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漆透雕座屏 中式风也是一种时尚
选材料 作者:stupiddog 时间:2018-06-06 19:47:57 浏览量:3677 来源:住范儿
导语:
第一需要在木质疏松的纹理处做好油灰腻子打磨光滑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方法,木本色和设定颜色处理方法都不一样的;第二做好底漆并打磨光滑;第三绝对要处理好表面,表面必须光滑无毛刺无粉尘这个是基础也是关键;第四喷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喷涂均匀,薄薄的喷在表面,待彻底干燥后再喷下一遍,宁可多喷几遍也不要一次喷的太厚导致流淌影响效果。
楚国纹样种类和特点
楚国纹样种类大致有:楚帛和丝绸的纹样主要有有信期绣、长寿绣、乘云绣、茱萸纹绣、方棋绣、云纹绣、树纹绣、梅花纹绣、赤绣等。楚国纹样特点有3:一是人神交融的浪漫意境。二是飘逸、流畅的动态美感。三是色彩表现艳丽。资料链接:1、人神交融的浪漫意境。楚人相信,灵魂是永生的,死只是灵魂脱离了躯壳,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山川、草木、鸟兽等等亦皆有灵。 楚艺术形象中的动物、
植物以及自然现象大都是变态的、抽象的,这均与神话有联系。例如风是楚艺术品囤材中较多的形象,它是鸟类,但不是现实中咱、鸟,而是神话中的鸟。1949年湖南长沙楚墓出士的《人物龙凤帛画》中的龙、风就是导引灵魂升天的动物。木雕镇墓兽为楚墓常见的出土物,这种艺术品形状怪异,头插鹿角,口吐长舌,似龙非龙,似虎非虎,莫可名之。 2、飘逸、流畅的动态美感。楚艺术十分强调曲线、弧线,具有一种运动的态势,例如青铜器中的升鼎,楚人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将中原的鼎加以改创,把直耳改为撇耳,器腹加以束腰,蹄足增添了兽面纹,鼎周并附上数只爬兽。化静为动,化严肃为轻盈,以柔美的线条,改变了原来给人以压抑之感的礼器氛围。动态美在漆画、刺绣艺术上表现得更为洒脱。那些云纹、气象纹和动物造型,既奔放又多样。如漆画常见的云纹就有十几种形态,有的如云海滚滚,有的像秋天的流云、阵云,有的像朵朵的飘云。这些回旋卷曲的纹饰,难以捉摸,给人一种飘逸之感。 楚地出士漆器最多。3、色彩表现艳丽的。楚墓出土的丝织品颜色有红、黄、绿、蓝、紫、棕、褐、黑及藕色等。可见,楚人对色彩强烈的爱好,也推动了古代染色工艺的发展。丝绸是服饰的材料,而服饰最能体现人的爱美心理,五颜六色的丝织品,更能满足楚人对色彩的欲求。刺绣的色彩更复杂,有红、绿、蓝、棕、黄、褐、黄、金黄、深红、朱红、桔红、草绿等等。
屏风的屏风种类
屏风的种类有很多,目前主要还是以中式为主,一般为实木材质。
枝江酒壶是什么塑料
5
这里介绍得很清楚了:中国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闻名于世的古代漆器,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之一。 中国是世界漆器手工业的起源地,在《韩非子·十过》等古代文献中,即有关于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漆器工艺的记载。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漆碗等漆器⑴;近年又在余杭瑶山考古发现嵌玉高圈足漆杯等一批新石器时代的漆器⑵,从而将我国漆器工艺的历史提早到距今6000多年以前。目前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遗址、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漆器或漆器痕迹的地点已达数十处之多⑶,大多分布在山东、河南和山西等地,在这漫长的 4000多年中,虽然有些漆器也很精美,工艺水平也相当高,但器类较少,胎骨厚重,从总体来看,尚处于漆器的发生与渐进阶段。 战国秦汉时期,在我国广大地区内均发现漆器与漆器痕迹,其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制作之精,造型、装饰之美,用途之广,都远远地超过前代。由于这个时期正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期,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和铁工具的广泛使用,也必然推进漆器工艺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古代漆器史上,这是第一次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飞猛进,将我国的漆器工艺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延续几百年不衰。 湖北省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地处长江中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楚、秦和西汉时期的墓葬,遍布全省各地。虽然这里的雨水多,地下水位较高,但这些墓葬多为土坑木椁墓,深埋于地下,棺椁外面又常常填塞密度较大、能起防潮和隔绝空气作用的自膏泥,因而出土的漆器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全国实属罕见。因此,湖北省出土的楚秦汉漆器,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漆器艺术及其发展史,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学术价值。 据史书记载,楚自西周初年至战国晚期建国800余年。但是,目前对楚国早期的历史文物尚难确认,漆器资料也缺乏,因而本书是从春秋中晚期的楚漆器开始收录的。随州曾侯乙墓并非楚墓,但战国早期曾国已成为楚国的附庸国,它与楚文化也有许多共同特点,属于楚文化范畴,故将其收录。在中国历史上,秦王朝仅15 年就灭亡了。然而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并在秦军所占领的湖北大部分地区建立南郡。而且在湖北战国晚期秦墓出土的漆器,与原来楚国的漆器特点迥然不同,应属于秦文化系统的漆器。因此,本书将这部分漆器放在秦漆器中向读者介绍。 本书收录了这个时期考古发掘的漆器精品208件,其中春秋时期的漆器6件,5种器类;战国时期的漆器108件,66种器类;秦代漆器33件,13种器类;西汉时期的漆器61件, 20种器类。这些漆器,不乏珍品,它集中而全面地反映了迄今湖北已发现的这个时期漆器的情况,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一 考古发现概况 湖北省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中心地区,在秦汉时期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墓葬,遍布于湖北省各地,大多数墓中都发现了漆器,而遗址中却很少见。迄今已经发掘5000余座春秋、战国、秦和西汉墓,出土的漆器达6000多件。比较重要的发现,主要有当阳曹家岗5号春秋墓⑷和赵巷4号春秋墓⑸,战国墓有江陵县楚郢都纪南城附近的望山⑹、天星观⑺、马山⑻和雨台山⑼等楚墓,荆门包山2号楚墓⑽,随州曾侯乙墓⑾,江陵凤凰山⑿、毛家园⒀、张家山⒁、杨家山⒂,云梦睡虎地⒃和大坟头⒄,以及襄阳擂鼓台⒅和光化五座坟⒆等地的秦墓和西汉墓。 春秋时期中小型墓中,随葬漆器并不盛行,虽在少数墓中发现漆器,也只有几件至10余件。按其用途,主要有生活用具、乐器、车马器和丧葬用具等。 战国时期,楚墓中随葬漆器已相当流行。无论是大、中型墓,还是小型墓,一般都随葬数量不等的漆器。其中小型墓数量较少,只有几件至几十件;中型墓多为几十件至近200件;大型墓则有近百件至200多件。大、中型墓随葬的漆器制作精美,品种多,大多还有乐器等规格较高的漆器。所发现的漆器品种,已由春秋时期少数的几种剧增至80多种⒇,主要有生活用具、家具、文书用具、兵器及其附件、乐器、车马器、手工艺品和丧葬用具等等,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目前湖北只发掘了几十座小型秦墓,绝大多数都随葬了漆器,少则几件,多达40件左右。其漆器的品种在20种以上,主要有生活用具、文书工具和丧葬用具等等。其中生活用具的品种和数量明显地增多,专供丧葬用的明器剧减;目前尚未发掘大中型秦墓,乐器、兵器和车马器等漆器也未见。 西汉墓中随葬漆器颇为盛行,已基本上取代了青铜礼器。中型墓随葬的漆器,制作精、品种繁、数量多,一般为几十件至100多件,小型墓随葬的漆器,一般只有几件,多的近30件。漆器的品种也有20种以上,其品种和用途与秦代的更为相似,也未发现乐器和车马器,丧葬用具则只有棺椁,而未见镇墓兽等专为丧葬制作的明器;但生活用具的数量更多,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器类。 从上所述,春秋、战国、秦和西汉时期的大、中、小型墓所随葬的漆器,其品种和数量均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制作的精美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一方面是因时代不同而发展变化的缘故;另方面则是当时社会等级的差别在丧葬制度上的一个反映。二 制作工艺 自战国时期铁工具应用于制作漆器之后,漆器工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湖北省出土的大量楚秦汉漆器,从胎骨和制作工艺的发展变化分析,都说明这一时期的漆器工艺有较大的发展。 (一) 胎骨 目前湖北春秋时期楚墓出土的漆器,胎骨只有厚木胎一种。 战国时期楚墓发现的漆器,胎骨仍以木胎为主,但根据时代早晚不同胎骨也有一些变化:早期的厚木胎较多,还有少量的皮胎、铜胎和竹胎;中期厚木胎略有减少,而薄木胎和竹胎增多,并有陶胎、铜胎、夹纻胎、皮胎和骨角胎等,望山1号墓的漆削鞘是已见到的第一件夹纻胎漆器;晚期仍以厚木胎为主,但胎壁较春秋时期的薄,薄木胎与夹纻胎的数量又略有增多。根据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手工业专著——《考工记》记载,战国时期对于各种器物的制作非常考究其用料比例及选材,这里以漆兵器为例略作说明。《考工记》记有“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注云:“取干以冬,取角以秋,丝漆以夏,筋胶未闻。”并对弓之长短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庐人为庐器》中,关于戈、矛、殳、戟的 “积竹柲”等的制作,也有详细的记载。在《矢人为矢》中,对矢杆的制作,也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大批漆器才能深埋于地下2000多年至今不朽,望山1号墓的两件木剑和2号墓的四件漆瑟弦柱等才能自然脱水后仍不变形。 秦代小型墓出土的漆器,胎骨也是以木胎为主,并有少量的铜胎和竹胎等。其中木胎又有厚薄之分,厚木胎相对地减少,薄木胎和竹胎相应地增多了。在一些铜容器的内外,也涂有红漆或黑漆。当然,这个时期漆器的选材与用料,也是相当考究的。西汉时期漆器的胎骨与选材等方面,基本上与战国、秦代的情况相同,但也有一些变化,厚木胎明显地减少,薄木胎显著地增加。夹纻胎在一些中型墓出土的漆器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江陵、云梦、枝江、光化等地西汉墓出土的有些陶器,里表均涂漆,这种陶胎漆器数量的增多,反映了当时漆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二)制法 春秋时期的楚国漆器,厚木胎的制作工艺,因器皿造型的不同,而采用研制与挖制等相应的制作方法。其中有些为整木制作,有些是分别制作构件再以榫卯相接合。木胎制作后,先涂漆,再彩绘各种花纹图案。 战国时期的楚国漆器,随着品种和数量的剧增,制作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已能根据质料与器形之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制作方法。竹胎漆器中的彩漆竹笥、扇、席等,系编织而成;竹弓等是以斫制为主制成的;竹筒等则是以锯制为主制作的。木胎的制法主要有斫制、挖制和雕刻三种,一般是以某种制法为主,辅以其它方法而制成的。例如几、弓、戈矛杆和剑鞘等,以斫制为主;耳杯、剑椟、酒具盒、扁圆盒等,以挖制方法为主;卧鹿、虎座飞乌、虎座鸟架鼓的鼓座等,则以雕刻方法为主。还有些漆器是分别制作构件,然后用榫卯接合(如豆、案、几等),或者粘合而成(如模、剑鞘等)。木胎制作后,先涂漆,然后用彩漆或其它颜料描绘各种优美的花纹图案。战国早中期的楚国漆器,有的与金工结合,即在木胎上配以铜环、足和铺首等构件,然后涂漆与描绘花纹;晚期的漆器,出现了铜扣器的新工艺。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曾侯乙墓外棺系铜框架里嵌厚木板构成,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秦代漆器基本上继承了战国时期楚国漆器的制作方法,即木胎以斫制、挖制和雕刻等方法为主,竹胎采用锯制与编织等制法,战国晚期出现的铜扣器新工艺得到进一步推广。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秦代漆器的制作工艺也有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木胎的制作出现了卷制的新工艺,例如漆樽、卮、圆奁和椭圆奁等,器壁与盖壁都是用薄木胎卷制,再与厚木胎的器底与盖相粘合而成;二是扣器不仅广泛使用青铜制作的箍、环、铺首衔环和蹄足等构件,而且还出现银箍构件。在内容丰富的睡虎地秦简中,还有关于漆园生产、天然漆原料运输和管理,以及各类器物生产标准化等方面的严格制度的记载,这些制度的出现,是促进秦代漆器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些木胎漆器上,有许多针刻与漆书的文字和符号,这是木胎制成涂漆以后才刻划与书写的(21)。其中作坊的标志有“路里”、 “宦里”、“宦里口”、“钱里大女子”、“赵里口”、“安里皇”、“女里”等;物勒工名的标志有“文”、“介”、“但”、“忠”、“李”、“中”、“士五咸”、“士五军”、“士五皆”、“小男子左”、“小女子”、“大女子妴”等。还有许多烙印的文字和符号,也是木胎制成后烙上的戳记,其中不少漆器上有 “告”(即造)、“包”、“素”、“上”等烙印文字,应是素工、包工、上工和造工等工匠在制作漆器时所烙上的戳记,它反映了秦代漆器制作有着多道工序,并且存在着“物勒工名”的产品责任制。在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漆器上,有100多处烙印了“咸市”、“咸亭”、“许市”、“市”和“亭”等文字,它是秦都咸阳和河南许昌等地市亭所生产的漆器产品的标志。在千里之外的湖北云梦发现这些地方的漆器产品,说明当时漆器生产的商品性质是很强的。 西汉漆器,在继承秦代漆器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其工艺的新发展,主要有三点:一是战国时期和秦代的木胎漆器上所采用的雕刻方法,至西汉时期已极罕见,而凡是圆形或圆筒状的漆器,一般采用旋制的新工艺,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使产品更加规整美观;二是西汉初期扣器的器类与数量都较战国与秦代增多了,而且至汉武帝时期还出现了镶嵌精巧的银片纹样作为漆器上的装饰,这是唐代平脱工艺的前身;三是漆器上的装饰纹样,出现了针刺纹(锥画)、填充金粉的戗金技法和暗纹的新工艺。上面的“素”、“包”、“上”、“造”,及“饱”、“草”等烙印文字,也是素工、包工、上工和造工在制作时所烙上的戳印,反映了西汉前期漆器的制作也有多道工序与“物勒工名”的产品责任制。在一些漆器上还发现了“成市”、“郑亭”、“市府”、“中乡”、“北市”等烙印文字,这是四川成都与河南新郑等地市府生产的漆器产品的标志。还有许多针刻文字与符号,其中作坊的标志有“宦里大女子”、“千金里”、“口里口”、“门里”等;物勒工名的标志有“章”、“东”、“朱”、“李”、“杜”、“任”等。三 器皿造型 湖北省出土大批精美的楚秦汉漆器,经当时能工巧匠的精心制作,各类器皿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充分显示了均衡协调、朴素大方、美观实用等等造型特点。这些器皿的造型,可大致归纳为仿动物形象的、仿铜陶器的,以及为生活需要而制作的三大类。它对于研究我国这个时期的漆器造型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仿动物形象的器皿造型 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曾经摹拟植物、动物等自然形象进行器皿造型。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这类器皿造型仍屡见不鲜。但是,在春秋时期楚国的漆器中,只有雕龙等少数的小件漆器。 湖北出土的战国时期楚国漆器中,仍然可以看到雕刻的虎、豹、鹿、兽、鸳鸯、凤、鸟、蛙、蟒、蛇、辟邪、镇墓兽等动物形象的漆器,并且数量相当多,是这个时期漆器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些漆器,各具姿态,形象生动,本身就是一件极具形式意味的雕刻品。虎座鸟架悬鼓,以兽中王--虎,两相背卧为座,两鸟相背立于虎背之上,漆木鼓悬挂于二鸟之间,高大雄伟(图版67~69)。头插鹿角的单头(图版109)与双头(图版108)的镇墓兽,睁目吐舌,狰狞恐怖,显示其引魂升天的神威(22)。江陵望山1号楚墓出土的彩绘木雕小座屏(图版104),在长51.8、屏宽3、座宽12、高15厘米的小座屏上,巧妙地将透雕与浮雕的凤、鸟、鹿、蛙、蛇、蟒等55个相互争斗的动物,交织成一个生动的画面,真是巧夺天工;这些形象栩栩如生,加上用红、蓝、银灰等色描绘花纹,显得更加瑰丽,是这类雕刻漆器的代表作。 雕刻动物形象的漆器,至秦代不仅器类与数量剧减,而且动物形象也趋于简洁。例如凤形勺(图版125)的造型,为昂首曲颈张尾之风(简化凤之双翅与双足),于凤背上挖制成勺,它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形不失真,造型新颖别致,反映了秦代造型艺术的特点。 西汉时期的这类漆器,其造型比秦代更为简洁,仍以凤形勺(图版171)为例,不仅没有双翅与双足,连尾部也简化了。江陵凤凰山出土的龟盾(图版 207),只作龟的腹甲状,而不是作整龟之形,但它运用涂漆与不涂漆及用细篾编织等手法,充分地表现出龟的腹甲特征。还有双虎头形盾(图版206),也只雕出头与前肢,而后肢与尾部也都被省略。 (二)仿铜陶器的器皿造型 漆器的木胎质轻,造型方便,隔冷热,耐腐蚀,加上绚丽多彩的优美花纹,使其取代青铜器成为历史的必然,从湖北出土的楚秦汉漆器初步分析,这类漆器是在仿制铜陶器的器皿造型的基础上,根据木胎等质料的特点进行制作的,从而形成独特的造型艺术特点。 春秋时期的楚漆器中,仿铜陶器制作的器皿造型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当阳赵巷4号墓出土的漆方壶、盔、簋、豆、俎等,都是仿制当时的铜陶器的器皿造型;但依据木胎的质料,也有小的差异,而且加绘了各种色彩的装饰纹样,显得更加美观。 战国时期,仿铜陶器制作的漆器,在当时漆器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两件漆盖豆(图版7、8),显然是仿制青铜盖豆的,但在豆盘伸出的浮雕对称附耳,又有别于铜盖豆,器外并用红、金黄等色彩绘繁丽的花纹,比铜盖豆更显优美。江陵雨台山18号楚墓出土的一件漆豆(图版10),也是仿制铜豆而作的,但它在豆把中部雕出八棱形,有别于铜豆,通体还有彩绘花纹。还有曾侯乙墓的一件漆禁,显然是仿制铜禁的;但其四足为圆雕的兽,禁面四角各浮雕成二龙,四边当中各浮雕单首双身龙,十字隔梁和侧面阴刻云纹,并有红漆彩绘绹纹、草叶纹、云纹、鳞纹等纹样,比青铜禁更加美观。 秦代仿铜陶器的器皿造型之漆器,数量也不少。例如云梦出土的双耳长盒(图版121),就是仿制铜盔的器皿造型,作椭圆形,有弧形假足,双耳似猪嘴而微秃,更富于变化,漆樽也是仿制青铜樽的,但它的盖顶有三个S形铜钮饰,腹外有一铜环形鋬,底下有三个铜蹄足,有的还有铜或银箍加固,整个造型显得精巧,而与浑厚庄重的铜樽风格迥然不同。 西汉时期,这类漆器的数量相当多,漆樽和圆盒等的造型,与秦代相同,漆壶(图版168)、匜(图版166)等的造型,基本上是仿制铜器的器皿造型,但它们又比同类铜器显得更加轻巧,各种彩绘花纹也比铜器纹饰更为光彩迷离。当然,也有些同类的漆器,虽然都是仿制于同一种铜器的器皿造型,但它们也并非完全雷同,例如漆盘既有长方盘与圆盘之分,又有平底盘、园底盘与矩形足盘之别。 (三)为生活需要而制作的器皿造型 虽然春秋时期楚国漆器的器类与数量较少,但战国和秦汉时期漆器的器类与数量剧增,用途广泛,尤其生活用具不断增多,为了使各种漆器既实用又美观,就必须依据其不同的用途进行艺术加工,这是楚秦汉漆器造型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 春秋时期,楚国贵族的中型墓中出土的方壶、簋、盨、豆、俎等漆器,是作为礼器而制作的,还有当时贵族生活所需的漆瑟等乐器。这类墓中所出的镇墓兽等漆器,则与楚人信巫的习惯有关。这些漆器的造型也十分讲究对称和规整。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十分注重兵器的制造与改进,楚墓出土的大批漆木兵器杆,因具体用法不同而造型各异:矛杆呈圆形,殳为八棱形,戈杆是前尖后圆,铜戈装配时戈锋与杆的尖面相一致,手握戈杆则知戈锋的朝向,既利于交战时实用,整体造型也协调美观,漆木剑盒在这个时期的楚墓中也较常见,它放置带漆木鞘的铜剑,其大小是据所放置剑的大小而定,一般盒里放剑后十分紧凑实用;造型大多为长条形,由盖与盒身相扣合而成。有的剑盒为了避免造型单调,盖顶隆起,并饰有阴刻或浅浮雕的瓦楞纹,盒身也饰有涡纹等纹饰。一些酒具盒与食具盒,更注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例如江陵望山1号墓发现的酒具盒,盒里分四格放置酒壶两件、耳杯九件、大、小盘各一件,非常紧凑实用,整器作长方形而圆其四角,器外又浮雕涡纹,造型也很美观大方。 秦代漆生活用具的器类与数量有较大的增加,其器皿造型也很巧妙,云梦睡虎地13号秦墓出土的一件漆耳杯盒(图版133),外作椭圆形,内作耳杯形,能紧凑地平置五件漆耳杯,十分讲究实用价值。漆卮、樽、壶和扁壶等酒器的造型,也各具特色:卮为圆筒状、平底,器外附单环形鋬,少数还有盖;樽的造型与卮相类似,但平底下有三蹄足,大多有盖(盖上一般有三个S形钮饰);壶为圆口、圆颈、圆鼓腹、圆圈足、圆盖;扁壶则是扁腹,长方形圈足,并有圆口圆盖与方口盝状盖两种。漆圆奁、椭圆奁、笥等,造型特点都是器身与盖相套合,盖顶隆起,体现了既有规则又有变化的艺术特点。 西汉时期的漆器,在继承秦代的造型艺术基础上又有一些发展。例如江陵凤凰山168号西汉墓发现的一件漆耳杯盒(图版184),整个盒的内外均近椭圆形,平底,盖顶隆起,造型别致;盒里空间恰好竖置10件对扣的漆耳杯,比秦代耳杯盒平置耳杯更可充分利用盒里的空间;盒外有繁丽的彩绘花纹。它的构思巧妙,更注重实用,造型也显得美观大方。 综上所述,湖北出土的种类繁多的楚秦汉漆器,它们的器皿造型都有一定的形制和权衡比例,并且因年代不同又有一些差别与发展。这既是当时人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中的发现与创造,又是这个时期人们审美观念的反映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漆器的器皿造型,比较讲究对称和规整。较常见的有圆形(包括球形、半球形和圆筒形三类)、椭圆形和长方形等。这些漆器的容积较大,省工省料,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而且在造型方面,又比其它形制漆器的器皿造型更容易取得均衡和曲直对比的艺术效果。而不对称和不规整漆器的器皿造型,既费工费料,也并不美观实用,因而很少见到,这些情况说明,这个时期楚国漆器的器皿造型,已经体现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法则和规律,器表上又加饰不同漆色与各种花纹图案,因而比当时其它质料的器皿造型更加瑰丽多姿。…………详见:
室内装修空间设计手法都有哪些?
传统室内设计风格 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传统风格是历史的再现,也代表那一时期的经济、文化和意识。 中国传统风格:中国传统崇尚庄重和优雅。吸取中国传统木构架构筑室内藻井天棚、屏风、隔扇、挂落、雀替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等。多采用对称的空间构图方式,笔彩庄重而简练,空间气氛宁静雅致而简朴。 欧式古典风格:这是一种追求华丽、高雅的古典风格。居室色彩主调为白色。家具为古典弯腿式,家具、门、窗漆成白色。擅用各种花饰、丰富的木线变化、富丽的窗帘帷幄是西式传统室内装饰的固定模式,空间环境多表现出华美、富丽、浪漫的气氛。# m8 l+ D' r. Z/ S; y欧式现代风格:以简洁明快为主要特点,重视室内空间的使用效能,强调室内布置按功能区分的原则进行,家具布置与空间密切配合,主张废弃多余的、繁琐的附加装饰,使质和神韵。另外,装饰色彩和造型追随流行时尚。日式风格:空间造型极为简洁、家具陈设以茶几为中心,墙面上使用木质构件作方格几何形状与细方格木推拉门、窗相呼应,空间气氛朴素、文雅柔和。 第一章中国传统风格$ h1 I, U9 [7 z3 E$ j B一、特点:端庄典雅二、元素:1、 家具:主要是明清家具样式,这类家具造型简练、以线为主,采用卯榫结构,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装饰手法有雕、镂、嵌、描,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少堆砌,不曲意雕琢,是根据整体要求,在局部位置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用材广,有紫檀、花梨、鸡翅木、铁力木、红木、乌木、楠木等,木材纹理,自然优美。% X- ^5 n. e- t: Y9 K2 A2、界面与构件: 墙面:墙壁大都采用建筑材料的原色,木料一般会上漆并绘上丹青彩画来装饰。梁柱的上半边多用青绿色调,下半部则以红色为主。 天花:多用藻井天棚,一般建在屋顶的中心部位,口径较大,层次很多,结构复杂,如同花罩伞盖一般。历来的藻井结构多采用抹角,交叉叠木的做法。,含有五行 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 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 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藻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形式,其做法和彩绘,集中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精髓。 石青、石绿、抽金和大红大绿的色彩以及藻井的方圆交替。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内檐装饰之一。起到重要的装饰作用兼接落顶上灰尘及调节室内的温度作用,有一种说法,造藻井是为了防止火灾。藻井明清时花样、色彩增多,雕镶彩饰更为豪华,增加了室内富丽堂皇的气氛。这些通体金饰,华美壮观的藻井,表现了中国装饰工艺的高度技巧。9 E, c* K* T' D3 d: E. F0 Y8 \ 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位于梁柱或垂花与寿梁交角上的近三角形木雕构件,功用有三:1.缩短梁净跨的长度 2.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剪力 3.防阻横竖构材间角度的倾斜。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的构件,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一种生动的形式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有趣而更为丰富、更自由的多边形。甚至出现龙、凤、鳖鱼、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的雀替。, R, P- C. c2 ^# C3 E+ d0 x2 P 格扇:是一般所指中间镶嵌通花格子门,由一个门扇框组成,直的称边梃,横的称抹头。其中分为三部分: A、安装透光的通花格子称格眼或花心: z+ @; P$ L9 _+ B3 zB、 下半部实心木格称裙板。 C、花心与裙板之间称环板。 常见于神龛的两侧。 博古架: 又称多宝格,其上布置丰富的吉祥图案,称为博古图。吉祥图案的题材,大多采自中国神话、历史故事等,其纹样有动物、植物、自然、文字、人物、器物等,可由单一题材代表意义,也可多样题材组合传达完整的含义。" e9 W! w: g) j5 Q* u3 b柱子:常雕有各种动物纹样,颜色一般用朱红色: `4 M% k/ K0 X3、装饰品:室内陈设包括中式字画、匾幅、挂屏、盆景、瓷器、古玩等。4、图案:图案多龙、凤、龟、狮等。( q1 d! Z5 y9 M; f# Z- B5、灯笼:常用纸糊成,有的绘有各种彩画。 第二章 欧式风格一、 特点:曲线趣味、非对称法则、色彩柔和艳丽、崇尚自然。欧式风格中有典雅的古代风格、纤致的中世纪风格、富丽的文艺复兴风格、浪漫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一直到庞贝式、帝政式的新古典风格。二、元素: 1、家具:为古典弯腿式,大多有花纹、雕饰、描金,尤其是有花及树木等图案装饰,线条优美。& k* P( y4 t X% b也选用了华丽的窗帘、相搭配的挂画、绣布装饰。客厅和饭厅之间亦可精选一套贵妃椅,线条优雅,造型完美精致,兼具奢华的特质,金黄的椅面与客厅的主色调相得益彰。3 o( |/ b, Z/ T/ b6 Y& l8 C2、柱子:主要采用古希腊多立克柱、古希腊爱奥尼克柱和古希腊科林斯柱、罗马多立克柱、罗马爱奥尼克柱、罗马科其林柱。 3、门窗:通常用拱和柱相结合的造型。0 e2 L1 ?3 i1 X$ F8 e' z. M2 Z3 D色彩:一般欧式古典风格,最擅于运用金色和银色以呈现居室的气派与复古韵味。 4、壁炉:0 x2 O) b ]0 m h5、灯具:水晶灯饰是欧式风格很好的表现方式,它显出高贵典雅,流光溢彩,很能衬托出辉煌的氛围。 % _8 }0 S& o) C! T4 h9 L☆☆☆古希腊风格一、时间:前11世纪--前1世纪二、特点:和谐完美三、实例: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阿菲亚神庙、伊端克先神庙、帕加蒙的宙斯神坛、列雪格拉德纪念亭四、元素:9 o! ]% s6 t5 [4 y( p" o1、 柱式:主要有三种:古希腊多立克柱、古希腊爱奥尼克柱和古希腊科林斯柱:追求建筑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希腊建筑则以此三种柱式为构图原则;2 }* U3 i4 |! @1 w% T! w; H% {2、 家具:家具有座椅、卧榻、供桌和三条腿的桌,家具腿部常以建筑柱式造型,以曲线构成椅腿和椅背,常以蓝色作底色,表面彩绘忍冬草、月桂、葡萄等纹样,并用象牙、玳瑁、金银等作镶嵌;; r8 C; q3 ^3 T! y3、 纹饰:山形墙、涡卷、茛苕叶饰、竖琴古瓶、桂冠、花环、浮雕、雅典娜像女像柱: ]: `3 L1 A* y2 I4 w☆☆☆古罗马风格一、时间:前8世纪--4世纪二、特点:坚厚凝重. ~+ E6 ?6 E5 y三、实例:罗马万神庙、维纳斯、罗马庙0 K. I( x8 w3 o6 E四、元素:1、 穹窿构造:通过圆拱、圆顶组成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2、 木结构中区别木桁架的拉杆和压杆;t3、 柱式:主要有罗马多立克柱、罗马爱奥尼克柱、罗马科其林柱,发展了古希腊柱式构图,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即券柱式构图,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7 U! `5 @3 D' g. O4、 家具:主要是青铜家具和大理石家具、木材家具:敦实的兽足形立腿,旋木腿座椅、躺椅、桌子、椅子,木家具开始使用格角桦木框镶板结构,并施以镶嵌装饰,常用纹样:雄鹰、带翼的狮、胜利女神、桂冠、忍冬草、棕榈、卷草、狮脚爪形、人面狮身形、茛苕叶形;5、 壁画0 @" T- x V1 o7 [4 B- f3 K6、 典型做法:列柱式中庭,有前后二个庭院,前庭中央有大天窗的接待室,后庭为家属用的各个房间,中间为祭祀祖先和家神之用,并有主人接待室。+ e4 m0 t# A0 _; ]3 l- c# z4 k☆☆☆哥特式风格一、时间:公元12世纪--16世纪- y d1 K, V& Y! g N$ Q% t二、特点:华丽多彩# [% s, f" M* F三、实例:巴黎圣母院、亚眠主教堂、兰斯主教堂、沙特尔主教堂、博韦主教堂;$ s: G4 s. y4 c& s1 Q四、元素:1 T" Y1 t! _3 P1 T4 Y8 M4 {1、小尖塔、尖形拱窗、彩色玻璃窗格、拱顶、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尖券、尖拱、束柱、扇拱、火焰纹式券廊2、家具:彩用尖顶、尖拱、细柱、垂饰罩、浅雕或透雕的镶板装饰,家具的每一平面几乎都有规律划成矩形,其中布满藤蔓、花叶、根茎和几何图案的浮雕,也常嵌金属和附加铆钉3、室内从竖向排列的柱子和柱间尖形向上的细花格拱形洞中,窗口上部火焰形线脚装饰,卷蔓、亚麻布、螺形等纹样装饰;6 E3 H$ e% \& b) [4、结构: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5、英式布局:中厅矮深,两侧各有一侧厅,横翼突出较多,且有一较短的后横翼;* L- d7 n+ ~. C6、英半木构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横档作为构架,加有装饰图案,深色的木梁柱与白墙相间;7、德中厅侧厅高度一致,无侧窗,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拱顶上再加一层整体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8、造型:常用拉丁十字形。- H5 D: Y, v# e☆☆☆巴洛克风格一、时间:17世纪中期--18世纪30年代二、特点:豪华艳丽厚重三、实例:罗马耶稣会教堂、罗马圣卡罗教堂、法国凡尔赛宫四、表现:9 ?0 i# _; M' S% v2 w+ o' H3 V2 F1、墙面:在室内将绘画、雕塑、工艺集中于装饰和陈设艺术上,多采用大理石、石膏泥灰或雕刻墙板,饰以华丽织物、精美油画,多彩法国壁毯;也有用深栗色木材墙板,间以蓝青、深绿织物饰面的/ Z* X0 d% O) \" K0 Y& P9 a2、 花板:采用精致的模型装饰,布满雕刻;3、地面:铺华贵的地毯;家具:材料多用胡桃木、花梨木等硬木,采用大面积的雕刻,花样繁多的装饰,金箔贴面,描金涂漆,并在坐卧家具上大量应用面料包覆,靠背椅均用涡纹雕饰,采用优美的弯腿,座位靠背用豪华锦锻等织物;4、洁具:科勒卫浴旗产品的丽依华系列:6升分体丽依华坐便器(用橡木作盖板)、铸铁材质的台上盆和柱式盆;五、造型:大量使用曲面、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形等;六、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用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两对大涡卷,柱子一般都粗大,而且古典壁柱与山花联结。☆☆☆洛可可式风格(路易14风格)一、时间:18世纪30年代$ x/ k$ [9 ^! |, q! O4 A二、特点:明快纤巧细腻柔媚三、实例:四、元素:1、 墙:大量嵌镜子,镶板,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框格,框内四周有圈花边,中间衬以浅色东方织锦,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用金色;: v% A0 g4 @4 o2、 天花板:天蓝色,画白云,闪烁光泽,天花与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壁画;3、 雕刻:色彩艳丽的浅浮雕,线脚和雕饰细薄;4、 饰物:烛台(安装在大镜子前)、壁炉(采用磨光大理石)、瓷器5、 家具:以胡桃木为主,常用回旋曲折的贝壳形曲线和精细纤巧的雕饰为主要特征,腿部用S形弯腿,少用交叉的横撑,图案装饰题材有海贝、卵形、花叶、果实、绶带、涡卷和天使,座椅蒙面料多为锈有花纹图样的天鹅绒或缎子,涂饰色彩有黑、红、绿、白、金各色;6、 造型:无方形墙角、喜欢圆、椭圆、长圆或圆角多边形;☆☆☆地中海风格9 A o( ^* G9 B. L5 \1 W% {$ ?# K! C! `一、时间:+ P% i/ g& G' U1 [* Q8 K二、特点:浪漫纯美自然% _; X9 P$ g* O4 ?0 C" c三、实例:四、表现:, C( a& U' z7 d3 i1、 家居设计元素:白灰泥墙、连续的拱廊与拱门,陶砖、陶罐、海蓝色的屋瓦和门窗粉红色九重葛、深红色天竺葵、神秘的玻璃器皿;"地中海风格"的建筑特色是,拱门与半拱门、马蹄状的门窗。建筑中的圆形拱门及回廊通常采用数个连接或以垂直交接的方式,在走动观赏中,出现延伸般的透视感。 此外,家中的墙面处(只要不是承重墙),均可运用半穿凿或者全穿凿的方式来塑造室内的景中窗。半拱形的门是地中海风格的明显特征2、 纯美的色彩方案: 蓝与白:这是比较典型的地中海颜色搭配。西班牙、摩洛哥海岸延伸到地中海的东岸希腊。希腊的白色村庄与沙滩和碧海、蓝天连成一片,甚至门框、窗户、椅面都是蓝与白的配色,加上混着贝壳、细沙的墙面、小鹅卵石地、拼贴马赛克、金银铁的金属器皿,将蓝与白不同程度的对比与组合发挥到极致。 黄、蓝紫和绿:南意大利的向日葵、南法的薰衣草花田,金黄与蓝紫的花卉与绿叶相映,形成一种别有情调的色彩组合,十分具有自然的美感。土黄及红褐:这是北非特有的沙漠、岩石、泥、沙等天然景观颜色,再辅以北非土生植物的深红、靛蓝,加上黄铜,带来一种大地般的浩瀚感觉。3、 不修边幅的线条: 线条是构造形态的基础,因而在家居中是很重要的设计元素。地中海沿岸对于房屋或家具的线条不是直来直去的,显得比较自然,因而无论是家具还是建筑,都形成一种独特的浑圆造型。 白墙的不经意涂抹修整的结果也行成一种特殊的不规则表面。, X- {0 {5 H0 m( e( B! C0 `<br>4、 独特的装饰方式:家具尽量采用低彩度、线条简单且修边浑圆的木质家具。地面则多铺赤陶或石板。马赛克镶嵌、拼贴在地中海风格中算较为华丽的装饰。主要利用小石子、瓷砖、贝类、玻璃片、玻璃珠等素材,切割后再进行创意组合。 在室内,窗帘、桌巾、沙发套、灯罩等均以低彩度色调和棉织品为主。素雅的小细花条纹格子图案是主要风格。室内装饰以棉制品、贝壳为主饰以 铸铁、陶砖、马赛克、编织等装饰艺术<br>5、 独特的锻打铁艺家具,也是地中海风格独特的美学产物。同时,地中海风格的家居还要注意绿化,爬藤类植物是常见的居家植物,小巧可爱的绿色盆栽也常看见 第三章 日本和室风格<br>一、时间:明治时期4 p0 R4 i k9 t- m& X<br>二、特点:优雅柔和<br>三、元素:<br>和室装饰产品及配套产品,包括:榻榻米、樟子门、樟子窗、彩绘门、天袋、地袋、顶天立地柱、壁龛、顶纸、壁纸、滑槽等。/ z9 e8 m; C) }- B0 y# `1 x二、榻榻米的设计说明事项:5 _1 _* I5 F: b1、 榻榻米材料说明:1.1榻榻米有标准正规矩形和非标准矩形,正规矩形的长度比为——长:宽=2:1,尺寸规格为1800㎜×900㎜,标准厚度为35㎜、45㎜、55㎜,但一般均采用55㎜厚度规格,其他尺寸很少用.2 O: K ?4 G, t4 ^' p3 w% G$ ?5 j2、 榻榻米敷设设计说明:3 a! d( X' I3 V1 E% i2. 1榻榻米不能直接敷设在水泥地面上,应镶嵌敷设在设计好的木地台上。2.2如敷设榻榻米的房间是异型(斜面、非直线或非直角的)时:. ?2 D9 r+ K- k5 ~9 }( T/ a◎我们建议设计的时候异型曲线部分考虑用其他材料(木料)做成直线。榻榻米固定边线条外的部分可随时异面而变化,但榻榻米固定边线条内(靠榻榻米部分)必须成90°平直,靠门套部分的榻榻米固定边线条可以省去。在处理好以上部分后,再将正规尺寸的榻榻米进行镶嵌安装,如客户有保留异型弧线的要求,也可加工定做。/ H, h! w# O# H, O* b y/ o2.3标准的“和室”榻榻米的设计张数为4.5贴、6贴、8贴、10贴(也称N.贴),榻榻米房间最小的设计张数为4.5贴矩形4.5贴 长型6贴4 C, w# \" f3 s: o7 h; d- U+ U3 I. c5 \/ ~8 ?8 P3 g6 ? 矩形8贴 长型N贴三、地台的设计说明事项:5 T* m0 x0 R" @9 K# ^1、 地台的设计高度:# d3 d6 X! N" v% m1 @. r6 T: E◎ 不设计升降桌时,地台高度一般设计在150㎜~200㎜之间; n3 Q% t# @5 L4 K◎ 需设计升降桌时,地台高度应为客户订购的升降桌完全叠和后的高度与升降桌桌面厚度之和,一般设计在300㎜~400㎜之间;◎ 地台设计高度中不含榻榻米安装高度;2、 在地台上平面上须敷设木芯板或夹板,以保证地台平面的平整。3、客户有设计升降桌的需要,且榻榻米的敷设张数大于4.5贴时,则必须将安装升降桌的中间部分设计成标准4.5贴: f x$ `# z- [$ X4、有设计升降桌的地台,在地台的中间必须预留升降桌升降孔,升降孔的尺寸按定制的桌面尺寸预留。5、升降桌面可按要求定制,定制的升降桌面宽度不能超过900㎜,且为正规方型。四、彩绘门、天袋、地袋的设计说明事项:1、 彩绘门、天袋和地袋的材料说明:1.1彩绘门多用于衣柜门,也可以用于房门。# q9 r( U" l8 c1 b8 Q1.2彩绘门在设计时要注意相关尺寸,彩绘门的标准尺寸为——高度1900㎜,宽度800㎜。1.3彩纭门也可按要求定制,定制的彩绘门不能超过2100㎜,宽度不能超过930㎜,如果需要做更高,可以在上面做天袋或在下面做地袋。$ ^0 R/ a' r: a2 O8 M1.4柜体深度视房间的尺寸而定,一般均在500㎜~600㎜之间。* ^: |, N3 s) R) A& q1.5天袋、地袋在设计时也要注意相关尺寸,天袋、地袋的标准尺寸为——高度400㎜,宽度800㎜。天袋、地袋也可按要求定制,定制的天袋、地袋高度不能超过600㎜,宽度不能超过930㎜。 C' j( j. ~* B/ q, M& `2、设计说明:2.1彩绘门多用于衣柜门,衣柜柜体的深度视房间的尺寸而定。6 v5 X& P- r# X7 z# P2.2天袋一般设计于彩绘门的上方,地袋一般设计在彩绘门的下方,地袋设计时也可根据空间便利设计在窗台下或有空间又便于存放物品的位置。4 u0 F8 @8 m4 c$ }2.3彩绘门、天袋、地袋在设计时请注明使用专用滑槽,该滑槽经过特殊干燥处理,长期使用不变形,木槽内用滑条,无须设计轮。' [: D) G3 ~ j! H五、樟子门、窗的设计说明事项:1、 樟子门、窗材料说明:8 O3 P2 J! Q. y" ?, O1.1樟子门多用于房间隔断门。1.2樟子门在设计时要注意相关尺寸,樟子门的标准尺寸为——高度2000㎜,宽度750㎜。1.3樟子门也可按要求定制,定制的樟子门高度不能超过2200㎜,宽度不能超过920㎜,如需要做更高,可以在上面做天窗。1.4樟子窗的尺寸按实际窗体的尺寸定做。' G8 w4 m7 R6 W1.5樟子门、窗的基准色调为本色,如须与室内设计的其他装饰风格的色调融合,可加工成与其他风格漆色相匹配的漆色,以便与房间其他风格相融合。4 C* R5 b0 G3 G( a* Z2、樟子门、窗的设计说明:# a$ e5 l4 G" K' ~2.1樟子门、窗的外延边框必须包门、窗套、包门套、包窗套的木线条必须垂直落地,横向生根、碰角。# V( D5 l, G1 y, V6 z& M+ z3 U2.2在设计樟子窗时,如客户的窗户上已有其他窗体,或房间的窗户很小,或只有一扇窗,可在里面做一扇装饰性的樟子窗配套。+ z. }1 G7 |+ F' `$ t2.3樟子门、窗在设计时请注明使用专用滑槽,该滑槽经过特殊干燥处理,长期使用不变形,木槽内用滑条,无须设计滑轮。2 r! p- {+ V F7 w) c六、壁龛、顶天立地柱的设计说明事项:* V7 d5 H8 O7 X1 M" I; ]' H8 _1、 壁龛在设计时一般贴近衣柜彩绘门和壁龛的位置,宽度一般在900㎜左右,高度按房间具体高度权衡,上延应设置档板。2、 壁翕搁台的台面高度一般为在榻榻米的上层面高出200㎜~300㎜之间。3、 壁翕的顶部应设计射灯,角下应有电源插座。4、 顶天立地柱在设计时应首先考虑在靠壁龛或彩绘门的位置,如该位置有局限,再考虑以装饰美观为主,不刻意局限方位。5、 顶天立地柱一般为圆柱型,也可设计为方柱型,顶天立地柱一般很少修饰并特意保留疤、节。6、 顶天立地柱的高度为300㎜,可按室内高度进行剪裁,如超高可定制。七、墙面、吊顶、灯饰的设计说明事项:: _! o8 c. ]3 I0 {4 V* P3 M1、 和室灯有顶灯、壁灯、落地灯等类别,且多为木制产品,设计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和至顶灯多设计在顶部空间的正中,如有需要也可设计壁灯。3 d& I8 Z; x& q2、 墙面设计时请不要设计踢脚线。3、 墙壁饰面材料一般采用浅色素面暗纹壁纸饰面,顶面饰面材料一般采用深色的木纹顶纸饰面。4、 墙面设计时,应用木装饰线条装饰成象征性的房屋横梁与立柱(也可以用实木制作),将房间分成几大块,线条的宽度为60㎜或80㎜,横竖都必须有,且为光滑平面的饰条,所有的装饰条都为直角边,不得带装饰花边。5、 墙面和顶面的装饰性横梁与立柱的间隔宽度最好按顶纸或壁纸的最大接缝宽度设计,以便压缝,这样整个房间就可以不见搭接缝,有整体感。6、 横梁与立柱在设计时要横对接,竖到地,一定要延伸到墙顶角7、 家庭条件允许的也可采用实木装饰吊顶,体现出典雅、华贵的特色。还可以采用一种颇有新意的饰材 竹席进行吊顶,营造出自然、朴实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