个共构体高达30米,分三层,上层是新机场高速公路,中间是新机场轨道线,下层是一级公路团河路。三条线路同时、同地、同向交叉施工,现场组织庞杂,施工管理难度巨大。为什么要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节省土地。如果三条线分别施工,不同线路之间会有夹角,同时铁路周边还要设置30米的保护带。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从草桥到新机场最快19分钟根据规划,地铁机场线将于2019年9月试运行,未来前往新机场的乘客将有30%乘坐新机场线地铁。北京城市铁建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金奕介绍,新机场线为国内首条最高速度160km/h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行速度110km/h,从草桥到新机场理论运行时间仅需19分钟。目前,在草桥-磁各庄段12公里地下区间,施工方正采用外径8.8m的大直径盾构机,这是国内最大直径的盾构机。车辆采用七节客车加一节行李车的编组形式,客车内设全座席,全列定员448人。车内设大件行李置物架等设施,方便携带行李的旅客乘坐。探访3 东航北京新机场基地东航基地核心工作区开始施工东航、南航作为主基地航空公司入驻北京新机场,各按照承担新机场航空旅客业务量40%的比例建设基地。首都航空公司、河北航空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等按照“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生产保障设施由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统筹建设,共同承担其余的旅客业务量。去年11月和12月,南航基地和东航基地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在东航北京新机场基地,机务维修区、生活服务区、核心工作区均已开始基础施工。东航新机场指挥部规划协调部副总经理葛步雷介绍:东航北京新机场基地建设规模116.98万平方米,包括货运区、机务维修及特种车辆维修区、航空食品及地面服务区、核心工作区、生活服务区五个部分。目前,除上述三个已开始施工,航空食品及地面服务区正在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货运区计划今年2月前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规划报建及招标准备工作。葛步雷表示,北京新机场基地将成为东航总基地之外最重要的枢纽,按照承担北京新机场航空旅客业务量40%的目标建设,2025年将投放150至200架客机,可满足旅客业务量28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1.5万吨。届时,东航将有近2万人在此参加运营和保障工作。探访4 新机场安置房安置房达绿色建筑二星标准在榆垡镇,大批新机场安置房已建成。走进一套三室两厅两卫的户型,房屋方正、宽敞、明亮,面积极少浪费。据大兴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机场安置房包括榆垡、礼贤两大组团,总建设用地面积约71.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95万平方米,包含136栋住宅楼、地库以及部分配套设施,层数为12-18层,累计建设房屋1.5万套。截至目前,全部楼座主体封顶,80%室内装修及外立面施工完成。据介绍,新机场安置房融入了绿色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理念,实现交通设施与公共空间的一体化设计,从城市街道、家具、景观照明灯等体系体现航城特色。安置房配套齐全,设有学校、医院、托老所、菜市场、便利店等便民设施。这也是北京首批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的安置房。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采用太阳能“集中集热、集中储热、分散辅热”方式提供居民生活热水,降低生活成本。在小区景观方案设计中,还引入雨洪利用理念,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为什么提前完成封顶封围目标?
北京2018年1月2日讯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工程立面幕墙、屋面采光顶除为后续工序预留施工通道外,其余部位全部施工完成,顺利实现了2017年底封顶封围的目标。共安装完成立面超大玻璃4500块、屋面采光顶异形玻璃8100块;经过1200余名工人连续三个月昼夜奋战,率先提前2天完成了18万平方米的多达13道工序的双曲面金属屋面,行云流水般的扎哈曲线造型跃然而出。2017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冷,但寒冷阻挡不了超级工程火热的建设步伐,在北京之南的大兴,正在建设中的北京新机场施工现场处处呈现出一派火热的施工景象。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再到穿衣戴帽,承建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的北京城建集团坚持创新引领,目前已集成了100多项的技术创新,使用了住建部所推广新技术中的10大项、48小项,申报专利27项,其中部分科技成果经专家鉴定,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解决工程技术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据介绍,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是全球首座高铁从地下穿行的航站楼,为应对高铁穿行所带来的振动难题,新机场建设者安装了超过千套大直径隔震支座,规模也是世界之最。针对可以放下“鸟巢”的超大平面所带来的材料运输难题,北京城建集团在房建领域首次修建了两座长达1100米的钢栈桥,采用16台小火车来回运输材料,使工效提升了4倍。在对面积达18万平米、重量超过3万吨的不规则自由曲面结构网架的提升中,通过在不同区域、不同工况,分别采用原位拼装、分块提升、累计提升等科学、经济、安全的施工方案,以及应用测量机器人定位、计算机同步控制提升、BIM技术模拟等先进技术,建设者们仅用80天就完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机场钢网架提升,而且提升精度达到了公分级。同时,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在国内首次采用安装了有四层结构的铝网玻璃,首次尝试应用了三维扫描仪与无人机结合的测量方式,并在世界上率先进行屋面构造层风揭实验,通过实验室模拟,航站楼屋面可抵抗17级的龙卷风。同时,北京城建集团积极利用先进BIM技术,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成功开发出“精筑BIM+项目管理平台”,运用二维码技术将物联网与BIM模型关联,每个构件上粘贴包含各种信息的二维码“身份证”,使得工程从深化设计到方案模拟、从工程进度到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信息化、智能化管控,实现了智慧建造。为确保顺利实现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封顶封围的节点目标,项目部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狠抓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安全消防工作,确保工程建设又快有好地进行。项目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人同时上下班,每天早晨6点30分之前到达作业区域,屋面被分成6个施工区域,每个区域配备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等人员,在保证绝对安全的情况下不断加快施工进度。同时,还组建了一只30多人的施工消防队、突击队、保洁队,进行突击支援应急和保障;组织4000多名施工人员进行二次结构、屋面、玻璃幕墙和楼内钢连桥等项目施工。2018年,随着106个机电系统、60万平米装修工程的逐步推进,新机场航站楼将呈现出“地上繁花似锦,中间银龙走壁,顶上如意祥云”的视觉效果。
新机场航站楼是什么时候钢结构封顶的?
6月30日,航拍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当日,随着最后一榀钢网架在北京城建集团施工的C4区吊装拼接完成,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实现封顶。根据总体计划,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将于2017年底实现封顶封围,2018年底实现新机场主体工程完工,2019年建成通航。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钢网架搭建完毕后,工程将进入屋面、幕墙和二次结构施工。此次封顶由什么组成?此次封顶的航站楼钢网架结构包括主航站楼和指廊两部分,由支撑体系和屋盖钢结构组成。据介绍,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由主航站楼和向四周散射的5个指廊组成,形成“凤凰”造型。这是一项什么工程?据了解,自2014年12月26日飞行区工程局部开工、2015年9月26日航站区工程开工以来,北京新机场建设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其中,航站楼混凝土主体结构已于2017年3月16日封顶;6月30日封顶的航站楼钢网架结构由支撑系统和屋盖钢结构组成,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自由曲面空间,总投影面积达31.3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44个标准足球场,总重量达到5.2万多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极大。
为什么说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封顶是“凤凰”成型?
6月30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榀钢网架在北京城建集团施工的C4区吊装拼接完成,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实现封顶。据介绍,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由主航站楼和向四周散射的5个指廊组成,形成“凤凰”造型。每条指廊从末端到中心的距离只有600米,最大限度方便旅客,并增加整个航站楼的连通性。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钢网架搭建完毕后,工程将进入屋面、幕墙和二次结构施工。工程难度大据了解,自2014年12月26日飞行区工程局部开工、2015年9月26日航站区工程开工以来,北京新机场建设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其中,航站楼混凝土主体结构已于2017年3月16日封顶;6月30日封顶的航站楼钢网架结构由支撑系统和屋盖钢结构组成,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自由曲面空间,总投影面积达31.3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44个标准足球场,总重量达到5.2万多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极大。什么时候建成?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于2015年9月26日正式开工,预计将于2017年底实现封顶封围;2018年底实现新机场主体工程完工,2019年建成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