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楼梯 坡道和栏杆设计规定
家具 作者:木木晨 时间:2018-12-08 11:42:08 浏览量:3528 来源:住范儿
导语:(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 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5、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楼梯的建设规范是怎样的(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2、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2、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3、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4、 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5、 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2、 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3、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4、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5、 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二、民用建筑设计楼梯设计的规范(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
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在设计通则中说明: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0.55m计,并规定按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这对疏散楼梯是适用的,而对平时用作交通的楼梯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剧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拥挤和阻塞现象。如此,人流宽度按0.55m计算是最小值,实际上人体在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每股人流为0.55m+(0~0.15)m,0~0.15m即为人流众多时的附加值,单人行走楼梯梯段宽度还需要适当加大,见图。(三)、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七)、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八)、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九)、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公共建筑室外台阶和坡道的设置有哪些规定?
(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2、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2、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 3、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4、 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5、 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室外公共场所护栏 设计规范标准
室内共用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中心线量起至扶手上皮不宜低于900㎜.水平扶手超过500㎜长时,其高度不宜低于1000㎜.室外共用楼梯栏杆高度不宜低于1050㎜,中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00㎜.楼梯井宽度大于200㎜时,不宜选用儿童易于攀登的花格.栏杆垂直杆件之间净空不应大于110㎜.室内外平台、楼梯、坡道护栏设计标准:平台护栏高度(扶手上平面距地面):900mm—1200mm;护栏立柱垂直间距≦1200mm,玻璃护栏立柱垂直间距≦1000mm;护栏立杆垂直间距≦110mm;扶手与上横杆平衡间距≦110mm,下横杆与地面平衡间距≦110mm;管壁的要求:扶手、立柱≧1.4mm;横杆≧1.2mm;立杆≧1.0mm;型材饰面:采用阿克苏室外粉高温静电粉末喷涂或氧化电泳的着色生产工艺,颜色按工程设计;生产工艺:采用古典插扣快速组合生产工艺,无需焊接、丝接和角码连接;玻璃护栏技术要求:采用钢化夹胶安全玻璃,厚度12mm,嵌入深度12mm,玻璃四边采用三元乙丙胶条镶嵌;施工安装技术要求:扶手与墙立面采用铝压铸件内膨胀栓固定,立柱与地面采用铝质连接件内膨胀栓固定。护栏整体均布荷载≧1000N/m;管材常用规格:扶手:100mm×50mm×1.2mm、 95mm×45mm×1.4 mm、 80mm×50mm×1.2mm、 80mm×4.05mm×2.0 mm;立柱:56.5mm×56.5mm×1.2 mm、 60mm×56.5mm×1.2 mm、 56.5mm×45mm×1.2mm、 49.5mm×49.5mm×1.5 mm、 44mm×37.5mm×1.5 mm;横杆:44mm×37.5mm×1.5 mm、 30mm×26.9mm×1.2mm;立杆:25mm×24mm×1.0 mm、 24mm×20mm×1.0 mm.。适应范围:适应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室内外楼梯、阳台、落地窗、自动电梯开口、玻璃幕墙护栏和挑台、连廊、中庭跑马廊、大桥、交通道路隔离、湖滨、河岸、上人屋面护栏等。
.楼梯坡度如何确定?一般民用建筑的踏步高与宽的尺寸是如何限制的?栏杆扶手的高度一般是多少?
楼梯栏杆设计规范有哪些
GB 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JGJ 39-2016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340-2016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GB 50867-2013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67-2006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48-2014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62-2014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16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T 342-2012 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GB 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 113-201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GB 15763.3-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3部分:夹层玻璃;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